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桶全是快遞紙箱,雙11後全湖南2億件快遞包裝該如何處理?

2020-12-19 瀟湘晨報

今年「雙11」成交額和物流訂單量再破紀錄。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4日,郵政、快遞企業日投遞量達3.45億件,創行業日投遞量歷史新高;湖南省快遞行業協會預測,「雙11」期間,全省快遞包裹處理量將超過2億件。

購物狂歡之後,與數以億計的商品一同出現的,是數量龐大的膠帶、紙箱、泡沫緩衝材料、商品塑封等,海量快遞包裝「垃圾」去哪兒了?

三湘都市報記者追蹤發現,儘管電商及快遞公司在包裝、配送、回收等環節開始採取「綠色」舉措,但環保包裝材料價格偏高、快遞網點回收存儲不便、消費者配合度低仍是快遞「綠色轉型」路上需要破解的難題。

開福區安康路中通快遞網點內的快件包裝回收箱已被塞滿。

11月17日,長沙凱樂國際城小區附近的「媽媽驛站」快遞代收點內碼放著大量快遞。

現場 邊收貨邊拆,快遞包裝隨手扔進垃圾桶

11月16日,長沙凱樂國際城小區附近的「媽媽驛站」快遞代收點內,數百個包裹被進行人工編碼,整齊地擺放在貨架上。僅供兩人並排站立的過道,站著5名取快遞的住戶。

鄧女士領到包裹後,拿起桌上的小刀劃開膠帶,一層層剝下填充氣泡膜,從紙盒中取出一隻長約5釐米的口紅。「拆包裹也挺折騰,一隻口紅包得夠嚴實。」說完,她將包裝盒及填充物隨手扔進了門口的塑料筐中。

儘管大多數住戶選擇將包裹帶回家拆封,但代收點附近的2個垃圾桶及塑料筐在半小時內就已堆滿被丟棄的快遞包裝,部分包裝物被堆放在垃圾桶旁。記者注意到,不少包裝盒僅僅是封口的膠帶被拆開,整體完好。

「最近幾天的快遞實在是太多了,垃圾箱裡裡外外都是快遞紙箱和黑色包裝袋。」小區保潔員廖阿姨介紹,近幾日,快遞包裹數量暴增,原本一天兩次的垃圾清運工作不得不增加到一天三次,「紙箱踩扁後還可以賣給廢品回收站,塑膠袋、泡沫箱跟生活垃圾一起倒入了垃圾站。」

行動 膠帶瘦身、原包裝發貨……「綠色」成快遞熱詞

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發現,快遞包裝帶來的環境問題日益凸顯,物流行業的「綠色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電商及快遞公司已在包裝、配送、回收等環節開始採取「綠色」舉措。

今年初,國家郵政局開始大力推動實施「9571」工程:到2019年底,實現電子運單使用率95%,超50%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循環中轉袋使用率達70%,1萬個郵政快遞網點設置包裝廢棄物回收裝置。

「湖南的實施情況好得多,目前,省內超99.9%的企業用兩聯電子面單替代了傳統手寫式四聯面單,百世快遞則首次使用一聯電子面單。」湖南省快遞行業協會秘書長伍聲揚介紹,在膠帶瘦身方面,寬度從15釐米縮減至10釐米、5釐米,企業嘗試普通輕件打「一字條」、中大件打「十字格」的打包方式來減少膠帶使用量。

此外,今年「雙11」,申通長沙公司新增10萬個新型環保包裝袋,用於90%以上省內快遞的分撥、流轉。「環保袋分汽運件、航空件及易損物品三大類,由防水尼龍布製造,自然環境下3個月可降解,能循環使用超過50次。」申通湖南公司長沙轉運經理劉海平介紹,環保包裝袋循環使用一次的成本僅6分錢,相較於成本1-2元的一次性塑料編織袋,大大降低了包裹轉運成本。

令人欣慰的是,電商平臺和快遞企業的「綠色化」行動遠不止如此。如,順豐快遞推出共享快遞盒「豐BOX」,快遞員將3C、奢侈品等商品交付至消費者手中後,「豐BOX」將被帶回倉庫重複使用;京東及菜鳥聯盟均在推動商品原廠包裝發貨,菜鳥方面表示,天貓超市超70%不易破損的商品已採用原裝發貨模式;悅詩風吟、OLAY等企業則使用玉米桔梗製作的可降解填充物及拉鏈式無膠帶紙箱……

難題 可循環材料成本高、消費者配合度低等仍待破解

2019年,「推廣快遞綠色包裝」首次寫入政府工作報告,「綠色」成為快遞公司的「一號工程」。目前,從打包發貨、中轉分揀、再到運輸送達的綠色物流鏈已然形成,但環保包裝材料價格偏高、快遞網點回收存儲不便、消費者配合度低仍是快遞「綠色轉型」路上需要破解的難題。

