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駕對比寶馬330i M Sport與梅賽德斯奔馳C300之間差距如何

2020-12-16 專注汽車資訊解說

CClass與3系列宿敵關係一代相傳,在這個時間點,W205一代的C系才剛小改款完畢,下一代發布還有一段時間,3系列則是最新G20一代,雖然一代有差別,但不變的是,皆為豪華中型房車指標,且一些地區路上滿街跑,雖然未到完全制霸,但同級A4、XE等車的銷量完全不具威脅性,倒是新上市的S60可以觀察一下部署表現,但無論如何,C系與3系列絕對是豪華中型房車指標!將330i與C300主要規格列出,兩具2.0升渦輪引擎馬力均為258hp,但330i最大扭力略勝一籌,不過變速箱檔位少了1檔,實際跑起來會怎樣?讓人好奇。

本次試駕車型為330iM運動版本,除了擁有前後專屬外觀套件外,鋁製輪轂也從LuxuryLine17升級為18寸M款式樣,並採前225/45R18、後255/40R18前後配規格,剎車系統一併提升,呈現鮮明的運動化風格。燈具部分,330i兩種版本皆採用全LED(含主動轉向)頭燈,也選高端雷射頭燈;車尾部分也採全LED設計,光條造型簡單、燈具質感佳,整體來說,運動風格比C300強烈,一代新也更有新鮮感!奔馳C300車型標配AMGLine運動化套件,除前後保杆造型差異外,滿天星水箱護罩也是車型獨有特徵,鋁製輪轂尺寸則直接來到19寸,配胎尺寸為前225/40R19、後255/35R19。

C系全車系配置標準型LED頭燈,燈組排列方式前衛、辨識度高,進階的智能型LED;尾燈C字形LED光條為小改後新增,比起330i車尾更有戲。C系產品周期雖然久,但同場相較下也不顯老態,330i運動感鮮明、C300斯文大氣,兩車各有看點!330i座艙維持駕駛導向的傳統,符合運動風格的車輛訴求,採用12.3寸數字儀表+10.25寸中控屏幕,各項操作界面除了是品牌最新設計,細部質感比過往大幅提升,甚至較C300來得細膩、紮實。C300雙屏幕尺寸與330i同為12.3+10.25寸配置,科技性平起平坐,但畢竟中控造型和操作界面仍是上一代奔馳的設計,自然比330i少了些新意。

不過中央鞍座因為排擋杆位於方向機柱上,更利於設置收納空間,且換擋方式習慣後比傳統形式來得便利。330i配置相當完善,智能駕駛輔助可偵測車輛與行人、全速域ACC與車道維持輔助,方向盤控制按鍵也一目了然,配置水平與人性化界面相當到位。中央10.25寸iDrive屏幕為最新界面,操作順手功能豐富、更支持無線蘋果Carplay,充分滿足小夥伴對新一代豪華房車應有的期待。C300進化版是為了對應330i所推出的滿配版本,全車系將智能駕駛輔助套件列為標準配置,小改款後將定速控制界面從撥杆改為方向盤按鍵,操作較舊款更為順手。

10.25寸多媒體屏幕非最新MBUX系統,層層選單要多花點時間才能上手,整體而言C300配置與330i在同等水平,無須多加選配即可滿足基本需求。兩車配置仍有些細微差異,C300進化版兩張前座均標配3組記憶,頭枕高低、椅墊長度延伸和方向盤調整均為電動,這部分比330iM運動多一分尊榮感。330iM運動標配三區恆溫空調,讓後座乘客多了分自主性,且下方提供兩組USBTypeC充電座,C300進化版缺少這些配置。330i與C300在主動安全與駕駛輔助方面都屬高標準,兩者都兼具全速域ACC與車道維持輔助,達到Level2半自動駕駛等級,同時也將環景影像與自動停車輔助列為標配,配置齊全。

330i則更進一步,搭載自動倒車輔助,能記錄最後50m行駛路徑,並主動跟隨路徑倒車,是窄巷內無路可走時的最佳利器。330i除了前座的椅面長度較充足,其他部分和C300差異並不明顯,兩車前座空間感表現相當,置身其中同感放鬆且自在,百年造車工藝不在話下,真要比較舒適度還是取決於座椅設計與調整功能。330i後座椅墊較低陷,換來較好的車內高度,橫向空間則以C300較為優異,但兩車地面中央隆起都都相當顯著,後座中央若坐人,腳部擺放絕對彆扭。330i軸距比起C300略長,但卻未反應在膝部空間,實測膝部空間差異僅有0.1cm,表現算是平手。

