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2月27日上午,河南大學新任校長見面會在我校新行政樓第四會議室舉行。省委組織部副部長馬新華,省委組織部副廳級組織員、科教企業處處長修振環,校黨委書記關愛和,新任校長婁源功在主席臺就座。我校部分原校領導,現任領導班子全體成員,全校各單位主要負責人,民主黨派負責人,部分教師代表與會。會議由關愛和主持。
修振環宣讀了省委任免文件。根據文件要求,婁源功任河南大學校長,關愛和不再擔任河南大學校長職務。
馬新華在講話中首先對我校近幾年取得的顯著成績予以了高度評價。他說,河南大學歷史悠久、積澱深厚、人才濟濟、影響力大。特別是近一個時期以來,在關愛和同志的帶領下,班子成員齊心協力、頑強拼搏,全體師生同心同德、艱苦奮鬥,河大的事業發展又邁上了新臺階,各項工作又取得了新成效。對此,他代表省委組織部,對全體河大人表示熱烈的祝賀和衷心的感謝。
馬新華說,省委十分重視河南大學的班子建設,按照中央關於幹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精神,根據全國組織部長會議提出的新要求,堅持擴大選人視野,加大幹部交流,培養優秀中青年幹部,加強黨外幹部的培養使用,經過了一個反覆醞釀、反覆比較、優中選優的過程,最後決定婁源功同志到河南大學任校長。在介紹過婁源功的基本情況後,馬新華表示,希望婁源功同志儘快進入角色,與關愛和同志一起,和班子成員一道,團結帶領全體教職員工開拓進取,紮實工作,開創河南大學發展的新局面。他同時希望大家要正確對待組織的安排,講黨性,講原則,講紀律,識大體,顧大局,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同省委保持高度一致,以實際行動貫徹省委的決定,真誠支持關愛和同志和婁源功同志的工作,共同營造有利於班子開展工作的良好環境,有利於事業發展的良好氛圍。
對於我校領導班子建設,馬新華提出了四點希望:一是要聯繫實際,紮實組織開展好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要提高認識,解放思想,務求實效,找準並解決影響和制約學校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構建有利於學校科學發展的長效機制,真正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學校全部工作之中。二是要團結協調,營造和諧融洽的工作氛圍。要以共同追求增進團結,以堅持原則保證團結,以黨性修養促進團結,相互信賴,相互尊重,相互支持,創造團結和諧的良好氛圍。三是要潛心辦學,開創科學發展新局面。要理清思路,提升內涵,深化改革,維護穩定,努力打造一流的學科平臺,構建一流的人才高地,創造一流的科研成果,提供一流的社會服務。四是要嚴格要求,做到清正廉潔。務必遵守廉潔從政的各項規定,嚴格按制度、規矩辦事,靠制度管人、理事、用權,從思想上築牢拒腐防變的堤防,樹立清正廉潔的良好形象,堅決杜絕腐敗現象的滋生。
婁源功發表講話。他說,河南大學歷史悠久、文化厚重,積澱深厚,以其近百年的歷史,折射出了近代以來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軌跡,成為中國高等教育的一個縮影,為河南乃至全國高等教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用「偉大」這個詞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學校領導班子的團結帶領下,在全體河大人的共同努力下,河南大學的各項工作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社會知名度和美譽度迅速提升,特別是2008年河南大學進入了省部共建高校的行列,使得這所百年名校又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高度讚譽。婁源功表示,來河南大學工作,一方面感到非常榮幸和高興,另一方面感到壓力巨大。他會按照省委的有關要求,堅持黨委領導下的校長負責制,儘快熟悉新環境,適應新工作,與關愛和同志及領導班子成員一道,團結協作,奮力拼搏,把河大一代代傳承下來的優良傳統發揚光大,向著建設高水平大學的目標奮勇邁進,不辜負省委、省政府的重託,不辜負全體河大人的殷切期望。
關愛和在總結講話中說,在經歷省委常委會研究、省委全會票決等重要程序之後,省委決定派婁源功同志來河南大學擔任校長職務。這一決定體現了省委對河南大學各項工作的重視和支持,他本人並代表校黨委、行政全體領導班子成員堅決擁護省委決定,同時也代表全校五萬名教職工生對婁源功同志加入河大隊伍,領導河大工作表示歡迎。他說,婁源功同志長期從事經濟與管理學的研究,並在多所高校的多個重要崗位工作過,具有深厚的學術造詣和從事高等教育管理工作的經驗,又是我省民盟組織的主要領導人。相信婁源功同志一定能夠很好很快地融入河南大學這個集體,並帶領這所百年老校科學發展,再創輝煌。關愛和表示,自己作為前任校長,有責任幫助婁源功同志儘快熟悉情況,進入工作狀態;作為現任黨委書記,堅決貫徹執行高等教育法,堅決支持校長獨立負責地行使職權,支持校長切實履行高校法人法定代表的職責,支持校長全面負責學校的教學、科研和行政管理,也希望校黨委、行政,全體中層幹部以及廣大教職工生支持校長和校行政的工作。
