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讀】大腦語言區功能磁共振的fMRI研究

2021-02-07 中國神經時訊

對人類語言的相關問題利用fMRI進行研究已經較廣泛地應用於認知科學領域,同樣在臨床醫療中也需要對腦語言功能進行探查。


解放軍306醫院醫學影像科磁共振室利用fMRI方法,用較容易被接受的詞彙及圖片認知任務對正常志願者進行了功能測試掃描,目的在於探討與分析兩種任務對語言區的激活模式及臨床應用可行性。



1.研究對象:對15例正常志願者進行了fMRI檢查,其中男性8例,女性7例,平均年齡35.7±13.6歲,中位年齡32歲,均為右利手,文化程度為中專以上學歷。每位被試在fMRI檢查前均進行了刺激任務培訓,均獲知fMRI檢查內容並籤署了知情同意書,並在模擬計算機上由一位醫師監督確認可獨立完成一遍與正式任務相似的模擬任務。


2. fMRI實施方案:採用組塊設計模式。語言任務分別為動詞聯想(Verb Generation, VG)及圖片命名(Picture Naming, PN)。整個fMIR掃描中所有任務提示語、以及執行指令均由屏幕呈現,不應用語音及動作提示。被試通過鑲嵌於頭線圈之上的反射螢光屏系統獲得fMRI指令及任務。


3. fMRI數據採集與分析:所有腦功能成像均於306醫院磁共振室完成,應用3T掃描儀進行。


4.語言優勢偏側指數(Lateralization Index, LI)分析與計算:提取每例被試左、右側大腦半球在語言任務刺激下的腦區激活範圍及部位,摒棄視皮層激活(BA17、18、19)數據,之後利用LI公式進行計算:LI = (∑L - ∑R) / (∑L + ∑R)。∑為合計,L及R分別代表左、右側大腦半球激活(不包含視皮層激活)。LI > 0.1提示左側半球優勢,LI < -0.1提示右側半球優勢,-0.1 ≤ LI ≤0.1為雙側語言分布。



1. fMRI組分析結果:


將腦激活疊加於SPM內置三維標準光滑腦模板圖上可見動詞聯想以雙側Broca『s區、左側Wernick』區、及相鄰語言相關腦區激活為主,即前額、顳葉語言相關腦區。圖片命名任務以枕葉視皮層激活最為廣泛並顯著,左側半球語言相關腦區額、顳葉亦見激活,表現為視皮層及顳葉後部語言相關腦區為主激活,如圖。



圖中紅色代表動詞聯想任務腦區激活,綠色代表圖片命名任務腦區激活,藍色為右手對指運動腦區激活。動詞聯想以激活左側前部額、顳葉腦區為主,圖片命名以激活顳、枕葉後部腦區為主,右手對指運動激活左側初級運動區及輔助運動區。


2.個體LI計算:動詞聯想任務均可獲得激活範圍並計算出LI值,圖片命名任務1例被試激活以視皮層為主,無法獲得計算結果。兩種語言任務LI計算符合率93.3%(14/15),其中右側優勢及雙側分布各1例。



研究發現如果單純應用統計學閾值來判定語言任務激活區可能會造成雙向誤差,即過低的閾值會使假性激活入選,導致單側半球優勢的激活減弱而誤判為語言優勢雙側分布;過高的閾值又會掩蓋部分真性激活,而使語言雙側分布誤判為單側優勢。


針對上述問題,本研究在被試執行語言任務前均增加了運動任務(右手對指運動)作為數據統計的內參照來規範統計閾值。右手對指運動個體分析在經矯正檢驗、P<0.001,及組分析在經矯正檢驗、P<0.01統計閾值下,結果均為對側初級運動皮層(BA4)及輔助運動區(BA6)的激活,與經典對指運動腦激活結果相符。


參照運動區激活閾值,本研究語言任務最強激活區範圍及強度均高於對指運動,說明所設計的語言任務腦激活程度強於運動任務,有利於語言相關腦區的檢出。同時對指運動結果亦可作為判斷被試能否按照要求完成fMRI實驗任務的指標之一,這對判斷具有一定程度的智力低下臨床患者的fMRI配合程度尤顯重要。


fMRI語言區激活可以探查腦內病變與語言功能區的關係,同樣對明確語言優勢半球亦具有重要意義。語言優勢半球判斷可通過量化計算偏側指數(Lateralization Index, LI)來進行分析,但目前尚無統一的刺激任務及計算公式。雖研究多認為fMRI是取代Wada試驗的最可行方法,但也指出對於非典型的左側語言優勢半球,即右側優勢或雙側分布者,fMRI會增大誤判機率。