330i行李廂空間寬度、高度均優於C300,但兩者之間差異並不顯著,內部造型也都受限於尾門關節機構而顯得不夠工整,但對應球具、出遊行李等日常需求都仍屬充裕。C300在標準五人狀態下深度較佳,擺放大型物品更有餘裕。以20、26寸行李箱實測,兩車尾箱高度均無法直立擺放,必須以較佔空間的平躺方式放入,不過從照片中能夠看出剩餘空間依然充裕,再放入兩隻登機箱與隨身行李並沒有太大問題。330i尾箱開口趨於方正,大型物品置入更為容易,門檻離地高也低於C300;兩車都配有電動行李箱蓋與一鍵上鎖功能,除非時常搬運大型物件,否則兩者行李廂功能實屬伯仲之間。

330iM運動搭載運動化懸掛,車高較標準版降低10mm,驅車上路能感到懸掛設定偏硬、但阻尼設定良好沒有多餘彈跳;實際以儀器測試,瞬間最大G值約落在正負0.8G,以豪華房車標準來看衝擊較高,但懸掛能快速吸收回穩車身,懸掛運作毫不拖泥帶水、給人直接而利落的震蕩反饋。C300標配AMG套件與跑車化懸掛,19寸鋁製輪轂相較330iM運動大上一碼、胎壁更薄,但C300實測最大G值卻是略低於330i,整體感受不脫奔馳給人舒適、豪華的印象。觀察振動曲線能發現C300懸掛處理不如330i那般利落,但卻不至於過度晃動,偏舒適的調校反映在震動總和、僅393G表現相當優異。

隨車速提高、330i瞬間最大G值來到1.3G上下,體感維持與低速相近的震蕩反饋,並未顯著提升。經過計算震動總和僅落在529.74G,對比30公裡每小時測試幾乎沒有增加,顯見330i懸掛設定在中、高車速才能發揮實力,稍稍犧牲低速舒適度來換取操控性格。C300懸掛設定較能兼顧中、低速舒適性,瞬間最大G值隨車速等比提升、並透過良好阻尼設定快速吸收震蕩,整體搭配仍然保有高水平乘坐質感。值得注意的是60公裡每小時震動力總和經計算為515.74G,與同場330i實屬相同水平,車速提高後、日常駕駛舒適表現不致有太大差異。

330i不愧為全新一代、NVH工程了得,座艙隔音以顯著差異全面勝出C300,由於測試條件為均速行駛、引擎轉速低,置身330i車內僅有細微胎噪,風切聲則細不可聞,表現讓人驚喜。相較之下C300在車體隔音雖然已足夠優異,但直噴引擎運轉聲卻若有似無的傳進車內,尤其以怠速最為明顯,兩者對比高下立判。330i標配跑車座椅、兩側腰部造型鮮明,且可電動夾緊調整,能隨駕駛人身形、需求調整包覆性,再加上四向電動腰靠,功能相當完善。座椅著座點相較C300略低,置身其中駕駛感受更為理想,舒適性則需要多方調整,基本能滿足各種身形駕駛的舒適需求。

C300座椅兩側包覆看來鮮明,實際置身其中卻是相對寬大舒適,另由於著座點較高、對腰部負擔較小,很容易就能調出適當坐姿,雙B車型造車理念的差異從駕駛座姿也能略知一二。330i後座座點同樣低陷、椅背角度也相應傾斜,置身其中相當舒服自在,椅墊長度略短於C300、但前緣採圓弧包覆,對膝蓋轉折處起到支撐作用,並沒有顯著不足之處。C300後座造型趨於平坦、座墊泡綿也偏硬,並沒有深陷其中的包覆感,置身其中更趨近於正坐,讓舒適性不如330i那般理想。對比過往超級測試的房車數據,330i前後視野均屬合理範圍,並沒有因為車身長度突破4.7m而顯著影響視野。

