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秋
如何有效地幫助患有重度抑鬱症的家人或者朋友?
對於重度抑鬱症患者來說,雖然其邏輯思維還算正常,但是由於長期負面情緒的使然、過度壓抑、悲傷,這種種不良的惡劣情緒時間太久了,積怨成疾,最終壓垮了一個正常的人。
抑鬱症分為兩種情況,一種是長期潛伏著的抑鬱情緒;
第二種是因為打擊或者發生了一些重大事情,短短數日或者半月時間不等,由於憂傷過度,突發出來的抑鬱症。
這兩者還是有區別的,至少在恢復起來是有區別的。
第一種情況是積怨成疾,長期處在抑鬱狀態中,因為遇到一些想不開的事情,而更加憂傷過度,從而爆發出了抑鬱症;
而第二種情況,則是突發的,是因為突然發生的事件或者早有預兆的事件,因其真正發生了,不能接受,憂傷過度,而突然爆發出來的抑鬱症。兩者本質是一樣的,表現出來的心境亦是一樣的。
但是恢復起來,往往前者花的時間更長,而後者可能經過心理治療、心理諮詢、自我調整,就可以起到一個很好的恢復效果。因為後者的病症時間短,來的快,去的也快,但是積極治療終是關鍵,這裡的治療並非一定是服藥,心理治療也是治療,自我調整心態、運動跑步也算是自我在治療。當然前者,也是採用以上這些方法去治療和療愈的。
所以,我們在分析一個人患上抑鬱症,還得追溯到TA的經歷、成長的環境、以及目前的處境、性格、家庭關係等等因素,綜合起來,才能端見一個人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又會那樣,這給心理治療師或者心理諮詢師提供了一定的參考依據判斷,從而更好地去幫助患者走出心魔。
就這一點,作為患者的家屬和朋友,是有必要去追溯和了解的,這將有利於你們的陪伴工作能夠順利達成,或者能做到去走心、了解患者個性、喜好、做事風格等等,而做到深入患者的內心世界,真正幫助到他們。
舉個例子,如果你對患者的情況,即前生今世,說前世今世,意思是我們要去了解TA的過去和現在,以及周圍環境和家庭的氛圍,才能做到心裡有數,從而知道如何去把握說話的分寸和說話的技巧等等。
所以,你不了解患者本人的個性和經歷,沒有設身處地去思考與感受,那麼你的幫助往往是盲目和無效的。基於這一點,你就知道如何做了!
重度抑鬱症,絕不是簡單的心理問題,而是由「心理問題上升到了精神上的異常,即:大腦裡的神經遞質分泌紊亂了(五羥色胺、多巴胺、去甲腎上腺素),不平衡了,由此患者不受控、意識上自我無法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