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系車三巨頭2019年均實現盈利 超百家工廠停工全球汽車業按下暫停鍵

2020-12-19 金融界

來源:證券日報網

本報記者 龔夢澤

隨著大眾汽車集團、寶馬集團和戴姆勒集團這德系車企三大巨頭2019年財報的悉數出爐,作為汽車工業的引領者,德系品牌的經營現狀與發展趨勢得以顯現。曾經以燃油車主導世界汽車市場的它們,正全面開啟圍繞數位化、電動化以及移動出行等領域的投入與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在當前防治疫情的特殊階段,今年的市場前景對於德系三巨頭可謂難言樂觀。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大眾、寶馬、戴姆勒、沃爾沃、日產、福特等在內多家國際汽車製造商宣布,暫停在歐洲大部分工廠的生產以應對疫情,全球累計停產和即將停產的整車工廠總數已超過100家。

對此,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摩根史坦利等權威機構對全球汽車產業受疫情影響的情況分析調研後認為,中國汽車市場對比2019年預計將出現百萬輛級別的產銷下滑,而美歐汽車市場銷量也將下滑20%左右。中美歐三大主要汽車消費市場2020年或出現600萬輛的銷量下滑。

2019年三巨頭均實現盈利

與往年不同,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擴散的影響,今年大眾汽車集團首次採用了線上發布會的形式。3月17日,大眾汽車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大眾汽車集團CEO赫伯特路迪斯(HerbertDiess)率領大眾集團在財務和IT領域、採購領域、人事領域的三位高管,共同出席了在線全球年會。

據大眾汽車官方數據顯示,2019全年大眾汽車銷量達到1097.46萬輛,同比增長1.3%。與1.3%的銷量微增相對應的是,大眾汽車集團2019年銷售收入為2526億歐元,同比增長7.1%,營業利潤為193億歐元,同比增長12.8%。對於這個歐洲最大的汽車企業來講,能在企業轉型期和車市下滑的雙重壓力下實現這一業績,實屬不易。

記者注意到,大眾2019年的利潤大漲主要得益於SUV在內的高利潤車型的強勁銷售,以及柴油發動機排放事件造成的罰款減少。2019年,大眾共計支付罰款23億歐元,比去年減少8億歐元。此外,自從2018年被稱為「成本殺手」的迪斯走馬上任後,其果斷削減7000個工作崗位,並降低生產和各類行政成本。提效降本項目開展一年多,大眾累計節約了6億歐元的成本,同樣助力了2019年財務狀況得到改善。

時隔一天,3月18日在寶馬2019年度財報發布會上,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表示,受疫情影響,預計2020年寶馬集團利潤率將由2019年的6.8%下降至2%-4%。其還透露稱,預計到2023年寶馬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將擴充至25款,超過一半是純電動車型。寶馬預計到2021年,全球電動車的需求將比2019年翻一番。「2025年前全球新能源銷量曲線將出現明顯上升趨勢,平均每年增幅超過30%。」

數據顯示,2019年,寶馬集團營收首次突破1000億歐元的大關,同比增長7.6%。其中汽車業務收入916.82億歐元,同比增長6.8%。不過,記者注意到,受法律訴訟、匯率變化、原材料價格上漲、2019年寶馬息稅前利潤達74.11億歐元,同比下降26.1%,淨利潤同比下滑28.9%,降至50.22億歐元。

相比寶馬財報的表述「順利完成既定目標」。奔馳方面,現任董事會主席戴姆勒股份公司及梅賽德斯-奔馳股份公司董事會主席康林松則對其2019年的盈利狀況表達了不滿。

據戴姆勒集團2019年財報顯示,2019年全球乘用車和商用車的銷量為334萬輛,與2018年基本持平;營收為1727億歐元,同比上漲3%。「業績顯示出了客戶對於產品仍有強勁的需求,但我們對於2019年的盈利表現並不滿意。戴姆勒需要大幅提高盈利能力,同時集團有必要採取措施削減成本、增加現金流,為未來的戰略奠定基礎。」康林松表示。

數據顯示,戴姆勒集團的淨利潤從去年76億歐元下跌到了27億歐元,跌幅高達64.5%。這也成為其近十年來出現的最大跌幅。歸屬於股東的淨利潤為24億歐元,每股收益從2018年的6.78歐元降至現在的2.22歐元。由於受到柴油車訴訟和相關法律事務的影響,戴姆勒集團支出了42億歐元的費用,再加上研發支出也從2018年的91億歐元增至97億歐元,這些都讓戴姆勒集團的開支持續走高。同時,集團的自由現金流也僅有14億歐元,下滑了51%。

