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的一首《戲為六絕句》,是對初唐四傑最高的評價

2021-01-13 品詩詞

詩聖杜甫曾經寫過一組《戲為六絕句》,其中第二首是針對初唐四傑的評價,詩中寫道:

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可以說,杜甫的這首詩是對初唐四傑最高的評價和讚賞。

我們知道,在唐朝之前,魏晉的詩風是意境宏大,筆調朗暢,頗有建安風骨之氣,而到了六朝,詩風則由質樸轉向了華彩,甚至為了寫出豔麗的辭藻,寧可忽視了詩本身的內涵,所以六朝的古詩大多有一種華麗而萎弱之感。

初唐四傑的出現,使得詩歌有了很大的變化,內容也更為廣泛,從狹隘的風花雪月、你儂我儂擴大到山川河流和人生哲學。更重要的是,詩風也有了很大的變化,詩歌本身不再無病呻吟,而是賦予了更強大的生命力。

盧照鄰和駱賓王的七言歌越發辭賦化,氣勢壯烈,而王勃和楊炯的五言律詩更加規範化,尤其是駢文也更加出色,頗有靈動之感。

所以陸時雍在《詩鏡總論》中寫道:「王勃的詩高華,照鄰清藻,賓王坦易,子安其最傑乎?調入初唐,時帶六朝錦色。」雖然他們的詩作還略帶六朝的色彩,但是他們最大的貢獻便是在詩壇中從六朝到初唐時期最傑出的詩人。

在杜甫的這首《戲為六絕句》中,杜甫客觀地談到: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在初唐時期,詩歌環境還沒有異常成熟的條件下,他們的作品已經達到最高的造詣和境界。

雖然有人指責他們的文章是輕薄的,並被守舊而古板的文人笑話,杜甫打抱不平地說道:你們這些文人,在歷史的潮流中根本微不足道,不值一提,只能身名俱滅,而初唐四傑的詩文則會流芳千古,江河不廢。

初唐四傑中,都是少年成名,都是文採超然,如若比較起來難分伯仲,但是每個人的代表作卻是風格迥異。

王勃的一首《滕王閣序》一舉奠定了他在初唐甚至整個唐朝的重要位置,要知道寫這首偏文的時候他才不過20歲有餘,其文行雲流水,一氣呵成,能與之媲美的恐怕也只有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了。

駱賓王的一首《詠鵝》,恐怕是所有中國兒童都會背誦的一首古詩,稱其為「神童」一點不為過。駱賓王的一生坎坷而多難,由於政治的原因鋃鐺入獄,在獄中,寫出了千古名篇《在獄詠蟬》,可見其人品的高潔。

楊炯的一生雖然沒有上過戰場,但是他卻靠著自己的想像力,寫出了《從軍行》這樣氣勢磅礴的詩篇,尤其是最後一句「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看出他內心深處渴望徵戰沙場建功立業的愛國之情。

而盧照鄰的一生更為悽慘,與病魔做了長時間的鬥爭,最後不堪重負,投湖自盡。雖然斯人已去,但是他的那首《長安古意》卻永遠被人們所銘記,「得成比目何辭死,願作鴛鴦不羨仙」等,更被後人譽為經典。

