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明建成百餘處太極拳運動固定站點

2021-01-09 壹點經濟

記者 蔣鑫 通訊員 王恩標 徐德波 報導

本報東明訊 「前幾年沒有練太極拳的時候,因為年齡的原因,身體經常會有些小毛病,自從練了太極拳後,身體素質有了明顯改善,很多小毛病都沒有了。」東明縣城居民萬冬梅說,目前,她和她的隊友們每天早上和下午都會打一打太極拳,一天的精神都很好。

東明縣把開展創建「全國老年太極拳之鄉」活動引向深入取得實效,形成了「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群眾參與、全社會共同推進」的創建格局。根據實際情況,全縣在城市廣場、居民小區、公園、農村文化廣場和其他各類空閒地,設置太極拳健身站點。同時,對縣城區域的萬福公園和萬福長廊等習練太極拳場所進行了升級改造。目前,已建有太極拳(劍)館6處,固定站點100多處,僅城區就有40多處。

縣財政每年撥付專項經費,用於太極拳業務骨幹的培訓和推廣普及。採取線上線下培訓方式,舉辦太極拳骨幹培訓班6期,參訓人員8000多人。東明縣太極拳隊伍不斷壯大,納入登記註冊的太極拳隊伍53支,會員1千人,習練者2萬餘人。全縣共有60歲以上的老年人14.93萬人,老年體育人口13.44萬人,其中有2萬餘人習練太極拳,佔14.9%。

