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歲老人與妻子一牆之隔,10天見不到一次面:人老了才知老伴有用

2020-12-08 孤獨的幸福樹

都說「少年夫妻老來伴」,這話,我想若不是真的到了老年,是很難感同身受的。

這就像很多老人在年輕時曾說「我將來老了不用子女照顧,不給他們添負擔」一個道理,實際上等你老了身體狀況會如何,會不會生病,是不受你自己控制的。

我說這些的目的是什麼呢?就是想要告訴你,人生很長,話不要說得太滿,事也不要做得太絕,給別人留退路就是給自己留退路。

我外婆家的村子裡有這樣一個男人,他年輕時吊兒郎當四處遊蕩,從不肯安分過日子。他妻子懷著孕忙裡忙外,他不但不幫忙,還到處去拈花惹草。他有兩個孩子,據說妻子生產時他都不在身邊,更別指望他能伺候月子了。

男人的行為傷了妻子的心,但是那個時候是很少有人想著離婚的,大家似乎都沒有那個概念,這個男人的妻子也是一樣。她對男人很失望,甚至是很厭惡,她不願意再跟他一起過,但是她從沒想過離婚。

既沒想著離婚,又不願意一起過,那怎麼辦呢?

男人的父母就住在他們隔壁,一牆之隔。這個妻子就把男人的衣物鋪蓋收拾了一下送到他父母那邊了,說讓他跟父母住一起方便照顧兩個老人。

這個男人其實是巴不得脫離妻子的視線的,他想著反正他父母身體都還好,也用不著他怎麼照顧,他正好可以光明正大地去四處遊蕩了。可是男人的父母心裡跟明鏡似的,知道是兒媳婦故意的,他們也怕將來兒子過不好,就總想方設法讓兒子回去。

這個男人當時對他父母是這樣說的:「你們不用費這個心思了,我巴不得永遠不回去呢,眼不見心不煩,只要她不來求我,我這輩子都不願意見到她。」他們兩家只隔了一堵矮牆,男人這話說得多了,自然也就被妻子聽到了。

你說這個男人有多可笑呢?

其實我們都能聽得出來他說的是氣話,或者是在父母面前故意表現出來的強硬。但是也從側面反應了一點,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自己做了錯事,想的不是去彌補追悔,而是指望著妻子來求他回去。

可是男人們永遠不要忽略了女人的意志和決心。都說女人容易心軟,那是因為她的心還沒被傷透。當你真的傷透了她,那你這輩子都別指望她能回頭了。

當這個男人的妻子聽到他說出那番話的時候,她的心就已經被傷透了。在那之前,她可能也只是賭氣,沒有真的想著互不相干。可自從她聽到那番話,她就真的把男人當成了路人。此時那個男人還做著妻子求他回去的美夢呢。

當時我外婆家離這個男人和他父母家很近,互相之間常常串門,就總是聽男人的父母說起他們兩口子的事。男人的父母曾去勸過兒媳婦,希望她能給男人個臺階下,放低姿態讓他回去。他們還說,哪個男人年輕時不犯糊塗呢,你總得給他點兒時間讓他長大。

這裡面就牽扯到了一個很常見的現象,做父母的總覺得自己的兒子還小,還需要時間成長成熟,而不認為兒子犯的錯有多嚴重。甚至可能還會覺得是兒媳婦小題大做。

事實上,男人有了兩個孩子還不懂過日子,還去吊兒郎當胡作非為,多少都有著父母縱容的結果。若是父母明事理,必然是會要求兒子痛改前非,求得兒媳婦的原諒的。可從這對公婆要求兒媳婦給兒子臺階下的做法來看,這個男人的父母也不是那種明事理的父母。

在這裡,我要提醒一下那些父母們,尤其是當了公婆的父母們,一定不要太縱容自己的兒子,讓兒媳婦受委屈,你這不是為了兒子好,是給他的將來挖了個大坑。

那個男人就在父母的半規勸半縱容下渾渾噩噩了好多年,後來父母相繼離世,他就更沒了規矩,據說生活作風一度成了村裡的一樁「趣談」。

男人的妻子一個人養大了孩子,幫孩子娶妻生子,過起了其樂融融的生活。而這個男人隨著年齡的增長身體越來越差,到最後臥床不起了。

今年,那個男人80歲了,已經躺在床上不能自理三年多了。我曾問過我外婆,這三年多都是誰在照顧他,外婆說是他的兒子兒媳,每天來給他送飯,送完飯就走了,有時候忙起來,可能一天才來送一次,男人就只能餓著,挺可憐的。

