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可放大傑出,但不能代替平庸——記區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現場觀摩暨「天喻杯」2017武漢市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優質課評比活動

2021-03-02 光谷教育


為提升教師隊伍信息能力和素養,促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搭建樹立典型、推廣經驗、培育區域信息化應用專家團隊的平臺,展示信息技術與教學深度融合成果,選拔優秀課例參加全國比賽,2017年11月14至15日,武漢市光谷第一小學新竹路校區承辦了東湖高新區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現場觀摩暨「天喻杯」2017武漢市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整合(新技術新媒體)優質課評比活動。

從區內173節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課中脫穎而出的十三位教師分別向我們展示了新媒體新技術支持下的異彩紛呈的課堂。平板授課、掃碼籤到、全程轉播、手機互動點評、教學助手、互動課堂、手機移動講臺、智慧校園、翻轉課堂、微課、慕課、電子白板、智能錄播、電子書包、在線教育、移動學習、雲計算、教育雲空間、彈幕、微信、創客教育、唱吧、Kahoot……眾多的新元素,新概念,帶我們走進新時代,新媒體信息技術支持下的全新課程。

 

光谷一小新竹路校區的英語教師吳歡燕率先執教歌曲課《Mascots》,藉助信息技術,依託於武漢教育雲平臺,吳老師利用教學助手中的課前導學、互動課堂、課後作業等多種功能,充分幫助學生理解歌曲、提高學生綜合語運能力,提升學生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在聽中促其思,在唱中促其學,在創中促其長。

光谷五小的語文教師李佩的《江上漁者》,在圖片、視頻及微課媒體選材上精心挑選,很典型、有特色,教師語言富有感染力,PPT製作精美,誦讀方式多樣化,彈幕互評技術直觀高效,學生的「喊麥」、創作歌曲、作業及時反饋與評價等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光谷七小的英語教師易婷指教《When is your birthday?》,提供大量互動性真實情景的學習資源,運用多種學習方式充分激起了學生學習欲望,Kahoot遊戲與拼圖對月份知識的鞏固效果好,教師關注了語言與文化的融合併力求在語言課堂獲得多維度體驗和收穫。

光谷二十六小音樂教師秦臘帶來《京調》,教育雲空間的前置學習體現翻轉課堂的優勢,為學生直觀學習、分層學習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教師對京劇的理解、示範很透徹、專業,肢體語言豐富、動作標準,有助於學生觀察和模仿。結合微課視頻,學生體驗實體樂器,再用平板測試鞏固知識,效果好。學生的多次即興個體、小組、團隊表演形式多樣,對全曲的表達起到烘託作用。

光谷二十六小語文教師餘張鑫《話說長江》,使用了任務學習單前置自主學習,為課中學習做好了充分的準備。藉助教育雲空間課前交流,藉助微課視頻資源增強了課文閱讀情感,藉助精美課件資源呈現了長江(重慶)奇特景象,為師生解讀重慶提供了便利,利用大數據精準推送,及時反饋和評價學習效果。轉動的谷歌地球定位動態呈現,方便快捷地幫助學生理解。

光谷三小英語教師劉婷的《The dog》,各環節設計意圖清晰,建構關聯邏輯感強,目標得到了很好印證。翻轉理念給課堂內生創造深層次學習效果,課前導學和自學新單詞,學生能在教師的問題導向下完成知識的掌握與內化,用模仿演繹與表達相結合的活潑方式體現學生為課堂主人的理念。

光谷三小李佳旖帶來了美術課堂《畫家·凡高》,具有探究性學習的典型特點,生成性的任務、自主性的學習、課內外的交流等學習環節有機組合,特別是VR技術進入課堂成為探究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拓寬了學生的視野。教師的美術專業功底紮實,新技術、新媒體運用有較大創新。

光谷二小的胡潔瓊老師通過網絡搜索及教育雲前置翻轉學習,讓學生初步了解北京等大城市的名勝古蹟及文化,《A visit to big cities》一課以網絡為主要學習環境,利用在線資源、在線軟體、在線場景有序開展學習探索,精細的教學活動設計為課堂創設開放環境,漫遊思維導圖自主選擇城市場景學習、交流、展示,整節課體現了人人皆學、處處能學、時時可學的現代學習型課堂。

