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一碗大米」的「供給側之變」

2021-01-09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哈爾濱3月14日電 題:黑龍江:「一碗大米」的「供給側之變」

  新華社記者楊喆 苑欣芳

  扛穩糧食安全重任,樹牢綠色發展理念,從每一粒大米做起——記者最近在黑龍江各地採訪看到,人們對「一碗好大米」的追求,倒逼該省從春耕就開始「供給側之變」。

  綠色種植:為水稻「減肥」

  前些年,讓綏化市慶安縣七河源水稻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孫立最「上火」的事,是晚上得讓人看著水稻田,防止有人「偷摸揚化肥」。

  「我們推行綠色種植,減少化肥使用,但還是有老百姓不理解,晚上偷偷摸摸往地裡揚化肥。」孫立說。迫於無奈,他讓一些不按照標準種植的農戶退出合作社。

  這份堅持收到了回報。合作社產出的水稻,雖然因減少化肥使用而單產下降,但賣上了好價錢,還吸引了企業搞訂單種植,1400畝地可多收入60萬元左右。

  糧食安全,更是品質安全。減肥控藥,是為產出「好大米」,更是為了地更「綠」、水更清。

  氮磷鉀,曾是化肥店裡的「老三樣」。與往年不同的是,在密山市農友化肥農藥經銷有限公司,生態有機肥備貨量增加。

  「今年有機肥銷售比例明顯提高,有機肥的高標準堆漚比上一年增加3萬立方米。」密山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劉廣東說。

  今年,黑龍江將開展有機肥提質增效試點示範,全省有機肥施用量將達到1800萬噸。

  「一碗好米」:稻香「鴨先知」

  再過1個月,虎林市良豔有機鴨稻專業種植合作社理事長宋國良就要第4次購進鴨雛,放到稻田裡。「我們這兒得放1萬多隻鴨子。」宋國良指著稻田說。

  「鴨子可以吃雜草,鬆土壤,糞便可作肥料……」宋國良細數鴨稻的好處。

  2016年,宋國良去北京參加展會,聽到有人要訂購農產品,便湊上前去,人家問他「你有標嗎」。原來,人家只認有機認證標識的農產品。宋國良第一次了解到有機種植的市場前景。

  因「沒有標」而錯失良機的宋國良,回來後開始研究種植有機水稻。去年,合作社的有機種植面積達到了1000畝,產量下降,但產的大米定位高端,賣到了15元一斤。

  隨著時代的發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更多人嚮往「一碗好大米」。「過去是要吃得飽,現在是要吃得好。」慶安縣東禾農業集團總經理楊曉萍從在街頭賣大米起家,見證了水稻生產由注重產量到「量質並重」的轉變。

  三江平原是黑龍江省傳統水稻主產區,長期以來「以量取勝」的生產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富錦市喬楚種植家庭農場負責人楚麗霞說,數年前農場還以普通圓粒水稻為主,如今優質長粒水稻的種植面積已佔80%以上。

  直面市場:好米成「網紅」

  多少年來,水稻原糧剛剛產出,尚未變成「一碗大米」,就被賣到糧庫或收購人手中。賣糧,成為稻農完成一年辛苦勞作的最後一環。

  這種年復一年的經營理念退出了黑土地。而今,面向市場做品牌、搞營銷,讓「好大米」成「網紅」,讓腰包更鼓,成為黑土地上農民新理念。

  「以前我們只知道種地,哪還想過營銷的事?」富錦市東北水田現代農機專業合作社理事長劉春說,以前怎麼也沒想到,合作社產的大米,「坐家」就可以賣出去,還能賣上好價錢。

  記者了解,現在,通過與企業合作,這家合作社生產的大米可在線上銷售,成了「網紅」產品,在一家電商平臺上,月銷售量顯示為近16000份。

  打開黑龍江大米網主頁,大米品類下的各種品牌琳琅滿目。近年來,黑龍江通過打造以大米網為核心的農產品電商集群,建立起了輻射到村的營銷網絡。

  最近的這個收購季,黑龍江省水稻市場化收購佔比達50%以上,首次改變了多年來以政策性收購為主的格局。更多地直接面向市場,「倒逼」黑土地上的稻米生產者革新經營理念。

  慶安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孫合江說,為了加強品牌建設,當地已經連續舉辦了三屆「水稻文化節」,並組織企業奔赴全國各地參加展會。