反倒C300受惠於儀表臺距離擋風玻璃較短,前盲區僅6.6m表現出色,後方視野也未受造型或頭枕影響,比起330i要好上許多。330i與C300兩側後視鏡外緣都具有廣角鏡設計,理論上擁有相對寬廣的反射角度,然而330i經過實測、左右後視鏡照射角度並未特別出色,但也坐落在合理範圍;C300則顯然發揮廣角鏡優勢,左側角度達到37.5度、右側也來到30.4度,在鏡片面積不特別大的前提下,後視鏡角度相當充裕。傳統四門房車線條多是中規中矩,在360度視野項目中理應沒有顯著差異,兩車A、B、C柱盲區佔比分別為24.1%與24.7%,330i以些微差距小幅勝出。

深究原因,C300的C柱線條較為厚實,視線遮擋自然較多,但兩車在此測試項目均沒有顯著缺陷。C300軸距為2840mm、330i則來到2851mm,C300在迴轉半徑小幅勝出實屬合理,實際駕駛很難感受迴轉半徑所帶來的細微差異,主要還是C300駕駛視野較好,對於窄巷穿梭、迴轉信心度較高。近幾代3系列大改款,車體都更為放大、也更強調舒適性,縱使如此,但開著330iM運動轉過兩個彎便會發現,轉向利落感仍勝過對手,比較能聽話的切進彎中,轉向利落的特質,不表示過彎極限變高,但卻按駕駛心意更精準的進出彎。

330iM運動搭載前225、後255mm的PS4跑車輪胎C300進化版則是同樣胎寬的馬牌CSC5基本上兩條輪胎等級相當,但實際跑起來,330iM運動輪胎側向抓地力總是弱了一點,關鍵原因並非輪胎等級較低,而是330iM運動動力傳遞比C300直接許多,讓輪胎負擔變大,進而影響實際表現,實在有些可惜!330iM運動之所以動力輸出直接,8速手自一體應是重要功臣!每每踩下油門,總是讓人覺得動力紮實的傳遞到後輪,每次換檔也利落帶勁,尤其退檔,限制比C300的9速變速箱少了許多,且動作明確,不像C300需直盯儀表,確認到底有無退檔成功,另外330iM運動聲浪也比C300熱情許多,雖然對縮短單圈無用,但感官刺激滿分!可惜,最後330iM運動單圈以42.8秒微慢於C300的42.5秒,PS4輪胎實際抓地力略不比CSC5是主因,但若要說轉向反應、底盤反饋樂趣,我們投330iM運動一票。

C300進化版同樣擁有跑車懸掛,而胎寬雖然與330iM運動同為前225、後255mm,但扁平比都更低一些,有助路感傳遞。雖然前文提到,論轉向反應,330iM運動還是略勝一籌,但平心而論,C300進化版也是高標演出,在一般道路上,很難明確分出高下,而在賽場上,只能說,有對比必然就有差異。兩車的後軸動態都相當安穩,以超過100公裡每小時帶剎車進彎,沒有一絲搖晃不安,但出彎時,兩車狀態就大不同,C300動力傳遞不像330iM運動直接,加上循跡系統就算全關,在極端狀態下仍會介入,因此無法像330iM運動可恣意的都是由油門深淺,來調整車身動態,少了樂趣、多了安穩,兩車在賽道上個性可說是大不同。

在大魯閣這個超小的場地裡,C300的9速變速箱的齒比並沒有顯得特別綿密,和多數車同樣都在2、3檔之間遊走,而就算選擇最激進的模式,換擋反應仍明顯不比330iM運動,好在引擎扭力仍佳、輪胎抓地力較出色,讓單圈成績以0.3秒小幅勝出,但我們還是得補充,論駕駛樂趣、各種駕駛信息傳遞,330iM運動仍是較佳的! 330i搭載2.0升L4渦輪引擎,代號和前代車型一樣是B48不過最大輸出略增一些,來到258hp/5000到6500轉速、40.8kgm/1550到4400轉速,搭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原廠0到100公裡每小時的加速成績是5.8秒。

C300換上代號M264全新引擎,同樣是2.0升L4渦輪,最大輸出258hp/5800到6100轉速、37.7kgm/1800到4000轉速,和330i相比,馬力持平、扭力值則小輸一些,搭配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原廠0到100公裡每小時的加速成績則是5.9秒。從賽道測試就知道330i的動力反應比C300來得直接,進行加速實測更是有感,當原地左腳剎車、右腳油門,必須拿捏好起步時的引擎轉速,否則後輪255mm得PS4跑胎也頻頻空轉,除了引擎前段出力飽滿,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在全力加速比C300激進不少,1換2檔和2換3檔都象是背後被踹一腳一樣。