光谷八小彭愛華老師,《動物輪廓我來勾》,信息技術學科如何與信息技術整合,誰整合誰受到了在場的老師、評委的高度關注。教育雲空間的翻轉前置學習是其中一個重要關注點,精美而通俗易懂的微課不再是教師的講授,而是學生的自主學習,隨時隨地學習。信息技術學科目標的精準把握是另一個重要關注點,各種軟體、各種通用操作方法、各種創意設計,充分體現了學科核心素養的養成。剝開學科看學科是關注的焦點,教學活動設計無不滲透以生為本的理念,自主選擇、自主學習、自我體驗、團隊互助、小組交流展示、線上線下分享互動,科學、技術、藝術、工程等知識在項目式學習中不斷升華,STEAM教育的綜合運用思維體現得淋漓盡致。

光谷二十六小胡可藝,在武漢市網際網路+繪本優質課比賽中成為賽場的焦點,在區名師工作室聯合活動中的展示讓觀摩的教師印象深刻,《Badluck for pat》一課自始至終能感受到教師的親和力與感染力,對教育的熱情無盡燃燒,學生無時不刻在享受和愉快中學習、分享、表演,文化滲透、語言滲透、德育滲透、情感滲透等在豐富多彩的活動設計中透露出這位教師對課堂的靈性理解,技術放大優秀課堂,虛擬與現實結合,貼切、適度、潤物細無聲,直觀感受什麼是直線和線段的「無限延伸」。

光谷一小新竹路校區教師向陽,《線段、直線、線段》的數學教學思路清晰,環環緊扣,教學活動實施有序且流暢。陽剛、陽光而親和的教態自始至終吸引著學生全身心、全過程、深層次思維,師生間、生生間、人機的頻繁交互,充分發揮了技術、媒體在數學課堂中的優勢作用,將抽象、固化、模型的數學與生活緊密相連,互動課堂與移動講臺等媒體介入為每個學生個體的數據賦予科學、精準的分析,並及時反饋在課堂和學生個體中,收穫看得見,效果落地有聲。

《帶上地圖去旅遊》,你看是什麼學科?不是信息技術也不是綜合實踐,而是不折不扣的具有科學的科學探究、創新實踐課。學習環境開放、思維開放、設計開放、教與學方式開放,目標聚焦,實施過程脈絡清晰,對學生課前學習要求高、自主學習能力要求高、技術運用要求高、課堂生成與設計要求高以及對Imovie、Keynote、Baidumap、Eduereation等軟體的使用要求高,整節課教師少語而多謀,學生思維活躍度高潮迭起,課堂生成性強,STEAM跨界學習與運用在課堂中不斷引人深思。

光谷四小的江琳老師的課題《小小設計師》不拘泥於教材,突破常規,大膽創新。軸對稱、平移等創作對媒體與技術要求較高,趣味化的課堂讓學生興趣濃厚、思維提升的同時,即時反饋的結果給教學目標達成度畫上圓滿的句號。學分的展示活動生動、形象、活潑,既啟發了同伴的創意思維,又激起了團隊的設計靈感。

與其說是比賽,不如說是一場課堂改革與創新成果的饕餮盛宴。本次比賽得到了光谷一小新竹路校區的大力支持,重新採購座椅、鋪設地板、添置和裝修觀摩室、觀察玻璃貼膜、增加兩臺移動一體機,開啟報告廳無線網絡覆蓋,平板硬體與軟體適配,錄播教室功能性操作培訓,外網直播主信號、鬥魚直播備用信號、區域城域網內直播信號等多方案備案,學校畫展布置,比賽學生安排及相關後勤安排,H5宣傳、「光谷教育」微信公眾號推送宣傳等一些列籌備工作,細緻入微,精誠團結。活動收到326位教師觀摩報名,在做了1公裡GPS定位、實名微信掃碼報名、報名才能籤到的三重限制下,現場觀摩籤到人數268人,報告廳觀摩的同時提供了微信互動評課上牆的環節,互動評課97條,光谷教育微信公眾號關注人數淨增加到79人。

區教育發展研究院沈愛貞院長親臨現場觀摩,強調信息技術整合課勢頭猛、關注度高,要做好活動的總結工作,擴大活動的影響範圍,帶動和惠及更多教師,不斷探索和創新,走出光谷信息化特色道路。

區教育發展研究院程福軍副院長在正直中學期中考試期間抽空來到現場,直奔報告廳了解教師觀摩情況,對本次觀摩活動的現代化方案表示肯定,來到觀摩室與來自市教科院委派的洪山、武昌、青山等評委交流和問候,對正在比賽的教師在課堂中技術與學科的創新應用與融合,深感新技術、新媒體對課堂改革的力量和趨勢勢不可擋。

