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那時地理課題,匪夷所思!

2020-12-16 京彩臺灣

廖信忠《我們臺灣這些年》

這是一個臺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的一封家書,主要講述了過去30年臺灣老百姓最真實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

匪夷所思的地理課題

下列對於江西省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1)流域最廣的河川是贛江;

(2)是一個開口向南的盆地;

(3)交通線呈輻射狀;

(4)境內有我國最大的淡水湖。

或者還有這種題型,請問:

浙江省發展漁業較江蘇省優越的地理條件是?

(1)大陸棚較廣大;

(2)市場較大;

(3)海岸較曲折;

(4)港口較不易結冰。

如果是氣候的考題,則會考:

青島的氣候,冬不嚴寒、夏不炎熱的原因是?

(1)充分受到海洋調劑;

(2)冬迎西北風;

(3)夏、秋有颱風侵襲;

(4)夏季背東南季風。

臺灣的校園(資料圖)

因為大陸地理背得那麼熟,所以像這種現在看起來匪夷所思,更早以前的題目臺灣學生也答得出來:「國軍反攻大陸」,從廈門登陸,一路打到北平,試問,從南到北, 一路要經過哪些鐵路,經過哪些省呢?

臺灣學生背大陸地理背得比自己住的臺灣地理還熟,這也不意外,因為從小唱的歌曲裡,幾乎都是歌頌神州壯美,想念大陸家鄉的歌曲,比如《長城謠》:「萬裡長城萬裡長,長城外面是故鄉,高粱肥大豆又香,遍地黃金少災殃……」在臺灣唱過這首歌的人,有90%以上故鄉明明就是臺灣,越唱越虛幻,反而是臺灣民謠硬生生被禁止了。

【往期故事】

來聽!臺灣青年寫給13億大陸同胞的一封家書

蔣經國力排眾議推動「十大建設」

就在這一年,「反攻大陸」已經成為笑話

美麗島事件

美麗島大審與林宅血案

童年的美好十月

1982年,萬人空巷《楚留香》

臺灣的族群及「外省人」

我,是在臺灣基督長老教會裡成長的

爺爺的葬禮

1984年,小朋友在學校見到蔣介石銅像要鞠躬

現在臺灣的綜藝大佬,以前哪個沒跑過龍套?

80年代臺灣流行樂壇,他們叱吒風雲!

80年代初,這四個人全臺灣無人不知!

1989年「愛到最高點」

臺灣有線電視臺,在這個時候有了雛形

這一年,「小虎隊」爆紅,「小貓隊」沒火起來

1989年,這兩部電影受到臺灣人瘋狂喜愛

好心疼小學時的衛生股長…

國民黨當局的「黑名單」

為什麼棒球成為臺灣唯一能夠超越族群黨派的運動?

1990年,在飛機上第一次接觸大陸人

90年代初臺灣課本:「待『光復』大陸後,予以調整」

2004年,陳水扁挨了一槍,有人歡喜有人愁

1994年,陳水扁靠什麼當選臺北市長?

1998年臺北市長之戰:馬英九陳水扁正面交鋒

20世紀90年代初,臺灣掀起港星「入侵」新高潮

這一年,臺灣掀起「上海熱」

臺灣二十幾年來最大的政治懸案

在臺灣,入伍新兵要學的第一件事就是它

2002年,臺灣來了一次高水平的「選戰」

1995年,臺當局因為這件事大受打擊!

這一年,昔日的「政治金童」就此結束了30幾年的從政生涯

8死1重傷,至今未破案,當年這起慘案震驚臺灣!

這個案件,達到了臺灣媒體「新聞娛樂化」的極點

自此,臺灣牽出無數弊案直指「陳水扁一家」

20世紀90年代,李登輝從《聖經》中尋求到了力量

你不知道的,民×黨到民進黨......

「立法院」會議上的老「代表」:躺擔架被扛進來,植物人也能投票

有一天老師突然說:「以後不能再叫對岸『共匪』,要改稱『中共』」

細說禁止通宵K歌的那些事......

「我最尊敬的人」和「我的志願」

「勿忘在莒」變成「勿望再舉」

簡樸之風——「梅花餐」

蔣介石是「龜精」轉世?

一個打醬油都會改變命運的時代...

這件兇殺案,給當時的臺灣社會巨大衝擊

「蔣公銅像」:戒嚴年代唯一的公共藝術

當年,有些眷村家庭時刻收好行囊,以備隨時「反攻」

榮民:從部隊到工程隊

外省老兵這個群體激發了開放大陸探親的可能性......

震驚全臺的「澎湖案」:校長和部分學生被槍決

那時,許多臺灣人都經歷了「失語震撼」

主播

ETtoday東森新聞雲

黃凱翊

京彩臺灣

親人,你來了,我的心就滿了...