事實上,作為德國汽車工業的支柱,大眾、寶馬、戴姆勒在全球汽車產業中也佔據著半壁江山。「三大巨頭」綜合實力雄厚,但家大業大的他們也背負著更重的轉型包袱。為了應對變革,奔馳方面去年在集團層面的研發投入由此前的91億歐元增加至了97億歐元,這也進一步加劇了奔馳的成本負擔。為此,康林松自去年5月份上任以來即推出了一系列的降本增效舉措,計劃至2022年年底減少超過14億歐元的人力成本等。

年初以來,寶馬方面同樣動作頻頻,首款純電動四門轎跑BMWi4概念車全球首發、發布全新LOGO以迎接數位化時代、在電池原材料方面追加投入……目前,寶馬正全面推動電動化戰略和產品線擴張。用寶馬集團董事長齊普策的話來說就是,「現在我們將全速前進,而這恰當其時」。

而作為大眾集團旗下的豪華車品牌代表,奧迪則將更多依靠大眾集團的力量。日前,大眾方面宣布將收購奧迪品牌0.36%自由流通股份,從而實現對奧迪的100%控股。奧迪方面在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奧迪新任CEO馬庫斯路杜茲曼的即將出任,將進一步加強奧迪在集團的戰略地位。「在新組織架構下,屆時整個大眾汽車奧迪品牌將全面負責大眾汽車集團的研發工作。」

大眾CEO坦言中國防疫強於歐洲

在過去的一周裡,歐美地區疫情集中爆發。歐美汽車產業的兩大「心臟」——美國底特律與歐洲地區陷入停滯。近日,海外車企為規避疫情,陸續選擇關停工廠,減少集聚造成的感染風險。

據記者了解,包括大眾、戴姆勒、菲亞特克萊斯勒、沃爾沃、雷諾、PSA、福特、日產、豐田在歐洲地區的生產情況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甚至連原打算在德國柏林建廠的特斯拉,也不得不因為疫情撤回美籍員工,整個歐洲汽車產業被迫按下暫停鍵。

以歐洲地區為主陣地的大眾集團為例,3月12日,大眾宣布旗下超豪華品牌蘭博基尼工廠停產至3月25日,這也是蘭博基尼全球唯一一座生產工廠;隨後的3月16日,大眾旗下品牌西雅特位於西班牙的工廠陷入停產,停產時長可能長達6周;同一天,大眾位於美國田納西州的工廠進行深度「清潔」,停產一天。此外,旗下位於葡萄牙、斯洛伐克的工廠將在本周停產。而德國和歐洲的工廠準備從下周一開始,停產2至3周。

「為降低新冠肺炎疫情風險的考慮,大眾計劃有序關閉歐洲工廠,並讓越來越多的員工在家辦公。同時,在企業辦公流程、供應體系、物流體系等方面,也在根據疫情的發展做出調整計劃。」迪斯近日作出如上表態。

與大眾分批關閉工廠不同,戴姆勒在3月17日宣布,將其在歐洲地區的大部分工廠暫時關停,部分行政工作與之一同暫停,目前預期的停工期為兩周;寶馬方面也已開始關閉在歐洲和南非的工廠,停產預計持續4周。隨著疫情的發展,寶馬稱可能會有更多的工廠受到影響。儘管稍好於歐洲,但據記者了解,日前全美汽車工人聯合會(UAW)緊急呼籲底特律的三大車企福特、通用、菲亞特克萊斯勒關閉工廠兩周。

對此,迪斯坦言,中國應對疫情的措施十分成功,但在德國、歐洲做不到,「德國應對疫情的措施也是見效的,但環境、醫療體系和中國不一樣,所以處理危機的手段也不一樣」。他表示,總體而言政府的措施是令人滿意的。

資深汽車分析師林示對記者表示,隨著疫情迅速在歐洲蔓延,跨國大型車企未來一段時間內的波及面必將更廣,停產停工不可避免。下一步,三大巨頭工作重心將聚焦於如何在疫情中最大限度地減小損失,以及如何在疫後最快速地搶回市場。

(編輯 才山丹)

