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取消
取消一個資格證書,自然是它已經不符合當下的現狀了。
第一,其他的某些行業或許可以通過學習短期課程,掌握專業技能,並實現從業的目標。但心理諮詢行業不是這樣,心理學等理論知識可以看書刷題來學習,像稍微深一點的測量,則需要有人指導,照心理學專業的標準來看,短時間學完所有的相關課程肯定是不可能的。還有心理諮詢師的工作不是陪人聊天,是通過諮詢的形式解決別人的問題,內在素養需要長時間培養才能達到要求,這些都是證書體現不出來的。
第二,心理諮詢師的整體架構並不成熟,在管理上肯定會有一些漏洞,監管起來也不方便,導致一些水平不高的諮詢師「胡作非為」,拉低了整體水準和大眾的印象。
取消資格證書並不是真正的重點,大家更關注的是它的後續,既然行業要改革,肯定會陸續出臺一些措施保障完善。
現在的行業狀況
沒有國家認定的資格證書,很多人都慌了,無論是心理學專業還是想做諮詢行業的普通人,一時之間都找不到方向。國家這麼做,自然會進行各種考量,從目前的情況來看,心理諮詢行業的熱度並沒有因資格證的取消而降低,特別是轉行的熱情似乎呈現出有增無減的現象,畢竟這個行業的潛力非常大,如果能趕上紅利期,未來的發展不會差,至少收益上是有保障的。
很多人應該這樣想過,我不是在潑冷水,依現在的情況而言,心理諮詢師的生存壓力還是挺大的,綜合能力不是很強的人,也拿不到所謂的高薪。
當前的政策,是國家將權力下放,由行業協會第三方機構自行組織考試,其目的應該是弱化資格證,讓更多的人能進入進來,增加從業人員。當然,咋一看與之前差別不大,還是以參加培訓的形式入門。
這樣也衍生出一些弊端,機構泛濫,在證書上花樣百出,很多課程的專業度根本不過關,它們頒布的證書是一點用也沒有的,幾乎沒什麼人聽說過,還不如不要,被騙的人也不少了。只能說,在這個過渡階段問題是有的,至於怎麼解決,還要看下一步政策怎麼走。
如果想清楚了,一定要考現在的證書的話,那我建議選擇規模大、背景正規的機構,比如中科院、心理學會、人事人才授權的機構,學習完拿到相應的證書也會稍微好點。
行業的未來會是怎麼樣
為了避免種種亂象,肯定會進行一些限制,比如學歷和專業。
我覺得有一位老師說得好,將來在學歷教育上,以理論學習為主,增加臨床和諮詢板塊,增加繼續教育課程,以提升專業實踐能力為主。這樣的培養方式,出來後能力會更系統全面,整體水準自然能提升上去。只是這樣對以參加工作的跨行人來說,有點不夠友好,不是每個人都會選擇繼續教育的形式,也希望將來的政策能考慮到這一點,根據不同的情況,最大化地給出合理的方案。
我是Minson,專注心理情感、婚姻生活、親子關係等很多年,如有相關問題可以來找我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