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來對照!這位校長總結出優質課堂的四種特質,您滿足哪幾條?

2021-01-07 中國教育新聞網

教學質量提升,關鍵在課堂。一節好課,會讓老師和學生感受到思維共振的快樂,無數節好課的積累,就是教師成長和學生發展的基石。那麼,真正高質量課堂應該是什麼樣呢?今天,我們與您分享一位一線校長的觀察與思考,在他的眼中,優質課堂應該具備以下四種特質……

課堂其實由四個要素構成:教學內容、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其中教學環境又包括教室與教學設備等小環境和社會與時代等大環境。對於教師而言,教材、生源、環境等都是客觀條件,而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教師要改變的其實是自己對教材、教師、學生和教學環境等要素之間組合關係的思考。這些關係綜合體現為教學效果、學習效果或師生的課堂表現等。

那麼,優質高效課堂應該有哪些表現呢?筆者認為,應具有以下四個方面的特質。

促思考求改變

課堂不能僅僅是熱鬧、內容豐富、形式多樣,而是要「促思考求改變」。就是要看在課堂上,學生的認知思維和情感水平有沒有發生變化。包括學生的學科知識體系、對社會現實的體認、思維品質、對自我和他人的情感等,有沒有因為教師的介入、因為課堂教學的有效活動而發生改變和提升。好的課堂,其表現一定是學生的思維或情感發生了改變。

我聽過一堂很有「語文味」、讓學生情感起伏認知提升的《記承天寺夜遊》,執教教師設計的主問題是讓學生通過朗讀尋找課文中的「一點之美」。

在教師引導下,有的學生找到了月色描寫之美,有的學生體會到「閒人」一詞的複雜感情,有的學生分析出「亦未寢」中鬱鬱寡歡之情,有的學生理解了作者微妙的情感變化……在主問題的引領下,語言文字的細節之美被學生認知;從「賞美」入手,學生品味到蘊藏在文中的人生之「味」。然後,教師引導學生進行課文結構分析。學生再讀文本,深入揣摩,在教師的點評分析後,慢慢領會這篇課文的「多變」。它既可以分成兩個部分:從「元豐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至「蓋竹柏影也」為敘事,最後三句是抒情,文章敘議相結合。也可以分為三個部分:從表達方式上可以分為「記敘——描寫——抒情議論」三部分。還可以分為四個部分:事情的起因是「起」,發展是「承」,一個特寫鏡頭是「轉」,「合」用抒情議論託起全文,收束全文。

認知思維是有層次的:第一層是直覺行動思維,思維與對物體的感知相聯繫,思維在行動中進行,不能在行動前進行;第二層是具體形象思維,思維依賴於事物的具體形象或表象,以及它們彼此的聯繫來進行,還不能認識事物的內在本質;第三層是抽象概括思維,兒童開始利用概念、判斷、推理等思維形式,對事物的內在本質特徵和聯繫進行認識;第四層是辯證邏輯思維,思維是從多方面、多角度進行。

這堂語文課從直覺行動思維起始,通過朗讀,從美的直觀感受切入,逐漸引導學生建立文本內容之間以及文本內容與人生之間的聯繫,從表達方式到行文邏輯越來越深入地理解文本組織架構,最後又以文本的「多變」啟迪學生的辯證邏輯思維。

更重要的是,課堂上認知思維和情感水平的提升應該建立在學科素養提升的基礎之上。這堂語文課始終緊扣語文教學主線,從朗讀、賞美和課文結構分析入手,設計看似簡單,卻是別出心裁的思維能力訓練。其實,其他學科的認知思維和情感水平提升又何嘗不應如此呢?

體現新型教學關係

建立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教學關係——其實在義務教育課程標準頒布之初,這個方向就已經明確,但縱觀20年來的課堂教學改革,尚未很好地契合國家課程標準對課堂教學方式的期待。

我們倡導的新型教學關係要求課堂以學生學習為主。首先,需要教師進行角色轉變,從課堂的絕對權威轉變成教學的設計者、引導者、促進者,把學習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而教師應把教學重心放在教學設計、活動組織、過程監控、答疑解惑和學習評價上。