我問,那他妻子呢?外婆的回答是這樣的:「他妻子還跟他一牆之隔住著,有時候被孩子們勸著會過去看他一眼,兩分鐘就走了。男人曾經埋怨跟老伴兒10天見不到一次面,說不指望她照顧,就是陪他說說話也好,自己整天躺在屋裡太悶了。可是這能怪誰呢,他自己年輕時把話說太滿了,說一輩子不願意見她,人只有真的老了才知道老伴有用啊。」

我外婆今年也80多歲了,我外公五六年前就離開了,我想,她這幾年來,定是體會過了孤獨的滋味,時刻思念著我外公吧。也正因為如此,她對這種「少年夫妻老來伴」的感受才是深刻的。

在從外婆家回來的路上,我就一直在想這樣一個問題:既然人老了也就知道老伴有用了,為什麼那個男人的妻子不跟他一樣渴望老伴陪著說說話呢?

我想,這應該有兩個原因。

首先,他年輕時把他妻子傷得太深了,她寧願一個人孤獨,也不願意與他相伴。其次,他妻子養大了孩子,有了孫子,是可以享到天倫之樂的,而他,因為事情做得太絕,既得不到愛人的照顧,也得不到孩子的陪伴,因此他比妻子更需要老來伴。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呢?

我在跟一些朋友或者讀者討論婚姻這件事的時候,有很多男士都會表達出這樣一個觀點:男人是不太依賴婚姻和妻子的,有時候一個人過反而更輕鬆。

那麼我來告訴你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想法。因為你現在年輕體壯,可以賺錢,可以應對生活,可以出去遊玩,甚至還有父母照料你,婚姻於你來說確實增添了束縛。可是幾十年後呢?當你老了病了,你還能理直氣壯地說這樣的話嗎?

對,你可能攢了很多錢,但那些錢是需要別人幫你才能變成吃的喝的甚至去醫院看病的,你也可以花錢請保姆照顧你,但保姆是不會真心誠意陪你聊天解悶的。你也許會有孝順的孩子,但孩子也有自己的日子,也要打拼自己的事業,他沒時間一直陪著你。

只有那個風裡雨裡跟你走了一輩子的愛人,才是真正能夠陪在你身邊的人。如果她身體硬朗,她會照顧你,如果很不幸地她身體也不好了,你們可以相互鼓勵相互陪伴,這日子也是充滿了溫暖的。

