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5 23: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頭戴橙色安全帽,站在幾十米高的碼頭卸船機上,劉嘉認真地排查卸船機設備故障,不放過任何一個細節……
52歲的劉嘉是丹東港口集團有限公司機械設備管理中心一車間門機電修班班長,前不久當選為全國勞動模範。
從參加工作至今,30多年來,從普通員工到維修班長,從門外漢到高級技師,在門機電維修領域,劉嘉走過了一條常人難以想像的奮進之路。
1986年,劉嘉從丹東輕工機械技工學校畢業,1988年進入丹東港口集團門機電維修班工作。「其實我學的是機械加工專業,對門機電維修只是略懂皮毛,是一個門外漢。」劉嘉說。港口生產全天候進行,關鍵設備能否順利運轉關係港口的生產效率,劉嘉所在的班組就擔負著丹東港關鍵設備——門式起重機、貨櫃岸橋設備的電氣維修保養工作。
自從進入門機電維修班後,只要有不懂的地方,劉嘉就會耐心地向有經驗的師傅請教學習,平時會買一些門機電維修方面的書籍自學。通過不斷努力,劉嘉漸漸成為門機電維修班裡的「能人」。在港口,很少有門機電維修方面的問題能夠難倒他。每次港口的門機設備發生故障,只要劉嘉到現場,「看、問、量」後,就能準確查找到故障點。他曾用不到1小時就修復了一般員工需要一個多星期才能完成的岸橋PLC故障。
「既然從事門機電維修這個行業,不但要做好,還要做精。」這是劉嘉始終不懈的追求。2019年五一勞動節期間,港口生產正處在尖峰時段,南一碼頭28號門機通訊設備發生故障,此類故障一直是維修難點,進口的電氣器件生產廠家也沒有很好的解決辦法。該門機是港口生產的主力門機,如果停產將嚴重影響港口裝卸進度,使客戶蒙受較大損失。正在休假的劉嘉得知情況後,迅速趕到單位,組織電修人員投入到門機維修中。經過分析判斷,他憑藉所學知識和多年的維修經驗,在短時間內排除了故障。同時,由此找到了此類故障的維修方法,解決了門機電氣維修的一大難題。
劉嘉說:「人要活到老學到老,才能在這個創新的時代有所作為。」PLC及變頻等高精電控技術是門機的「大腦」和「心臟」,廠家對技術嚴密封鎖,出現故障只能請廠家維修。不僅要花費大量的維修費用,更影響港口的生產進度。從未接觸過PLC及變頻技術的劉嘉,決心要儘快攻破這項技術難題。為此,他購買了大量的相關書籍,遇到有用的資料就裁剪下來裝訂,方便隨時查閱。他潛心鑽研,不斷學習實踐,在較短的時間內就全面掌握了PLC控制、變頻技術,並成為行家裡手。
針對港口部分老舊門機故障率高、生產效率低這一情況,劉嘉主動請纓,帶領班組人員不分晝夜,先後對老舊門機的電氣系統進行PLC控制和變頻技術改造,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不僅節省了編程等改造費用幾十萬元,每年還為港口節省維護費用10萬餘元。據估算,多年來,劉嘉為港口節省下幾千萬元費用。
2010、2011、2012年,劉嘉連續三年被評為「丹東港首席工人」;2012年獲得「丹東市十大金牌工人」稱號,獲得丹東五一勞動獎章;2013年榮獲遼寧省五一勞動獎章;2019年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原標題:《【勞模】劉嘉:從門外漢到首席工人》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