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賣口罩真獲客 疫情放大電商服務頑疾

2020-12-17 新浪財經

來源:時代周報

原標題:「假」賣口罩真獲客 疫情放大電商服務頑疾

[摘要] 除海豚家外,洋碼頭APP、多點APP、小米有品APP也因訂單發貨遲延、涉嫌售賣假口罩等問題遭到了消費者投訴。

時代周報記者 李靜 發自上海

如果不是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梁生(化名)可能一輩子也不會知道「海豚家」這個主打美妝產品的電商APP。

「2月2日,我在微信群中看到有人推薦到海豚家買口罩,抱著病急亂投醫的心態下載了這個從未聽說過的APP。」3月13日,梁生對時代周報記者說,在成功下了兩單之後,自己也將海豚家APP介紹給了朋友。

但梁生最終沒能收到口罩,海豚家以無貨為理由對口罩訂單作了退款處理。

與梁生遭遇類似問題的消費者還有很多,疫情期間,海豚家遭到大量投訴,指責其虛假髮貨、欺騙用戶、單方面取消合同、利用疫情博取流量等問題。

除海豚家外,洋碼頭APP、多點APP、小米有品APP也因訂單發貨遲延、涉嫌售賣假口罩等問題遭到了消費者投訴。

在消費者對防疫用品需求急劇增加的背景下,多樣的產品與電商銷售渠道在碰撞中湧現出不少問題。

3月15日,上海財經大學電子商務研究所執行所長崔麗麗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對於防疫物品,平臺應該要加強管控,增加抽查,採用大數據方式做監測。

海豚家遭罰沒23萬元

據梁生介紹,2月2日,其通過微信群友的分享連結了解到海豚家有口罩在售賣,併購買了三奇和諾軒品牌口罩。

「眾所周知,很多電商平臺都發不出口罩,所以在下單之前,我又去找客服確認了一下,當時客服表示平臺會在72小時按序發貨。」梁生說。

梁生提供的口罩訂單物流信息顯示,2月2日,訂單列印已經完成,準備分揀出庫。

彼時梁生認為,海豚家是一定會發貨。

然而,2月4日晚梁生收到了一條來自海豚家的簡訊,內容稱由於物流不通順,海豚家先行為消費者辦理了退款。這讓梁生感到可疑。

事實上,彼時,不少遇到類似情況的消費者已對海豚家口罩貨源真實性產生質疑。

2月8日晚間,海豚家在其官微中表示,一些口罩由於供貨商物資被政府徵用,無法為用戶正常發送,只能先行為用戶辦理退款。並附上了兩家口罩供應商的斷貨聲明。

但有意思的是,這兩則《致海豚家斷貨聲明》的落款日期均為2月1日,但是,直到2月2日消費者仍然可以通過海豚家下單購買已經斷貨品牌的口罩。

2月8日,海豚家還發布了一條喜訊,海豚家APP在蘋果應用商店中登上熱搜,購物榜直接衝入前三名,並在蘋果的總排行榜中,殺入前15名。

「你既然早知道沒有口罩,為什麼一直還放貨在平臺,還連續上架了好幾天。藉此來騙取用戶量嗎?」梁生質疑道。

蒙慧欣表示,疫情特殊時期,如若海豚家確實存在「空買」行為,利用消費者購買防疫商品的急切心理誘導消費者消費,這是不可取的也是違背行業準則,甚至違法相關法律的規定。

3月13日,海豚家公關部相關負責人在接受時代周報記者採訪時解釋稱,平臺涉及的口罩品牌公司全部都有籤約合同、授權書、資質證明。而且,公司在早期給這些口罩廠商都打了定金來鎖定庫存。

「平臺肯定不存在靠售賣口罩的名義拉新的做法。」該負責人強調。

該負責人的說法顯然沒得到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認可。

3月16日,時代周報記者從國家企業信息信用公示系統獲悉,3月8日,北京市朝陽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向海豚家所在公司北京凱譜樂科技有限公司下發了《行政處罰決定書》。

