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早在晨星出來前,我就耕作。我把富有生命的自由之種,以潔淨而無罪的手散播。在奴隸所耕耘的田壠中。然而,我不過白白浪費時間。這善意的思想和工作枉然……
梵谷,《麥田》
【編者按】普希金的詩熱情有力而富於感染力,無愧於「俄國詩歌的太陽」之稱。然而,他在這首《我是荒原上自由的播種者》之中,描述播灑自由之種的不易與徒勞,並對「奴隸們」「不會響應光榮的號召」而流露出了深深的失望。
以下為正文:
《我是荒原上自由的播種者》
「一個撒種的出去撒種」——馬太福音
我是荒原上自由的播種者,
早在晨星出來前,我就耕作;
我把富有生命的自由之種
以潔淨而無罪的手散播
在奴隸所耕耘的田壠中——
然而,我不過白白浪費時間,
這善意的思想和工作枉然……
吃你們的草吧,和平的人民!
你們不會響應光榮的號召。
為什麼要把自由贈給畜生?
他們該被屠宰,或者被剪毛。
一代又一代,他們承繼的遺產
是帶響鈴的重軛和皮鞭
本文摘自《普希金詩歌精選》,作者普希金,譯者劉湛秋,出版社:山西出版集團,北嶽文藝出版社,出版年:2010年01月。
普希金簡介
亞歷山大·謝爾蓋耶維奇·普希金,是俄國著名的文學家、偉大的詩人、小說家,及現代俄國文學的創始人。19世紀俄國浪漫主義文學主要代表,同時也是現實主義文學的奠基人,現代標準俄語的創始人,被稱為「俄國文學之父」、「俄國詩歌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