真的,請從現在開始,珍惜你的「老來伴」吧。

作者簡介:孤獨的幸福樹,一個喜歡讀書和寫字的女子,希望我的文字能夠伴你溫暖前行。

相關焦點

  • 成都一89歲老人作詩300首紀念去世老伴(圖)
    寫到90歲 與老伴相約到老     陳婆婆生前在80歲大壽時,曾半開玩笑地埋怨徐大爺一生愛寫詩,寫了1000多首詩,崇州的天主堂雞片或剛播的電視劇都可以寫進詩詞裡,卻不寫一本詩集送給老婆。徐大爺抱歉地笑笑。
  • 耄耋老伴不要妻子,要保姆,聲稱這才是幸福,網友回答:支持
    耄耋之年的楊德義老人和妻子都是某高校的退休教師,夫妻兩每月有上萬元的退休金,兒女都是社會精英,生活無憂,半年前,妻子周文秀去廣州照顧外孫,留守在家的楊德義老人天天打電話追問妻子何時歸家,說自己很想念妻子,可是當妻子回到家裡的時候,楊德義老人卻消失不見,一同不見的還有4床被子和3桶食用油
  • 17個80歲老人摩託環島騎行13天:他們創造了不老傳說
    80歲,是不是還有做夢的權利?80歲,是不是只能待在家裡,聽電視到睡著?還是會跳進海洋球世界,說什麼都不肯回家?在中國臺灣,有一群80歲的老人決定「發起夢想」。17位騎士,年紀最大的89歲,最小的71歲,2位罹患癌症,4位需要戴助聽器,5位有高血壓,8位有心臟病,每一位都有關節退化的毛病。
  • 17個80歲老人踏上「不要命」的旅程,看完不好意思說自己老了
    80歲,是不是還有做夢的權利?80歲,是不是只能待在家裡,聽電視到睡著?還是會跳進海洋球世界,說什麼都不肯回家?又或者,沉迷遊戲?在中國臺灣,有一群80歲的老人決定「發起夢想」。阿桐伯今年81歲,是服裝作坊老闆,他會把歡迎會上收到的每朵花,都放在車頭照片旁。照片裡是他妻子,21年前因腦溢血過世,妻子身前愛花,阿桐伯一口氣種了幾百盆。阿桐伯說,年輕的時候,都會載她去環島,一年一次。
  • 80歲大爺乘公交弄丟78歲老伴 一家人焦急萬分時 司機發來信息報平安
    走失的母親被公交司機安全帶回,他的感激之情溢於言表。老兩口出門大爺發現老伴沒回來1月7日中午,家住鐵西區的陳大娘和老伴兒段大爺一起乘公交車出門,回家的路上,80歲的段大爺在西部貨運站下了車。可是到了家,段大爺才反應過來,老伴兒沒跟著下車,於是趕緊給兒子打電話。
  • 晉南農村,75歲老人開電動三輪車,帶半身不遂老伴週遊散心
    近日,攝影師外出採風,在路邊看到一位戴帽子的老大爺站在一輛三輪車邊,他正在和裡面的人說話,三輪車後面焊了個夾子,上面用繩子綁著一輛摺疊輪椅,三輪車帶輪椅什麼情況?老人家好像哪裡見過?遂上前搭訕。老人家說,看著面熟,人老了記性不好,認不出來了。攝影師提示老人家,您不記得了?夏天的時候,您在集市上賣桃子,當時天剛剛黑,您正在餵老伴和油茶,有人在給您拍照,想起來了嗎?老人家說「哦,想起來了,那天我出來賣桃子,碰見你在拍照。」圖為,當時剛剛天黑的集市上,陳大爺在餵老伴吃飯。
  • 91歲妻子在老伴懷裡「撒嬌」,老伴寵溺式哄吃飯
    近日,一則老太太生病住院,在老伴身邊「撒嬌」的視頻火了朋友圈。網友紛紛點讚說:「你永遠是我手心裡的寶!」也有網友感慨道:「婚姻就是哪怕你滿頭白髮,我也是你最溫暖的依靠!」12月10日,記者在朋友圈看到了這則溫暖眾多網友的視頻,視頻中,一位滿頭白髮的老太太依靠在病房床頭處,一臉「委屈」的模樣,趴在老伴的耳邊訴說著什麼。老伴聽到後,趕緊撫摸著妻子的手安慰。期間,老人擔心妻子生病沒胃口,就換著花樣給老人餵水果罐頭、包子等。老太太看到老伴餵包子,還不忘先問問老伴吃了沒。
  • 八旬老人為老伴寫情歌 找專業譜曲人作曲給老伴驚喜
    青梅竹馬,兩小無猜,走到了耄耋之年,銀髮蓋頭……」這是81歲的侯老伯寫給老伴兒的情歌《老倆口》的歌詞。  侯老伯今年81歲,老伴77歲,兩老口家住貴陽市威清路社區的一個小區,是小區一對出了名的恩愛老夫妻。下樓梯時,老人牽著老伴兒的手,散步時,老人還牽著老伴兒的手,甚至買菜時,兩個蒼老的身影依然緊緊連在一起,令很多年輕人心生羨慕。
  • 活到老唱到老秀到老 重慶80歲老人「歌痴」的樂活人生
    80歲的魏茂金老人則相反,他唱歌系統得多:嗓子,每天要練;怕影響發聲,菸酒辣一點兒不沾;過筋過脈的地方搞不懂,花錢請專業老師教;唱功精進了,就走出家門去秀,各個地方打比賽超過30多次,贏回一張又一張證書。「唱歌嘛,就要比,勝出來的才是高手噻。」這句話,是魏茂金的比賽宣言。
  • 84歲老人買火車票千裡看望癌症老伴:站票也行,我要去見最後一面
