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第11號颱風 「海葵」攜風帶雨侵襲江蘇,影響時間之長、過程雨量之大為近年來少見。江蘇各級氣象部門積極優化氣象信息發布渠道,拓展發布手段,提高信息含金量。準確、及時、有效的氣象信息成為各級地方政府、各行各業抗禦颱風的 「指南針」。
氣象信息成為決策參考
颱風來襲,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批示要求,全力做好防禦工作,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對此,省氣象局全力做好決策氣象服務工作,第一時間把颱風最新信息送到防颱風的最前沿,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從8月6日起,省氣象局連續4天參加省防指召開的8次颱風會商會,連續6天製作發布8期 《重要天氣報告》。在颱風臨近時,省氣象局向省委、省政府及相關政府部門每3小時發布 《颱風最新動態》。省委書記羅志軍、省長李學勇、省委副書記石泰峰、副省長徐鳴先後10餘次作出批示,要求繼續加強預報監測和防臺防汛工作,不能有絲毫放鬆。江蘇省政府啟動了颱風Ⅱ級應急響應,連續下發兩個緊急通知要求切實做好防臺抗臺工作,全力做好防範山洪泥石流災害和應對城市強降雨工作。
「海葵」影響江蘇期間,省氣象局建立了颱風防禦應急決策簡訊發送群組,從8月8日起,為省、市、縣政府,水利、海洋、交通、民政等關鍵部門和關鍵崗位的防臺一線責任人發送颱風預警簡訊30餘萬人次,為各地部署抗禦颱風提供了最新、最快、最準確的氣象信息。蘇州市氣象局派出氣象應急衛星指揮車,組織追風小組到太湖地區進行監測,採集颱風前沿氣象資料,向地方發布。
全網發布送到千家萬戶
8月6日晚,蘇州市民潘女士收到簡訊:「受颱風『海葵』影響,我市8日至9日將有暴雨、局部大暴雨,伴有8至10級大風。市防汛指揮部提醒廣大市民注意安全,颱風期間減少外出。」她立即將陽臺上的盆栽搬進了屋裡。「風那麼大,砸到人可不得了啊。 」潘女士說。
在當天下午的全市防颱風緊急工作會議上,在蘇州市氣象局的建議下,市防汛指揮部聯合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向所有手機用戶發送預警簡訊,提醒市民,颱風期間減少外出、注意安全。
在颱風「達維」影響江蘇期間,氣象部門首次聯合移動、聯通、電信三大運營商為連雲港、鹽城、南通市民發布氣象災害預警簡訊1270萬條。省氣象局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各相關市局與省政府有關部門以及運營商加強溝通,做好氣象災害預警簡訊全網發布工作。截至8月10日,南京、蘇州、無錫、常州、南通、連雲港等市全部實施了氣象災害預警簡訊全網發布,共發布簡訊達7223萬條。
「流動」的颱風預警信息無所不在,電視、電臺、報紙、網絡都將颱風預警信息傳遞到千家萬戶。無錫市氣象局通過廣電集團電視頻道、公交移動電視、計程車上安裝的LED屏等滾動發布颱風預警信號。蘇州市氣象局在市、區百餘塊交通顯示屏和全市2500餘塊氣象預警顯示屏上滾動發布預警信息、颱風實況和防禦指南。
中國天氣網江蘇站日點擊量超過124萬人次。各地氣象微博及時發布颱風、暴雨預警信號。 「南京氣象」微博還製作發布了 「應對颱風不慌張錦囊」系列信息,分別介紹城市居民、戶外工作者、設施農業對颱風的應對措施,得到網友的廣泛關注。
聯手重點行業共同應對
江蘇省氣象局密切關注城市、交通、電力、農業、國土等部門對氣象信息的需求,及時製作發布有針對性的服務材料,各部門快速響應,採取措施,第一時間做好防禦颱風的各項工作。
針對颱風帶來的大風以及強降水造成的低能見度、路面積水、道路溼滑等影響,江蘇省氣象局及時為江蘇省高速公路運營管理中心及江蘇省海事局指揮中心發布有關颱風影響的交通氣象預報服務。據此,相關高速公路採取了限速管理,蘇通大橋在8月8日下午到晚上實施了一級管制,限速20公裡/小時;潤揚大橋在當日中午和夜間關閉。全省共召回長江口、江上、海上、湖上作業和運輸船隻1.8萬艘,轉移作業人員5.75萬人。
城市是防臺抗臺的核心區域之一。各地氣象部門密切聯繫有關部門,及時發布氣象信息,加強城市防洪排澇工作指導。各地積極組織排澇應急搶險,加強城市排水管網、排澇泵站等市政設施的管理維護,落實地下建築物、立交橋下等重要區域的安全避險措施,防止城區出現大面積積水。江蘇省氣象局通過全國首家電力氣象視頻會商系統以及江蘇省電網監控系統氣象監測子系統,及時與電力部門會商,每天發布颱風電力氣象服務專報。在颱風影響期間,江蘇電網主網運行平穩,經受住了颱風考驗。
自8月8日起,省氣象局與國土資源廳加強會商,通過電視天氣預報節目、專業網站、簡訊等方式向公眾和地質災害信息員及時發布了地質災害預警信息,及時轉移了泥石流易發區人員。針對颱風、暴雨易造成水稻等作物倒伏,江蘇省氣象局發布了 《江蘇農業氣象災害預警》,指導各地農業防臺工作。目前,高淳縣的螃蟹已進入第五次脫殼期,省氣象局與高淳市氣象局聯合發布《特色農業氣象服務——「海葵」來臨,養殖戶需加強防範》,提出有針對性的指導意見。
作者:本報記者 曹穎 朱衛星 通訊員 魏建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