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希金咖啡館無關普希金,竟是來自一首法語歌

2020-12-20 博物館與旅行箱

因為《天使愛美麗》裡構造的奇幻世界,我們不約而同的幻想著巴黎,以及蒙馬特的街道和聖心大教堂前的旋轉木馬;因為三毛如沙粒般細膩又追逐自由的心,我們來到撒哈拉,感受「每想你一次天上就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的柔情;因為《娜塔莉》的一句「下雪的時候我們坐在普希金咖啡館,喝著熱咖啡,再談點其他…」讓我們紛紛來到莫斯科尋找這家神秘的咖啡館。

普希金咖啡館

我們因為一部電影、一本書,甚至一首歌裡的一句歌詞,對一座城市充滿好奇,對一個陌生的地方平添一份執念。哪怕它只是作者一場詩意的幻想。普希金咖啡館就真是從歌詞裡走入現實裡的一個例子。

普希金咖啡館二層

莫斯科的普希金咖啡館和普希金並沒有什麼關係。大約50多年前,法國著名歌手吉爾伯特·貝喬在俄羅斯旅遊後回到法國,寫了一首 《娜塔莉》,送給他的俄羅斯導遊娜塔莉。歌裡寫到:「我們在莫斯科,前往紅場,講講列寧……我認為這一切多好啊,下雪的時候我們坐在普希金咖啡館,喝著熱咖啡,再談點其他的……」後來這首歌在法國廣受喜歡,法國遊客到莫斯科後一直尋找這個神秘的咖啡館。 這當然找不到,因為普希金咖啡館只是歌手貝喬一個想像。不過,也是因為這首歌,讓商人安德烈·德羅斯有了靈感,他投資建立了普希金咖啡館,用以供應傳統的俄羅斯貴族菜。

歌手吉爾伯特·貝喬

1999年6月4日,普希金咖啡館在特維爾大街上一棟建於18世紀的巴洛克風格的豪宅裡正式開業。在開幕式上,吉爾伯特·貝喬唱起了那首熟悉的《娜塔莉》。

普希金咖啡館共兩層樓,一樓名為「藥房」,供應標準菜單;二樓名為「藏書館」,較一樓,更為昂貴。但是,這裡還是吸引了眾多有錢人、美食家以及對正宗俄羅斯美食感興趣的外國旅人。

普希金咖啡館

咖啡館的裝潢復古而具有年代感:望遠鏡、顯微鏡、地球儀……重現了19世紀俄羅斯貴族的書房、辦公室場景。在二層的「藏書館」,擺放著大大的復古式書架,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和鐘錶,訓練有素的服務生們穿行其間。在這裡小坐,一不留神,就仿佛回到俄羅斯的中世紀。

普希金咖啡館

別致的裝飾與精緻的菜餚,必然也需不菲的價格。菜品味道不做過多評價,口味喜好也因人而異。單從氛圍體驗上來說,也可作為俄羅斯旅行不可或缺的一站。拉著小提琴的姑娘在一席白色晚禮服的包裹下顯得更加典雅高貴。這裡是古典印象中的莫斯科。