相關焦點

  • 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太極祖林佔地20餘畝,蒼松翠柏,莊嚴肅穆。這裡有陳氏先祖陳卜墓,還有太極歷代名師陳王廷、陳長興、陳有本、陳發科等人的墳墓和碑記。祖林裡四季香火繚繞,人們懷念太極先祖,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認可與祝福,繼承他們的輝煌與榮光。在陳家溝,上演過中國武術史上最有名的偷師故事——楊露禪偷師學拳。古村落至今保留著楊露禪學拳處。
  • 如何從太極操走向真正的太極拳?
    如何遠離「太極操」?關鍵是在明拳理。我師爺楊禹廷生前常說:「練拳就是練的一個理」。太極拳之所以取名太極拳,是由於太極哲理是編撰太極拳的理論根據。太極哲理,主要包括兩方面的內容:一、太極圖像。二、太極圖說。用文字來闡述,就是王宗嶽《太極拳論》開頭提到的話:「太極者,無極而生,動靜之機,陰陽之母也。動之則分,靜之則合。」我的恩師王培生常說,為了練好太極拳,就必須深入探討太極哲理,譬如,什麼是無極、太極?太極與無極是什麼關係?什麼是陰和陽?什麼是陰不離陽、陽不離陰、陰陽的相互轉化?什麼是動,什麼是靜?動之則分,靜之則合,又是怎麼回事?等等。
  • 行走中原丨在陳家溝,感受太極拳文化
    太極祖林佔地20餘畝,蒼松翠柏,莊嚴肅穆。這裡有陳氏先祖陳卜墓,還有太極歷代名師陳王廷、陳長興、陳有本、陳發科等人的墳墓和碑記。祖林裡四季香火繚繞,人們懷念太極先祖,希望能得到他們的認可與祝福,繼承他們的輝煌與榮光。  在陳家溝,上演過中國武術史上最有名的偷師故事——楊露禪偷師學拳。古村落至今保留著楊露禪學拳處。
  • 太極拳論解析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王宗嶽《太極拳論》)這是太極拳論開宗明義解釋「太極」的含義,以及太極拳名的由來。練太極拳不可不知「太極」,這裡說明了把握太極拳健身的兩大要點,一是整體觀,二是平衡和諧。
  • 播撒太極種子,打造太極之城!太極拳「六進」讓焦作「接地氣」「有...
    太極拳進社區,培訓太極拳骨幹力量,建立太極拳教練隊伍,社區太極拳社會體育指導員要達到2人/1000人,要建立固定的太極拳輔導站點,達到5個/10000人,長年組織開展活動,以家庭為載體,通過宣傳培訓、競賽展示等活動,進一步普及太極知識,推廣太極健身理念,倡導太極健康生活方式。
  • 四節太極拳課程,都是講了什麼,讓年輕學子重新認識太極拳?
    作者在練習九式太極拳文/曹廣重(山東勞動職業技術學院學生)最美四月天,班委發了這樣一個活動連結,讓我很有興趣,聽到一個對於我來說是新的運動項目在以前聽到練太極拳,都會認為這是老年人的運動,經常會出現在公園裡,或是電視劇出現的武打項目。覺得與我們這個年齡段不太相符合,離得很遠。但是經過四節太極拳課程,讓我重新認識了何為太極拳?如何練習太極拳?太極拳對於我們身心健康有哪些益處?
  • 太極拳從陳家溝走向全世界
    學生習練太極拳    河南商報記者鄭超王苗苗/文影像產品採輯部/圖此後,因多年戰事,不少人為了生計背井離鄉,太極拳幾乎走到滅絕的邊    【國際化】    眾多習練者中,有人為了學太極拳背井離鄉多年,有人已把教授太極拳作為職業,也有人將太極拳作為「貴族文化」來學習並會自豪地向別人講「:我會打中國太極拳」……法國骨科醫生Matthieu就是其中一位。
  • 太極拳入選非遺,會成為21世紀的流行運動嗎?
    是文化,也是體育作為中國武術的一個項目,太極拳自17世紀中葉在河南省焦作市溫縣陳家溝村誕生以來,世代傳承,不斷發展,出現多個流派,並傳播至世界各地。據不完全統計,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練習太極拳者已達數億人。
  • 陳照丕《太極拳見解》(手抄本)
    以上講的是打太極拳運氣的方法,但是有一點還要特別注意,就是打太極拳不能只想氣在體內如何運行,這樣就會神態呆滯,所以拳譜上又說:「練理不練氣,練氣則滯,滯則不靈,練理,理直而氣壯」。這就是說練太極拳不要練笨力氣,如果練笨力氣,就會橫氣填胸,呼呼發喘。這樣練,不但不能起到療病保健的效果,甚至還會傷氣。練理,就是要練先天自然之氣。如長江之水,滔滔不絕,有來源,有去路。
  • 太極初學者如何練好楊式太極拳?
    那麼意從何來,不是憑空的胡思亂想,對於初學者,已有前輩現成的拳理拳法。第二階段就是在第一階段按規守矩能夠基本流暢把拳架打下來的基礎上,把拳理拳法融進你的拳架裡。 那麼楊式拳到底有哪些拳理拳法要循呢。我認為初學不要貪多,更不能盲從。一定要把握那些經典的經過實踐和歷史考驗的東西。一是張公三豐的《太極拳論》。
