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出臺45條措施28項責任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2020-12-19 鎮江金山網

金山網訊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近日,鎮江在全省率先制定出臺了《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鎮江市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清單》(以下簡稱《責任清單》)。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鎮江將通過這些創新性、精準性、高效性措施,全力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去年底江蘇省發布《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後,鎮江市食安辦立即著手,結合鎮江市食品安全工作實際,起草了《若干措施》和《責任清單》,幾經修改完善,兩個文件於上月底經市委深改委會議審議通過。

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這是鎮江市首次以市委、市政府和『兩辦』名義出臺的食品安全工作綱領性文件,具有重要意義。」鎮江市市場監管局食品藥品安全協調處處長李世榮介紹,《若干措施》結合鎮江市實際,將各層各級提出的改革任務、重大舉措,進行細化、量化、具體化,九大部分、45條措施著眼2020、2025、2035年3個重要時間節點,制定食品安全工作目標和具體措施;《責任清單》明確了各級黨委和政府對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負總責,主要負責人是本地區食品安全工作第一責任人,確保不發生重大食品安全事件。

「在細化上級政策的基礎上,我們在制定措施和責任清單時,突出了『創新工作』和『地方特色』。」李世榮以《責任清單》的相關內容為例,向記者介紹,「《責任清單》是一份工作指南和遵循,它明確了黨委、政府主要負責人、黨委常委會其他成員、政府分管負責人、政府領導班子其他成員食品安全工作責任事項28項,將食品安全黨政同責要求推向了一個新高度。」

值得關注的是,在《責任清單》中,鎮江市將食品安全工作納入向上級黨委和政府報告的重要內容,將食品安全工作考核結果作為幹部獎懲和使用、調整的重要參考,督促指導黨委督查部門將落實食品安全重大部署、重點工作納入黨委跟蹤督辦內容。

對食安違法違規「零容忍」

鎮江對食品安全違法違規行為堅持「零容忍」。2019年,鎮江全市查辦食品(食用農產品)案件421件,案值103.46萬元,罰沒款750.72萬元。這次出臺的《若干措施》明確,「要繼續按照實行最嚴厲的處罰要求,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推動鎮江市農產品質量安全和食品安全制度建設,推動落實食品安全司法鑑定、故意違法民事賠償等制度」。值得一提的是,在落實江蘇省相關意見的基礎上,鎮江市還針對日常監管中的薄弱環節,創造性提出解決措施,「比如,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將相關內容納入我市的《若干措施》,明確『嚴厲懲治非法食用、交易野生動物的行為,嚴格禁止法律法規規定的獵捕、交易、運輸、食用野生動物的行為』,這就為我們的日常監管提供了遵循。」

每年將開展專項整治行動

《若干措施》還提出,「每年至少開展一項專項整治行動,切實解決群眾密切關注的食品安全重點、難點、堵點問題。」李世榮解釋,「在開展自上而下『集體行動』的同時,我們根據實際工作中的重點難點以及各地產業特點,精準開展專項整治。」今年,市食安辦已針對食品安全重點領域、重點時段和重點部位,在鎮江全市深入開展2020年食品安全專項整治行動。截至5月底,在整治食品生產經營環節、校園食品安全、保健食品行業、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問題等方面,共檢查市場主體10118戶,發現問題712個,完成整改635個。

不同階段有不同工作目標

根據階段性目標,到2020年,鎮江農產品和食品抽檢量達到6批次/千人,主要農產品質量安全監測總體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食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

到2025年,化肥農藥使用量實現零增長;有機食品、綠色食品、地理標誌農產品100%實現信息可追溯,規模以上農業生產主體90%以上實現產品信息可追溯。乳製品、酒類、食品添加劑、保健食品以及大型食品企業產品,100%實現信息可追溯。

到2035年,鎮江基本實現食品安全領域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食品安全風險管控能力和監管體系運行效率明顯增強,人民群眾滿意率顯著提升,食品安全整體工作位於全省先進水平。(記者 朱婕 通訊員 夏莉 鄧敏)