相關焦點

  • 《戲為六絕句》:杜甫對初唐四傑的一錘定音
    初唐四傑是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王楊盧駱」。四傑的名號,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後來因為他們在詩史上初唐這個關鍵節點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就在詩的成就上指代他們。關於初唐四傑的貢獻和他們的作品,其實在唐朝一直都是有爭論的。
  • 初唐四傑
    >初唐四傑是指的是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簡稱為「王楊盧駱」。四傑齊名,原並非指其詩文,而主要指駢文和賦而言。後遂主要用以評其詩。杜甫《戲為六絕句》有「王楊盧駱當時體」句,一般即認為指他們的詩歌而言;但也有認為指文,如清代宗廷輔《古今論詩絕句》謂「此首論四六」;或認為兼指詩文,如劉克莊《後村詩話·續集》論此首時,舉賦、檄、詩等為例。四傑名次,亦記載不一。
  • 杜甫一口氣寫下六首絕句,嬉笑怒罵整個詩壇
    杜甫的七律是十分工整的,並且沒有任何雕琢的痕跡,語句都很自然,絲毫不影響情感的抒發。所以,很多學習寫律詩的人都以杜詩為樣本。其實,杜甫還有一個很大的貢獻,那就是擴展了絕句表現的內容,不論什麼題材,他都可以寫成絕句。
  • 杜甫罵人的一首詩,竟然成為千古名篇,不愧為詩聖
    因此初唐的詩歌,還帶有六朝的氣息,經過了四傑、沈宋、陳子昂等人的努力,到了盛唐,已經走向了建安雄渾蒼井的詩風,哪怕是閨怨詩,也有一種悲而不傷的情節在裡面。很多盛唐的詩人,開始譏諷初唐四傑的詩,殊不知他們的成就正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杜甫有些看不下去,就寫了一首詩,把這些人罵了個狗血噴頭:王勃、楊炯、盧照鄰和駱賓王當時的詩文造詣,已經發揮了他們被環境束縛下所能做到的極致。可是今天的文人們,卻認為四傑詩文輕薄不深刻,不論是文人之間私下談論,還是正式場合的交流,四傑都成為他們嘲笑的對象了。
  • 「詩聖」杜甫首創的一種絕句,後代詩家紛紛效仿
    下面這組《戲為六絕句》便是杜甫最典型的論詩絕句,也是此類詩歌中影響最為深遠的,其中一個名句更是膾炙人口,你一定聽說過:戲為六絕句《戲為六絕句》是杜甫所作的「論詩」組詩,它沒有清麗委婉的詞語,也沒有縹緲朦朧的意境,更沒有餘音嫋嫋的韻致。論詩絕句所有的,只是別開蹊徑的意趣盎然,仿佛圍爐夜話一般,或長籲短嘆、或嬉笑怒罵,指點古今詩歌!這組詩第一首是論南北朝詩人庾信,誇讚庾信的詩文風格成熟、筆力縱橫,並諷刺「當今」對庾信指手畫腳的無知後人。
  • 杜甫《戲為六絕句》是古代最早的論詩絕句
    戲為六絕句庾信文章老更成,凌雲健筆意縱橫。今人嗤點流傳賦,不覺前賢畏後生。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不薄今人愛古人,清詞麗句必為鄰。竊攀屈宋宜方駕,恐與齊梁作後塵。未及前賢更勿疑,遞相祖述復先誰?別裁偽體親風雅,轉益多師是汝師。《戲為六絕句》寫於上元二年(761),此時杜甫年近五十,正是創作思想成熟的時期。
  • 杜甫為維護自己偶像,專門寫下一詩來抨擊對手,成罵人的千古絕唱
    為有源頭活水來」,池塘中的水為何能夠如此清澈,那是因為它的源頭一直都有活水注入。在做學問的時候也是如此,想要真正獲得博大精深的學問,那麼就需要去學習前人的各種精妙之處,唐朝的杜甫對這點顯然有著極其深刻的體會。杜甫作為一代詩聖,他在文學藝術上的水平,已經達到了公認的巔峰,只有作為詩仙的李白可以與他並列。
  • 杜甫的一首絕句,娓娓道來,後兩句描寫生動,更雄視一代
    下面介紹杜甫的一首絕句,娓娓道來,後兩句描寫生動,更雄視一代。戲為絕句唐代:杜甫才力應難誇數公,凡今誰是出群雄。或看翡翠蘭苕上,未掣鯨魚碧海中。杜甫年輕時曾經看淡仕途,到處遊學。杜甫寫過很多絕句,其中不乏一些膾炙人口的名篇。比如「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還有「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等等。長期進行詩歌創作,詩人不僅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經驗和技巧,也很有感觸。有一次他學習魏晉六朝的詩歌經典,就觸發了他的創作靈感,寫下了《戲為六絕句》。
  • 初唐四傑楊炯的《戰城南》:雄奇豪邁,悲風愁殺人,千裡暗黃塵