關愛和表示,自己作為學校黨委書記,將和婁源功同志一道,精誠團結、密切協作,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正確領導下,按照馬新華同志的講話要求,團結帶領學校領導班子成員和全校廣大幹部師生,同心同德,萬眾一心,在省部共建新的發展起點上,全面推進高水平大學建設進程,共同創造河南大學更加美好的明天。
附:婁源功同志簡介
婁源功,男,河南原陽縣人,漢族,1957年4月出生,教授,博士,博士生導師,第十一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一屆民盟河南省委副主委,河南省優秀專家。
婁源功本科畢業於鄭州糧食學院機械工程專業,碩士畢業於武漢大學世界經濟專業,博士畢業於中國農業大學農業經濟及管理專業,具有複合型知識結構。工作初期曾先後在天津大學、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學脫產進修學習二年,並三次赴澳大利亞、德國、英國等國家接受物流培訓和考察學習。現兼任中國流通經濟理事會常務理事、中國市場學會常務理事、河南省經濟學會副會長、河南省糧食行業協會副會長。
婁源功歷任鄭州糧食學院國際貿易系副主任、流通科學系副主任、經濟貿易系主任,中國糧食物流研究培訓中心副主任,鄭州工程學院教務處處長、副院長,河南工業大學副校長等職。2002年由省委組織部選派擔任新鄉市人民政府市長助理一年。2005年2月任黃淮學院院長,2009年2月,任河南大學校長。
婁源功的學術研究領域為國家糧食安全和物流管理。1998年為國家糧食局主持完成《當前我國糧食形勢分析報告》;1999年主持完成《中國華糧集團發展戰略研究報告》,上報國家計劃委員會;2000年為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主持完成《中國儲備糧意外災害保險問題研究報告》;2001年主持國家「十五」科技攻關項目《國家儲備糧庫建設與信息管理決策支持系統》,被國家科技部鑑定為「國內首創,填補空白」,此項成果已被國家糧食局、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用於國家儲備糧布局的輔助決策;2002年主編國家「十五」重點圖書《WTO與河南糧食》,獲河南省優秀圖書二等獎;2003年主持的河南省軟科學項目《河南省糧食資源合理利用與開發研究》,被鑑定為「國內領先」;2004年為國家糧食局主持完成《中國儲備糧物流「十一五」發展規劃》;另外,還主持承擔國家軟科學項目一項。
在20世紀90年代初期主持的商業部重大科技攻關項目《富含油油料直接浸出工藝與設備》研究項目,其鑑定結論為「國內首創」;《植物油特種加工成套機組的研究》項目,被鑑定為「國內領先」,並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2003年主持的21世紀河南省教學改革項目《經濟學類專業人才培養計劃及主幹課教學內容和方法的改革與實踐》,獲「河南省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特等獎」。主持承擔的河南省哲學社會科學「九五」規劃項目《河南省糧食流通利益均衡機制研究》,獲「河南省實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河南省軟科學項目《WTO框架下河南糧食產業研究》,獲「河南省實用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目前正主持進行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中國糧食安全及物流管理系列圖書》的研究與撰寫工作。現仍為河南工業大學產業經濟學省級重點學科第一帶頭人、河南省人文社科基地河南工業大學物流中心主任,並主持日常學術研究工作。
婁源功長期從事教學科研和擔任高校管理工作,治學態度嚴謹,科研業績豐碩,工作思路清晰,富有開拓精神,具有複合型的學術研究功底和多崗位鍛鍊的工作經歷,有戰略思維,有創新意識,有國際化視野,是一位領導型專家和學者型校長。擔任黃淮學院院長期間,在院黨委領導下,帶領學院行政做了大量艱苦細緻的奠基性工作,首倡了「只有逗號、沒有句號,除了奮鬥、別無選擇」的學院精神,卓有遠見地提出了「開放式辦學引進優質教育資源,國際化合作牽手世界知名高校」的內涵建設發展思路,探索出了經濟後發地區高校快速發展的新路子,積極推進科學管理,引領學校迅速邁入快速發展軌道。在日常工作中,他為人豁達,做事縝密,以人為本,關愛師生,作風樸實,平易近人,注重深入基層,廣泛開展調查研究,及時解決實際問題,有著很高的學術魅力、人格魅力和領導魅力,深受師生擁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