    據了解,這位喬大爺今年84歲了,這次買火車票去北京是為了看望重病的老伴。當記者詢問大爺老伴情況時,大爺的眼中充滿著無奈和悲傷。大爺告訴記者,老伴得了肺癌在北京治療,如今病重他要前去看望,這可能就是最後一次見面了。
  • 80歲退休教授帶50歲保姆離家租房同住,稱喜歡她,妻子:不知羞恥
    80歲丈夫退休前,是大學的教授。妻子從外地回家發現丈夫不見了,原來他帶著50歲保姆離家出走、租房同住,只因喜歡保姆。妻子大罵:不知羞恥! 周女士和楊先生結婚40年,兩人都是長沙一所高校的退休老師。
  • 老伴去世了,到底該不該再找個老伴?網友:看了評論心理拔涼!
    老伴去世了,到底該不該再找個老伴?網友:這麼多年我只碰見一個伯伯,妻子病了,他一直陪床照顧,妻子去世以後,他50多,很多給他介紹的他都不要。還是一個他妻子的朋友勸他,他才說,你們都是好心,我知道,但是我總覺得她還在,我在家裡還能聽見她的聲音。也許以後會找吧,現在真不行。
  • 88歲老人用毛筆寫英文 常用英語向老伴表白(圖)
    七夕節那天,88歲夏匯泉老人,用一段英語向80歲老伴鄒京瓊表白。  鄒婆婆說,英語表白是夏爺爺慣用「伎倆」,也是他們34年相濡以沫的生活中,屬於夏爺爺與她的快樂秘籍。  有她陪伴  學英語so happy  「Welcome to my home。(歡迎來我家。)」
  • 72歲老人徒步萬裡尋妻,找不到願死在路上
    磨破了六雙鞋,要找的人還是不見蹤影,只留下一張張尋人啟事在牆上。風吹日曬下,薄薄的A4紙撐不了幾個月便褪色、破損。再次經過的時候,王玉明會把舊的撕下,再貼上新的。碎紙片被他揉成一團,塞進手提袋裡。人沒了蹤影,他不忍心照片也隨風而去——「我要把她帶回家。」▲72歲老人徒步萬裡尋妻:找不到人願死在路上。
  • 64歲老人坦言:老伴意外過世後,我反而感覺活得輕鬆了許多
    馬路邊人群熙來熙往,但是那些能夠牽手一起出門的老人少之又少,因為有的人在人生道路上走著走著就會失去了自己的另一半,剩下自己一個人活在追思與沉痛中。如果那些能從年少牽手到白髮暮年的時候,那樣今生就可以說是再而無憾。但,有的不人不是這樣的,他從結婚後,因為各種原因,一直活在婚姻的沉痛中,夫妻兩人一直怨恨著對方。
  • 「喪偶以後,最親的不是孩子」,80歲老人幡然醒悟,子女多沒用
    其實,活了一輩子,等到喪偶的那一天才發現,留下的那個人才是最痛苦的。也許有人會說,「老伴沒了,還有孩子」,真到那一天就會發現,老伴走後,子女並不是最親的人。歲老人幡然醒悟,子女多沒用「你是不是老年痴呆了」、「別管她了」、「老了還這麼煩人」……聽著幾個孩子們對自己的抱怨,王阿姨忽然想起了老伴生前的話,「年紀大了,別只顧著孩子」。
  • 66歲退休金高的老人為什麼很難找到老伴?真實原因讓人退避三舍
    66歲老劉老師又開始處對象了,村莊上的人聽了之後,只是一笑了之,不再過多關注他找對象的事了。老劉老師的妻子在他55歲那年因車禍去世,他頓時成了孤家寡人。雖然天天和女兒女婿住在一起,但內心的孤獨是誰也解決不了的,於是老劉老師開始尋覓那個合適自己的人。時至11年,卻仍然沒能如願。
  • 兒女們對有退休金的老人是真心孝順嗎?3位80歲老人的話,很扎心
    那麼,那些有退休金的老人,晚年過得怎麼樣?兒女對他們是真心孝順嗎?我們來聽聽這3位80歲老人怎麼回答,太扎心了。心想,如果沒有這些退休金,自己估計早就找老伴去了。80歲的張阿姨:如果我沒錢,兒女們不會那麼勤快的來看我,這是人性我今年80歲了,老伴走後,我一直都是一個人生活,因為獨居慣了,自由自在,三個兒女各自都有各自的家庭和孩子。
  • 83歲的老頭還能找老伴嗎?老人說:搭夥5年,平淡幸福過餘生
    因為現在人的壽命延長,再加上選擇自由的人多。 生活裡大多數60、70歲的老人再找老伴的多,如果83歲的老人還想再找老伴,會被兒女勸說:都八十多歲了,還有多少日子的啊?別折騰我們了,安心的過幾天舒服日子不行嗎?
  • 裸捐48萬建大佛,念佛往生現舍利子:八十歲老人的修行之路
    曾經教導女婿「炒豬肝必須炒十八鏟,多一鏟太老,少一鏟不熟」的他,在皈依後,竟不聲不響的就戒了煙、戒了肉,說放就放下了。2007年1月,張老菩薩又在深圳弘法寺受了三皈五戒,2010年5月在廬山東林寺求受菩薩戒,2015年10月增受了菩薩戒。受戒後張老菩薩老老實實持戒,六齋日、年三長齋月都跟老伴一起過午不食,有一次有事錯過了過午時間,他硬是餓著肚子等到第二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