普希金咖啡館

推門而出,走入城市,經典與現代,即一門之間。城市另一端的莫斯科紅場,依舊熱鬧非凡。

普希金咖啡館

相關焦點

  • 普希金咖啡館也必須打卡!
    距離伊茲邁洛沃跳蚤市場9.73km就是著名的普希金咖啡館。雖然名字叫咖啡館,但它實際上是一家高檔飯店,奢華度與圖蘭朵不相上下,卻比圖蘭朵有著更重的歷史地位普希金咖啡館藏在一棟略顯破舊的粉色建築中,外部看起來並不顯眼。
  • 俄羅斯文學之父普希金
    普希金(1799—1837年)普希金(1799—1837年),全名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俄羅斯著名文學家、詩人,俄國現代文學的創始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普希金詩歌出身沒落貴族家庭的普希金從小受到良好教育,8歲能用法語寫詩,12歲開始文學創作生涯。貴族子弟學校畢業後進入彼得堡外交部工作。
  • 布列斯特普希金國立大學
    Пушкина»「布列斯特普希金國立大學」是在布列斯特國立師範學院基礎上建立的,其歷史可以追溯到上個世紀蘇聯時期。在 1950 年 9 月 23 日蘇聯部長會議第 15414-r 號的命令,該學院以世界著名詩人、作家「普希金」名字命名為布列斯特普希金師範學院。
  • 俄羅斯國立普希金俄語學院
    俄羅斯國立普希金俄語學院(俄文: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ый институт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 им. А.С.普希金俄語學院建於1966年,其前身是莫斯科大學俄語教學法研究中心,是俄羅斯對外俄語教學科研的主要基地。1974年成為獨立的教學基地——普希金俄語學院。1998年獲得國立院校稱號。該校是俄語考試協會創辦者之一,也是現有重要俄語科研基地之一。除此之外,普希金俄語學院是國家對外俄語等級考試(ТРКИ)的考點之一。
  • 教育碩士|白俄羅斯布列斯特普希金國立大學
    布列斯特普希金國立大學是在布列斯特國立師範學院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
  • 名作賞析:普希金名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普希金的詩篇很多,但最容易記,最能喚起人回憶與共鳴的是一首短詩《假如生活欺騙了你》。該詩選自《普希金詩集》,寫於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裡。那時俄國革命如火如荼,詩人卻被迫與世隔絕。在這樣的處境下,詩人仍沒有喪失希望與鬥志,他熱愛生活,執著地追求理想,相信光明必來,正義必勝。
  • 俄羅斯詩歌的太陽——普希金!
    亞歷山大·謝爾蓋維奇·普希金在俄羅斯文學史上佔有極崇高的地位,他不僅被尊稱為「俄羅斯詩歌的太陽」,他還是俄羅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者、俄羅斯文學語言的創建人。偉大的革命民主主義者和文學批評家伯林斯基曾講過:「只有從普希金起,才開始有了俄羅斯文學,因為在他的詩歌裡跳動著俄羅斯生活的脈搏。」
  • 假如生活欺騙了你 | 普希金最令人難忘的十首詩
    後世盛傳,普希金之死是沙皇尼古拉一世蓄意策劃的謀殺事件:沙皇故意聽任丹特士追求普希金的妻子,進而激怒普希金,使其與丹特士決鬥,最終通過丹特士的手除掉了他的眼中釘普希金。▵涅瓦大街一角坐落著一間「文學咖啡館」,普希金正是從這裡喝完最後一杯咖啡,直接奔赴決鬥地點「小黑河」1836年8月21日,離決鬥死亡只有五個月零八天,在惡劣的政治環境下,普希金心頭縈繞著不祥的預感,寫下抒情名篇
  • 普希金的詩與炫技「神曲」
    雷健正如西歐許多作曲家喜歡取材於歌德和拜倫的詩歌一樣,俄羅斯作曲家常從俄羅斯偉大詩人普希金的詩歌中得到創作靈感。格林卡的《魯斯蘭與柳德米拉》,裡姆斯基·科薩科夫的《野蜂飛舞》都取材於普希金的詩歌。1822年普希金在被沙皇流放到南俄基什尼奧夫時,聽到當地民間流傳的沙皇薩爾旦的故事,1824年普希金在米哈伊洛夫斯克村又聽老奶娘阿琳娜·羅季奧諾夫娜講述了這個童話故事並記下故事梗概。1831年他在彼得堡皇村寫下這篇一千多行的長篇童話詩,取名《沙皇薩爾旦、他的兒子光榮而有力的勇士格維東·薩爾旦·諾維奇公爵和美麗的天鵝公主的故事》。
  • 胡學星評《俄羅斯文學》︱「迷宮」內外的普希金與俄國文學
    1836年,普希金創作了被當作「文學遺囑」的一首詩,名為《「我為自己豎起來一座非手造的紀念碑」》,全詩分五個小節,共計二十行。凱利在撰寫《俄羅斯文學》一書時,將普希金的這首詩作為抓手。時至今日,歷經二百多年,俄羅斯歷史上早就形成了「普希金神話」,普希金被譽為「俄羅斯文學之父」,被稱作「俄羅斯詩歌的太陽」。如果採用視覺感受形成的明暗關係去判斷,對普希金的這些稱頌顯然屬於「明」的一面。要體現普希金這個人物的立體性,自然需要補全其「暗」的一面。為了獲得真切的視覺印象,明與暗缺一不可。普希金有時讓人覺得陌生,蓋源於此:「對普希金感覺陌生的不光是外國人,俄羅斯評論家也談到過這一點。