最後0到100公裡每小時加速得出逼近原廠成績的5.84秒,0到400m則有14.04秒162.57公裡每小時的優異表現,明顯完勝C300。雖然C300輸出水平與330i相當,但C300股催起來就是較為柔和,以同樣的起步方式,C300幾乎沒有打滑情況,少了拿捏油門的顧慮,最終得到的0到100公裡每小時最快為6.63秒,至於0到400m達到14.72秒154.91公裡每小時的成績,不但落後330i一截,和原廠數據也有段差距。從PBox擷取的曲線來看,C300在起步當下還能和330i持平至40公裡每小時,但之後一路到通過400m終點均落後,330i在加速方面無懸念勝出!

剎停表現在伯仲之間,畢竟彼此的胎寬相同、配胎等級相仿,結果有合理性,另外一點是在減速過程中,兩車均有非常穩定的動態,給予駕駛高安定感,無愧高級車應有水平。油耗實測當天路況順暢,不論高速或市區都大致以速限行駛,兩車均採用節能模式並開啟怠速熄火功能。330i怠速熄火在市區路況較容易啟動,相較之下C300在市區停等紅燈時從未進行怠速熄火,推測C300對於怠速熄火啟動條件較為嚴苛。實測結果兩車油耗都屬優異,市區路段330i勝出、高速路段則以C300較佳,九速變速箱對油耗還是有著一定幫助。

330i與C300在加油孔皆設計有擋片,無法確切觀察加油量,我們統一以跳停、重新置入油槍、再跳停兩次來計算加油量以求加油公正性。雖然330iM運動單圈成績略慢一點,但前文已說得很清楚,那是因為輪胎差異之故,整體操控反應,330iM運動明顯有更多樂趣,寶馬招牌名聲依舊!再加上加速表現壓倒性獲勝,因此若你想找尋有駕駛樂趣的豪華中型房車,我們推薦首選330iM運動!

