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天使愛美麗》裡構造的奇幻世界,我們不約而同的幻想著巴黎,以及蒙馬特的街道和聖心大教堂前的旋轉木馬;因為三毛如沙粒般細膩又追逐自由的心,我們來到撒哈拉,感受「每想你一次天上就飄落一粒沙,從此形成了撒哈拉」的柔情;因為《娜塔莉》的一句「下雪的時候我們坐在普希金咖啡館,喝著熱咖啡,再談點其他…」讓我們紛紛來到莫斯科尋找這家神秘的咖啡館。
我們因為一部電影、一本書,甚至一首歌裡的一句歌詞,對一座城市充滿好奇,對一個陌生的地方平添一份執念。哪怕它只是作者一場詩意的幻想。普希金咖啡館就真是從歌詞裡走入現實裡的一個例子。
莫斯科的普希金咖啡館和普希金並沒有什麼關係。大約50多年前,法國著名歌手吉爾伯特·貝喬在俄羅斯旅遊後回到法國,寫了一首 《娜塔莉》,送給他的俄羅斯導遊娜塔莉。歌裡寫到:「我們在莫斯科,前往紅場,講講列寧……我認為這一切多好啊,下雪的時候我們坐在普希金咖啡館,喝著熱咖啡,再談點其他的……」後來這首歌在法國廣受喜歡,法國遊客到莫斯科後一直尋找這個神秘的咖啡館。 這當然找不到,因為普希金咖啡館只是歌手貝喬一個想像。不過,也是因為這首歌,讓商人安德烈·德羅斯有了靈感,他投資建立了普希金咖啡館,用以供應傳統的俄羅斯貴族菜。
1999年6月4日,普希金咖啡館在特維爾大街上一棟建於18世紀的巴洛克風格的豪宅裡正式開業。在開幕式上,吉爾伯特·貝喬唱起了那首熟悉的《娜塔莉》。
普希金咖啡館共兩層樓,一樓名為「藥房」,供應標準菜單;二樓名為「藏書館」,較一樓,更為昂貴。但是,這裡還是吸引了眾多有錢人、美食家以及對正宗俄羅斯美食感興趣的外國旅人。
咖啡館的裝潢復古而具有年代感:望遠鏡、顯微鏡、地球儀……重現了19世紀俄羅斯貴族的書房、辦公室場景。在二層的「藏書館」,擺放著大大的復古式書架,擺滿了各式各樣的書籍和鐘錶,訓練有素的服務生們穿行其間。在這裡小坐,一不留神,就仿佛回到俄羅斯的中世紀。
別致的裝飾與精緻的菜餚,必然也需不菲的價格。菜品味道不做過多評價,口味喜好也因人而異。單從氛圍體驗上來說,也可作為俄羅斯旅行不可或缺的一站。拉著小提琴的姑娘在一席白色晚禮服的包裹下顯得更加典雅高貴。這裡是古典印象中的莫斯科。
推門而出,走入城市,經典與現代,即一門之間。城市另一端的莫斯科紅場,依舊熱鬧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