現年82歲的陶西平在2017未來教育家論壇上提到「技術可以放大傑出的教學,但是再偉大的技術也不能代替平庸」。深刻道出了技術在課堂中的作用。我區2014以前的整合課停留在優質數字資源輔助教學層面,到了2015年整合課中偏技術的勢頭衝擊著學科教學,而2016年的整合課中大量教師理性回歸學科本真,今年的整合課比賽中教師們的課堂展示了技術與課堂教學「融合」的藝術、學科與課程「跨界」的魅力。

讓我們期待選手們在後續的課堂教學改革中能在人工智慧、教育雲空間、大數據支持下的精準反饋與評價、翻轉課堂、項目是學習的創客與STEAM力量、技術支持下的核心素養落地等關鍵詞上進一步創新與探索。

相關焦點

  • 河南省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示範課觀摩活動在鄭州市九十六...
    參會老師認真傾聽  2015年5月14日,「河南省小學語文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示範課觀摩活動」由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承辦在鄭東新區96中報告廳如期舉行。河南省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主任邵水潮、省文科教研室主任時廣鄭、鄭州市教育局教學研究室副主任孫紅保、市教研室小學語文學科主任許睿、「漢之星」教學軟體的開發者別良峰教授及鄭東新區教育文化體育局局長田國安及胡曉萍主任參加了此次活動的開幕式。  小語教學與信息技術整合示範課觀摩活動所呈現的課例是在全省範圍內遴選而出的10節精品展示課。
  • 荊河街道教育聯區信息化教學活動現場暨劉老師專家報告會圓滿落幕
    沐浴著冬日的暖陽,承載著如火的希望,為全面推動荊河聯區教育信息化融合發展,展示西關小學在信息化建設方面階段性成果,提升信息技術與學科融合教研水平,12月8日上午,荊河街道教育聯區信息化教學現場暨劉勇老師專家報告會在西關小學成功舉行。
  • 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
    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運城教育昨天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12月11日,2020年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
  • 沐信息技術東風 促教學水平提升——蕉城區實驗幼兒園新媒體新技術創新課堂優質課評比活動
    為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活動的融合創新,促進新媒體新技術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應用,提升我園教師應用信息技術整合課堂教學的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從而全面提升教師教育信息素養能力。2020年11月10-11日我園開展了教師教學技能——新媒體新技術創新課堂優質課評比活動。 本次活動共有10名教師參與。
  • 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
    運城教育 昨天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12月11日,2020年全省教育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召開。全省信息技術融合創新應用暨網絡學習空間專項培訓會在我市舉辦,教育行政部門要做好「東道主」,提供好服務;教育工作者要牢固樹立問題意識,學習先進,借鑑經驗,把好做法和好經驗,帶到工作崗位上。希望各兄弟市多為運城傳經送寶,提寶貴意見。運城願意與兄弟市建立長期的溝通聯繫,實現共贏。
  • 福鼎市舉辦2019初中優秀教師教學風採展示暨優質課評比觀摩活動
    12月19日至27日,福鼎市教育局舉辦2019年福鼎市初中優秀教師教學風採展示暨全市優質課評比觀摩活動,我市一批初中優秀教師開設優質課或個人專業成長教學講座
  • 亳州學院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信息技術優質課比賽
    9月18日下午,亳州學院實驗小學教育集團信息技術優質課評比在我校舉行,來自教育集團各校的三位教師參與了此項活動.  此次活動採用的是無聲上課的形式。參賽教師結合當前信息技術課程的核心素養,結合新課程理念,以新穎的教學設計,自然的銜接,層層推進,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
  • 中南、華北、西南十省區市第十二屆小學數學優質課觀摩研討活動召開
    來源:中國網2020年11月20日,中南、華北、西南十省區市第十二屆小學數學優質課觀摩研討活動勝利落幕。本次研討活動由廣東、河南、湖北、湖南、廣西、海南、河北、山西、重慶、雲南教育學會小學數學專業委員會主辦,北京一起教育科技、鄭州啟智數學教育科學研究院承辦。觀摩研討活動期間,由一起教育科技全程提供技術支持,並採用線上線下相結合的雲端論壇形式,吸引超過4萬名教師參與。本次觀摩研討活動上,來自十省區市推選的教師進行了課堂教學展示,共同交流教學成果。
  • 鹽城市初中信息化教學觀摩活動在明達初級中學成功舉辦