相關焦點

  • 特斯拉上海工廠因零部件缺貨停工;滴滴網約車業務小幅盈利
    (第一財經) 特斯拉上海工廠停工,或因海外零部件缺貨 多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斯拉上海工廠自5月1號休假後,並未在6號如期開工,這一停工狀態將持續到9號。「目前只有部分工序還在維持,但總裝線沒有開工,預計到9號才能有整車下線。」一位特斯拉內部人士表示。
  • 德系日系車持續走強,東風Honda表現搶眼
    德系日系車持續走強,東風Honda表現搶眼 2020-12-17 21: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全球汽車巨頭紛紛表白中國市場:「依賴」是機遇,離開是錯誤
    雖然預計中國車市也將出現大幅下滑,但相比全球車市,已成為最安全的市場。這一點,大眾和通用等巨頭們心知肚明。截至3月底,在除中國以外的全球汽車製造的工廠中,已經有超過150多家關閉停工。而中國工廠陸續復產復工,汽車市場幾乎恢復穩定發展態勢。無疑,在整個2020年中,中國將成為全球汽車市場最有效的戰略要地。
  • 日本八大車企停工停產——疫情深淵漫延
    豐田汽車公司已於4月3日對外宣布,既日起停止愛知縣和福岡縣等日本國內5家工廠的共7條生產線的生產。根據豐田宣布的停工計劃,工廠停產最長至本月15日。這也包括雷克薩斯品牌汽車的生產供應被迫中斷。然而,隨著疫情影響持續蔓延,美國、歐洲等地區的汽車生產也先後宣布停止。
  • 240家工廠停工 全球食品價格連續4個月上漲
    約240家泡菜工廠宣布停工,佔比超三成據央視財經10日報導,韓國統計廳近日表示,受超長梅雨天氣和颱風等影響,上個月韓國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增長了1%,是六個月以來的最大增幅據海外網稍早前報導,官方數據顯示,近期韓國大白菜賣到了1.0689萬韓元(約合62元人民幣)一顆,比2019年足足上漲40%。
  • 「盤中寶」特斯拉連續四個季度錄得盈利 上海工廠年底將實現80%零...
    財聯社資訊獲悉,特斯拉第二季度淨利潤1.04億美元,為首次連續四個季度錄得盈利,達到被納入標普500指數門檻。今天美股盤後,特斯拉一度漲近8%。今年6月10日,特斯拉超過豐田成為全球市值第一的車企,也是新能源汽車發展史上的重要裡程碑。
  • 以「德系品質」為先,愛馳U5憑什麼在新勢力戰局中突圍?
    以「德系品質」為先,愛馳U5憑什麼在新勢力戰局中突圍?德系品質,生而全球那麼愛馳U5的核心競爭力究竟如何,它將要依靠什麼來戰勝這個寒冷冬天?面對這個問題,愛馳給出的第一個回答是「德系基因」。從團隊上來看,愛馳U5實現了從供應鏈端、造型設計、技術研發、到生產製造的每一道工序都有德系工程師團隊的匠心加持。
  • 美系車在華市佔率持續下滑 德日車企瓜分蛋糕
    圖片來源:攝圖網2019年1~5月,美系車的銷量為80.47萬輛,市佔率下滑至9.58%。面對車市寒流的強烈衝擊,車企普遍向後退一步,而美系陣營是跌得較慘的陣營,上汽通用、長安福特以及廣汽菲克等美系陣營主要成員皆陷入負增長,除了外部因素,更多是來自車企內部的因素。美系車企因為乏力,在中國車市的佔有率一再縮水。
  • 美國車加徵關稅 為何德系日系這麼緊張?
    德系、日系車為何更緊張?此次關稅調整後,特斯拉、Jeep、福特、林肯等美國本土品牌的部分車型將受到影響。但由於產自美國的特斯拉車型,未來存在中國關稅上漲至40%帶來的車價上漲風險,因此建議消費者購買現車。然而,與美國品牌相比,德系、日系品牌將更加緊張。由於此次關稅調整針對的是所有在美國生產的進口車,因此無論是美系、德系還是日系品牌,只要進口到國內的車輛是在美國生產的,都在關稅調整的範圍內。
  • 你知道嗎,德系車都是在哪裡生產的?
    為什麼很多人喜歡德系車,小編認為,喜歡德系車只看重一點,那就是高速的穩定性,那種穩定性是德系的傳統強項。另外還有言論說南方人喜歡日系車,北方喜歡德系車,不過這都是說說啦。而且一汽大眾仍有工廠正在建設當中。本來大眾就不夠賣的,如果全面四大基地建成能將從目前的160萬的年產量可提升至300萬輛。
  • 11月德系車銷量反超日系 法系車出現回暖跡象
