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說:這樣過除夕,才熱鬧!過年了,你怎麼過除夕呢?

2021-01-19 紅樓白書生

還記得小時候老家過年的時候讓人印象非常深刻,從除夕開始每家每戶都開始忙碌起來了,首先把家做一次大掃除,分外是大門都要擦得亮亮的,然後在門旁邊貼上新的春聯,清一色的紅紙金字看起來非常喜慶,有條件的家庭還會在門前掛兩個燈籠,看上去更溫馨。在我印象中除夕夜是最熱鬧的,許多街坊鄰裡的小孩一到了那天晚上就都出動了,放煙花、衝炮,還有許多孩點亮了手提小燈籠,還記得每年媽媽都會給我買那種紙糊的小燈籠,外殼是用白薄紙做成的,裡面用一根鐵絲固定著小紅蠟燭,把蠟燭點燃就會發出紅色的小亮光,透過白紙糊成的外殼那燈光若隱若現的,在黑夜裡點起來非常好看,所以燈籠成了我們這些小孩子們那個時代過年的必玩品。

除了這些,當然還少了划龍船和抬花轎的了,划龍船是指兩個人把身子穿在一個龍型的小花船裡,然後扭出各種姿勢,抬花轎則需要情況來定,一般小型的花轎只需要一個人就可以演出了,大一點的也有兩到三個人來舞,在這裡分外要提的是他們身上所穿的服裝,非常精美,戲服、戲帽,身上還貼上喜字,非常漂亮喜慶,他們每天穿梭在各個大街小巷裡,每到一戶人家門口就要停下來演出,然後每家的主人都會給他們打賞一些零錢,錢不在多少,只要有打賞他們就演出得分外帶勁,我們小孩子們最喜歡看他們表演了,許多小孩子一跟著他們屁股後面跑。還有那時的年飯吃得非常有意思,不像現在這樣就是吃一頓大餐那麼簡單,那時吃年飯要先拜神、祭祖先,上香、燒紙錢、敬茶,有的人家還會專門去買一個豬頭供奉在神柜上面,日夜香火不斷,吃年飯前要先放鞭炮請已故的祖先來吃,祖先吃完後在桌子的四角地上要倒白開水,然後家人才可以圍上桌子開始吃飯,這代表著尊敬祖先,祭奠先人的含義。

當然一些小規矩,比如,除夕夜家裡的燈要不斷亮著,睡覺了也不能熄燈,必須要點一晚上,這代表燈火通明,還有一般家裡吃年飯時要做很多飯,飯裡一般會參和著綠豆,吃飯的時候一般這些飯是吃不完的,總會有剩餘,然後再把這些剩餘的飯留下來做底子再做新的飯,如此反覆不斷要吃到正月十五,這叫做「年年有餘」。

除夕就到了大歲首正月初一了,就要開始走新竄友拜年了,每年這個時候家家戶戶都是大人騎自行車帶著小孩然後提著一提酒和糕點上路,一般來說從初一到十五都是可以拜年的,當然拜年是越早拜越好,早上一般要早起透露表現對長輩們的尊敬。到了正月十五,街上又會非常熱鬧,家家都點起燈籠,滿街亮膛膛的,晚上一家人坐在一起吃一頓團團圓圓的元宵其樂融融!

看看現在呢?