《行政處罰決定書》顯示,因「未全面、真實、準確、及時地披露商品或者服務信息,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和選擇權,誤導消費者」的行為,決定處以北京凱譜樂科技有限公司20萬元罰款,加上因「未以顯著方式區分標記自營業務和平臺內經營者開展的業務」被處以3萬元罰款,共計被罰沒23萬元。

涉「疫」投訴超18萬件

海豚家並非特例。

「2月16日,我在洋碼頭APP分三筆訂單在兩家名為『天成國際』和『magichouse』的店鋪購買了日本直郵的口罩,總價格為7000餘元。」

3月13日,趙越(化名)告訴時代周報記者,賣家的確發貨了,但至今沒有收到貨物,而且現在商家和平臺都不支持退款退貨。

此外,2月4日,物美多點Dmall APP上線了一款價值為199元的「口罩套餐」,包括5片韓國進口KF94口罩,搭配不同蔬菜類。該套餐一經上線,也引起了消費者對物美多點「捆綁銷售」的質疑。

3月13日,時代周報記者聯繫多點相關負責人進行採訪,但截至發稿未獲回復。

因為疫情,以口罩為代表的防疫品消費眼下正成為投訴熱點。

3月15日,中消協公布數據顯示,1月20日至2月29日涉疫情消費投訴180972件,其中涉及口罩類投訴79368件,佔比43.86%。部分經營者以口罩、酒精、消毒液等防護用品高價強制搭售其他物品,限制消費者選擇。

在許多人看來,眾多防疫物資的投訴正暴露了如今電商平臺存在的諸多問題。

3月15日,網經社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法律權益部分析師蒙慧欣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當下電商平臺的現狀包括,規範待加強,消費者用戶體驗差,客服時常不作為,而且投訴渠道單一且無效,消費者維護權益比較困難」。

3月12日,據天眼查發布的315電商大數據報告顯示,電商類平臺法律訴訟案件數量持續上漲,僅2019年就達14萬件。電商企業近5年共產生了8.6萬條被執行人信息和超3萬條的失信信息。