「長29cm、寬17cm、高19cm的三層特硬紙板拉鏈式無膠帶紙箱價格需4元一個,普通紙箱只要1.1元,兩者相差近4倍;可降解環保快遞袋的價格也與普通塑膠袋差1-2倍。」淘寶皇冠賣家肖苒表示,環保膠帶、紙箱的價格偏高,讓不少賣家對「綠色」快遞望而卻步。

長沙市開福區安康路中通快遞網點店主介紹,為鼓勵消費者當場拆封快遞並留下包裝,網點會免費提供塑膠袋,快遞箱和氣泡膜將免費提供給寄快遞的顧客。「一卷寬45毫米的膠帶批發價約3元、長100米的氣泡膜批發價約45元,鼓勵消費者將包裝留在站點,可節約發貨包裝成本。」該店主表示,儘管店內在醒目位置擺放了快遞迴收箱,但用戶出於攜帶方便、隱私保護等方面考慮,願意現場拆包的顧客僅佔15%。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即便紙箱無法直接二次利用,也能當廢紙回收;而快遞塑膠袋、運輸生鮮使用的泡沫箱及冰袋等冷鏈耗材依舊是不可回收物,它們只能通過焚燒、填滿等方式處理。

「纏著透明塑料膠帶的紙箱需要耗費大量時間進行二次處理,否則會影響到造紙廠打紙漿過濾器工作,且廢紙箱回收價格遠不如報紙、書本。」長沙一位研究垃圾分類十餘年的業內人士透露,即便企業使用可降解塑膠袋,但回收企業單獨開闢回收線的成本偏高,它們最終會被混入不可回收垃圾中統一處理。

聲音業內盼建循環利用體系

據湖南省快遞行業協會測算,「雙11」期間,全省快遞包裹處理量將超2億件,約佔今年快件處理總量的5%。

「儘管湖南省向郵政、快遞企業發放了1000個快件外包裝廢棄物回收箱,但按照全省現有1萬個快遞攬投點估算,需5萬個回收箱才能覆蓋市州、鄉鎮的主要小區、社區及學校。」長沙一名業內人士坦言,當下回收箱投放數量與實際需求相差甚遠。

他認為,當快件外包裝末端回收、清運未建立完整回收體系前,破損紙箱、填充物、泡沫仍會被丟入垃圾桶,「電商平臺以及快遞公司對紙箱回收再利用尚無激勵政策,站點和消費者缺乏回收動力。包裝材料建立行業標準,將有效降低快遞材料回收的難度。」

「電商不斷擠壓快遞公司利潤空間的情況下,膠帶瘦身、減少包裝填充物、普通瓦楞紙箱循環利用能幫助企業降本增效,在政策法規上只需引導即可取得成效。」伍聲揚認為,在難以回收利用的包裝耗材的處理上,仍需出臺強制性政策,以督促企業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和環境成本。

延伸快遞包裝垃圾給環境帶來巨大負擔

11月11日,環保組織綠色和平、擺脫塑縛與中華環保聯合會聯合發布的《中國快遞包裝廢棄物產生特徵與管理現狀研究報告》指出,2018年,全國共消耗快遞包裝材料941.23萬噸,其中,紙類包裝材料重量約佔91%,塑料類包裝材料重量約佔9%。而生產、使用及處理上述材料共排放約1303萬噸二氧化碳,需要種7.1億棵樹才能吸收。

《報告》還提到,2000年至2018年間,中國特大城市快遞包裝垃圾增量已佔生活垃圾增量的93%。按照該速度估算,2025年,中國電子商務和物流行業所產生的快遞包裝垃圾將翻兩番,達4127萬噸,將給環境帶來巨大負擔。

他山之石

日本:制定《包裝再生利用法》,鼓勵建立回收站,消費者將包裝廢棄物進行分類後,收運系統將通過定時回收、集合中轉等方式,運輸至專門的處理中心進行再循環、再製造處理。

德國:1991年,德國出臺《包裝廢棄物管理辦法》,提出包裝廢棄物應按照「減量化、再利用、再循環、最終處置」的順序進行,強制性要求包裝生產商、銷售商對包裝回收共同負責。

美國:為提高企業回收包裝的積極性,美國各州政府根據企業包裝回收利用率的高低,適當免除企業相關稅收。

法國:1994年出臺的《包裝廢棄物運輸法》明確規定,消費者有義務將廢棄的包裝物主動交給生產商或者零售商回收處理。在回收系統中,各級之間籤訂協議書及約定書,責任分工明確。

