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約翰》:寫給成年人的童話故事

2020-12-22 怪還是乖

我們|一起品一本書

小約翰

《小約翰》的作者是荷蘭的作家弗雷德裡克凡伊登。整本書很多處用了很精彩的對話,那些話語不得不讓人反思。《小約翰》是童話故事,但是閱讀的對象卻是成年人。被魯迅稱為「無韻的詩,成人的童話」,是一部頗有深意、意象開闊的童話作品。

約翰是書中的主人公,一個小男孩,與他爸爸生活在一起,喜歡和動物、植物們交流,在學校的時候不合群,沒有朋友。一天晚上,他和他的狗兒躺在船上,遇見了精靈旋兒,旋兒告訴他很多新奇的事情,帶他參加一個動物的慈善晚宴,約翰收到國王贈與他的一把鑰匙,據說能夠打開神秘的書籍。約翰因為嘲笑動物們跳舞,被趕出了晚宴,旋兒很生氣,在她看來這是一件嚴肅的事情「跳舞是一件非常認真的事,你不能嘲笑它。這是獨一無二的舞會,沒有把它當成一件娛樂的事。每個人都在盡力跳到最好,沒有人願意被嘲笑。」那一夜他們說了很多話,最後在兔子的身上睡著了。

第二天約翰醒來發現旋兒不見了,脖子上真實的掛著鑰匙,他一直在尋找,想念旋兒。最後託鳥兒帶他去森林找旋兒,旋兒讓他離開人類,和她一起,她可以給他講更多有趣的故事,帶他玩更好玩的。約翰喜歡旋兒,不想離開她,答應了。有一天旋兒帶約翰見將知,將知是一個最年長、最智慧的樹精,在將知那裡,約翰知道有一本真理之書,能夠解釋他的為什麼。將知說,在這部真理之書裡,一定解釋了萬物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樣子,其他人就不會再提出疑問、提出更多要求了。約翰想到了他的鑰匙,他的鑰匙交給田鼠保管這,那裡有一簇玫瑰守護著。旋兒叫約翰不要相信將知的話,但是約翰還是很好奇,第二天他偷偷跑去找將知,將知答應約翰會幫他找到那本書。約翰回來時迷路,他再也找不到鑰匙和旋兒,變成了人類,離開了森林。

他來到了一戶人家,他想念他的家,但又怕萬一真的找到了旋兒,也想到將知跟他說在開春的時候能夠找到真理之書。他期間去很多次森林,找不到旋兒,然後他遇到知更鳥榮兒,榮兒和旋兒長得一樣,但榮兒是榮兒。他喜歡上了榮兒,他跟榮兒講他遇見的事,講旋兒講給他的故事,但是榮兒也會向他提問,那些是真的存在嗎?為什麼不帶她去看?約翰有時候也煩躁,但他努力回想時會驚慌,有些事情他開始模糊了,因為他忘記旋兒了。

因為約翰質疑上帝,被那戶人家趕了出來,將知之前找過約翰,約翰為了和榮兒在一起,放棄了去找書。他被趕出來後找不到榮兒了,後來他遇見了穿鑿,一個長得嚇人的精靈。穿鑿對他說會找到那本書的,不過約翰要先長大。穿鑿帶他去見數學博士,約翰覺得數學博士冷冰冰的、面無表情。然而「科學家,遠在其他人之上。為了偉大的科學理念,他必須捨棄這些常人的微不足道的感情」。數學博士讓他在實驗室中幫忙,他每天都在疲憊的奔忙著,沒時間去看看藍天,接觸溫柔的大自然。穿鑿在不斷的督促他,「沒有時間了,現在發生的馬上會成為過去,而此刻發生的正醞釀著未來」,「時間一去不復返,過去發生過的將永遠存在,未來發生的都在曾經發生過了」。漸漸的他變了,將任何事物不在是鮮活的了,而是看到了它們是一連串的數字構成的,他偶爾會夢見以前的生活,他醒來,夢從靈魂中滑落,就如同露珠從花瓣掉落般,眼前的陽光是如此的耀眼,確實傷人的,他又得重複一樣的生活。學習的過程,就像尋找光亮,他尋找光亮的時間越久,周圍的黑暗似乎就越深重——學習任何東西,剛開始學的時候總是最好,可是越學越深,就會感到越來越枯燥難懂。

