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lass與3系列宿敵關係一代相傳,在這個時間點,W205一代的C系才剛小改款完畢,下一代發布還有一段時間,3系列則是最新G20一代,雖然一代有差別,但不變的是,皆為豪華中型房車指標,且一些地區路上滿街跑,雖然未到完全制霸,但同級A4、XE等車的銷量完全不具威脅性,倒是新上市的S60可以觀察一下部署表現,但無論如何,C系與3系列絕對是豪華中型房車指標!將330i與C300主要規格列出,兩具2.0升渦輪引擎馬力均為258hp,但330i最大扭力略勝一籌,不過變速箱檔位少了1檔,實際跑起來會怎樣?讓人好奇。
本次試駕車型為330iM運動版本,除了擁有前後專屬外觀套件外,鋁製輪轂也從LuxuryLine17升級為18寸M款式樣,並採前225/45R18、後255/40R18前後配規格,剎車系統一併提升,呈現鮮明的運動化風格。燈具部分,330i兩種版本皆採用全LED(含主動轉向)頭燈,也選高端雷射頭燈;車尾部分也採全LED設計,光條造型簡單、燈具質感佳,整體來說,運動風格比C300強烈,一代新也更有新鮮感!奔馳C300車型標配AMGLine運動化套件,除前後保杆造型差異外,滿天星水箱護罩也是車型獨有特徵,鋁製輪轂尺寸則直接來到19寸,配胎尺寸為前225/40R19、後255/35R19。
C系全車系配置標準型LED頭燈,燈組排列方式前衛、辨識度高,進階的智能型LED;尾燈C字形LED光條為小改後新增,比起330i車尾更有戲。C系產品周期雖然久,但同場相較下也不顯老態,330i運動感鮮明、C300斯文大氣,兩車各有看點!330i座艙維持駕駛導向的傳統,符合運動風格的車輛訴求,採用12.3寸數字儀表+10.25寸中控屏幕,各項操作界面除了是品牌最新設計,細部質感比過往大幅提升,甚至較C300來得細膩、紮實。C300雙屏幕尺寸與330i同為12.3+10.25寸配置,科技性平起平坐,但畢竟中控造型和操作界面仍是上一代奔馳的設計,自然比330i少了些新意。
不過中央鞍座因為排擋杆位於方向機柱上,更利於設置收納空間,且換擋方式習慣後比傳統形式來得便利。330i配置相當完善,智能駕駛輔助可偵測車輛與行人、全速域ACC與車道維持輔助,方向盤控制按鍵也一目了然,配置水平與人性化界面相當到位。中央10.25寸iDrive屏幕為最新界面,操作順手功能豐富、更支持無線蘋果Carplay,充分滿足小夥伴對新一代豪華房車應有的期待。C300進化版是為了對應330i所推出的滿配版本,全車系將智能駕駛輔助套件列為標準配置,小改款後將定速控制界面從撥杆改為方向盤按鍵,操作較舊款更為順手。
10.25寸多媒體屏幕非最新MBUX系統,層層選單要多花點時間才能上手,整體而言C300配置與330i在同等水平,無須多加選配即可滿足基本需求。兩車配置仍有些細微差異,C300進化版兩張前座均標配3組記憶,頭枕高低、椅墊長度延伸和方向盤調整均為電動,這部分比330iM運動多一分尊榮感。330iM運動標配三區恆溫空調,讓後座乘客多了分自主性,且下方提供兩組USBTypeC充電座,C300進化版缺少這些配置。330i與C300在主動安全與駕駛輔助方面都屬高標準,兩者都兼具全速域ACC與車道維持輔助,達到Level2半自動駕駛等級,同時也將環景影像與自動停車輔助列為標配,配置齊全。
330i則更進一步,搭載自動倒車輔助,能記錄最後50m行駛路徑,並主動跟隨路徑倒車,是窄巷內無路可走時的最佳利器。330i除了前座的椅面長度較充足,其他部分和C300差異並不明顯,兩車前座空間感表現相當,置身其中同感放鬆且自在,百年造車工藝不在話下,真要比較舒適度還是取決於座椅設計與調整功能。330i後座椅墊較低陷,換來較好的車內高度,橫向空間則以C300較為優異,但兩車地面中央隆起都都相當顯著,後座中央若坐人,腳部擺放絕對彆扭。330i軸距比起C300略長,但卻未反應在膝部空間,實測膝部空間差異僅有0.1cm,表現算是平手。
330i行李廂空間寬度、高度均優於C300,但兩者之間差異並不顯著,內部造型也都受限於尾門關節機構而顯得不夠工整,但對應球具、出遊行李等日常需求都仍屬充裕。C300在標準五人狀態下深度較佳,擺放大型物品更有餘裕。以20、26寸行李箱實測,兩車尾箱高度均無法直立擺放,必須以較佔空間的平躺方式放入,不過從照片中能夠看出剩餘空間依然充裕,再放入兩隻登機箱與隨身行李並沒有太大問題。330i尾箱開口趨於方正,大型物品置入更為容易,門檻離地高也低於C300;兩車都配有電動行李箱蓋與一鍵上鎖功能,除非時常搬運大型物件,否則兩者行李廂功能實屬伯仲之間。