    在浩瀚的中國古代文學星空,我們多數人看到的是屈原、李杜、蘇辛等巨星所發出的璀璨奪目的光芒,卻往往忽視了其他一些作者在文壇上承上啟下、繼往開來的作用,比如「初唐四傑」的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他們的詩歌一改南北朝齊梁
  • 初唐四傑王楊盧駱最早的文人排行榜,先後次序沒有爭議嗎?
    唐代大詩人杜甫在《戲為六絕句》中寫道:「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其實是有爭議的,舊唐書就有兩個版本,在《舊唐書·楊炯傳》說:「炯與王勃、盧照鄰、駱賓王以文詩齊名,海內稱為王楊盧駱,亦號為四傑。而《舊唐書·裴行儉傳》以楊王盧駱為序,與《楊炯傳》順序不同。
  • 杜甫最著名的評論詩,只用28個字,痛罵那些腐朽老學究
    其中以大詩人杜甫的一首詩最為有名,他在這首詩中對初唐四傑的地位進行了肯定,同時也痛罵了那些批評「初唐四傑」詩作的迂腐老學究。戲為六絕句·其二唐代:杜甫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 詩聖杜甫在「絕句」的創作中,相比前人有哪些開拓?
    杜甫為此厲聲警告,其聲其情,胸臆直抒。再看其六:「英雄見事若通神,聖哲為心小一身。燕趙休矜出佳麗,宮闈不擬選才人。」這首絕句對代宗既頌讚又規勸,並警告諸鎮勿逢迎取寵,釀造新禍。其言真切直率,胸臆坦蕩。3、哲理型的絕句《戲為六絕句》其二:「王楊盧駱當時體,輕薄為文哂未休。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針對時人對「初唐四傑」的無端嘲笑,站在時代的高處,充分肯定了楊王盧駱文學創作生命力的強大,指出了「嘲笑者」被歷史洪流淘汰的必然趨勢。
  • 《全唐詩》四萬多首,論懟人只服杜甫這首,讓人見識高級的發脾氣
    但杜甫不一樣,其詩作沉鬱,所以很多人便認為他的脾氣應該是極好的,性格也是很穩重的。但事實上,並非如此。杜甫一生存詩1500餘首,在這些詩中他發了兩次火,寫出了兩首千古名作。一次是公元761年前後,看不慣大將花敬定賞樂時用天子的禮制,他寫了首《贈花卿》。其中最有名的一句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能得幾回聞」,諷刺人能到這個程度,讓人以為是誇人,當真是高明!
  • 杜甫罵人最狠的一首詩,充滿了文雅氣息,讀起來果然與眾不同
    然而可笑的是,大唐的有些文人,處在繁華的盛世中享受唾手可得的成果,卻志高意滿,認為自己的詩歌水平遠超先輩,甚至對以前的詩歌頤指氣使,面對這種情況,杜甫曾寫下了《戲為六絕句》來反擊。
  • 初唐文學創作的新勢力--初唐四傑
    2,初唐當政的大臣多是前朝遺老,他們都是齊梁詩風的愛好者,作品自然不會有太大的改變。3,初唐經濟發展迅速,各種矛盾相對緩和,太平景象令人陶醉,人們無法透過繁榮的景象看到隱藏的矛盾。於是,齊梁浮靡的詩風,在經濟發展的初唐時期,仍有大市場。一開始雖然有詩人反對這種詩風,但力量薄弱,並沒有造成多大的影響。直到四位年輕人登上文壇,振臂高呼,初唐的詩壇上才有了真正的改變。這四人被稱為「初唐四傑」。
  • 杜甫很「厚道」的一首詩,最後1句教育後輩,4字點破學詩的精髓
    就中以對杜甫的誤會最深,那可是寫出過「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過「痛飲狂歌空度日,飛揚跋扈為誰雄」的杜甫,先不說他自己為儒從政的偉大心願,單說他與偶像李白遊歷山水的那兩年,就算本來不狂,後來想必也就狂了,更何況杜甫本來也是個狂人呢?
  • 古代四位名人最經典的「罵人」絕句,不帶半個髒字,罵得酣暢淋漓
    詩歌是人類最優美的語言,它能用唯美、婉約、簡練、精闢的文字表達出最深沉的思想、最高遠的意境,帶給人們最美的精神享受。那麼,當最優美的語言與罵人損人的髒話相結合,又會產生怎樣奇妙的效果呢?今天我給大家分享四首古人關於「罵人」的七言絕句,不帶半個髒字,卻罵得酣暢淋漓、入木三分!
  • 杜甫罵人最狠的一句話,文化人的雅罵就是不一樣,誰也無法反駁
    今天要說的就是「文化人」杜甫的一句雅罵。杜甫,又稱杜子美,和李白並稱「李杜」,一生漂泊坎坷,胸懷國事。不過杜甫憂國憂民的同時也密切關注唐朝的文壇動向,當時,唐朝的文壇出現了一種讓杜甫感到匪夷所思的情況:很多後生挽起袖子罵前人的詩句寫得太差,罵得非常難聽。
  • 常識積累 | 初唐四傑
    在本文中帶大家來積累一個文化常識:初唐四傑。  初唐四傑。初唐四傑是指中國唐代初年,文學家王勃、楊炯、盧照鄰、駱賓王的合稱。這四個人怎麼記呢?先記姓,簡稱「王楊盧駱」,再來記名,一下就記住了。然後還需要我們記一下他們每一人的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