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品一本書
小約翰
《小約翰》的作者是荷蘭的作家弗雷德裡克凡伊登。整本書很多處用了很精彩的對話,那些話語不得不讓人反思。《小約翰》是童話故事,但是閱讀的對象卻是成年人。被魯迅稱為「無韻的詩,成人的童話」,是一部頗有深意、意象開闊的童話作品。
約翰是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小男孩,與他爸爸生活在一起,喜歡和動物、植物們交流,在學校的時候不合群,沒有朋友。一天晚上,他和他的狗兒躺在船上,遇見了精靈旋兒,旋兒告訴他很多新奇的事情,帶他參加一個動物的慈善晚宴,約翰收到國王贈與他的一把鑰匙,據說能夠打開神秘的書籍。約翰因為嘲笑動物們跳舞,被趕出了晚宴,旋兒很生氣,在她看來這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跳舞是一件非常認真的事,你不能嘲笑它。這是獨一無二的舞會,沒有把它當成一件娛樂的事。每個人都在盡力跳到最好,沒有人願意被嘲笑。」那一夜他們說了很多話,最後在兔子的身上睡著了。
第二天約翰醒來發現旋兒不見了,脖子上真實的掛著鑰匙,他一直在尋找,想念旋兒。最後託鳥兒帶他去森林找旋兒,旋兒讓他離開人類,和她一起,她可以給他講更多有趣的故事,帶他玩更好玩的。約翰喜歡旋兒,不想離開她,答應了。有一天旋兒帶約翰見將知,將知是一個最年長、最智慧的樹精,在將知那裡,約翰知道有一本真理之書,能夠解釋他的為什麼。將知說,在這部真理之書裡,一定解釋了萬物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其他人就不會再提出疑問、提出更多要求了。約翰想到了他的鑰匙,他的鑰匙交給田鼠保管這,那裡有一簇玫瑰守護著。旋兒叫約翰不要相信將知的話,但是約翰還是很好奇,第二天他偷偷跑去找將知,將知答應約翰會幫他找到那本書。約翰回來時迷路,他再也找不到鑰匙和旋兒,變成了人類,離開了森林。
他來到了一戶人家,他想念他的家,但又怕萬一真的找到了旋兒,也想到將知跟他說在開春的時候能夠找到真理之書。他期間去很多次森林,找不到旋兒,然後他遇到知更鳥榮兒,榮兒和旋兒長得一樣,但榮兒是榮兒。他喜歡上了榮兒,他跟榮兒講他遇見的事,講旋兒講給他的故事,但是榮兒也會向他提問,那些是真的存在嗎?為什麼不帶她去看?約翰有時候也煩躁,但他努力回想時會驚慌,有些事情他開始模糊了,因為他忘記旋兒了。
因為約翰質疑上帝,被那戶人家趕了出來,將知之前找過約翰,約翰為了和榮兒在一起,放棄了去找書。他被趕出來後找不到榮兒了,後來他遇見了穿鑿,一個長得嚇人的精靈。穿鑿對他說會找到那本書的,不過約翰要先長大。穿鑿帶他去見數學博士,約翰覺得數學博士冷冰冰的、面無表情。然而「科學家,遠在其他人之上。為了偉大的科學理念,他必須捨棄這些常人的微不足道的感情」。數學博士讓他在實驗室中幫忙,他每天都在疲憊的奔忙著,沒時間去看看藍天,接觸溫柔的大自然。穿鑿在不斷的督促他,「沒有時間了,現在發生的馬上會成為過去,而此刻發生的正醞釀著未來」,「時間一去不復返,過去發生過的將永遠存在,未來發生的都在曾經發生過了」。漸漸的他變了,將任何事物不在是鮮活的了,而是看到了它們是一連串的數字構成的,他偶爾會夢見以前的生活,他醒來,夢從靈魂中滑落,就如同露珠從花瓣掉落般,眼前的陽光是如此的耀眼,確實傷人的,他又得重複一樣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像尋找光亮,他尋找光亮的時間越久,周圍的黑暗似乎就越深重——學習任何東西,剛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最好,可是越學越深,就會感到越來越枯燥難懂。
一天數學博士帶著他來到一棟房子,那房子的主人得了罕見的病,在垂死中,死神要帶走他。穿鑿讓約翰不要悲傷,並讓他抓緊時間解剖屍體,氣憤的約翰趕走了穿鑿。約翰出了房子後,在他的面前出現了兩條路,一邊是旋兒,但是她和死神站在一起;另一邊是一個面色嚴肅的人。那個人告訴約翰,如果他選擇旋兒,那他就會找到「偉大的光」,如果是和他一起,將是人類痛苦的生活。約翰最後還是選擇了走向通往人類生活的道路。
小約翰遇到的旋兒、榮兒、將知、穿鑿都是代表著不同的一個成長期,不同的人生階段。旋兒是兒童時期,榮兒是青春時期,將知是中學時期,穿鑿是接觸專業知識的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是不一樣的,旋兒很天真、可愛、純潔;穿鑿很邪惡、真實、直戳人心;小約翰在將知那裡知道了真理,在穿鑿那裡探求真理。
《小約翰》其實是見證一個男孩的成長,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你會找不到以前的童真,你會將以前看過的花,玩過的動物,變成一個個理論數據,不在是有情緒的、有感情,你只會去驚嘆它們的構成,它們的奧妙的結構。所以約翰失去了旋兒,甚至是忘記了旋兒。在最後,約翰選擇一條通往人類生活的路,而不是另一條和旋兒看見「偉大之光」的路。這是在寓意約翰已經成長了,他不再像孩童時期那般無拘無束。人類的社會生活是痛苦的、枯燥的,但是他要勇敢的走下去、去面對,選擇旋兒是選擇死亡與逃避,約翰沒有逃避。這本書何嘗不是我們人生經歷的寫照呢?讀時已是書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