相關焦點

  • 試駕對比奧迪A4與寶馬330i運動版等車型在動力輸出上有多大差距?
    試駕對比奧迪A4與寶馬330i運動版等車型在動力輸出上有多大差距?奧迪A4的直接對手,相信其最強對手只有寶馬330i、梅賽德斯奔馳C250了,除了車型等級相當之外,其實德國三雄無論在動力規格、定價策略上都相當有默契,看來除了試駕來檢驗也沒有其他方法能分出高下。
  • 試駕對比寶馬520i M Sport與奔馳E200 Luxury之間差距如何
    兩車都是車系第二階的版本,也同為部署主力,均採用低輸出版本的2.0升渦輪引擎搭配48V輕油電系統,就數據來說,E200Luxury略大於520iM運動首發版,不過還有變速箱的差異性,按過往經驗,寶馬的調教總是比奔馳更直接、帶勁,底盤設定也偏運動,能否彌補些微的動力差距,也增加了動態測試的可看性。
  • ...與奧迪A4,寶馬330i,梅賽德斯C300,沃爾沃S60:AWD轎車的堆積方式
    讓我們看看Ac歌的新型運動型轎車如何與高端競爭者抗衡。通常的嫌疑人在這裡:奧迪新發布的2021 A4,寶馬330i,梅賽德斯-奔馳C300,我們還包括沃爾沃S60,後者是該類別中的另一個劣勢。當前的山丘之王是25市,34高速公路和28英裡/加侖的BMW 330i xDrive。坦白說,我們不認為the歌能勝過這一點,但是如果TLX設法躋身中產階級,那將是去年的堅實一步。
  • 寶馬520i M Sport與奔馳E200 Luxury之間試駕對比
    兩車都是車系第二階的版本,也同為部署主力,均採用低輸出版本的2.0升渦輪引擎搭配48V輕油電系統,就數據來說,E200Luxury略大於520iM運動首發版,不過還有變速箱的差異性,按過往經驗,寶馬的調教總是比奔馳更直接、帶勁,底盤設定也偏運動,能否彌補些微的動力差距,也增加了動態測試的可看性。
  • 試駕點評寶馬330iA M Sport特別版城市路況下表現如何
    終於等到寶馬全新第七代3系房車推出,寶馬為了滿足大部分車主的需要,率先引入一些地區是今次試駕這部的330iA版本,當中的M運動Edition更成為全城焦點。258匹馬力、輕量化車身、新型M運動避震都讓大家想第一時間感受寶馬3系帶來動與靜的結合。
  • 對於試駕寶馬最新一代330i M運動版,談談我們的看法與感受
    包括3系首見的12.3寸全數字儀表,屏幕呈現方式會根據不同的駕駛模式變換,位於時速與轉速中間則是地圖信息,更可以提供詳細的導航提示,附加測速警示功能,對於強調性能操控的330i來說,絕對是極為便利、安心的配置,在維持駕駛者導向的同時330i有著不同以往的造型陳設,座艙更是饒富科技質感,除了數字儀表之外,330i的車載系統也像品牌旗艦一樣齊備,不僅可以換成10.25
  • 試駕評測梅賽德斯奔馳小改款C300 Sedan與C180 AMG
    試駕評測梅賽德斯奔馳小改款C300 Sedan與C180 AMG,作為梅賽德斯奔馳最依賴的中堅車系C系,即使在2017年賣出超過41.5萬輛的亮眼成績,更佔整個品牌1/5的銷售量,但產品周期已經邁入第5年,用白話文說就是已經步入中年,在處於瞬息萬變時代如果不產生點危機意識,很快就會被對手給超越,因此保持競爭力並不斷提升自我,就成為W205一代C系所要面對的課題
  • 奔馳GLE對比寶馬X5/保時捷卡宴 百萬級SUV如何談性價比?
    如梅賽德斯·奔馳GLE、寶馬X5、保時捷卡宴等車型的優惠有7-10萬元左右,想入手中大型豪華SUV的消費者,現在或許是最佳時機。那麼這幾款車誰的性價比更好呢?對比車型售價 (萬元)梅賽德斯·奔馳 GLE400 4MATIC
  • F30車主再提全新寶馬330i M Sport,他的使用感受是?
    備受矚目的新一代寶馬G20 3系已經鋪貨到全球各大經銷商展廳,國外一位名為klokan的車友剛提了330i M Sport沒多久,他的使用感受是怎樣的呢?(下文引自BMW BLOG)早些時候,我就提到寶馬330i是令我最興奮的車,如果你問寶馬M340i怎麼樣?雖然這是一款非常出色的BMW,但我想說,我認為未來330i將會比M340i更受歡迎,它將成為大多數客戶實際購買的產品。
  • 茄哥試駕 | 姍姍來遲的EQC如何「後發制人」?_易車網
    寶馬早在2011年就推出了i系列,並且在寶馬目前的產品陣營中,PHEV插電式混合動力車型的數量也要比奔馳豐富許多。奧迪似乎也在緊跟寶馬的節奏,也相繼推出了e-tron等車型。奔馳一直在新能源產品上處於落後地位,直到奔馳正式推出EQC,這似乎意味著奔馳要向新能源汽車領域開始發力了。
  • 測試驅動:寶馬530i sDrive M Sport,優雅美觀,意義非凡