    11月27日,「藉助信息技術,優化課堂教學」——2020年鹽城市初中信息化教學觀摩活動在明達初級中學成功舉行。來自全市各縣(市、區)教育局電教中心負責人以及全市各初中校的教師代表,共計350多人參加了現場觀摩。
  • 【信息素養】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
    二、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現狀(一)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重視信息化教育技術,輕視傳統教學方法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推崇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利用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來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輕視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主導地位。
  • 宿遷實小舉行小學英語優質課評比活動
    10月8日,宿遷市小學英語優質課評比暨觀摩活動在宿遷實小舉行。  本次活動分五年級組、六年級組兩個會場,來自三縣兩區共24名參賽教師大顯身手,展示了英語教師的風採,為與會觀摩教師呈上了一節節精彩課例。  此次賽課,每位教師認真準備,對教材的挖掘彰顯了各自特色和簡介。
  • 希沃助力江北實小舉辦宜賓市翠屏區「新媒體新技術」應用教學研討...
    為深入貫徹落實《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1-2020年)》,響應國家《教育信息化2.0行動計劃》部署精神,推進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全面深度融合,進一步促進新媒體新技術在教學中更有效地應用,提升教師應用現代教育技術水平,希沃聯手當地合作夥伴盛量電子助力宜賓市翠屏區第三片區
  • 《福鼎二中教育教學成果展1》教育信息化十大亮點
    4.2015年8月,《中國教育信息化》(2015年第15期)刊發華中師範大學以我校為例的教育信息化調研成果專題,並給予學校上雜誌封面及微信公眾號殊榮。    6.2016年,成為福建省信息化應用典型案例,應邀參加中央電教館組織的2016年度基礎教育信息化應用交流展示活動,列席參加教育部應用現場會。
  • 當希沃易課堂走進英華完全小學,解讀信息化教育新趨勢
    12月20日,英華教育集團智慧校園分享論壇暨希沃教育信息化應用成果展在河北邢臺隆重召開。校方領導、一線教師、教育行業專家與希沃(seewo)團隊齊聚邢臺英華教育集團英華完全小學,觀摩希沃易課堂教學新模式,探尋智慧課堂的實際應用與未來發展,共同探討如何推進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 上站小學著力推動信息化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
    2011年12月榮獲市「應用網絡環境創新教育模式」展評活動三等獎,2012年12月榮獲市「主體型」課堂教學模式創新大賽小學組團體第一名,並榮立陽泉市勞動競賽委員會集體一等功,2013年9月榮獲城區推進教育現代化發展AAAAA校,2015年7月榮獲山西省素質教育示範學校,2016年9月榮獲陽泉市教育系統先進集體,2018年3月「246+X」課堂教學模式榮獲省教學成果一等獎。
  • ...2016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秀課例展示...
    11月28日—12月1日,在自治區教育廳主辦的唯一一項現場課競賽——2016年全區中小學信息技術與學科教學深度融合優秀課例展示觀摩評選活動上,來自全區中小學校144名參賽教師用3天的時間「曬」出了144節精心準備的互動課堂,向前來觀摩的近2000名教師、50名評委展示信息技術與語文、數學、英語、文綜等10個學科深度融合的應用成果。
  • 虞城明德小學「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優質課」大賽拉開帷幕
    按照《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整校推進工作》的要求,1月6日下午,我校舉行了「信息技術與課程融合優質課」語文組的比賽。參加語文組賽課13位老師來均是在我校《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項目》培訓各教研組推優中湧現出的優秀教師。
  • 金華市地理優質課評比觀摩活動紀實
    ——十大高手「中天論劍」  本網訊:5月24日—25日,金華市地理優質課評比觀摩活動在市中天高中學術報告廳進行,各縣市地理優質課評比一等獎獲得者共10人同臺獻藝,來自各縣市教研員及部分高中的地理教師70多人觀摩了此次活動。
  • 「網際網路+」助力教學變革,創新素養教育遍地開花
    近年來,為加快推進「網際網路+教育」示範縣建設,促進網際網路技術與創新素養教育深度融合,切實提升中小學幼兒教師信息化素養。賀蘭縣積極組織各類「網際網路+創新素養教育」優質課評比、創新素養教育觀摩學習活動等,依託課堂教學主陣地大力推進創新素養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