相關焦點

  • 臺灣中學地理教科書:依舊稱北京為「北平」
    21:匪夷所思的地理課題在中學地理方面,教的內容都還是1949年前國民黨統治大陸時的地理劃分,所以在課本裡用的都還是舊稱。何況有聯考撐腰,再複雜的年號,再豐富的礦產,學生一定能背起來的,就如同以下這道很典型的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臺灣中學的地理考題:皖南丘陵的居民外出經商,人口稀少而都市不發達,是因(1)石灰巖地形發達,土壤貧瘠;(2)河谷平原狹窄,耕地有限,食糧不足;(3)交通不便,經濟落後;(4)氣候嚴寒,不利人居。下列對於江西省的敘述,何者是錯誤的?
  • 中學地理核心素養之地理實踐力的評價研究與實踐」 子課題結題了
    經過兩年的課題研究,越來越感覺到,地理素養的培養任重道遠,我們做的僅僅是起步,地理實踐力的培養方法還需要不斷探索,永遠在路上
  • 臺灣學生如何學習中國地理?啼笑皆非
    臺灣人在初中後,就會開始學大陸地理。很多人喜歡問,臺灣人對大陸的了解如何?本人就先從自己學習大陸地理的慘痛血淚史開始講起。
  • "地理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總體設計"課題通過驗收
    在「十一五」863計劃地球觀測與導航技術領域「高可信地理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及其重大應用」重點項目的支持下,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承擔的「地理空間資料庫管理系統總體設計」課題順利完成研發工作,於近日通過驗收。
  • 那時年少無知,以為臺灣小吃一定很好吃
    記得讀書時看《康熙來了》最愛看美食主題集,什麼『銅板美食』、『大學城美食』、『夜市美食』……那時年少無知還真的以為熒幕上的美食是天堂。若干年後當我一次次邂逅夢想般的臺灣小吃後,這才終於得出一個結論——臺灣小吃其實很多並不怎麼好吃!
  • 玩轉地理 | 海峽之東,寶島臺灣(含地理知識)
    地理蹊不搬運題目,而是分析題目中的解題思路與知識含義。期待您在留言欄內寫出自己的解題思路與方法,以共同交流。歡迎關注」地理蹊「公眾號,並用微信手機或PC版瀏覽。一條淺淺海峽,隔開了大陸與臺灣。(2分)廣東省佛山市南海2016屆高三8月摸底考試文綜地理42.(10分)旅遊地理我國寶島臺灣是國內外遊客嚮往的地方。閱讀臺灣島旅遊交通示意圖,完成下列問題。近年來,赴臺遊客不斷增多,其中大陸遊客(含港澳)佔40.36%,位居首位。簡述大陸遊客居多的原因。
  • 八年級地理下冊輔導 臺灣
    【考點說明】運用資料,分析臺灣省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發展特色【知識提要】一 自然地理環境1.地理位置:臺灣省位於中國東南沿海,北臨東海,東臨太平洋,南臨南海,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北回歸線穿過臺灣南部。   2.地理範圍:臺灣省的主體是臺灣島,還包括周圍的澎湖列島、釣魚島、綠島等許多個島嶼,陸地面積約3.6萬千米²。臺灣島是中國第一大島。   3.地形特徵:以山地為主(佔總面積2/3),平原多分布在臺灣島的西部沿海地區,面積約約佔1/3(臺南平原面積最大,屏東平原次之)。
  • 臺灣新北市地理氣候
    新北市為臺灣本島最北端的都市,全境環繞臺北市,東北隅與基隆市相鄰、東南鄰宜蘭縣、西南鄰桃園縣。本市與臺北市、基隆市構成大臺北都會區,生活圈並擴大影響到鄰近的桃園縣及宜蘭縣。新北市的轄區主要是以臺北市區為中心而發展的衛星市鎮構成,是臺灣組團式都市的代表。
  • 「令人匪夷所思」說法不妥
    「令人匪夷所思」說法不妥 2017年08月08日 11:53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 臺灣網友曝這點可疑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中時資料照) 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華夏經緯網9月15日訊:據臺灣《中時電子報》報導,臺大名譽教授賀德芬、臺裔美國學者林環牆與媒體人彭文正等人,對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的博士學歷屢表質疑。縱然「前室友」臺陸委會前主委賴幸媛出面背書,事件仍爭論不休,網友也不禁質疑:「為什麼沒有重量級學者出來幫小蔡學位背書?」