同時,新型教學關係的建立需要在課堂上把教與學的過程打開。教師要通過設計臺階、搭建階梯一步一步展開教學過程,在學生思維生成的過程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幫助學生建立學科思維。比如語文學科,文章的言說一定要建立在邏輯思維之上,言論也一定要有理有據;數學學科,要在師生思維的碰撞中發現、歸納、提煉、運用模型,在不斷「化歸」中把新問題轉化為舊問題來解決。

把過程打開的課堂可以有討論、探究、展示等豐富的表現形式,但在這些形式背後實際上都是「有體驗的學習」「有對話的學習」,這樣的學習才是真正有意義的。

現代教學論認為,教學活動不僅僅是一種對象性活動(認識活動和實踐活動),教與學的關係也不僅僅是一種對象性關係(「主體—客體」或「我—它」關係),而且也是一種意義活動(精神性交往活動)和意義關係(「主體—主體」或「我—你」關係)。由此可見,建立在意義關係之上的教學活動主要不是一種知識授受過程,而是一種人與人之間平等的精神交流,通過理解和「對話」獲得人生體驗和生活智慧的過程。

需要指出的是,強調教與學之間是一種「我」和「你」的對話關係,並不意味著教與學之間不存在教育關係。教師在意義關係之上組織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新型課堂,落腳點不是輕巧了,而是更難了。課堂教學需要學生親身經歷學習過程,在師生互動中獲得最具學科本質、最具價值的基本活動經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做了這樣一個比喻:「我們要有自己的經驗做『根』,以這經驗所發生的知識做『枝』,然後別人的知識才能接得上去,別人的知識方才成為我們知識有機體的一個部分。」

作為教師,要想真正讓課堂教學「以學生發展為本」,既要重視知識形成過程,又要重視發掘蘊藏在知識背後的重要思想方法,不失時機地巧妙進行學科思維滲透,還要在教學過程中建立和堅持民主性原則,促進師生之間平等的對話與交流。

真正讓小組學習共同體實現討論交流

為了給學生帶來思想、言語活動的體驗,課堂組織方式需要發生相應變化。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是一種值得提倡的方式。每個學生都是個性鮮明的生命體,他們有著不同的生活經歷、學業水平,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因學生差異性而形成的思維交流碰撞往往可以生成許多新穎、個性的情思,讓課堂「意外」迭出,搖曳生姿。

小組合作學習必須真正實現討論交流,讓學生的思維與學理共進、情懷與智慧共生,生長汩汩流動,然後不斷衍生「意外」和「陌生」,同時與前述師生對話雙邊互動。

真正的對話是平等、自由、公正地進行交流和溝通,雙方都尊重對方的觀點、人格和價值觀,並且能夠說出自己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從而讓不同的想法在一起碰撞。對話的目的並不是要達成一致,而是更好地理解和珍視差異,因為觀點的不同正說明問題的複雜性,說明對話的必要和可能。而課堂教學情境中的對話,是蘊含教育性的相互傾聽和演說,不僅表現為交流與探討、提問與回答,還可以表現為獨白與傾聽、欣賞與評價。

課堂小組討論的問題要精心設計,可以是在教學重點、難點處設計的具有一定探究性、發散性、矛盾性的問題,也可以是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困難時主動提出的問題。問題本身應具有討論價值,最好可以促進學生的合作學習。

課堂的精彩,不能表現為總是幾位學生與教師對話,而要關注全體學生的收穫。課堂上的小組合作學習需要教師「在場」。

一是於無向處指向。在學生沒有方向的時候教師應該給出方向,小組合作學習研究的目標是什麼、研究的路徑是否正確,教師應該給予點撥。

二是於無法處教法。當小組合作學習陷入困境時,教師要適時給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三是於無疑處生疑。讓學生提出問題是討論與交流不可或缺的第一步,學生限於知識結構、人生閱歷可能一時半會兒提不出問題,並非真的沒有問題,教師要善於啟發和引導。

四是於無力處給力。當學生能力不足以解決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給學生提供資源、工具、腳手架,讓學生藉助這些資源去解決問題。例如不斷追問學生,讓學生一個臺階接著一個臺階往上走,思維逐層展開、逐步深入,思維能力逐漸提升,這樣課堂的效益就十分明顯。