一天數學博士帶著他來到一棟房子,那房子的主人得了罕見的病,在垂死中,死神要帶走他。穿鑿讓約翰不要悲傷,並讓他抓緊時間解剖屍體,氣憤的約翰趕走了穿鑿。約翰出了房子後,在他的面前出現了兩條路,一邊是旋兒,但是她和死神站在一起;另一邊是一個面色嚴肅的人。那個人告訴約翰,如果他選擇旋兒,那他就會找到「偉大的光」,如果是和他一起,將是人類痛苦的生活。約翰最後還是選擇了走向通往人類生活的道路。

小約翰遇到的旋兒、榮兒、將知、穿鑿都是代表著不同的一個成長期,不同的人生階段。旋兒是兒童時期,榮兒是青春時期,將知是中學時期,穿鑿是接觸專業知識的時期。每一個時期都是不一樣的,旋兒很天真、可愛、純潔;穿鑿很邪惡、真實、直戳人心;小約翰在將知那裡知道了真理,在穿鑿那裡探求真理。

《小約翰》其實是見證一個男孩的成長,成長是要付出代價的,你會找不到以前的童真,你會將以前看過的花,玩過的動物,變成一個個理論數據,不在是有情緒的、有感情,你只會去驚嘆它們的構成,它們的奧妙的結構。所以約翰失去了旋兒,甚至是忘記了旋兒。在最後,約翰選擇一條通往人類生活的路,而不是另一條和旋兒看見「偉大之光」的路。這是在寓意約翰已經成長了,他不再像孩童時期那般無拘無束。人類的社會生活是痛苦的、枯燥的,但是他要勇敢的走下去、去面對,選擇旋兒是選擇死亡與逃避,約翰沒有逃避。這本書何嘗不是我們人生經歷的寫照呢?讀時已是書中人。