  「以前我們都是『原字號』為主,出現了『稻強米弱』現象,」綠都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永安說,「現在市場化趨勢非常明顯,加工企業對優質米的需求也越來越大,這就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成效。」

相關焦點

  • 紫土豆、紅糙米、綠野菜、黃炒蛋……從農家樂餐桌看供給側之變
    「別小看這些土飯菜,每一道背後可都是一個農業供給側改革的故事。」當陽鄉黨委書記王鑑鑫說。他指了指餐桌上的涼拌紫土豆絲:「這個土豆不但顏色跟普通土豆不同,吃起來口感也不一樣,是可以生吃的土豆。以前,村裡並不產紫土豆,是2015年才從甘肅引進的新品種。」「那一年,返鄉創業的退伍軍人胡華到甘肅考察,他覺得這個品種不錯,就想引進來。
  • 書記、省長給黑龍江大米站臺:五常大米能跟越光米pk
    新京報快訊(首席記者 王姝)作為農業大省,黑龍江素有「中華大糧倉」之稱,保守測算,國人每9碗飯,就有一碗來自黑龍江。但是近年來,五常大米等品牌曾陷入「造假」風波。對此,6日,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省長王文濤聯手為龍江大米站臺,「五常大米、響水大米,大米的香味是獨特的,基本上可以跟日本的越光大米達到同樣的味道」。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從5月28日起,國新辦舉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6日為黑龍江的主場發布會。
  • 習近平:不能把供給側改革看成西方供給學派翻版
    供給側結構改革提出後,一些人馬上提出,改革的理論基礎來自於西方的供給學派。對此,習近平指出:「我們講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同西方經濟學的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看成是西方供給學派的翻版,更要防止有些人用他們的解釋來宣揚『新自由主義』,藉機製造負面輿論。」請隨「學習中國」小編一起學習。
  • 人民日報權威訪談: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原標題:七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權威訪談)   去年底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對「十三五」開局之年的經濟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強調要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如何認真學習、深刻領會、正確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圍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做好新一年經濟工作?
  • 把「需求側管理」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
    沒有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供給,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就得不到滿足。沒有需求側的消費需求牽引,供給也無法實現。進入新發展階段,實現高質量發展,把「需求側管理」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起來是大勢所趨。近年來,我們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動搖,供給的質量和效率大幅提升。但受疫情衝擊和外部環境變化影響,國內市場需求被壓抑。
  •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糧集團發揮龍頭作用
    近期召開的全國政協常委會議圍繞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以下或簡稱為「改革」)進行了深入探討。在小組討論會上,委員們對「庫存積壓」、「競爭力下降」等當前農業供給側遺留問題反響強烈,並一致認為,要實現消費者從「吃飽」轉向「吃好」,深入推進改革勢在必行。農糧企業作為農業產銷鏈條中的關鍵環節,其在推進改革中的表現如何,自然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注。
  • 中企動力移動商城|四全食品:一碗大米如何引發千年口碑得以傳承
    「桂中糧倉」之稱的象州,口碑經過千年人民群眾的口口相傳得到的,象州米香更是難得的餐桌佳品。廣西四全食品有限公司要把好山好水「長壽之鄉」象州米銷往全國,把千年口碑代代相傳,採用公司+合作社+農戶的方式,採用小包裝快速流動理念,當季現打,安全超性價改善全國人飲食結構,讓每個人都吃得起,讓每一粒都吃出健康。
  • ——從田間地頭看農業供給側改革新變局
    新華社北京4月16日電 用更綠色高效的生產,提供更能滿足消費者需求的農產品,同時讓生產經營者獲取更穩定的收益,這是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題中之義。從種植結構調整到生產、經營方式創新,新華社記者日前到各地田間地頭採訪,記錄了這個春天農業變革的新氣象。
  •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擴內需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人認為政府未來的政策重心應從供給側轉向需求側,並將擴大內需作為主基調。我認為,中國經濟保持持續健康發展需要擴大內需,但擴大內需絕不能動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清醒地認識到,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是擴大內需,而且是積極的擴大內需。
  • 習近平: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全文閱讀====       至誠網(www.zhicheng.com)07月09日訊  (原標題:習近平主持召開經濟形勢專家座談會強調 堅定信心增強定力 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 湖南如何推進糧食供給側改革