「平臺規範缺失,監管不到位以及消費者維權意識的普遍提高都是電商類平臺法律訴訟案件數量持續上漲的原因。」蒙慧欣表示。

蒙慧欣建議,電商平臺應該多渠道開通「消費投訴」的綠色通道;建立一套完整完善的售後服務體系;提高電商平臺售後服務團隊的整體服務質量。

相關焦點

  • 假口罩、假消毒液……電商平臺怎麼管?
    家裡庫存少時,把電商App翻個遍,但是,一旦看到電商有口罩和消毒液賣,是不是滿心狐疑?真的有貨?會不會有詐?其實,各家電商平臺也擔心這個問題。疫情期間,各家電商平臺都採取了一些有針對性手段,目標就是幹掉假口罩假消毒液……平臺非常清楚後果,一旦疫情期間有昧良心的東西擺平臺上,「叔不可忍,大爺不可忍,全家都不能忍」。
  • 賣假口罩的微商們,我求你別再害人了
    直到今天,口罩依然是緊俏貨,電商平臺上偶有補貨,也是秒售罄。能有一堆 N95 口罩,那絕對比你開蘭博基尼回老家更拉風。這次疫情恰好發生在春節前,工人都返鄉,導致口罩供不應求,很多人都沒買到。So,這時候見得風就要浪的微商,就出來碰瓷了。
  • 疫情期間,做跨境電商去賣口罩如此暴利,為何很少有人做?
    我是毅豪,又見面了,很多想做跨境電商的新手朋友問我說,做跨境賣口罩怎麼樣?絕對暴利呀!今天我就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給大家講一講。1、跨境電商賣口罩能做嗎?首先,我們大家都知道,目前疫情期間很多人為了自己及家人的健康,去購買口罩、防護服還有護目鏡。
  • 創始人實名舉報「賣假口罩」?調查:健客網部分口罩廠家資質存疑
    「買的是醫用口罩,收到的卻是三無口罩。」「顯示籤收卻沒收到口罩,平臺不退款。」「454.8買了12隻口罩,卻只收到6隻,退款不予處理。」一場全球蔓延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口罩成了硬通貨,也牽出了醫藥行業的眾生相,制假販假、哄抬物價。
  • 這些口罩全是假貨!剛剛警察查獲大批「假口罩」……
    剛剛大批假口罩被警察曝光!!金華查獲制假團夥:2.5萬副「3M口罩」全是假貨!疫情面前,鍾南山院士說:不舒服時要戴口罩,戴口罩還是有用的。對於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非常非常重要的一項防護措施就是戴口罩了。
  • 你在賣假口罩,發黑心財!」
    你在賣假口罩,發黑心財!」「你在賣假口罩!你還在發黑心財!」▲ 劉某被抓獲 這是2月5日,合肥市公安局高新分局民警偵辦一起銷售假冒偽劣口罩案件時,與嫌疑人的一段對話。當日,辦案民警克服疫情風險,奔赴阜陽、亳州等地,輾轉多處,最終抓獲銷售假冒偽劣口罩的犯罪嫌疑人劉某。
  • 李佳琦直播翻車,網紅電商是真趨勢還是假高潮?
    在網際網路行業整體處於下行的情況下,直播賣貨猶如一頭逆勢生長的巨獸,硬是成為今年最大的風口。各路牛鬼蛇神蜂擁而至,由此催生的網紅電商更是呈井噴式發展,一句「OMG」,再加一句「買它,買它,買它」,引得無數剁手黨瘋狂買買買。不過就在網紅電商發展得如火如荼之際,直播帶貨達人李佳琦卻出現了意外「翻車」。
  • 口罩熱銷:3M等品牌口罩的電商多款產品賣斷貨
    (原標題:口罩熱銷:3M等品牌口罩的電商旗艦店多款產品賣斷貨)
  • 消費者親述「假口罩」網購經歷 電商平臺拉「黑名單」警示
    【解說】連日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人們的心,這也讓作為基礎防護裝備的口罩成為商店中的搶手貨。一時間,各地商場、藥店中的口罩都被搶購一空,網購成為當前很多人購買口罩的首選方式。  【電話採訪】消費者 胡女士  當時是我1月26號,在家裡附近藥店去買口罩的時候,已經是沒有口罩了,然後我就在淘寶上購買了這個口罩。
  • 科普:微信群、朋友圈買到假口罩該怎麼投訴?
    近期有網友向反映,微信群、朋友圈有很多賣口罩的,都說是現貨,價格貴還有起賣數量. 不少網友留言問我們,是不是真的?能不能買? 那麼,哪些屬於電子商務經營者?網上賣東西的都是? 電子商務經營者是指通過網際網路等信息網絡從事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經營活動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組織,包括電子商務平臺經營者、平臺內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的電子商務經營者。 電子商務經營者應該怎麼做?