讓學生成為最重要的學習資源之一

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我在判斷一節「好」課時,常常優先關注教學內容挖得深、教師語言精彩、板書設計巧妙、課件做得精美等。總之在我的關注點中,佔主導地位的是教師的表現,而非學生的成長。但實際上,教學內容挖得深,有時源於教師自己對問題的新理解,或許已經超越了學生的發展區;教師的流暢表達其實是課堂的線,學生即使表述得不盡善盡美,卻是真正的學習所得,這才是課堂的珠;而那些吸引眼球的課件和板書並不是學習真實發生的標識。因此,從某種角度來說,很多時候我們對課堂教學的某些觀感和評價,與學生實際獲得感並非正向相關。

學習中的學生是教育和教學活動中最重要的主體,學生學習的過程其實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學資源。學生的潛力、潛能是巨大的,但在當下的課堂教學中,學生這個資源常常被忽略。我們強調學生作為學習資源,尤其要把學生的問題和錯誤當作重要的學習資源,注重方法的指導和思維能力的提升。

作為教師是否有過這樣的教學體驗?課堂由學生的問題展開,在學生的自我答疑中,他們的思維被激活;教師順勢總結、點撥,漸漸發現課堂的生成在學生的思考與表達中實現,他們的問題也激活了教師的思維——好的課堂是師生共同成長的。

教師有沒有常常在課堂上感受到「驚喜」?原以為學生不可能想到的方法,他們出乎意料地給出了更多奇思妙想;本來是有些枯燥的理論性質的課,學生卻善於聯繫生活,對學習充滿好奇和樂趣,甚至感染著教師。要相信學生,更加關注「學生的學」。優質的課堂教學應該站在「學生發展」的角度來設計,力爭通過方法指導給學生更多的機會和時間,讓他們自己理解和消化,讓他們自主經歷解決問題的過程,讓他們靜靜地、慢慢地按照規律成長,讓他們真實地發展。

真正優質有效的課堂必將課堂還給學生,讓教學從封閉走向開放,從預設走向生成,從關注問題的答案走向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從關注知識的教學走向關注能力的培養。唯有如此,學生的自主學習才會在課堂真正發生。

需要強調的是,課堂應是尋求教與學合一的過程,兩者相互滲透,不可分割。要實現有效優質的教學,離不開教師的教,也離不開學生的學,不要偏向一邊忘了另一邊。關注「教師的教」,會強化主導,清晰目標,更加高效;關注「學生的學」,會更加突出主體,促進學生發展,讓教學更加有效。

加強智育,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和掌握各學科知識和能力,還要學會獨立思考、主動探究、珍惜時光、追求真理、勇於創新、敢於創造;加強美育,不僅要重視音樂、美術、舞蹈等藝術知識和技能的傳授,更要堅持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提高學生審美和人文素養……所有教育理想的實現,最主要的陣地就是課堂。一定要讓課堂激發出活力、散發出魅力,給予教師更多的課堂指導,讓更多的課堂優質高效。(作者謝學寧,系廣東省深圳市鹽田區外國語學校校長)

