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氣象報記者申敏夏 通訊員史敏濤
8月12日23時35分前後,今年第14號颱風「摩羯」挾狂風暴雨在浙江溫嶺沿海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0級。
這讓人不禁想起14年前,2004年第14號颱風「雲娜」同樣於8月12日在溫嶺登陸,登陸時中心附近最大風力14級,且登陸前路徑基本一致。當晚,時任浙江省委書記的習近平通過省防汛遠程會商系統,指揮台州、溫州、寧波等沿海地區開展防禦工作,並提出「人是最可寶貴的,這是防禦颱風的首要標準」。
數年後,這一理念,融匯於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防災減災救災工作「兩個堅持」「三個轉變」的重要指示精神當中。
時隔14年,當颱風再次登陸溫嶺,雖然強度不同,但「人是最可寶貴的」防禦理念卻清晰不變。在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浙江全省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要求,積極有效開展防禦工作,提前轉移受威脅人員。颱風並未造成明顯災害,且風雨有效緩解了前期的高溫乾旱。
記者13日上午致電溫嶺市防汛辦副主任江軍標,他告訴記者,8月11日中午12時全市啟動防颱風四級應急響應。隨著颱風的發展,11日19時升級為三級應急響應;12日10時升級為二級應急響應。
而氣象部門的行動還要更早一些。10日,已經在海上生存兩日的「摩羯」突然轉變行程向浙江沿海靠近。10日16時,浙江省氣象局進入重大氣象災害(颱風)業務服務四級應急響應狀態。溫嶺市氣象臺對外發布颱風動態消息。11日12時,溫嶺市氣象局進入(颱風)氣象業務服務三級應急響應狀態;15時,市氣象臺發布海上颱風警報,17時55分發布颱風藍色預警;16時30分,省氣象局升級為三級應急響應。12日9時,市氣象臺再次升級為颱風黃色預警信號,同時與省氣象局進入二級應急響應狀態。
11日,溫嶺市氣象局工作人員開始進駐市防汛防颱風抗旱指揮部,密切監測颱風變化,隨時匯報颱風最新預報情況。溫嶺市防指根據氣象部門匯報的情況迅速發出通知,要求各街道鄉鎮、各部門、各行業切實做好颱風防禦工作,相關人員的避險轉移工作進入準備狀態。
溫嶺各鎮、街道組織人員,全面加強巡查監測和預警,並組織低洼地帶群眾、危房戶進行轉移。
作為漁業大市,江軍標告訴記者,他們從10日開始就逐一通知和跟蹤每艘船隻迅速進港避風。12日上午,全市2282艘漁船、68艘非漁運輸船隻全部進港或安全避風,在建86艘船舶均已落實加固措施,119艘溫嶺掛靠外省籍漁船已落實「定人聯船」。據統計,回港人數共計1萬餘人,全市共轉移50641人,均被妥善安置在就近的避災點。
12日晚,在溫嶺市石塘鎮臨時避災點,懷有身孕的民政辦主任孔君丹,挺著大肚子,細心安置剛被轉移來的50多名工人。
「這些工人居住在臨時搭建的活動板房裡,為確保他們的安全,鎮政府把他們轉移到安置點躲避颱風。」孔君丹說,這裡為他們準備了礦泉水、涼蓆及其他物資。據悉,像這樣的臨時避災點,全市共有162個,可供8萬餘人應急避險。
12日下午,溫嶺市氣象臺在仔細聽取中央氣象臺、浙江省氣象臺關於「摩羯」颱風的發展趨勢及風雨影響預報後,於16時50分果斷升級發布颱風橙色預警信號。23時35分前後,「摩羯」如約而至,溫嶺沿海鄉鎮普遍出現10級以上大風,全市出現暴雨。直至13日上午,隨著「摩羯」逐漸遠離,溫嶺市氣象臺解除颱風警報。
「13日一大早,臨時避災點的人們開始陸陸續續返回家中。」江軍標說,「8月1日禁漁令才解禁,漁民迫不及待準備出海捕魚。而前期的旱情也得到緩解。可以說,面對這次颱風,全市應對有序;颱風帶來的影響,利大於弊。」
(來源:《中國氣象報》2018年8月15日一版 責任編輯:張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