相關焦點

  • 國家能源集團出臺七項措施:保障煤炭電力供應,做好供暖工作
    澎湃新聞從國家能源集團獲悉,近期部分地區煤炭、電力需求旺盛,國家能源集團研究出臺做好當前供煤供電供暖七項措施,包括保障煤炭供應、供電供熱、煤炭運輸,以及切實抓好安全環保,執行煤炭中長期合同價格機制和履約承諾,做好年底和明年生產運營接續等。
  • 朱是西: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 保障群眾「舌尖上安全」
    朱是西: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 保障群眾「舌尖上安全」 2020-12-23 16:4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保障好群眾「舌尖上安全」
    保障好群眾「舌尖上安全」本報訊 (記者 滑清泉 見習記者 楊 森)12月22日,市委副書記、市長朱是西深入位於駐馬店高新區的河南尚品食品有限公司,專題調研食品安全,強調要時刻繃緊食品安全這根弦,圍繞國家食品安全示範城市創建,加強源頭嚴管、渠道嚴控,切實保障好廣大群眾「舌尖上安全」。
  • 29部門出臺31項便利臺胞政策措施
    十八大以來,我們陸續出臺一系列便利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的政策措施,為推動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發揮了重要作用。黨的十九大提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
  • 工商局出臺33項措施 開辦企業只需5個工作日
    8月6日,市工商局出臺《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33項措施》(以下簡稱《33項措施》),將進一步優化市場準入環境、市場發展環境、市場品牌環境、市場競爭環境,增強我市民營經濟活力和創造力,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新發展。培育經濟發展新引擎,新興行業經營範圍將「不受限」。截至今年6月底,重慶市共有各類民營經濟市場主體237.89萬戶,佔全市市場主體總數的98.21%。
  • 嶧城區六項措施做好開學防震安全保障
    嶧城區六項措施做好開學防震安全保障開學在即,嶧城區應急局強化六項措施,全力做好開學入學期間地震安全保障工作。一是做好地震信息保障。堅持24小時地震監測值班值守和地震臺網管護,確保地震臺正常運行,為各級學校及時推送地震信息。二是做好震情趨勢保障。會同防震減災領導小組開展震情會商,為嶧城區各學校提供2020年各級學校開學入學期間的震情趨勢研判意見。
  • 芙蓉區:堅守食品安全底線 保障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關乎社稷民生,如何把控好這個關口,至關重要。「十三五」期間,芙蓉區擔當食安重任,落實主體責任,堅決守住食品安全底線,為長沙市高質量發展作出貢獻。連續六年無食品安全事故的芙蓉區,在食品安全監管上有什麼心得和妙招呢?一起來看看保障食品安全的「芙蓉經驗」。
  • 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眼 北京市出臺十條措施及保障方案
    11月7日,北京市召開《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條措施》及實施保障方案發布暨工作推進會。會上,北京市教委等十部門正式發布《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十條措施》和《北京市綜合防控兒童青少年近視實施保障工作方案》。從學生電子產品使用、體育課和課外鍛鍊、學生作息管理、學校教學環境等十個方面加強北京市兒童青少年近視防控。
  • 三亞出臺7項措施支持建設項目復工
    來源: 中國南海網2月12日,記者從三亞市相關部門獲悉,為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給三亞項目投資領域帶來的下滑影響,三亞出臺7項措施支持建設項目復工。在優先保障復工用工安全方面,各項目建築工人抵三亞後由項目所在區政府(含育才生態區)組織安排隔離場所,集中返回的工人可提供接站服務。在優先提供項目施工現場防疫物質和施工物料方面,項目復工後採取封閉式管理,區分管理先後復工的施工工人。優先給予保障工地所需口罩、消毒水等防疫用品,以及施工建築材料供應。
  • 嚴格落實主體責任 切實保障食品安全
    ,開展「落實食品生產企業主體責任年」行動,堅持安全第一、堅持問題導向、堅持預防為主、堅持依法監管、堅持改革創新、堅持共治共享,全面推進企業食品安全主體責任落實,加快推動形成食品安全社會共治共享的格局,確保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 保障舌尖安全須強化事前預防
    原標題:保障舌尖安全須強化事前預防□ 路 磊為正確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保障公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召開新聞發布會,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食品安全民事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