相關焦點

  • 《阿甘正傳》:本以為是一部勵志片,實際是寫給成年人的童話故事
    《阿甘正傳》的講的是一個先天智障的小鎮男孩阿甘的故事,也許是因為有了這一個假設,在觀看電影之前,我們都以為這會是一部勵志片,看完故事之後你會發現,雖然帶著勵志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是一個童話故事,是一個寫給成年人的童話故事。
  • 童話是寫給成年人看的——從童話故事中,喚醒自己的潛意識
    有人說,世界上的童話一開始都是寫給大人看的,因為只有成人才能看到童話故事背後引申的深意。此話不假,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童話,它最開始的版本就與我們現在看的大相逕庭。比如,我們熟知的《格林童話》,裡面大部分故事的原型都被稱為「黑暗遺產」。表面看結局是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實際上整個故事充滿了暴力傾向、性別歧視、男權思想等等。為什麼一開始的童話故事如此成人化?這和人們當時所處的社會環境有關。
  • 推書:《夜鶯與玫瑰》王爾德寫給成年人的童話
    《夜鶯與玫瑰》這本書是王爾德所著的童話作品經典選集,共收錄了他的《夜鶯與玫瑰》《幸福王子》《巨人的花園》《忠實的朋友》《馳名的火箭》和《星孩兒》七部膾炙人口的經典作品。於1888年首次出版,問世後立即引起轟動,並永久地載入英國兒童文學史,由此奠定了王爾德在童話領域內不亞於安徒生的偉大地位。
  • 魯迅翻譯《小約翰》
    《小約翰》封面 魯迅設計並題寫書名留得枯荷聽雨聲(水彩) 陳滿根 作⊙周惠斌 文/圖《小約翰》是荷蘭著名作家望·藹覃(1860—1932,今譯為弗雷德裡克·凡·伊登作品亦真亦幻,如詩如畫,意象開闊,寓意深遠,被魯迅譽為「無韻的詩,成人的童話」。1906年,留學日本的魯迅在東京的舊書店購買了幾十冊德文雜誌,其中包括選登了《小約翰》第五章的半月刊《文學的反響》(1899年8月第1卷第21期),作者運用象徵與寫實結合、以童話表達嚴肅主題的創作手法,讓魯迅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使我非常神往」,喜愛不已。
  • 荷蘭文學作品《小約翰》中文新譯本在京首發
    9月27日,童話大王鄭淵潔(左)和《小約翰》譯者景文在首發式上。當日,荷蘭文學作品《小約翰》中文新譯本首發式在荷蘭駐華大使館舉行。經典哲理童話《小約翰》是荷蘭重要的文學作品,以小約翰的奇妙旅程和漫漫求索,展現了人成長時經歷的夢想與親情、戀愛與求知、感性與科學、時光與生死的諸多衝突。新華社記者 羅曉光 攝
  • 《豪夫童話全集》:環環相扣的童話故事,鮮活殘酷的現實人生
    但是還有一種童話在剝離想像、幻想和誇張的外衣後,描寫的是殘酷的現實,傳達的是最世俗鮮活的人生。正如童話的創作者往往是些飽經人生風霜的大人,他們筆下的童話故事是寫給孩子的,更是寫給大人的。我認為威廉·豪夫的童話故事就是寫給大人的。豪夫的童話中融入了現實內容和他獨特的生活體驗。
  • 《格林童話》原來是成年人看的!童年記憶,原來童話裡都是騙人的
    在格林兄弟推出《格林童話》出版時,收到了許多讀者的憤怒聲討,真實的故事並非我們從小所見那樣最早期的格林童話,其實是一本徹頭徹尾的成人童話故事,妖怪類的小說是專門給成年人看的。01白雪公主童話裡原本為我們講述的真相是,白雪公主被身為女巫的繼母所殺害,這是從小就聽到大的睡前故事
  • 六月推薦書單丨那些寫給「大孩子」的書,迷茫的成年人必讀
    成年人是過了期的小朋友,只有在兒童節這一天,才能肆意假裝自己還是個孩子。「你長大之後,想做什麼?」「小孩」我們很容易就活成了大人,年歲漸長就可以,但很難再當回小孩子。成年人之所以想要當回孩子,是長大有太多憂愁煩惱、無奈和艱難,想要找個地方做回小孩子,只是想治癒自己而已。年歲不可再回頭,再也回不到孩提時代,不妨讀一讀那些寫給「大孩子」的書,讓它們盡情地治癒你。01.
  • 這部寫給孩子的童話,讓忘了「愛」的我們,看到什麼是真正的愛?
    關於這個問題,看起來簡單,卻又難以回答,似乎找不到合適的語言來描述,而我們多少成年人已將「愛」這個字遺忘很久。然而一部寫給孩子看的童話故事,卻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原來愛就是如此。這部童話故事的名字是《魔法國度:以愛之名》(以下簡稱《以愛之名》),它的作者是創作了《馴龍高手》的英國作家克蕾西達·考威爾。
  • 《希臘神話故事集》 寫給成人的童話