  • 漢川男子舉報鄰居賣假口罩,全家被打傷,警方卻表示
    「因為舉報假口罩引來嫉恨全家被打傷,此事我不接受調解,對方到現在也沒有一句道歉的話,私闖民宅行兇,如此惡劣的事情為何不抓從犯?事情還得從舉報假口罩說起。梁某說:「4月15日左右,那時候疫情還比較嚴重,鄰居銷售假口罩,我直接舉報了,後來工商部門對他們進行了警告,後來事情就過去了,並沒有對他們處罰。」
  • 假日本演員賣假日本鍋,把真日本媒體招來了
    ► 文 觀察者網 陳聰前段時間,職業打假人王海在社交媒體上曝光了一件事情:某電商平臺上有假的日本鍋在售賣。讓人感到無語的是,不僅鍋是假的,與商家合作的所謂日本手藝人也是假的。目前,涉事商家已經被關停,而市場監管部門也已介入處理。
  • 男子舉報鄰居賣假口罩,全家被打成重傷,警方:舉報者打人在先
    2020年對所有人來說都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疫情的爆發牽動著不僅僅是中國,還有全世界人民的心。就因為舉報賣假口罩,全家被打成重傷,並且對方到現在也沒有一句道歉的話,這種私闖民宅的行為為何不抓從犯?來自湖南省漢川市的梁鵬,因為舉報鄰居賣假口罩,就遭到鄰居家的毆打,在一家人被打之後,才得知行兇者正是他的鄰居。現在這個事情已經在走司法程序,令梁鵬感到非常疑惑的是,為什麼不抓從犯?卻只對他們實行監視居住。
  • 全國上下都缺貨的口罩,你搶到的可能是假的
    下面的新聞,就是關於假口罩的,大家可以看看。根據工信部公開的數據,現有30多家企業復產,口罩產量達到一天800萬隻以上。隨著廠家紛紛加急加班生產,口罩荒的問題也將逐步得到緩解。隨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的發展,口罩成為了2020年春節期間被瘋搶的「年貨」。
  • 口罩不止防病毒,還能割韭菜
    來源:金融內參來源:一本黑 (ID: darkinsider)作者:黑老斯自疫情爆發以來,我們已經見證過無數個關於口罩的騙局,先是以賣口罩為名進行的非法集資、詐騙,緊接著各種三無產品紛紛在朋友圈和微信群冒頭。
  • 製售假口罩,我就問你良心痛不痛?嚴懲服不服?
    《檢花小劇場之製售假口罩要嚴懲》 2月19日早上,順檢君起來刷新聞,一下看到了幾條令人髮指的賣假口罩事件。 這次新冠肺炎疫情中,最重要的防護用品——口罩成了2020春節最緊俏的「年貨」。全國各地口罩都是「一罩難求」。電商平臺上,口罩永遠是秒售罄。
  • 疫情之下,暗網開始賣口罩、檢測試劑,甚至還有人賣「新冠病毒解藥」
    更多的人,在暗網上賣起了口罩和檢測試劑——緊俏的防疫物資成了暗網新寵,一個3M口罩賣到了61元,一份檢測試劑賣到了120元。要知道,轉行之前,他們賣的,都是槍枝和毒品。當然,他們只接受數字貨幣付款。這些防疫物資是哪裡來的?
  • 電商如何利用企業微信私域獲客轉化
    今年有很多大家都看得到的變化,很多平臺都開始做起了直播,做起了私域的獲客轉化。其實這些事物也不是今年才出現的,早在兩三年前私域流量的概念就出現了,只是疫情的原因加速了私域流量的發展,讓我們了解到目前還有這樣一個機會去幫助我們的業務增長。 為此,我為大家分享私域電商運營如何做好增長獲客。
  • 電商成選課重要入口賣課背後是課程服務
    疫情後,在線教育行業蓬勃發展,供給側和需求側雙雙爆發,於是選課師職業火了。記者了解到,一家頭部的選課機構在暑期內約服務2萬名家長,而且數量還在不斷增多。「選課說」聯合創始人十一透露,接受服務的家長中,最終有95%的人選擇了線上課程。除了不知道怎麼選,還因為選課師和以往的課程顧問、中介不一樣。「中介是以機構利益為主,目的是成交。
  • 「深度」口罩騙局花樣頻出,為什麼電商上的口罩一隻難求?
    記者 | 林北辰編輯 | 文姝琪1「你能買到口罩嗎?」這是疫情中所有人最牽掛的話題。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爆發以來,社交平臺上,口罩短缺、賣家不發貨、買到假口罩的消息頻出。在長沙市高橋醫藥流通園的案例中,100萬隻口罩通過倒賣流入診所、藥店、超市以及微商的手中,販假者僅靠轉手,非法獲利45萬元。假口罩的流向中,電商是重災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