本研究雖以正常志願者為研究對象,但是設計了兩種不同難度的語言任務來判斷腦激活模式,結果表明兩種任務聯合使用可以全面揭示語言區激活,對了解整體語言功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將運動任務激活閾值作為語言任務標準化統計的內在參照,使語言區激活範圍及強度更加精確。


本研究為進一步對臨床患者進行語言功能fMRI檢查奠定了理論及實踐基礎。



中國神經時訊 編輯整理

來源:解放軍306醫院 張磊,金真,李科


相關焦點

  • 揭開英語難說之謎:中國人大腦語言區與老外不同
    專家認為,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國人與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腦中,語言區不在同一個地方,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區。該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科技類最具權威的刊物英國《自然》雜誌上。      對大腦各區域所司職能的了解,最初是通過某些特殊病例的研究而獲得的。
  • 關於英語習得布洛卡語言區與威爾尼克語言區
    專家認為,使用表意象形文字的中國人與使用拼音文字的西方人的大腦中,語言區不在同一個地方,中國人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區。該研究成果發表在世界科技類最具權威的刊物英國《自然》雜誌上。   對大腦各區域所司職能的了解,最初是通過某些特殊病例的研究而獲得的。
  • 大腦語言區的影像解剖學
    語言區是人類大腦皮質所特有的區域。語言區通常在一側大腦半球上發展起來。
  • PNAS:與成年人不同,兒童使用兩個大腦半球來理解執行語言功能
    我們都知道,在慣用右手的健康成年人中,語言區及語言中樞偏向分布於大腦的左半球(LH)。然而臨床中發現,在很小的孩子中,對任一半球的損害同樣可能導致語言發育延遲或功能缺失,這引發了一種猜測:幼兒時期語言區尚未建立成人的橫向化模式,且在早期發育過程中由兩個半球平等地參與完成語言功能。
  • Nature最新發現:中國人大腦有獨特的語言區
    該項發現對臨床外科醫生將有很大幫助,因為很多尖端的顱腦手術技術都是需要準確定位,如果醫生了解了不同語言人群大腦語言區的確切位置,就可以減少大腦功能區受損。因此,該研究成果在世界科技類最具權威的刊物美國《自然》雜誌上發表公布。
  • 大腦如何控制我們的語言功能?
    ,而該區域對於語言形成至關重要,該區域也就是所謂的布魯卡語言區。在20世紀中期,這種技術幫助很多神經外科醫生發現了大腦中和語言功能相關的很多關鍵區域,而且有研究表明,在很多人語言來源於左腦時,往往就會有一部分的語言功能發源於右腦。
  • 機體大腦如何控制我們的語言功能?
    選擇性的問題1861年,法國神經學家布羅卡(Pierre Paul Broca )發現了大腦的語言區,他指出該區若受破壞,人將產生語言障礙,布羅卡描述了一個不能說話的病人,而且他認為該患者機體的運動障礙與患者不能說話並無關聯,驗屍結果表明,患者大腦左額葉中部的大片區域都出現了損傷,而該區域對於語言形成至關重要,該區域也就是所謂的布魯卡語言區
  • 第16期:多模態磁共振數據分析手把手基礎班
    03月23日周二張韜上午基礎概念及數據預處理功能磁共振基礎概念介紹功能磁共振數據整理以及常見問題靜息態數據預處理介紹任務態數據預處理與靜息態的區別‍‍下午靜息態數據分析指標入門數據分析預處理原理解讀以及注意事項ALFF、fALFF、PerAF算法介紹及操作ReHo算法介紹及操作晚上CAT12:基於體素的形態學分析(VBM
  • 張治國:基於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動態功能連接分析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基於靜息態功能磁共振成像的動態功能連接分析及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磁共振成像, 2018, 9(8): 579-588.研究大腦不同區域之間BOLD信號的統計關聯程度可以反映出大腦的功能連接(functional connectivity, FC)[2]。進一步,通過分析功能連接的空間拓撲結構能探索大腦網絡[3]。在沒有特定任務刺激的條件下獲得大腦處於清醒放鬆狀態的自發波動的BOLD信號稱為靜息態信號[4]。由於靜息態數據在採集時不需要特定的任務設計,該實驗範式被廣泛用於神經科學和臨床的腦功能研究中。