    今年的中央1號文件提出,落實發展新理念,破解「三農」新難題,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持農業穩定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到2020年,糧食產能進一步鞏固提升,國家糧食安全和重要農產品供給得到有效保障。 「貫徹落實中央1號文件精神,立足湖南當前實際,產糧大省要大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 黃守宏:堅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
    《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強調,「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要以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對此,我們要深入學習,全面理解和把握。實施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重大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十三五」之初,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很多新情況新問題。
  • 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從根本上決定了必須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社會主要矛盾的基本運動方式沒有變,決定了發展仍是解決所有問題的基礎和關鍵。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發生變化,但其基本運動方式沒有變,仍然是「發展」與「需要」之間的矛盾,解決途徑仍然是通過「發展」滿足「需要」。
  • 黑龍江大米的營銷之路:打造五常大米為奢侈品品牌……
    近日黑龍江省貿促會在廣州舉行了一次黑龍江大米的營銷沙龍,我也在邀請之列。研究了諸多行業工業品營銷的我藉此機會,也對農產品的營銷方式進行了一番思考。在會上我提出了一個大膽的想法,能否把五常大米作為一個奢侈品品牌來打造,以此為旗艦品牌,整體構建黑龍江大米在不同層次上的定位。這是一個將區域品牌和產品品牌結合的大膽想法,我在這裡試圖做一些基本闡述。
  • 大宗商品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此外,從國內商品板塊的資金親賴程度看,建材、煤炭、有色等板塊或品種得到了市場資金的廣泛聚焦,上漲明顯,而這些板塊都是供給側改革的重點領域,而其他一些未得到政策擾動的板塊漲幅非常薄弱。進入2017年後,2016年的普漲格局開始出現巨大分化,一片火焰,一片海水,供給側政策這雙手時刻指引著價格走向……  一、供給側結構性改革:WHY  1、傳統需求刺激政策失效  2009年4萬億「放水」後,需求端刺激政策達到登峰造極地步,極低的寬鬆格局,導致需求刺激邊際效應不斷下滑,我國投資、淨出口等數據表現持續滑坡,經濟在短暫企穩兩年後於2011年再度向下
  • 關於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幾個問題
    我國農業供給側多重矛盾積累,嚴重削弱了農業市場競爭力,影響了農業發展可持續性,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農業沒有出路。 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全產業鏈條的變革,既包括農產品生產,也包括農產品加工、儲運和營銷。供給側是相對的,相對農產品加工業,種養業是供給側,但相對於農產品消費終端需求,種養加銷都是供給側。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要優化農產品生產,還要優化農產品加工、儲運和流通,提升農產品的品質、品相、品牌,為消費者提供更豐富、更適銷對路的產品,滿足人們對農產品多樣化、優質化需求。
  • 賈康:中國的供給側改革與西方供給學派不是一回事
    編者按: 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近年來中國正確認識經濟形勢後選擇的經濟治理藥方。在研究中國經濟問題時,總有些人習慣於從西方經濟理論中尋找依據。供給側結構改革提出後,一些人馬上提出,改革的理論基礎來自於西方的供給學派。
  •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需搞清楚方向是什麼
    這充分展現了廣東省委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落實黨中央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決策部署的決心和意志。我們有信心、有能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繼續走在前列。  深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要搞清楚現狀是什麼,解決「怎麼看」的認識問題;還要搞清楚方向是什麼,解決「怎麼幹」的行動問題。
  • 供給側改革是什麼意思-推進供給側改革需「三去一降一補」 - 股市...
    ====推薦閱讀====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會議:重點推進供給側改革       2016營 改增擴圍運行半個月減稅效應顯現       習近平: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什麼?
  • 服務業供給側改革究竟改什麼
    【摘要】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解決服務業產業內部結構矛盾與問題的根本措施。服務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要從供給側與服務業產業結構入手,提升相關理論認識,並從產業發展、保障制度與市場要素等途逕入手制定精準的改革措施,同時也要藉助組合支持政策的力量,才能完成提升服務質量、控制服務成本、擴大生產效益的根本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