不知道你是不是有和我一樣的想法,認為小孩子,甚至是學生時期,是不需要學習財商知識的,等畢業找工作的時候,再說錢的事兒。不過我們會發現,有一天,孩子會和我們伸手要錢了,比如要硬幣玩搖搖椅。
孩子會對錢有一些看法了。比如,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幫忙帶孩子,有時候會傳遞給孩子一個觀念:錢很髒,不要老是摸它。如果親人之間總是因為錢吵架,孩子可能會從心裡認為:錢不是個好東西,它破壞家人的感情。
所以其實,孩子從很小的時候就在和錢,建立關係了。我們需要從小給孩子樹立合理的金錢觀念,這樣孩子長大後就不會從心裡抗拒金錢,也能培養他們和錢打交道的能力。
今天我想給大家介紹關於3個金錢的認知,大家可以在生活中傳遞給自己的小孩。
剛剛我們提到,小孩子可能會從心裡認為,錢會破壞親人的感情,如果大家總因為錢吵架的話。作家村上世彰在《從小和錢做朋友》一書中告訴我們:
「錢,是個很方便的工具,它只有與物交換,衡量價值高低,存儲三個功能「」
我們知道,最早的時候,並沒有錢,買和賣是做物品和物品的交換。比如小張用魚換小李家的臘腸。後來呢,小張想用魚去換雞蛋,但小李家並沒有雞蛋,物物交換不方便,於是乎發明了金錢。比如小張用魚去換錢,再用換來的錢去買小王的雞蛋。
在我小的時候,我們那裡比較窮的村子,仍然有這種物物交換的習慣,比如一到了夏天,就會有人喊:麥子換西瓜咯。
作者村上世彰告訴我們:
錢並不是自然界本來存在的東西,它源於人類的發明。
所以你看,錢本身並沒有好和壞的性質,它只是一個方便的工具。
因為錢可以用來和物品交換,它自然就有衡量物品價值的作用。比如一元錢可以買一根棒棒糖,但買不來一包酸奶。然後呢,用不到的錢,還可以存起來,留著花或者投資增值。所以它還有存儲的功能。
也因此,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只需要告訴他們錢是一個工具,沒有好壞。錢並不是不好的東西,它也不會傷害人們的感情。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看到數字就頭疼的時候,我有,我對數字並不是很有興趣。有時候看到一堆數字還會覺得頭暈。直到有一天,我在《窮爸爸富爸爸》這本書裡看到一個觀念:
不要在意數字本身,而是去看數字想告訴我們什麼。
是的,數字本身或許讓我們覺得頭暈,但是它是來向我們傳遞信息的。
《從小和錢做朋友》這本書的作者也告訴我們,想要成為錢的朋友,而不是變成錢的奴隸,需要對數字敏感。
這句話怎麼理解?
我們先來講一個例子。在我們固有的認知裡,認為收入高的人就會很幸福,價格高的東西品質自然會更好。作者村上世彰告訴我們,並不是這樣,
一旦我們認為價格高的就是好東西,我們就會把賺來的錢都放在高消費的地方,用來滿足我們的需求。當然,這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但是作者說,這樣會被錢綁住我們的手腳。
這裡再接上對數字敏感這句話。不知道你有沒有注意過,同樣一種東西,不同的時間價格不一樣。比如我記得有幾年,大蒜好貴,去年的豬肉也蠻貴。等這些物品價格降下來的時候,它就不如高價的時候好吃嗎?
並不是,味道可能相差無幾,而有時候,價格貴時,可能還不如便宜時好吃。那為什麼品質並沒怎麼變化,價格上去了呢?因為稀缺,當年產量並不高,也就是說,高價格不一定是品質好,還有可能是稀缺。
所以我們要教孩子對數字敏感,因為數字背後在傳遞著某種信息。數字高不代表就是特別好,而是物以稀為貴,所以不需要一味去追求高價。作者村上世彰在書裡講,他並不提倡胡亂花錢,而是以自己真實的需求為準。
作者以秋刀魚的例子舉例。如果6元的秋刀魚肥美又好吃,那麼去超市買18元的秋刀魚,就有點浪費了。這樣我們也可以避免孩子過上,自己負擔不起,而且也並不太需要的物品了。
怎樣培養孩子對數字敏感呢?
作者講到,他小時候很喜歡去超市裡看價格標籤。他對這些數字很感興趣。如果我們想培養孩子對數字的興趣,也可以這樣試一試呢。其實寫到這裡,我也剛意識到,我平時去逛超市,逛商場,菜市場,原來是在被一堆數字包圍著。
你小時候,會怎樣處理自己的零花錢呢?我記得,小時候我一旦手裡有了錢,就想辦法把它花出去了。我記得有個小學同學,放寒暑假的時候,幫大人做一點力所能及的事情,家人會給她幾塊的零花錢。她會存起來,平時買文具,買本子。
而我當時並沒有這個意識,我只知道,有錢了就要立刻買東西,要麼買點炸串,要麼買盒磁帶。但是需要用一些錢的時候,發現自己並沒有攢下錢。
而作者告訴我們了,孩子平時用不到的錢,或者說有錢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留出一部分,然後存起來。這些錢並不是為了限制金錢的流動,綁住錢的手腳,不敢花錢,想囤積錢而存起來,而是有計劃地存起來,(有條件還可以學習如何讓錢增值)比如說孩子想要去哪裡玩,買個什麼電子設備,都可以。
關於存錢,這裡要額外插上幾句。存錢的目的,不是因為恐懼錢花完了就沒了,所以要存起來,綁住它,不敢花。作者告訴我們,他的父親曾告訴他:「錢是不喜歡寂寞的」。也就是說,錢是要流動的。比如存錢之後讓錢增值就是一種流動。如學習一門新的技能,買書閱讀,錢生錢等等。
這裡存錢的目的,不是恐懼沒錢花,而是有一定的目標,增值或者說買自己想買的東西。即使沒有目標,也可以先存起來,也許以後會有。
以上就是我今天想介紹給大家的金錢認知,正如村上春彰所說:「沒有錢,夢想就只能是夢想。」希望孩子們都能從小學會和錢打交道的知識,長大以後為夢想而活,不為金錢所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