    11月,國內合資車市場,德系車和日系車單月零售銷量相互「battle」,美系車銷量增幅顯著仍是主要看點。乘聯會數據顯示,11月,國內德系車銷量約48.7萬輛,市佔率為23.4%,反超日系車約48.1萬輛的銷售成績和23.1%的市佔率;美系車11月銷量近20萬輛,市佔率為9.4%。值得注意的是,在國內乘用車企月銷量排行榜前15名中,德系車企佔據4席,日系車企佔據5席,美系車企則佔有1席。
  • 特斯拉第三季度意外盈利 上海工廠試產
    圖: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試生產 來源:特斯拉官方圖片雖然特斯拉第三季度營收、淨利雙雙下滑,其中營收更是自2012年開始的首次同比下滑,但由於扭轉了本年前兩個季度連續淨虧損的態勢而實現盈利,特斯拉盤後股價高歌猛進。截至發稿前,特斯拉股價漲20.15%報306美元,達到自今年2月以來的高位。
  • 2019汽車經銷商報告:10%4S店被迫出局, 經銷商盈利有所回升
    調研數據顯示,中國市場在售品牌181個,2019年新入市泛新能源品牌超過10個,進入年均銷量10萬臺梯隊的僅有38個品牌,佔據總市場份額90%;年銷量低於5萬臺的品牌130個;而年銷量低於1萬臺的品牌高達95個。
  • 汽車行業縮水嚴重 通用全球「大甩賣」
    進退之間的不同選擇,是這場全球汽車業話語權交替的浪潮背後,每一位玩家的掙扎與進擊。即使忍痛割肉,也好過在寒冬中消亡。▎通用全球「大甩賣」老牌跨國車企通用汽車全球收縮的計劃,在2020年初雷厲風行地迅速推進。
  • 缺陷車召回率越來越高 全球汽車業質量問題堪憂
    【德國新聞電視頻道網站1月17日報導】題:汽車製造商量產缺陷產品  全球汽車製造商2015年因安全缺陷召回的汽車再次大幅超過當年汽車產量。美國2015年召回汽車4500多萬輛,僅次於2014年6270萬輛的最高紀錄。德國汽車管理中心的研究人員認為汽車業的質量問題堪憂。
  • 出售資產、關閉門店,韓國車企疫情下的掙扎與踟躕
    歐美市場則是韓國汽車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但過去數月,由於政府疫情管控舉措,歐美地區汽車需求大幅下滑,整車工廠也出現大面積停工。這不僅使得韓國多家車企面向出口的生產線出現部分停產,汽車零部件廠商的訂單也直線下滑。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5月韓國汽車出口額同比下滑54.1%,汽車零部件也銳降66.7%,而5月韓國出口額整體降幅為23.7%。汽車和零部件行業面臨的形勢之嚴峻可以想見。
  • 特斯拉2019年第三季度實現盈利 上海超級工廠將提前投產
    鳳凰網科技訊 (作者/花子健)10月24日消息,今天特斯拉對外發布了2019第三季度財報。隨後在特斯拉2019年第三季度致股東函中,特斯拉詳細闡述了財務狀況、超級工廠的建設和量產計劃等。特斯拉透露,在上海建設的超級工廠只花費了十個月,已經開始進行試產。
  • 為什麼日系車有密封條,德系車卻不用?是德系車偷工減料嗎?
    也有的車主非常喜歡德系車,因為德系車比較穩定,而且品質也足夠保障,那麼在這種情況之下大家也會拿德系車與日系車做比較,比如日系車上都有密封條,可是大眾汽車上卻沒有密封條,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難道德系車在密封條上都會偷工減料嗎?
  • 日系車不耐撞、德系車燒機油,美系車油耗高,懂車的人選了啥?
    日系車不耐撞、德系車燒機油,美系車油耗高,懂車的人選了啥?現在的汽車市場上,合資車還是大頭,合資車裡面德系、日系和美系更是三分天下。那麼這三個系列的車型他們都有什麼樣的優缺點呢?真正懂車的人又會選擇哪一類的車型呢?
  • 烘培熱背後的酵母工廠仍在「搏疫」
    2月1日,安琪酵母成立34年以來從未在春節期間停工的產線,被迫按下「暫停鍵」,直到3月1日,工廠才在停工一個月後全面恢復生產。「哪怕創業初期很艱難的時候,也沒有停過工。」3月8日,安琪酵母相關負責人告訴時代周報記者。首次春節停工在安琪酵母宜昌工廠生產綜合部部長杜浪的印象中,公司成立34年來,春節期間從未出現過停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