相關焦點

  • 今年除夕,他們準備在杭州過
    原標題:他們是湖北人,對疫情太有體會 今年除夕,他們準備在杭州過 又是一年春節即將到來,但疫情的陰影還沒完全散去。記者採訪了幾位在杭州工作的湖北人,大家更多地考慮到疫情防控的需要,不約而同地做出了同一個選擇:就留在浙江、留在第二故鄉過年。 健康、安全最重要,曾經歷過最嚴重疫情的湖北人都很明白這一點。
  • 除夕是什麼意思?除夕是過年嗎?
    除夕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辭舊迎新的標誌,每年的春節與除夕都是我們最重要的時候,兩者是首尾相連的,對於這兩個節日有的人會弄混淆,那麼2018除夕夜是過年嗎?過年是大年初一,也就是正月初一;而除夕是上一年的最後一天,不能算是過年。
  • 除夕過生日的心情說說 自己生日和除夕同一天說說
    除夕過生日的心情說說 自己生日和除夕同一天說說  除夕和生日是同一天是特別的體驗,要怎麼發個朋友圈?一起和閩南網小編來看看吧。mua  但願這漫長渺小人生不負你每個光輝時分  今天除夕 我這個迷人的小東西又要長大一歲了  分享新鮮事 小王過生日  生活明朗 萬物可愛 我按時長大 祝大家新年平安喜樂
  • 臺灣過年沒春晚,看看人們如何過除夕?
    在除夕的前一天是小年夜,小年夜在臺灣的習俗要拜天公。天公也就是道教所說的玉皇大帝(又叫天帝)。拜天公的儀式結束前要焚燒祭天的壽金(紙錢),焚燒壽金首先要燒長壽金再燒壽金,並把供神的茶酒倒在供桌前,每倒一杯嘴裡就念一遍平安進財,三杯酒與三杯茶倒完後就代表六合。
  • 過年情懷:懷念那壘旺火、發旺火的除夕之夜
    頭天晚上,我們姐弟幾個早早地就把疊得整整齊齊的新衣服新鞋子放在枕頭前,興奮得怎麼也睡不著,嘰嘰喳喳地談論著明天穿上新衣服去哪兒串門,玩點兒什麼,送弟弟點兒什麼禮物……最後媽媽連哄帶嚇地告訴我們要好好睡覺,不要吵了,如果太頑皮了,把「年」惹惱了,小心這個怪物把你們抓走,這時我們被嚇住了,又是戰戰兢兢又是興奮地胡思亂想著,懷著美好的希望進入了甜蜜的夢鄉。
  • 你怎麼過的除夕?基本決定了你會怎麼過接下來的365天!
    明天,就是除夕了,你將會怎麼度過呢?大家,都迫不及待地,發出祝福信息,要普天同慶,這美好的節日。從以前的鞭炮、爆竹、煙花、紙紅包, 到現在的大小「屏幕」的熱鬧分享和搶發紅包。都因,「過年」,在我們心中的重要地位。
  • 除夕守歲,家長應該告訴孩子,這樣過一個溫暖的春節!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除夕是指每年農曆臘月的最後一天的晚上,它與春節(正月初一)首尾相連。「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窮歲盡」,人們都要除舊部新,有舊歲至此而除,來年另換新歲的意思,是農曆全年最後的一個晚上。故此期間的活動都圍繞著除舊部新,消災祈福為中心。除夕這天都有哪些習俗呢?
  • 農村老人說:「除夕不可以洗衣服」,為什麼衣服不能除夕洗?
    關於除夕能不能洗衣服這件事情,其實並沒有很多的講究。除夕是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即便很多人不過其他的節日,但是除夕卻是一定要過的,因為這一天是大家忙完一年,闔家歡聚的大好時光。不過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除夕其實就只是農曆年裡最後一天的晚上,而不是大年三十的一整天,除夕之前的時間,叫做「歲除」。
  • 除夕年夜飯,梅州客家人會吃這些菜,你全吃過了嗎?
    對中國每個地方的家庭來說,每年的年夜飯都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聚餐,廣東梅州人也是一樣,即使遠隔千裡過年也一定要回家,一家人團團圓圓才好過大年。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是春節氣氛最為熱烈、最為歡樂愉快的一日。這天上午,家家戶戶要拜菩薩、敬神。
  • 從除夕不放假說起
    原標題:從除夕不放假說起  閻小嫻   2014節假放假安排公布了,除夕不放假,成了眾人吐槽之焦點。網上一片嘈雜:「年三十還要上班,相約火車上過年吧!」「除夕那天歡迎去假期辦,看工作人員上不上班」「這樣的安排不妨再調查一次,看支持率有多少」……   想一想,假日辦還真難辦,都說眾口難調,在放假日總量不變的情況下,想要拿出一套讓所有人都滿意的安排表,本身就不可能。所以,方案一出,大家有議論,也很正常,不過突然之間讓「除夕出局」,實為最大敗筆。
  • 產後護理之家的媽咪們是這樣過除夕的
    ,今年讓她輕鬆點,又讓她覺得沒有錯過什麼」 現在你還會覺得除夕坐月子的媽咪會以淚洗面嗎?開始啦開始熱身啦爸爸媽媽親自上陣,此刻我們的寶寶在專業的嬰兒室裡安靜的睡著爸爸說: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包餃子,一家人,一張圓桌,滿滿的愛
