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多媒體網絡技術的發展以及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信息化教育技術也逐漸被引入到小學語文教學工作當中。這種新型的教學手段,豐富了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模式,提高了教師的語文教學質量和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效率,促進了小學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現代教學技術指的是以網絡為依託的多媒體教學工具,它具有集文字、聲音、圖像為一體的特徵,在語文教學中可以給學生帶來直觀感受,方便學生掌握課文知識。但過度依賴多媒體教學,又會扼殺學生的想像力,因此在教學中,要掌握運用尺度。
一、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作用
現代信息化教學技術是指在網絡環境下,應用多媒體教學工具進行的輔助性教學,這些新興教學工具具有以下方面的作用。首先,提高了教學效率。傳統的語文教學主要是教師將教學內容利用口頭講授加上粉筆書寫的方式傳達給學生,因為課堂時間有限,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有了新媒體教學工具之後,減少了教師的書寫時間,提高了教學效率。其次,增強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由於新媒體教學工具具有聲圖並茂的特點,在教學中,學生可以通過屏幕感受課文中描寫的景物,這些視頻還配有音樂、解說,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這樣的教學方式比教師單純的講解更加豐富有趣。第三,可以擴展學生的知識面。新媒體教學工具由於和網絡連接,網絡上的海量信息都可以用來作為教學的補充,在語文教學中會涉及到歷史、地理、生物方面的知識,這些知識如果完全依靠學生的想像力,很難得到正確的效果。有了新媒體教學工具,學生通過視頻就能迅速掌握相關的知識,同時還能延伸到更進一步。根據科學測試,音樂和語言相比,能更加加深記憶。而視頻中都有背景音樂,在這種環境下進行學習,能加深學生的印象,鞏固記憶。
二、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應用的現狀
教師在進行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推崇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利用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來彌補傳統教學方法的不足是十分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輕視了傳統教學方法的主導地位。在教學時間有限的情況下,信息化教育技術佔用大量的課堂時間,必然會使學生對生字生詞、課文分析和朗誦的學習不足,從而造成學生語文學習中聽、說、讀、寫基礎不牢的問題。
(二)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分依賴信息化教育技術
小學語文教師過分依賴信息化教育技術,在教學課堂上大量播放多媒體課件,追求生動的視聽和動畫效果,雖然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但卻分散了學生對知識內容的關注,學生把注意力集中在了這種教學形式上,忽略了對內容的學習。教師應當認識到信息化教育技術只是課堂的一種輔助教學手段,過分的使用會使信息化教育反客為主,反而影響了課堂教學目標的完成。
(三)新媒體進入課堂已經有很長時間了,但目前我國的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新媒體工具教學還存在很多問題,使得教學效率沒有因此而提高。1、教師對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認識不足
目前,很多小學語文教師都是人到中年的老教師,他們習慣於傳統的教學方式,新媒體教學工具的出現,完全顛覆了傳統方式,很多教師難於適應。另一方面,社會上的應試教育思想還存在,很多教師害怕利用新媒體教學工具會影響到成績提高,也不敢輕易使用。也有的害怕學生「玩物喪志」,被視頻畫面吸引而分神。
2、對現代信息化教學技術的過度依賴
有些小學語文教師在使用新媒體教學工具時,對教學工具產生了過度依賴,完全依賴教學課件,自己不設計課堂教學步驟。新媒體工具只是一種輔助手段,教師備課是根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具體情況來進行的,如果完全依賴課件,就不能滿足不同學生的需要。語文教學需要直觀性,但更多的還是要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如果完全依賴視頻教學,久而久之,就會扼殺學生的想像力。而連篇累牘的視頻教學也會讓學生產生審美疲勞。
三、小學語文教學中信息化教育技術的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運用現代信息化教育技術,主要從背景、朗讀等方面來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從中獲得文學知識和審美觀念。