  • 泉州市出臺措施強化危化品安全生產工作
    泉州市出臺措施強化危化品安全生產工作——「一園一策」排查風險 「一企一策」治理整頓  日前,泉州市委辦公室、市政府辦公室下發《關於全面加強危險化學品安全生產工作的若干措施》,內容包括強化安全風險管控、強化全鏈條安全管理、強化企業主體責任落實、強化基礎支撐保障、強化安全監管能力等五大項,深入開展安全風險排查、推進產業結構調整
  • 繼惠臺31條,國臺辦等部委出臺「26條措施」
    11月4日,國務院臺辦、國家發展改革委經商中央組織部等20個有關部門,出臺《關於進一步促進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26條措施」),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6條措施」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40周年紀念會上的重要講話和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完善促進兩岸交流合作、深化兩岸融合發展、保障臺灣同胞福祉的制度安排和政策措施,繼續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為臺灣同胞臺灣企業提供更多同等待遇。
  • 統一裁判尺度 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解釋》共14條,主要對食品安全民事責任主體認定、賠償責任承擔以及訴訟程序等方面作出規定,以充分發揮人民法院審判職能作用,守護百姓「舌尖上的安全」。範世乾認為,《解釋》對電商平臺義務的重申非常有必要,「在實務中,由於各地方法院對食品安全法、電子商務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法律存在不同的理解,在法律適用上常常出現同案不同判的現象,這次《解釋》的出臺把常見的情形細化,有助於裁判尺度與裁判理念的統一」。
  • 市市場局提升餐飲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市市場監管局充分發揮職能作用,不斷強化食品餐飲服務全過程、全流程、全鏈條監管,有效提升餐飲質量,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申請示範創建的餐飲單位一致認為這是創建品牌的大好時機,紛紛主動到監管部門申請,並強烈要求給予現場指導,做到了落實主體責任行動迅速,排查隱患細緻認真,整改問題力度加大,示範創建的餐飲單位都不同程度的上個大臺階。二是集中培訓指導,企業安全責任明顯增強。
  • 消費友好型的食品安全司法解釋有助於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14億人民舌尖上的安全狀況直接關係到人民群眾的幸福感、獲得感與安全感,關係到食品企業的生死存亡,關係到食品產業和農業的可持續健康發展,關係到「六穩」工作和「六保」任務的落實。崛起的大國不僅是經濟大國、科技大國,也應是健康大國、法治大國、食安大國。食品安全既是關係千家萬戶的民生工程,也是立足長遠的經濟工程、誠信友愛的誠信工程、促進和諧的社會工程、標本兼治的法治工程。
  • 廣州出臺應對疫情惠臺暖企新10條措施有哪些?
    廣州市於2020年9月2日出臺《廣州市支持臺資企業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惠臺暖企」的若干措施》,提出保障穩崗用工、參與基礎建設、統籌項目推進、降低社保負擔、鼓勵研發創新、支持拓展市場等10項措施,明確各項措施的責任單位。
  • 鎮江市在全省率先同時制定出臺食品安全工作綱領性文件
    記者今天(6月17日)上午從鎮江市市場監管局獲悉,鎮江市在全省率先同時制定出臺《關於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和《鎮江市黨政領導幹部食品安全工作責任清單》(以下簡稱《責任清單》)。
  • 寧夏公安推出15條便民利企措施 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12月17日,記者從自治區公安廳召開的《寧夏公安機關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便民利企15項措施》新聞通氣會上獲悉,此次推出的15項措施涉及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助力高質量發展、防範新型違法犯罪和行政審批便民化4個方面。
  • 商州監獄:夥房監區全力確保「舌尖上的安全」
    (通訊員:張偉 廖依菻)陝西省商州監獄夥房監區多措並舉,在確保服刑人員每餐吃得飽、吃得熱的同時,更加注重舌尖上的安全,為監獄持續安全穩定做出自己的貢獻。一是嚴把源頭,入庫先檢。當食材運抵後,值班警察和專職檢驗人員對包裝、菜色、形狀進行檢查,確保食材新鮮健康;然後對菜品進行農藥殘留檢測,確保菜品安全無害;入庫後,維持庫房溫度適宜,防止食材腐爛變質,嚴格的入庫流程,確保了舌尖上的安全。二是創新管理,便捷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