  • 俄羅斯文學通識讀本,為什麼普希金重要?
    親西方的評論家們認為,這表明普希金是真正的文明人,是可恥的落後社會中的一枝獨秀;而在民族主義者看來,這是個重大的悲劇,象徵著知識分子與「俄國人民」的疏離。哲學家古斯塔夫· 施佩特是 19 世紀斯拉夫派運動(興起於 1830 年代的運動,目的是痛陳西方化對俄羅斯文化的毒害)的後期追隨者之一,他認為普希金是「一個意外」。普希金的作品「正是他個人的作品,是一個並非生發於俄羅斯民族精神的天才的作品」。
  • 普希金寫下《假如生活欺騙了你》,可知道他的死因後,忍不住笑了
    中國讀者認識普希金,得源於這一首被選錄進語文課本的詩歌《假如生活欺騙了你》,這首詩很容易給人一種錯覺,會使人認為普希金是一位飽經風霜但沉著冷靜的智者,然而生活欺騙了普希金,而普希金卻欺騙了我們。還有人會說,這就是一篇量產的雞湯文,為什麼在詩壇的地位竟然如此之高,甚至被選為了現代詩必背?這是因為普希金在俄國文壇是統治級的存在。
  • 你該看看普希金、尼克胡哲的故事
    生活就像一首歌,它有高亢之調,也有低沉之音。高亢之調贏得掌聲陣陣,但不可得意忘形;低沉之音也不可萎靡不振,但可低吟淺唱。人生不得志,這是一種常態。一切順心如意,倒是不常見。不如意事常八九,七猜八錯尋常事,事與願違也是很平常。
  • 普希金怎麼死的!施特勞斯也差一點被冤枉而步其後塵
    普希金怎麼死的!大家都知道,因為美女,決鬥負重傷,不治身亡,年僅38歲,一代天才大詩人,可惜了。同樣,音樂大師施特勞斯也差一點被冤枉步普希金後塵,但他以自己的智慧化解了這場危機,採取請鮮花作證的辦法,平息了無謂的決鬥,同時還完成了聞名於世的《心胸開朗圓舞曲》。
  • 普希金經典作:我曾經愛過你
    奧列尼娜和普希金接觸之後,她曾表白說:普希金是「當時她所見到的最有趣的人」,普希金對她也充滿了情意。他們一起在沙龍見面,在郊外同遊,在彼得堡夏園幽會。   1828年夏天,普希金很想和奧列尼娜結為夫妻,但卻遭到了她的父親的拒絕。普希金遭到拒絕後,很快就離開了彼得堡。
  • 大文豪普希金:我的外曾祖父是彼得大帝乾兒子,還是個非洲人
    普希金1827年7月動手寫作,1829年,這部小說的兩個片斷曾在文集《北方之花》上發表。可惜普希金早逝。這部小說沒有寫完,連書名也沒有確定,《彼得大帝的黑奴》這個書名是他死後別人加上去的。在1875年,這本書就被翻譯為英文。俄國作曲家阿瑟·盧裡耶將其改編為歌劇。蘇聯在1976年還拍了一部音樂電影《彼得大帝安排他的摩爾人結婚》,也是取材於普希金的這部作品。
  • 【閱獨】普希金《我是荒原上自由的播種者》
    梵谷,《麥田》【編者按】普希金的詩熱情有力而富於感染力,無愧於「俄國詩歌的太陽」之稱。一代又一代,他們承繼的遺產是帶響鈴的重軛和皮鞭本文摘自《普希金詩歌精選》,作者普希金,譯者劉湛秋,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團,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年:2010年01月。
  • 普希金筆下的小人物:小人物形象的發展演變
    已經而立之年的普希金,其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使其文學視野發生了自上而下的變化。從《葉甫蓋尼·奧涅金》,到他的《驛站長》、《強盜兄弟》、《上尉的女兒》、《青銅騎士》等,都無不描寫這樣的題材。普希金之後的作家繼承了他的衣缽,皆以描寫此類題材為主要任務。「小人物的人生經歷在這些作家的生命體驗中也感同身受」。因此,大多數置身於統治階級之外的現實主義作家們能真正體察民苦,並具備著改變小人物境遇的美好願望。
  • 俄羅斯市場驚現普希金"不雅"作品 充滿罵人髒話
    中國網10月2日訊 據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網站9月30日報導,俄羅斯一部新上市的普希金作品引起了廣泛關注,讓人了解到一個此前從未熟悉的普希金形象。原因在於這些作品極其「不雅」,內容中充滿罵人的髒話!這部新出版作品名叫《斯洛沃》,共分11卷,是普希金1815年至1837年期間創作的詩歌、戲劇和散文的集合。
  • 聖彼得堡:尋找一個久遠的咖啡館
    在前往聖彼得堡之前,聽說在繁華的涅瓦大街上一個很容易被人忽略的角落,有家普希金文藝咖啡館。僅僅是聽說而已,網上也查不到咖啡館的地址,一切顯得非常不真實。但它仍舊吸引我一定要去找到,因為據說當年普希金就是從這個咖啡館去往決鬥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