  • Nature Methods:fMRIPrep: 一個穩定的fMRI數據預處理工具
    在統計分析前,功能磁共振影像(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fMRI)涉及到多個預處理步驟。同時,隨著影像採集和處理技術的快速發展,功能磁共振成像預處理的複雜性也日益增長。本研究介紹了一種與後續分析無關的預處理工具—fMRIPrep。該工具能夠解決功能磁共振影像在預處理中的魯棒性和可重複性問題。
  • 清華醫學院洪波研究組發文揭示語言聲調的大腦處理機制
    研究組利用臨床神經電生理監測的機會,結合磁共振等影像方法,直接獲取了清醒狀態下人大腦皮層表面高時空解析度的神經電活動,揭示了聽覺、語言和運動腦區如何通過精細的時空協作,實現了語言聲調類別化處理,同時發現了運動相關腦區在語言聲調處理中的作用,為大腦語言處理機制研究打開新的思路,也為開發語音腦機接口、神經外科手術中保護語言功能等提供了生理基礎。
  • BOLD-fMRI+CMRO2
    BOLD-fMRI也稱為狹義的fMRI,其原理是通過檢測神經元活動相關的局部血流和氧合水平變化所致的磁場信號強度變化,統計、分析、計算得出激活圖,映射不同的認知條件下大腦神經元活動的時空分布在神經細胞活動時,血管增粗、血流量增多,血管裡帶氧血紅蛋白數量增加,使得磁共振掃描中產生信號增強
  • 這項研究很神奇,專家解讀:控制血脂...
    如果給現在的你做個顱腦磁共振,就可以知道5年後的你會不會變「糊塗」,這樣的預測是不是很神奇?浙江省人民醫院放射科最近就有這樣一項研究登上了《歐洲放射學雜誌》。該研究第一作者、浙江省人民醫院放射科主任助理舒震宇深入淺出地介紹了這項研究,下面就隨記者跟著舒醫生來探一探這項神奇的研究吧。
  • 大腦處理漢語的方式與英語不同
    原標題:大腦處理漢語的方式與英語不同  新華社華盛頓2月23日電 (記者林小春)中國科學家23日報告說,中文母語者和英文母語者利用類似的腦區處理語言,但處理方式存在顯著差異。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成果,為認識人類大腦的語言功能提供了重要新見解。
  • 人類如此獨特或因大腦有「特殊」區域
    而一篇近期發表於美國《當代生物學》月刊的論文直接對比人類和短尾猿在聆聽簡單音階時大腦的反應,為這種融合抽象信息的特別區域在人腦中的存在首次提供物理證據。以前也有研究從解剖學對比猴子和人類的差異,但神經學家說,這不是可以解釋人類抽象能力來源的差異。  美國紐約大學心理學專家加裡·馬庫斯說:「這為我們提供一條強有力的線索,關於我們的大腦有何不同……沒有什麼比了解我們如何這樣更重要。」
  • 原標題:大腦處理漢語的方式與英語不同
    原標題:大腦處理漢語的方式與英語不同新華社華盛頓2月23日電 (記者林小春)中國科學家23日報告說,中文母語者和英文母語者利用類似的腦區處理語言,但處理方式存在顯著差異。這項發表在新一期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的成果,為認識人類大腦的語言功能提供了重要新見解。
  • 【學習】腦功能磁共振數據分析
    根據以往舉辦的腦功能磁共振數據處理培訓班、磁共振數據處理提高班、腦電信號數據處理培訓班、ASL PERFUSIONMRI數據處理培訓班、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成像技術)數據處理培訓班的經驗和學員的一些相關提議,我們繼續舉辦第三十二屆腦功能磁共振數據處理培訓班,此次培訓班依然堅持小班教學,手把手帶教的教學模式,結合學員意見每次培訓班都有專題回顧環節,保證每一個參加培訓的學員在最有限的時間內理清學習脈絡
  • 大腦處理漢語方式與英語不同 說漢語更「用腦」
    大腦處理漢語方式與英語不同 說漢語更「用腦」 2015年02月25日 10:21   來源:新華網
  • Frontiers in Neuroscience:fMRI研究指南
    作者:楊曉飛Hello,這裡是行上行下,我是喵君姐姐~fMRI因為能夠提供對大腦功能的獨特洞察而受到醫生和研究人員的廣泛歡迎。然而,我們必須考慮多種技術因素,從實驗設計到數據採集、數據處理以及方法的內在限制,以優化fMRI分析並對數據作出最準確和最有根據的解釋。
  • Psycho Med:新研究揭示軀體症狀與大腦功能的關係
    2019年4月4日 訊 /生物谷BIOON/ --根據最近一項研究,大腦功能連接的改變可能有助於理解導致軀體症狀障礙(SSD)的神經生物學變化。SSD患者一直擔心被誤解為醫學疾病的身體症狀。該研究包括18名患有SSD的患者和20名健康對照:13名女性和5名男性,平均年齡47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