文章來源:2020年第20期《人民教育》雜誌、《人民教育》雜誌微信

作者:謝學寧

相關焦點

  • 速來對照!學生喜歡的老師都注意這些細節,您中了幾條?| 支招
    原標題:速來對照!學生喜歡的老師都注意這些細節,您中了幾條?| 支招民小編說親其師,信其道。每位老師都希望自己能和學生相處更加融洽,達到更完美的教育效果。我們發現,那些被學生喜歡的老師,日常工作中都會注意以下細節。您做到了幾條?不妨來對照一下看看吧!
  • 速來對照!學生喜歡的老師都注意這些細節,您中了幾條?
    您做到了幾條?不妨來對照一下看看吧!1、課堂要立規矩積極、向上、有序的課堂規則,會使師生之間的目標一致,形成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和進取心。2、用心記住每一個學生的名字教師上課時能熟記並且隨時叫出學生的名字,學生就會感到獲得了尊重,自然會對教師產生信任感、親切感,這種情況下教學效果往往會很好。
  • 四特質成就課堂創新
    此次陝西首屆高校課堂教學創新大賽是全省本科院校教師切磋交流、形成創新共識、共同推進本科課堂教學改革的重要平臺,對我們一線教師而言,可謂是一場及時雨,一場可以和著悠揚旋律翩翩起舞的華麗盛典。作為參賽教師,更作為一個長期關注課堂教學改革、致力於創新教育的一線工作者,我結合此次參賽的感受,以創造力心理學領域的4P理論為基礎,試著總結一下教師課堂創新的四種主要特質。
  • 零基礎起飛 英語教培校長總結的數學擴科秘籍
    陳校長也常常琢磨,這個擴科的「小目標」,到底什麼時候才能實現?  優秀教師上哪找?   從愛英語,到愛數學,沒有優秀老師是陳校長開發新課程時遇到的第一隻「攔路虎」。尋找老師的過程中,陳校長接觸到了一種「批量輸出一線名師」的新模式——雙師課堂。
  • 不進課堂不知道!一線教師總結當前教師課堂上的四種怪誕現象
    不進課堂不知道!一線教師總結當前教師課堂上的四種怪誕現象原創: 崔進 教育問診 作者:燕子一、教師被迫錄製視頻上課都怪自己開始把人家的孩子都當自己的孩子對待,孩子違規犯錯該管的就管。現在為了保護自己,課堂上用手機錄像,有時錄製自己,但提醒學生,誰在肆無忌憚地說話,不在乎,我可直接點名批評,錄像就是證據。就這樣有的孩子還是不怕,還是小聲看著我說話。看看這就是我們的課堂狀況,有的視頻是直接錄製學生,多數孩子就假裝學習,但偶爾還是有不怕拍攝的。
  • 好女人的幾條標準,對照一下你做到了嗎?
    經常我們能在一些文章中看到到,諸如好男人有幾條標準,然後對照一下自己有沒有做到之類的話題。我相信完全能做到的著實不會很多,即便有估計那也是別人在說。那麼除了上得了廳堂下得了廚房,好女人應該也是有標準的,那接下來我以一個男人的角度來說說有哪幾條:首先,要有家庭責任感,其實傳統的東西不一定都是錯的。男主外,女主內,洗衣做飯帶孩子這些事情女人應該主動承擔。一個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溫馨的環境,有幾個熱乎的飯菜。如果說一個女人不主動去做這些事情,婚姻是很難和諧長久的。
  • 【青春課堂】咬文嚼字的課不是群文閱讀教學的主要特質
    不同的文本特質應該選擇怎樣的教學方法和為什麼如此教,這樣教會達到怎樣的境界,都非常具體,對於年輕的老師來說,借鑑性和可操作性極強。 王君青春語文團隊在本屆年會推出的整合與群文微課共有五節,匯報的是前四種文本類型。這也是我們團隊對近一年研究的成果做一個公開匯報。因是微課,有顧此失彼現象,還請理解。
  • 教師備課的四種境界,看看您是哪種呢?
    教師的備課有四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寫在本上 「寫在本上」這種境界是指把教案認真地詳寫在備課本上,這是新教師常經歷的。由於缺乏經驗,缺乏課堂調控能力,有一股工作熱情,又誠惶誠恐,害怕課上得不好,又擔心領導檢查備課本,批評自己備課不認真。
  • 中學校長評審正高職稱工作總結怎麼寫?既寫學校管理又寫個人成績
    近五年,年度考核均為優秀,曾被評為省級骨幹教師,現將本人任現職以來的工作總結如下:一、搭建平臺,為教師的發展給力作為學校校長,我把打造德藝雙馨的教師隊伍,作為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在師資培訓上建立了「校內崗位培訓、校際交流培訓、網絡研修培訓、外出輪流培訓」四種教師培訓途徑。
  • @各用人單位:您有一封來自校長的推薦信,請速查收!
    @各用人單位:您有一封來自校長的推薦信,請速查收!為此,部分學校甚至由校長掛帥,推動學生就業工作。5月29日,華南師範大學校長通過學校官方微信發布推薦視頻,以新穎的方式為華師應屆畢業生的求職路助力護航。