    測試驅動:寶馬530i sDrive M Sport,優雅美觀,意義非凡BMW 5系跨越六代和近五十年,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汽車之一。通過將駕駛動態和豪華完美融合,5系列已成為世界上最受歡迎的汽車之一。內飾設計也是同類最佳,其設計比梅賽德斯 - 奔馳E級轎車更具功能性,同時具有更好的製造質量。但在內部,這兩輛車是白天和黑夜。新款G30 5系列的內飾外觀和感覺都是同類產品。特別是我們的測試車配備了摩卡棕色多輪廓Nappa真皮座椅。座椅絕對不錯,舒適性和穩定性完美平衡。
  • 對於大改款後的寶馬330i M運動版動力表現談談我們的試駕感受如何
    寶馬的外觀和外觀的變化,從330年代的外觀和外觀,但是,在以SheerDriving Plaeasure為口號的BMW中,最在意的當然是成為新一代之後,這一級別的控制是什麼?也就是說,這個全速域自動定速控制系統可以以自動設定的速度巡航,另外,在車道內以適當的距離和前面的車在一起的話,即使遇到堵車狀況,也能減速並保持靜止,這些可以在高速公路的使用狀況下大大降低司機的疲勞度,車輛偏離車道等,引導正確的路線,使方向盤振動,從而提醒駕駛員,實際上,有一個大的自動駕駛系統,兩人的差距,如果有這個主動巡航系統的話,絕對不要認為在開車的時候能注意到
  • 奔馳S級的噩夢 全球首次試駕寶馬新7系
    我很糾結於這樣一篇文章的標題該如何落筆,因為它太好,也過於惹眼,甚至於顛覆很多人的傳統認知。它的被認知度很高,每每提到它的名字,你會不自覺地用它與另外兩款全球豪華品牌旗艦轎車作對比。2018年,它全球四成的銷量來自於中國市場,也就在中國市場這個全球最重量級的份額市場中,2018年它的銷量超過奔馳S級的22646臺、超過奧迪A8的9412臺,以25877臺拿下全球最大市場的細分市場冠軍。所以,在我抵達葡萄牙的那一刻,全球首次試駕BMW寶馬新7系之時,每一夜睡前腦海裡的思緒都是,如何把這輛車用文字詮釋在每個人眼前。
  • 重喚3系運動精神 中經網試駕寶馬330Li xDrive
    對比來看,搭載2.0T高功率發動機的330Li可爆發出最大258馬力,峰值扭矩400牛米;而325參數則為最大功率184馬力、300牛米最大扭矩,兩者完全不在同一水平線上。這也使得330Li的「零百」加速時間縮短至5.9秒,幾乎是性能車的表現。
  • 梅賽德斯奔馳GLB
    梅賽德斯-奔馳(Mercedes-Benz)每隔一周就會推出新一代汽車,但全新的銘牌更為罕見。進入以家庭為重點的GLB小型SUV…奔馳已經填補了GLA和GLCsuv之間的差距。如果即將被取代的車型對你來說太小、太像汽車,而後者的設計又太昂貴、太「傳統」,那麼你就是目標買家。
  • 我開著奔馳C260L到上海國際賽車場的賽道上
    只是陪我去賽道的那輛車並不是你想像中的超級跑或性能車,而是一輛市售奔馳C260L。至於為什麼,那是因為一年一度的「梅賽德斯-奔馳C級挑戰賽」又開始了。今年,梅賽德斯-奔馳把比賽場地放在了中國最熱門的上海國際賽道上。與我們常見的公路試駕或場地試駕不同,賽道對汽車的動力、制動、操縱穩定性和舒適性有著極其嚴格的要求,可以不加掩飾地展現出汽車的真實實力。
  • 體驗梅賽德斯奔馳模擬駕駛技術中心
    據實驗室人員表示,整個線性馬達所產生的驅動力,最大可以達到22萬牛頓,約2.2萬公斤重,相當於2列德國高速鐵路ICE的驅動力,因而得以將巨大的動態模擬器與內部的實車,推動至相當於1倍重力加速度的10 m/s 2。而這套全新的模擬器,在設計時更結合了綠色節能的概念,以實現梅賽德斯奔馳品牌走向綠色企業的理念。
  • 巔峰對比淵渟嶽峙 騰眾新輝騰對比試駕會
    作為德系豪華轎車中的翹楚,新輝騰自推出後,就以其截然不同的工藝價值與內斂的奢華氣質,成為眾多品位人士眼中最值得選擇的座駕,並與奔馳S級、寶馬7系、奧迪A8一同成為德系豪華轎車中的四大金剛。
  • 搶試寶馬 X2 sDrive 20i M Sport X
    人當然沒辦法回到過去,但怎麼也沒想到試駕寶馬 X2,竟會讓人有種重新年輕一遍感覺,而我相信,這絕對是寶馬精心策畫的結果。本次試駕的X2標配M款方向盤,然而礙於產品位階和成本控管,僅採用了傳統的雙環式指針設計,但原廠刻意提高當中的對比,使其乍看之下有點像數碼儀表。
  • 有奧迪A4L的S-line和寶馬3系的M套件,誰還買奔馳C
    憑藉著強烈的情懷取向,加上出色的運動性能表現和M套件的誘人設計,寶馬全新3系終於在4月份以14617輛單月銷量超過奔馳C級。雖然2020年1-4月總銷量中依然是奔馳C級領先,但是從街頭可見的新車數量中不難發現,寶馬全新3系的更換人數正在超越奔馳C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