  • 臺灣的中學歷史課本怎樣教「大陸史」?(我在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我是1976出生在臺灣,讀中學時大約已是1985年上下,那時的歷史課本,教我們的「本國歷史」仍然教的是「中國」的歷史,並沒有特別區分什麼「臺灣史」。但現在呢?
  • 中學地理知識點:臺灣問題背景介紹
    韓戰爆發後,美國第七艦隊侵入臺灣海峽,武裝幹涉純屬中國內政的海峽兩岸關係。1954年與臺灣當局籤訂所謂的《共同防禦條約》,而對戰爭挑釁。中國人民解放軍被迫於1954年、1958年兩次奮起還擊,炮擊金門國民黨守軍,兩次臺灣危機由此產生。美國政府插手臺灣問題,阻礙中國統一的錯誤政策,造成臺灣海峽地區長期的緊張對峙局勢。
  • 臺灣的地理位置有多重要?控制美日的咽喉要地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多國家對我們的寶島虎視眈眈?臺灣省簡稱「臺」,是中國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省會臺北,地處中國大陸東南海域,東臨太平洋,西隔臺灣海峽與福建省相望,南界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群島相對。
  • 教你做課題系列91:中小學教師課題研究如何選題
    中小學教師要有效開展課題研究,選題是第一步,也是最為重要的一步。具體而言,應從以下三方面入手進行選題。從自己教育實踐遇到的問題中選擇課題。倡導「問題即課題」的理念,這些問題包括自己教育教學實踐層面的問題、學生表現層面的問題、學校教育層面的問題等。對於普通教師來說,他們對日復一日從事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所看到的現象往往熟視無睹或習以為常。
  • 南投埔裡小鎮,臺灣寶島的地理中心點
    春節去臺灣環島自駕遊,挑選的第一站,竟然陰差陽錯地選擇了南投縣的埔裡鎮。因為埔裡鎮居於南投著名的景點清境農場和日月潭的之間,作為落腳點,埔裡還是很方便的。只是想不到埔裡小鎮是全臺灣唯一一處看不到大海的地方,而且它還是寶島的地理中心原點。埔裡鎮,是南投縣下屬的四個小鎮之一。
  •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詳解:院校分類及地理分布
    臺灣高校大陸招生詳解:院校分類及地理分布 曾先後赴臺北大學、臺灣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北京大學交換、訪學。現為臺灣大學研究生、教學助理及大陸籃球隊隊長。  繼上篇介紹「招生政策回顧與展望」之後,本篇將從院校分類及地理分布的視角著眼,闡述臺灣高等教育整體概況,以宏觀視角為考生和家長提供參考。  臺灣高等教育體系完備,院校林立,共有各類高等院校172所,密度幾為世界之最。
  • 臺南市地理與氣候 - 中國臺灣網
    地理環境   臺南市位於臺灣西南,人口約76萬2千人(截至2007年5月底),地處土地富庶的嘉南平原腹地,四鄰疆界,東接臺南縣仁德、永康二鄉,西鄰臺灣海峽,與澎湖遙遙相對鹽水溪貫穿於北區及安南區之間,自東向西流至安平出臺灣海峽。   臺灣光復後,臺南成為省轄市,來年,全市被分為東、西、南、北、中、安平、安南7個行政區,2004年,中區與西區合併為中西區。   臺南市接鄰臺灣海峽的海岸線,平整流暢,將近20公裡的海岸沿線風光,各有特色。在北邊的海岸線,位於鹽水溪西北的四草水域溼地,因為長滿了罕見的紅樹林,而成為飛鳥棲息覓食的樂園。
  • 臺灣地名的大陸情結:懂中國地理就不怕迷路
    一個臺灣地名,就是一個歷史片段,就是一段耐人尋味的故事。它猶如陳年老酒,甘醇綿厚,愈久彌香,值得我餘生慢慢品味。」5月16日,與記者聊起新書《臺灣地名溯源》(海風出版社出版),福建師範大學碩士生導師陳名實的言語中透著幾分謙遜。  對臺灣歷史文化十分關注的陳名實,對臺灣地名亦有濃厚的興趣。每次到臺灣,他都會到處走一走,看一看各個縣市及各個街道、鄉村的地名,感受一下歷史文化氣息。
  •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 內容奇葩讓人哭笑不得
    臺灣初中地理講義多處抹黑大陸 內容奇葩讓人哭笑不得
  • 北大學生提問:臺灣年輕一代對歷史認識怎樣?
    [北京大學信息科學院03級碩士生]:我曾經在網上看到很多這樣的文章,就是介紹臺灣的現狀,在臺灣大概三四十歲以上的這些人他們接受的是一種正統的中華教育,所以他們對中華文化、歷史以及大陸的人文地理都比較熟悉,但是在臺灣像我們這個年齡段,20多歲甚至更小的人,他們接受的教育是在這種趨於中國化的氛圍裡,他們在這些方面可能會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