來源:三湘都市報

相關焦點

  • 紙箱回收、源頭減塑、膠帶「瘦身」——全年超800億件快遞包裝...
    39.65億件,這是今年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總共處理的快件數量,其中僅11日當天快件數量就達到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再創歷史新高。據國家郵政局預測,今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將超800億件,越來越多的百姓獲得快遞業發展帶來的便利。快遞數量快速增長的同時,數量龐大的快遞包裝應該如何處理?
  • 「雙11」快遞包裝去哪了?收廢品大媽一天收800斤紙箱
    「雙11效應」在短時間內讓電商爆了單,讓快遞爆了倉,而當近40億件快遞打包上路之後,「雙11」最後一站點爆的就是廢品市場。「雙11」會產生多少快遞垃圾?這兩天,餘燕(化名)只要拿著廢舊紙箱出門,就感覺自己像明星一樣受人矚目。
  • 「雙11」快遞的包裝都去哪了
    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當你收到快遞,打開包裝取走物品後,快遞包裝盒去了哪裡呢?平時你是如何處理快遞包裝盒的?這些包裝盒都是嶄新的,如果丟掉太可惜,所以我把它們收集起來,寄件時可處理後再利用。 」  隨後記者走訪了李滄區和嶗山區多個小區了解到,雖然有部分市民都是拆完快遞直接將包裝盒丟在垃圾桶裡,但也有不少市民會收回家用來裝雜物。  廢品收購點  單日回收紙箱四五千斤  「雙11」效應已經直接映照在小區的垃圾桶邊。
  • 雙11包裝盒塑膠袋快遞垃圾如何有效處理?快遞包裝應推廣重複使用
    雙11包裝盒塑膠袋快遞垃圾如何有效處理?數量龐大的快遞垃圾如何進行有效處理呢?記者調查發現,其實很多人對快遞包裝如何進行垃圾分類並不清楚。今年「雙十一」期間,在北京生活的小吳又開啟了買買買模式。在一陣消費狂歡之後,他家裡一下就積攢了幾十件快遞包裝,怎麼處理這些包裝讓小吳犯了難。
  • 「雙11」讓廢品站爆倉 全國郵政快遞處理近40億快件
    來源:澎湃新聞「中國新聞網」微信公號11月19日消息,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剁手黨」們的實力再度震撼世界。「雙11效應」在短時間內讓電商爆了單,讓快遞爆了倉,而當近40億件快遞打包上路之後,「雙11」最後一站點爆的就是廢品市場。
  • 雙11快遞包裝都去哪了
    11月1日至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當你收到快遞,打開包裝取走物品後,快遞包裝盒去了哪裡呢?平時你是如何處理快遞包裝盒的?」昨天上午,記者在福臨苑小區門口看到,一名快遞員正在處理市民丟棄的快遞盒,他告訴記者,「這些都是今天的快遞,有的人拿到手就迫不及待地把箱子拆了,拿走裡面的貨物把包裝盒留了下來。這些包裝盒都是嶄新的,如果丟掉太可惜,所以我把它們收集起來,寄件時可處理後再利用。
  • 快遞包裝垃圾該如何處理
    眼下,網購已成為我們的重要生活方式,在急速增長的快遞業務背後,商家用於包裝網購商品的快遞盒一天比一天多,從而產生了大量的快遞垃圾。除了部分紙箱可作為廢紙回收,很多塑料、纖維料的快遞包裝袋及填充物往往使用一次後就被隨意丟棄。如何在享受網購給我們帶來便利的同時,兼顧資源回收成為一個值得思考的社會問題。
  • 「雙11」過後,海量「快遞垃圾」去哪了
    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顯示,11月14日,郵政、快遞企業日投遞量達3.45億件,創行業日投遞量歷史新高;湖南省快遞行業協會預測,雙「11」期間,全省快遞包裹處理量將超過2億件。 購物狂歡之後,與數以億計的商品一同出現的,是數量龐大的膠帶、紙箱、泡沫緩衝材料、商品塑封等,海量快遞包裝「垃圾」去哪兒了?
  • 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快遞包裝何去何從?
    「一天平均得拆四五個快遞,廢棄快遞紙箱瞬間堆成了小山。」市民朱女士前一陣子網購的物品這幾天集中到貨,光拆快遞就忙得她不亦樂乎。朱女士購買的物品中,有鞋子、家居用品,還有生鮮食品,拆完快遞後留下了一大堆牛皮紙箱和白色泡沫箱,瞬間在家裡堆成了一座「小山」。像朱女士家的這種場面,最近在「剁手族」中較為常見——廣大購物者拆完快遞後如何處理紙箱?
  • 又是一年快遞「井噴期」 快遞包裝何去何從?