  • 除夕初一在婆家過,初二才能回娘家,這規矩原來是一皇帝定的
    出嫁的女兒,除夕為什麼必須在婆家過?初一為什麼必須呆在婆家?為什麼只有初二才能回娘家?關於這個習俗的由來,咱們還得說到明代的開國皇帝朱元璋。明太祖朱元璋雖然出生草根,自幼無拘無束。但是他建立大明王朝以後,卻制定了許多制度,用以約束後人。其中有一條,就是為了避免外戚幹政,公主只能擇選民間百姓家中的男子為駙馬。
  • 年輕人過除夕的吉祥語,祝你新春快樂,大吉大利!
    一、除夕佳節喜氣繞,團圓歡樂真熱鬧;抒寫對聯放鞭炮,大紅燈籠福字倒;新衣新褲新氣象,說聲祝福大聲笑;祝願朋友心情悅,闔家團圓樂逍遙。除夕快樂!二、爆竹聲聲除夕到,春風送暖吉祥報。燈火輝煌歌聲高,一年舊塵一帚掃。酒香四溢舉杯邀,圓美一家吃水餃。祝你除夕如意笑,福祿壽康幸福耀。
  • 2019除夕吃年夜飯的心情說說,朋友圈描寫除夕吃年夜飯的句子精選
    今天迎來了2019年除夕了,在除夕這一天一家人會團聚吃年夜飯,那麼除夕吃年夜飯該怎麼發說說呢,下面來看看2019除夕吃年夜飯的心情說說,朋友圈描寫除夕吃年夜飯的句子精選吧!4、快樂燈照熱鬧景,吉祥碗盛如意米,歡喜盤裝快樂菜,美好杯斟好運酒,團圓桌圍溫馨布,開心人賀除夕來,傳福信給今宵你:深深祝願除夕快樂,歡歡喜喜吃年夜飯!5、除舊迎新真熱鬧,夕陽西下煙花俏,祝福聲聲賽鞭炮,你樂我樂共歡笑,吉利好運懷中抱,祥雲瀰漫身旁繞,如此良辰簡訊到,意思都在首字了,祝你除夕快樂,歡歡喜喜吃年夜飯!
  • 除夕俗語諺語有哪些 有關除夕過年的民間歇後語
    除夕有很多俗語諺語,大都是口口相傳的,那麼有哪些俗語是被人記得的呢?小編整理了一部分除夕的諺語、俗語及民間歇後語,大家一起來看看吧。除夕俗語諺語有哪些  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  除夕吃芋頭,一年四季不犯愁  除夕吃紅柑,一年四季保平安  大年三十坐一宿,大年初一扭一扭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日,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買肉,二十七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首,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
  • 【除夕祝福語】23句除夕快樂除夕祝福語錄好句子精選(大年祝福語,2021牛年除夕祝福)
    除夕,踏著輕鬆歡快的節拍,向春天瀟瀟灑灑走來,一路歡歌,一路笑語,萬物在漫天風雪中欣然等待。祝福你,春華秋實,好運吉祥,好夢成真,萬事如意!綻放的煙花將喜慶詮釋,火紅的對聯將吉祥寫滿,高掛的燈籠將幸福籠罩,香香的水餃將歡樂包裹,真誠的文字將祝福傳遞,除夕願闔家團圓,幸福美滿!除夕快樂!
  • 2014除夕不放假,這是為什麼?
    如此帶來的一個問題是,如果除夕要上班,那麼大年初一你多半在路上……據專家表示,新放假方案使得全年調休次數減少為3次,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調休雙休日的做法,照顧了很多公眾的意見。另一方面,大家一看到除夕被踹出假期界,馬上就開始急了,「還讓不讓人過年了」!
  • 家家暢飲開燈酒 燈山燈棚現鬧市丨老廣州過元宵 比除夕還熱鬧
    說實話,春節長假過完,大家開工的開工,上學的上學,元宵節又沒假放,節日氣氛自然淡了許多,一家老小吃完晚飯,就洗洗睡吧,都忙一天了,再說孩子沒準第二天還要早起上「學而思」呢,哪敢像除夕那樣痛痛快快地玩?不過,元宵不如除夕有味道,是現在才有的現象;若回到幾百年前的老廣州,情況是完全相反的,元宵節要遠比除夕熱鬧;古人辭舊迎新,吃團年飯、放炮仗、提燈「賣懶」,有趣是有趣,可還是有很多忌諱,不能完全放開了玩;況且正月頭幾天,到處拜年磕頭,孩子尤其嫌麻煩。過元宵節就不一樣了,觀花燈、舞火龍、看影戲、打鞦韆,玩上通宵也沒人管,肯定是古代廣州最熱鬧的「嘉年華」。
  • 誰說除夕「圍爐」就是吃火鍋?
    誰說除夕「圍爐」就是吃火鍋?——尋找臺灣年味大年三十夜晚,祭祀完祖先以後,全家人圍爐相聚,共進晚餐、娛樂遊戲、閒談熬夜至天明,是臺灣過年最令人印象深刻、津津樂道的生活民俗。
  • 「除夕」、「春節」原來是這樣由來的
    除夕中國農曆的除夕就是一年後最後一天的夜晚,「除」字的本義是「去」,引申為「易」,即交替;「夕」字的本義是「日暮」,引申為「夜晚」。「除夕」即含有舊歲到次夕而除,明日即另換新歲的意思。這就是除夕的由來,它源於先秦時期的「逐除」。最早提及除夕這一名稱的則是西晉處的《風土記》等書。在我國民間,除夕有很多富有積極意義的習俗。歲晚相與饋問為饋歲,酒食相邀為別歲,除夕夜達旦不眠為守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