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關係一:熟人之間的冷麵孔
不知你是否發現沒有,在我們周圍有一些人本來沒有什麼「過節」,但是他們就是無緣無故地彼此看著不順眼。其實這是很正常的,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著對他人的細微的感受,有時候難以用語言來描述。
人際關係二:熟人之間的關係
熟人之間的交往其實有著兩個目的。第一,工作中的交往往往是為了更好地完成工作;第二,鄰裡等熟人間的交往往往是為了愉悅心情。比如:當你見到了鄰居,你說:「哇!好久不見啦你最近過的好嗎?身體怎麼樣?……」等等,如此噓寒問暖的話語(或說是一種客套)或打招呼的模式其實是為了自我的心情愉悅。
人際關係三:過度親密之後的相互加害
我們常常發現:甲和乙在某一特定的時間段之內,關係特別地親密,甚至可以用俗話所說的「兩人好得穿一條褲子」來形容。不過,慢慢地我們又會發現:不知為什麼,原本形影不離的甲和乙,彼此開始疏遠了,或背後開始說對方的壞話了。究其原因,他們之間有可能發生了衝突,也有可能他們之間根本就沒有發生過衝突。這是為什麼呢?
第一,特別親密的關係會出現問題。這是為什麼呢?這是因為他們之間沒有界限了、沒有隱私了、沒有秘密了。此時我們一定要知道,這種「秘密」或「隱私」一旦被對方知道之後,在某一種情況之下或在某一種環境之中,它就會變成一種「殺手鐧」,進而遭到對方的威逼、利用或嫉恨等。
為什麼他會去說對方的壞話呢?這是因為他們彼此知道的「秘密」太多啦,況且如此親密的關係中的甲或乙,彼此去說對方的壞話都是有理有據的,所以我們一再強調在親密關係之中,在人際交往之中,我們一定要守住自己有可能被對方用來當「殺手鐧」或「捷足先登」或「遭對方嫉妒」的秘密,比如:在職場之中有一些情況我們是不能告訴同事的,比如:自己的野心、自家中的情況、自己的人脈網、自己工作中的失誤、自己的工作調動或職務晉升的情況、自家的財富、自己的薪酬或獎金收入、自己對領導或他人的厭惡、自己與婚外異性的關係,等等。
俗話說:君子之交淡如水。換言之,過於親密的關係或掏心窩子說話的行為都是一種非常危險的行為。我們一定要知道:人際關係是一種利益面前隨時都會發生變化,它決定了人際關係本質是一種「無常」的現象!我們一定要明白這一道理,才能預防小人的加害。
人際關係四:擦肩而過的人(比如:乘火車時的鄰座等)
我們這裡說的「擦肩而過的人」,其實是我們能說上話的人。這種人跟我們的關係其實是一種「假熟」的關係,因為你並不知道他的前八百年或後八百年,你也無需去考證和調查。如果能夠和這種人聊上話,那麼跟這類人聊天有個好處,那就是我們之間的聊天大多沒有什麼忌諱,所以聊得特別的開心愉悅。
在中國人的交往之中,我們常說「熟人要親是一種假親、生人要熟是一種假熟」。其中「生人要熟是一種假熟」這半句說的就是與這些擦肩而過的人的一種交往心態。
【注】受馬未都網絡視頻的啟發而做。
(原創-草木青青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