330iM運動搭載運動化懸掛,車高較標準版降低10mm,驅車上路能感到懸掛設定偏硬、但阻尼設定良好沒有多餘彈跳;實際以儀器測試,瞬間最大G值約落在正負0.8G,以豪華房車標準來看衝擊較高,但懸掛能快速吸收回穩車身,懸掛運作毫不拖泥帶水、給人直接而利落的震蕩反饋。C300標配AMG套件與跑車化懸掛,19寸鋁製輪轂相較330iM運動大上一碼、胎壁更薄,但C300實測最大G值卻是略低於330i,整體感受不脫奔馳給人舒適、豪華的印象。觀察振動曲線能發現C300懸掛處理不如330i那般利落,但卻不至於過度晃動,偏舒適的調校反映在震動總和、僅393G表現相當優異。
隨車速提高、330i瞬間最大G值來到1.3G上下,體感維持與低速相近的震蕩反饋,並未顯著提升。經過計算震動總和僅落在529.74G,對比30公裡每小時測試幾乎沒有增加,顯見330i懸掛設定在中、高車速才能發揮實力,稍稍犧牲低速舒適度來換取操控性格。C300懸掛設定較能兼顧中、低速舒適性,瞬間最大G值隨車速等比提升、並透過良好阻尼設定快速吸收震蕩,整體搭配仍然保有高水平乘坐質感。值得注意的是60公裡每小時震動力總和經計算為515.74G,與同場330i實屬相同水平,車速提高後、日常駕駛舒適表現不致有太大差異。
330i不愧為全新一代、NVH工程了得,座艙隔音以顯著差異全面勝出C300,由於測試條件為均速行駛、引擎轉速低,置身330i車內僅有細微胎噪,風切聲則細不可聞,表現讓人驚喜。相較之下C300在車體隔音雖然已足夠優異,但直噴引擎運轉聲卻若有似無的傳進車內,尤其以怠速最為明顯,兩者對比高下立判。330i標配跑車座椅、兩側腰部造型鮮明,且可電動夾緊調整,能隨駕駛人身形、需求調整包覆性,再加上四向電動腰靠,功能相當完善。座椅著座點相較C300略低,置身其中駕駛感受更為理想,舒適性則需要多方調整,基本能滿足各種身形駕駛的舒適需求。
C300座椅兩側包覆看來鮮明,實際置身其中卻是相對寬大舒適,另由於著座點較高、對腰部負擔較小,很容易就能調出適當坐姿,雙B車型造車理念的差異從駕駛座姿也能略知一二。330i後座座點同樣低陷、椅背角度也相應傾斜,置身其中相當舒服自在,椅墊長度略短於C300、但前緣採圓弧包覆,對膝蓋轉折處起到支撐作用,並沒有顯著不足之處。C300後座造型趨於平坦、座墊泡綿也偏硬,並沒有深陷其中的包覆感,置身其中更趨近於正坐,讓舒適性不如330i那般理想。對比過往超級測試的房車數據,330i前後視野均屬合理範圍,並沒有因為車身長度突破4.7m而顯著影響視野。
反倒C300受惠於儀表臺距離擋風玻璃較短,前盲區僅6.6m表現出色,後方視野也未受造型或頭枕影響,比起330i要好上許多。330i與C300兩側後視鏡外緣都具有廣角鏡設計,理論上擁有相對寬廣的反射角度,然而330i經過實測、左右後視鏡照射角度並未特別出色,但也坐落在合理範圍;C300則顯然發揮廣角鏡優勢,左側角度達到37.5度、右側也來到30.4度,在鏡片面積不特別大的前提下,後視鏡角度相當充裕。傳統四門房車線條多是中規中矩,在360度視野項目中理應沒有顯著差異,兩車A、B、C柱盲區佔比分別為24.1%與24.7%,330i以些微差距小幅勝出。
深究原因,C300的C柱線條較為厚實,視線遮擋自然較多,但兩車在此測試項目均沒有顯著缺陷。C300軸距為2840mm、330i則來到2851mm,C300在迴轉半徑小幅勝出實屬合理,實際駕駛很難感受迴轉半徑所帶來的細微差異,主要還是C300駕駛視野較好,對於窄巷穿梭、迴轉信心度較高。近幾代3系列大改款,車體都更為放大、也更強調舒適性,縱使如此,但開著330iM運動轉過兩個彎便會發現,轉向利落感仍勝過對手,比較能聽話的切進彎中,轉向利落的特質,不表示過彎極限變高,但卻按駕駛心意更精準的進出彎。