  • 太極經典《太極拳經》《太極拳論》《十三勢行功歌訣》《打手歌》
    太極經典《太極拳經》 一舉動,周身俱要輕靈,尤須貫串。氣宜鼓蕩,神宜內斂,無使有缺陷處,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斷續處。其根在腳,發於腿,主宰於腰,行於手指,由腳而腿而腰,總須完整一氣,向前退後,乃能得機得勢。
  • 一名太極拳世界冠軍眼中的2020年廣西運動健康消費大行動
    作為自治區體育局委派至永福縣直播帶貨的4名體育冠軍中的1名,籍貫為廣西桂林的世界太極拳冠軍周琳海感觸良多。周琳海作為廣西培養的優秀運動員,11歲開始進入桂林市體校跟從蘇文玲教練習武,2002年進入廣西體校跟從蘇榮舟教練學習,2003年被選入廣西體操武術運動發展中心武術專業隊,師從黃志康教練進行專業練習,並得到廣西武術隊創辦人周樹生以及國內多位名師指導。
  • 王宗嶽《太極拳論》通解
    心得粗疏之處難免,僅作留存。    「太極者,無極而生,陰陽之母也。」《拳論》首句開章明義,從「太極」的解釋入手,解釋太極拳名。就是說,什麼叫太極,什麼叫太極拳?名正,則言順。我們考證「太極」這個詞,沈壽說最早見於《易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唐代孔穎達(574-648)註:「太極,謂天地未分之前,元氣混而為一,即太初,太乙也。」兩儀,就是指天地,天為陽,地為陰。
  • 太極拳單鞭動作教學與分解技法
    @yeah.net太極拳單鞭動作教學與分解技法   單鞭是太極拳掌法的一招,太極拳單鞭實戰用法是單掌前推成弓步姿勢,它的動作是左腳向左邁出,弓左腿蹬右腿,成左弓步,右吊手鬆肩右伸,左掌經面前一市尺左右左移
  • 陳式太極拳基本功|太極拳系統化訓練
    這裡的基本動作包括定步的手上纏絲動作和熟練後配合步法的協調練習,通過這些基本動作的練習來初步了解陳式太極拳對手法、步法、手型、步型的基本要求,明確陳式太極拳的基本特點和風格。掌握了規律,了解了風格特點,然後再開始進行整個套路的學習就容易多了。
  • 鄭州80後姑娘為何要做太極拳App?
    他們不再是太極拳的旁觀者,而是會打開手機上的App對著手機練習,或者下班後去太極拳館裡跟著教練學習。問「網際網路+太極拳」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太極拳館90後教練蘇夢露:探索年輕教學方式讓太極拳成為時尚運動蘇夢露是鄭州一家太極拳館的教練,他來自吉林延邊,在做了5年面點店長後開始接觸太極拳,為了更系統的學習,專門從東北來到河南學習陳氏太極拳。如今,他已經成長為一名90後太極拳教練,學員中有不少年輕白領。
  • 王宗嶽《太極拳論》全文
    編者按:山右王宗嶽太極拳論,為王宗嶽所創,武禹襄得到後,經李亦畲抄錄流傳,一直以來被奉為太極拳理論圭臬。先賢王宗嶽以「太極」立論,闡述傳統拳術攻防之道的理、法、術功,形、意、體、用,及修煉方法、準則、規矩、規律和攻防功夫藝境升華等諸多方面的內容。其所論述的傳統拳學之宗旨適用於傳統拳術各門派、各拳種,不獨為太極拳門派的專著 。
  • 《太極拳論》注釋
    陰陽生於太極,為萬物之根本;而太極拳則為各拳之領袖也。此拳重在鍛鍊精神。運勁作勢,純任自然,不偏不倚,不拘形式。以虛無為本,而包絡萬象。故曰太極。太極本無極,處處分陰陽虛實;故名之曰太極。然初學者,就有形之姿式,入手學習,久之著熟;然後懂勁,融會貫通,始能入於神化之境。機者,巧也,又樞機也。夫動靜無端,陰陽無始,當行功時,中心泰然,抱元守一,未尚不靜。神明不測,有觸即發,未尚不動。於動時,存靜意。
  • 42式太極拳動作名稱、口訣、要求
    42式太極拳動作名稱、口訣、要求 42式太極拳動作名稱1. 起勢;2.
  • 鄒平率先建成城區10分鐘健身圈 年底建成國民體質檢測中心
    近年來鄒平縣以增強人民體質、不斷滿足市民多元化的健身需求為目標,加快公共體育服務體系建設,在全市率先建成城區「10分鐘健身圈」,實現了人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紮實推進體育陣地建設,健身設施提檔升級。三年累計投入490萬元,大力實施健身器材提檔升級工程,加強城鄉體育陣地建設,建成了設施便捷、功能完善、服務優質的縣城區「10分鐘健身圈」,目前健身圈全長約長36.8公裡,建成活動站點360個。投資2600萬元的新建體育中心於2017年11月對外開放,可同時開展羽毛球、桌球路、門球、籃球、田徑、足球等項目,極大滿足了群眾健身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