    朱女士購買的物品中,有鞋子、家居用品,還有生鮮食品,拆完快遞後留下了一大堆牛皮紙箱和白色泡沫箱,瞬間在家裡堆成了一座「小山」。像朱女士家的這種場面,最近在「剁手族」中較為常見——廣大購物者拆完快遞後如何處理紙箱?相比於往年,有哪些更科學環保的處理方式?「雙11」後,海量快遞陸續抵達,隨之產生的快遞包裝物數量可想而知。其中,有紙殼箱、塑膠袋、膠帶、泡沫箱、冰袋等包裝物。
  • 今年「雙11」,海量快遞包裝能「綠」起來嗎
    原標題:  今年「雙11」,海量快遞包裝能「綠」起來嗎  預計快遞將超10億件,包裝原材料上漲倒逼電商平臺快遞企業直面存在的問題  超過10億件!這是國家郵政總局最新預測的今年「雙11」期間(11月11日至11月16日)全行業的快遞處理總量。
  • 快遞堆小山,紙箱堆大山!別愁,這樣處理環保又省錢
    讀創/深圳商報首席記者 鄭健陽 記者 寧可堅距離「雙11」已經過去一周了,相信不少小夥伴都已經收到了心心念念的快遞,然而,收快遞一時爽,整理紙箱是一場接一場。據國家郵政局監測數據,11月1日-11日,全國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快件39.65億件,其中11月11日當天共處理快件6.75億件,同比增長26.16%,再創新高。
  • 「拆箱高峰」後,快遞包裝「減塑」還差哪
    三湘都市報·華聲在線記者 黃亞蘋各種大小的紙箱被拆開、壓扁,疊放成一摞……11月27日,家住長沙市天心區南湖路的周小姐看著陽臺一角的快遞紙箱有些發愁,「平時一兩個箱子就隨手留在快遞站,『雙11』囤了不少日用品,攢的二三十個紙箱不知該如何處理。」
  • 雙11後「快遞紙箱」變廢為寶,踐行綠色生活
    11月22日下午一場圍繞「快遞紙箱」的再利用「變廢為寶」快遞紙箱改造展示活動在勤業新村第二社區展開。活動現場來自江蘇城鄉建設職業學院的秦老師帶領社區居民動手利用廢棄的快遞紙箱、包裝袋改造成立體粘貼畫。
  • 新媒:中國快遞業務量破800億件 包裝處理成難題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新媒:中國快遞業務量破800億件,包裝處理成難題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快遞業務量破800億件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中國快遞業務突飛猛進,業務量首次破800億件
  • 港媒:40億件快遞,包裝垃圾怎麼處理
    香港《南華早報》11月18日文章,原題為「隨著光棍節快遞量達到近40億件,創紀錄的銷售使包裝垃圾成為新的關注焦點」。今年中國「光棍節」購物狂歡期間,快遞量達到近40億件,為電商行業創下新紀錄。今年中國全年的快遞業務量有望超過800億件,比去年至少增加25%。但隨著更多人為圖方便而蜂擁網購,由此產生的包裝垃圾和汙染量也引發有關新問題。
  • 雙十一快遞盒不要扔 DIY快遞盒可變身貓爬架
    11月12日,國家郵政局發文稱,根據監測的數據顯示,11月11日當天全國各郵政、快遞企業共處理5.35億快件,預計在11日至18日的「雙十一」旺季高峰期,全中國的郵政快件業務量將達28億件。快遞盒內的物品是寶貝,包裹它的快遞盒只能變成垃圾嗎?你是不是也對堆積如山的快遞盒束手無策?動手DIY,硬邦邦的快遞盒也可以變身軟嚯嚯的貓爬架。
  • 830億件快遞背後:垃圾處理費43億,有人靠紙箱成中國女首富
    文 | 《財經天下》周刊 劉雪兒編輯 | 陳芳830億件,同比增長30.8%,這是我國快遞業2020年的成績單,作為全球第一大快遞國,我國再一次刷新了紀錄。剛剛過去的2020年,可以說是我國快遞業突飛猛進的一年,業務量先後突破500億件、800億件兩個大關,並且從500億件到800億件,只用了短短三個多月的時間。
  • 膠帶、泡沫、紙盒……當快遞包裝遇到垃圾分類,你會如何處理?
    快遞員正在送貨。每年的「雙十一」都是網購的高峰期,據深圳市郵政管理局透露,11月13日至15日,深圳「雙11」派件量迎來了全年峰值,一天就有超過1400萬件快遞送到市民手中。很多人已經收到自己訂購的商品,但隨之而來的還有成堆的膠帶、泡沫、紙盒……這些快遞包裝你是如何處理的呢?
  • 新媒:中國快遞業務量破800億件,包裝處理成難題
    新加坡《聯合早報》12月21日文章,原題:中國快遞業務量破800億件  受新冠疫情影響,今年中國快遞業務突飛猛進,業務量首次破800億件。根據中國國家郵政局中國快遞大數據平臺實時監測,當天早上,一個從湖北黃岡寄往湖南長沙的快遞包裹,成為2020年中國第800億件快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