  • 專家揭秘:清華北大學霸身上具備這7種特質,您的孩子中了幾條?
    我不停的思考,是那些特質促進了他們走進了清華北大的校門,是天才還是後天的努力?特別好奇想知道他們的大腦構造跟我有什麼不同,為什麼同樣是坐在教室學習,高考的成績卻差距那麼大呢?除了這些基本的學習方法外,還有那些共有的特質,這裡是幾百個清華北大學霸總結的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1、勤勞主動,善用時間。 凡是成績很好的學生,在平時總是起早先進教室讀書的哪些,點名冊上看到他們幾乎從沒有曠課、遲到、早退的現象,學習總是很主動。重要的是他們善於運用時間,時間安排合理科學,有始有終。
  • 優秀的校長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
    作為學校的「大家長」——校長是非常重要的角色,校長有著怎樣的領導能力,會影響到學校未來的發展,也會影響到孩子的成長。一個優秀的校長應該具備哪些特質呢?優秀的校長要會審時度勢,能夠分析並判斷出學校發展狀況,找出學校未來發展突破點。從整體上把握學校發展情況,不必說非要親力親為,而是學校大局掌握在手中。
  • 夏金桂犯了「七出之罪」的哪幾條?薛家為何不休了她?
    其中的王熙鳳可以算的是最強勢的女子了,她執掌榮國府管家大權,說一不二,甚至她的手裡還犯過幾條人命,但是在長輩面前,她畢恭畢敬,面對婆婆邢夫人的無端生事,她也默默忍受,自己回屋裡偷偷掉淚。但是,隨著夏金桂的橫空出世,《紅樓夢》的端莊典雅的閨閣風發生了突變。這位薛家大少奶奶,進門第一個月還算平和,與薛蟠也還算能相敬如賓;第二個月,薛蟠的氣勢就被壓了下去。
  • 信息化與高效課堂如何融合?愛學堂未來課堂混合式教學研討會給出...
    原標題:信息化與高效課堂如何融合?愛學堂未來課堂混合式教學研討會給出答案!2019年5月31日,融合創新,智能引領,未來課堂混合式教學模式研討會暨「紫荊花行動」發布活動在鄭州高新區朗悅慧外國語中學舉行,來自全國150多所學校的校長與優秀老師代表齊聚鄭州,齊聚未來課堂。
  • 幸福之師丨鼓樓這位校長,獲2020年南京市陶行知獎!
    一年來,全區教育系統學校(幼兒園)全面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在推進各項教育工作中取得了顯著成績,湧現出一批優秀教師和先進集體。接下來,「鼓樓教育在線」將在「幸福之師」專欄,陸續展示部分優秀教師的教育事跡,讓我們一同去領略他們的教育風採。
  • 教育家型校長為什麼稀缺?這5大特質缺一不可!(深度好文)
    「人」是教育的核心,育人是校長的天職。教育家型校長到底具有什麼樣的特質?在這位校長眼中,教育家型校長理應成為堅守教育信仰的人,心中有一個照亮整個時代的燈塔;同時又不能養在書齋,而應與教育對象有面對面的接觸、心與心的交流;教育家型校長還會把「發展教師」作為學校發展的頭號工程。
  • 【推薦閱讀】學生喜歡的老師都注意這些細節,您中了幾條?
    您做到了幾條?不妨來對照一下看看吧! 01 課堂要立規矩 積極、向上、有序的課堂規則,會使師生之間的目標一致,形成愉快和諧的課堂氣氛,從而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課堂行為,激發學生的成就動機和進取心。
  • 四種類型沙發風格,您喜歡的是哪一種
    家裝風格比較多,常見的諸如現代簡約、中式、新中式、地中海、美式風格等,而沙發的風格則比較少,根據裝飾風格的需要,沙發風格的分類,常見的有中式沙發、摺疊歐式沙發、摺疊美式沙發和摺疊日式沙發四種。接下來小編給大家談一下,四種沙發類型的優點,看您喜歡的是哪一種?
  • 特色課程蓬勃發展「創學園」助力解鎖「新優質學校」
    鄒區實驗小學 校長 蔣玉琴:它承擔了很多外來經商的人員,我們學校也是接納75%以上的外來務工子弟,這些家長他到我們這邊來,也是敢闖敢創,所以我們學生的身上有一個明顯的特質,就是創造,這種創新的意識,如果他們的父輩沒有這種創造的精神,是走不出來的,所以我們把這個學校定義為「創學園」。
  • 「四種」特質發布!
    在第五人格中,角色時裝的比重還是特別重要的,一件設計精良的皮膚也會引得大量玩家來氪金,皮膚設計得好的話,當然玩家也是買帳,就比如這段時間熱門的「紅夫人血宴」!血宴的上線也被玩家稱之為莊園最美皮膚,甚至有的玩家為了得到這一件血宴幾乎達到了250發保底,可見官方也是看出商機,玩家自然也是破費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