(一)信息化教學技術與歷史背景小學語文教學中有很多與古代人物相關的教學內容,這些內容如果光憑教師講解,要花大量時間,學生不一定能夠明白,這時候就需要利用多媒體技術。 對於英雄人物,除了要知道他們作為明君之外,還要知道他們的功績,這些都可以通過多媒體播放影視片段來展現,這種形象直觀的方式可以加深學生的理解和記憶。同時,對於北國風光的描寫,如果通過畫面來感受,也比講解更深刻,這種直觀教學方式還可以帶給學生審美感。除了歷史背景之外,一些地理特徵明顯的課文也可以藉助多媒體, 就可以通過視頻的方式來了解具體的位置和周邊環境,有了直觀印象,再對照課文就更容易理解。
(二)信息化教學技術與朗讀一些具有抒情意味的散文,有時配上富有感情的朗讀,更容易讓人感受到其中的感情,在教學這些課文時,可以利用多媒體工具的配樂朗誦來加深印象。像余光中的《鄉愁》,通過朗誦,可以了解詩人心中對母親,對故鄉那種思念但無法見到的愁苦。還有朱自清的《背影》,儘管是用平實的語言娓娓道來,但卻感人至深。
(三)信息化教學技術與作文修改
小學語文教學中,作文教學也是重點,傳統教學中的作文批改都是教師課後進行,無法讓學生明白自己作文的優劣。利用多媒體教學,可以將優秀作文進行展示,也可以將那些有瑕疵的作文進行當面修改,讓學生知道自己與他人的差別。還可以通過集體修改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鑑賞能力,這都是現代教學技術的優勢。
四、信息化教育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正確應用(一)使用信息化教育技術突破語文學習的重點語文教學中涵蓋著豐富的思想內容和人文內容,對於這些內容,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有限,而電化教育技術在輔助語文教學過程中,能夠創設必要的情境,加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讓學生將重點知識內容轉變為易於把握理解的內容。同時,輔以教師恰到好處的點撥講解,學生更容易突破學習的重難點。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學習的重點在於語言文字的學習。中國的語言文字具有其自身獨特的魅力,但也給學生的理解和掌握帶來了較大的難度,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積極利用多媒體教學模式等電化教育技術來引導學生進行語言重點的學習,幫助學生加深理解,掌握學習內容。如在學習小學語文三年級上冊《臥薪嘗膽》一課時,臥薪嘗膽一詞的字面意義對於小學生的理解能力來說是比較晦澀難懂的,教師通過多媒體課件的應用,並結合課文幫助學生理解這個具有幾千年歷史的成語故事,更容易讓學生理解其背後所代表的深刻含義,明白勝不驕敗不餒,只有努力才能獲得成功的道理。
(二)合理利用信息化教育技術,引發學生與教學內容的感情共鳴小學語文的學習範圍廣泛,很多課文都有其內在的思想情感可以讓學生體會。教師要合理地使用多媒體技術來帶領學生進入教學內容的精神世界,引發學生與教學內容、作者的情感共鳴。電化教育技術能夠把聲音、圖像、文字有機地結合起來,為學生展現一個圖文並茂、聲情兼備且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場景和氛圍,讓學生進行情感體驗,使之自覺地以景觸情,得出對人、事、物的體驗和感悟。比如,在學習蘇教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師恩難忘》一課時,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來展示作者對師恩的難忘之情,讓學生去感受這種至深的思想感情,體會其難忘的至深含義,引發學生對於「師恩」的思考。
(三)合理利用信息化教育技術,提高教學效率
傳統的教學方法在進行某些教學課程的傳授時,要耗費教師大量的精力去進行解說和演示,不僅佔用了大量的授課時間,還未必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能夠使語文教學程序化、自動化和科學化,切實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增加課容量,同時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比如,在學習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海洋———21世紀的希望》時,學生可能認為海洋只是觀光旅遊度假的場所,離我們的生活很遠。教師用傳統講授式的教學方法針對這一課時進行教學,往往很難充分地進行講解,也很難解釋得特別直觀、透徹,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就可以改善這一弊端。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課件的展示來告訴學生,人們是怎樣利用海洋、開發海洋、可持續保護海洋的,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海洋對人類未來的生命意義和發展意義。
五、結語信息化教育技術作為現代教育的主導力量,在現在的小學教育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不但激發了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豐富了教師的教學內容,提高了教學質量。小學語文教師要合理地運用電化教育技術,不斷優化小學語文的教育模式,以提高小學生的語文學習水平,促進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