    朗費羅曾建議他創作一本童話故事集,霍桑在信中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主意,童話集有可能獲得巨大成功,並提出了創作願景:革新整個兒童文學體系。然而,被霍桑寄予厚望的《神奇故事集》,時隔13年之後才被創作出來,那時他已經47歲。作品一經出版便廣受歡迎,這本改編自希臘神話故事的作品,罕見的同時得到市場與評論界的認可。
  • 《與狼同行(The Wolf Among Us)》專區上線 體驗成年人的童話故事
    遊戲預告片:   《與狼同行》根據Bill Willingham的《成年人童話》漫畫改編而來,描述了Bigsby Wolf自從「被童話王國驅逐出境」之後,成為紐約城一個隱秘社區的安防長官。鎮上的官員Snow White分配給他保持社會和諧的任務。
  • 《龍貓》完全意義上寫給孩子們的童話,好看!
    故事裡有病重住院不在身邊的媽媽,也有忙於工作又要探望媽媽還要照顧姐妹倆的爸爸,其實籠罩在揮之不去的憂傷中。但是這憂傷很快會被明亮溫暖的鄉村景色和充滿童趣的細節驅散。宮崎駿營造的畫面永遠是那麼美,即使在夢中,我們也無法找到更美的畫面了吧。甚至還有網友深八了龍貓中出現的各種植物,都是現實中存在的。
  • 童話故事怎麼講?——童話的意義
    從幼兒園到二年級期間,幾乎每天都有講童話故事的固定時間,他們選用的童話有如下特點:第一,   在故事中,通常沒有固定時間、空間、地點和人物。例如,故事的開頭常常是,很早以前,有一個古老的王國裡有一位王子。第二,   故事總是喜劇性的結局。例如,後來那個女孩和王子結婚了,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
  • 海龜先生 | 成年人的童話
    直到我第一次聽到了海龜先生的故事。他們真是一支溫暖得滴出水的樂隊。 因為這個不畏赴死的浪漫故事,2004年,廣西男孩們蹲坐教室後排,命名自己的樂隊為海龜先生。 但海龜先生不是從一開始就這麼溫柔浪漫的,他們也曾跟其他看不見未來的少年一樣,苦悶、隨意宣洩。 剛畢業時,同期樂隊大多解散的解散,上班的上班,「感覺未來的期待和我們沒太大關係」。
  • 他的童話故事裡藏著想像力和黑色幽默
    在故事的最後:「即使回到了東京,泡了熱水澡,兩個人那如同廢紙一樣皺巴巴的臉,也無法再恢復成原來的樣子了」。這個故事出自《要求太多的餐館》,這是日本國民作家宮澤賢治寫給每個人的童話。這本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的這本書裡除了這個故事,還收錄了16個童話故事。宮澤賢治是日本詩人、兒童文學巨匠,被譽為「日本國民作家」。一八九六年生於巖手縣。
  • 安徒生童話和格林童話的區別,哪一款更適合當下的教育?
    作者及創作來源不同格林童話是格林兄弟聯手取自歐洲歷代流傳的民間故事和上古傳說潤色編寫而成的,原創程度不如安徒生童話。最早的格林童話是以孩童的口吻講故事給大人聽的娛樂故事,後來才迎合潮流演變成給孩子講的故事,諸如《小紅帽》、《睡美人》、《白雪公主》、《灰姑娘》、《青蛙王子》等。
  • 童話裡都是騙人的?原版《格林童話》可能會顛覆你對世界的想像!
    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童話故事都是在小時候聽的,卻能讓我們記一輩子?有人說,童話故事是為小孩而設的,故事中蘊藏著他們對這個世界該有的認知,故事的教訓也是他們一輩子也受用的道理。然而,童話故事的美麗到頭來也只不過是一個又一個的謊言,也是成人們用來包裝真實世界的糖衣。
  • 真正經歷過後才明白,《小馬過河》其實是寫給大人的童話
    「兒童啟蒙」是個歷久彌新的話題,世界上任何國家都非常重視這個問題,我們中國很早就有自己的兒童啟蒙讀物了,最著名的當屬「三百千」,也就是常說的《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到了現如今的社會,又出現各種更加好玩有趣的寓言童話故事,這些與老一輩的經典共同滋養著祖國新生代的花朵們。
  • 王爾德《夜鶯與玫瑰》:唯美又悲情的童話故事
    本書是收錄非常完整的一個版本,王爾德的9篇童話和6篇散文詩;譯者是復旦教授、王爾德研究專家談瀛洲,對其唯美主義有較為深刻的了解。王爾德的童話,不是給小孩子看的,而是給十八歲之後的孩子而設,這本書映射了太多他對人世的看法。
  • 成人的世界,總是需要童話故事的點綴!
    經典的枕邊故事從抽象文字變成具象畫面,與時尚碰撞創造了視覺的新藝術。時尚與童話,這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領域總是糾纏不清。這幾年在時尚行業,除了二次元和科技運動風之外,賦予自己時裝童話故事形象中人物靈魂的設計師也大有人在。「對於我來說,生活是有它格林童話(Brothers Grimm fairytale)的一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