330iM運動搭載前225、後255mm的PS4跑車輪胎C300進化版則是同樣胎寬的馬牌CSC5基本上兩條輪胎等級相當,但實際跑起來,330iM運動輪胎側向抓地力總是弱了一點,關鍵原因並非輪胎等級較低,而是330iM運動動力傳遞比C300直接許多,讓輪胎負擔變大,進而影響實際表現,實在有些可惜!330iM運動之所以動力輸出直接,8速手自一體應是重要功臣!每每踩下油門,總是讓人覺得動力紮實的傳遞到後輪,每次換檔也利落帶勁,尤其退檔,限制比C300的9速變速箱少了許多,且動作明確,不像C300需直盯儀表,確認到底有無退檔成功,另外330iM運動聲浪也比C300熱情許多,雖然對縮短單圈無用,但感官刺激滿分!可惜,最後330iM運動單圈以42.8秒微慢於C300的42.5秒,PS4輪胎實際抓地力略不比CSC5是主因,但若要說轉向反應、底盤反饋樂趣,我們投330iM運動一票。
C300進化版同樣擁有跑車懸掛,而胎寬雖然與330iM運動同為前225、後255mm,但扁平比都更低一些,有助路感傳遞。雖然前文提到,論轉向反應,330iM運動還是略勝一籌,但平心而論,C300進化版也是高標演出,在一般道路上,很難明確分出高下,而在賽場上,只能說,有對比必然就有差異。兩車的後軸動態都相當安穩,以超過100公裡每小時帶剎車進彎,沒有一絲搖晃不安,但出彎時,兩車狀態就大不同,C300動力傳遞不像330iM運動直接,加上循跡系統就算全關,在極端狀態下仍會介入,因此無法像330iM運動可恣意的都是由油門深淺,來調整車身動態,少了樂趣、多了安穩,兩車在賽道上個性可說是大不同。
在大魯閣這個超小的場地裡,C300的9速變速箱的齒比並沒有顯得特別綿密,和多數車同樣都在2、3檔之間遊走,而就算選擇最激進的模式,換擋反應仍明顯不比330iM運動,好在引擎扭力仍佳、輪胎抓地力較出色,讓單圈成績以0.3秒小幅勝出,但我們還是得補充,論駕駛樂趣、各種駕駛信息傳遞,330iM運動仍是較佳的! 330i搭載2.0升L4渦輪引擎,代號和前代車型一樣是B48不過最大輸出略增一些,來到258hp/5000到6500轉速、40.8kgm/1550到4400轉速,搭配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原廠0到100公裡每小時的加速成績是5.8秒。
C300換上代號M264全新引擎,同樣是2.0升L4渦輪,最大輸出258hp/5800到6100轉速、37.7kgm/1800到4000轉速,和330i相比,馬力持平、扭力值則小輸一些,搭配9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原廠0到100公裡每小時的加速成績則是5.9秒。從賽道測試就知道330i的動力反應比C300來得直接,進行加速實測更是有感,當原地左腳剎車、右腳油門,必須拿捏好起步時的引擎轉速,否則後輪255mm得PS4跑胎也頻頻空轉,除了引擎前段出力飽滿,8速手自一體變速箱在全力加速比C300激進不少,1換2檔和2換3檔都象是背後被踹一腳一樣。
最後0到100公裡每小時加速得出逼近原廠成績的5.84秒,0到400m則有14.04秒162.57公裡每小時的優異表現,明顯完勝C300。雖然C300輸出水平與330i相當,但C300股催起來就是較為柔和,以同樣的起步方式,C300幾乎沒有打滑情況,少了拿捏油門的顧慮,最終得到的0到100公裡每小時最快為6.63秒,至於0到400m達到14.72秒154.91公裡每小時的成績,不但落後330i一截,和原廠數據也有段差距。從PBox擷取的曲線來看,C300在起步當下還能和330i持平至40公裡每小時,但之後一路到通過400m終點均落後,330i在加速方面無懸念勝出!
剎停表現在伯仲之間,畢竟彼此的胎寬相同、配胎等級相仿,結果有合理性,另外一點是在減速過程中,兩車均有非常穩定的動態,給予駕駛高安定感,無愧高級車應有水平。油耗實測當天路況順暢,不論高速或市區都大致以速限行駛,兩車均採用節能模式並開啟怠速熄火功能。330i怠速熄火在市區路況較容易啟動,相較之下C300在市區停等紅燈時從未進行怠速熄火,推測C300對於怠速熄火啟動條件較為嚴苛。實測結果兩車油耗都屬優異,市區路段330i勝出、高速路段則以C300較佳,九速變速箱對油耗還是有著一定幫助。
330i與C300在加油孔皆設計有擋片,無法確切觀察加油量,我們統一以跳停、重新置入油槍、再跳停兩次來計算加油量以求加油公正性。雖然330iM運動單圈成績略慢一點,但前文已說得很清楚,那是因為輪胎差異之故,整體操控反應,330iM運動明顯有更多樂趣,寶馬招牌名聲依舊!再加上加速表現壓倒性獲勝,因此若你想找尋有駕駛樂趣的豪華中型房車,我們推薦首選330iM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