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
每日寫一篇文章的第2年123天
anki考研找梁寶川
很多小夥伴在準備考研的初期階段非常容易做一件事情,那就是給自己制定嚴格的學習計劃。
但是有一個特別詭異的現象會發生,就是:
計劃制定的越嚴格堅持時間越短
計劃的嚴格性與堅持的時間成反比。
為什麼會部分小夥伴出現這樣的現象呢?
其實對於我們大多數人來說,個人自制力並不是特別強。
而自制力不強的小夥伴根本無法做到堅持。
這是我們必須承認的一個現實。
舉個例子。
這是清華大學特等獎學金獲得者的學習計劃表。
圖片雖然有些模糊,但是可以看出來,從早上剛剛起床一直到晚上睡覺,基本上不停的去學習。
如果我們向那種北大學子那樣從早上6點起床到晚上12點睡覺,中間每一個小時鐘完全利用。
並且還堅持長達半年,一年甚至多年。
我相信很多小夥伴都會羨慕他們的自律或者說執行力。
而如果自己強制自己按照上方的計劃表去堅持,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呢?
最開始我們都渴望提高成績,於是堅持加強學習時間。
你會發現自己第1天能夠完全強迫自己按照計劃執行。
第2天可能會因為一個小小的玩手機或者與家人聊天兒,佔了一部分時間,發現自己完不成計劃。
然後第3天,第4天陸陸續續的發現計劃的完成度越來越低。
然後進入到一個惡性循環。
隨著堅持學習時間越來越長,計劃完成度越來越低。
自身的學習積極性開始下降了。
於是,慢慢的對學習產生一種厭惡或者說恐懼。
這就是很多小夥伴經歷過的一個事實,一個嚴苛的學習計劃非常容易打擊自制力不強的小夥伴的學習積極性。
而如果一個人的學習積極性屢次遭受到打擊,肯定對於學習的態度,不會變得特別積極。
然後顯而易見的就是我們會減少學習的時間。
因此我們的學習成績就開始下降了。
而學習成績下降,一般會出現兩個結果:
一個就是想要渴望成績上升,再次陷入上面的循環。另一種結果就是徹底放棄了,內心對於學習變得更加的厭惡。
大家可以看看我分析的這一幅系統循環圖,告訴大家為什麼我們不能盲目的加強學習時間?
所以,我個人的建議就是,如果我們想要考研,尤其是在備考的初期階段。
如果你認為自身自制力不夠強,是一個非常普通的考研學子。千萬不要制定非常嚴格的學習計劃。
相反,初期我們應該做的就是培養一個學習的正向循環,或者說培養自己關於學習的興趣。
每天去學習一些重點的知識點,然後可以持續的不斷的增加部分學習時間。
比如說第1天學習4個小時,第2天可以學習4點二個小時,第3天可以學習4.5個小時,第4天可以學習5個小時。
然後慢慢來,儘量加大自己在學習方面的投入的時間比重。
而當自己在學習方面投入的時間,到達一定程度時,然後可以制定稍微嚴格的計劃,然後輔助自己科學的學習。
總的來說,對於自制力不強的小夥伴。
在考研初期,不宜給自己制定嚴苛的學習計劃。重點以培養自己學習習慣和激發學習興趣為主。然後持續的增加,有關於學習方面的時間投入比重。
用4個字來總結就是:
穩中求勝
如果你能堅持一個月左右,基本上你會有一個比較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對於長時間學習這一個行為不會產生明顯的厭惡。
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你感覺本篇文章對你有一定的幫助,歡迎寫寫你的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