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區是人類大腦皮質所特有的區域。語言區通常在一側大腦半球上發展起來。大腦語言區主要位於大腦半球的額葉、顳葉和頂吐,依其位置和在處理語言功能中作用的不同分為不同語言中樞。
由於MRI在顱腦掃描時允許進行三維任意角度、任意層面的掃描,並且對一些腦內的解剖結構標誌也顯示非常清楚,圖像也非常接近腦標本切片,所以更多的顱腦影像學檢查採用了MRI檢查。1. Broca區 又稱運動性語言中樞,位於Brodmann44區及45區,緊靠中央前回下部,額下回後1/3處(圖3-2)。用於計劃和執行說話,此區受損的患者,能理解他人的語言,而且與發音有關的肌肉未癱瘓,但喪失了說話的能力,臨床上稱之為Broca失語,主要表現為口語表達障礙。2. Wernicke區 是指優勢半球顳上回後部,位於Brodmann22區40區。Wermicke區與軀體感覺(Brodmann5區、7區)聽(Brodmann 41區、42區)和視(Brodmann 18區、19區)皮質有著豐富的聯繫,用於分析和識別語言的感覺刺激。該區病變產生感覺性失語( Wemicke失語),表現為患者的語聲調和語調均正常,與人交談時不能理解別人說的話,答話語無倫次或答非所問,聽者難於理解。
3.弓狀纖維 弓狀纖維是大腦半球內短的聯絡纖維。是一東將Wemicke區和Broca區相連的白色纖維,將信息從Wernicke區傳向Broca區。該部位損傷易產生傳導性失語,主要臨床特點口語為流利型,聽理解相對保留,複述不成比例。4.外側裂周區 目前公認的語言區大多數位於左側半球外側裂周圍。主要包括Broca區弓狀纖維和Vermicke區。5.交界區或分水嶺區 大腦中動脈與大腦後動脈分布交界區,或者大腦中動脈與大腦後動脈分布交界區為分水嶺區,此區受損可以引起經皮層性失語,經皮層性失語的共同特點是複述不受損,因為Wernicke區仍然與Broca區保持聯繫。6.角回和緣上回視覺性語言中樞(閱讀中樞)位於角回(Bradmann 39區)。 此區受損,患者的視覺正常,但不能理解文字符號的意義,稱失讀症。角回和緣上回構成頂葉的前下部,位於聽覺、軀體感覺和視覺聯合皮層的交界區使三個區域的聯合皮層相互聯繫。當給予視覺信號時角回和緣上回能夠掃描Wermnicke區,且能夠激發與視覺資料相匹配的聽覺信息,同樣,當給患者提供聽覺信息的時候,他們也可以掃描視覺聯合皮層。7. 視覺聯合皮層 位於初級視覺皮層前,枕葉和頂葉的18和19區對初級視覺信號進行分析。8.胼胝體胼胝體位 於大腦縱裂底,包括嘴 、膝、幹、壓四部分,由聯合 左、右半球新皮質的纖維構成。有認為胼胝體前1/3的纖維連接運動性語言中樞,後1/3的一部分纖維聯繫著一側感覺性語言區,另一部分纖維聯繫著一側感覺性語言區及對側的運動性語言區。9.基底神經節基底神經節主要由位於皮質下的殼核尾狀毯蒼白球等神經核團組成,不只是一種純運動結構,而且接受感覺和大腦皮質邊緣區的傳入,是一個高級整合機構。損害可導致語言功能障礙,稱之為基底節失語。在皮質-紋狀體一蒼白球 一背側丘腦一皮質的環路中.基底神經節與額葉保持者密切的聯繫:尾狀核殼核發出纖維到蒼白球後著文發出纖維到背側丘腦的腹前核與腹外側核,最後經內囊達Brodmann4區.6區。病變損害該環路中的任何環節均可導致基底節失語,其主要表現為自發性言語受限,且音量小,語調低。10.背側丘腦依據臨床觀察 、手術和電刺激結果,目前認為背側丘腦腹外側核腹前核、丘腦枕與語言有關。腹外側核與腹前核與運動區輔助運動區及Brca區有豐富的雙間聯繫。丘腦枕和顳葉及大腦後部皮質間有密切聯繫。丘腦性失評名表現為音量小、語調低表情淡漠、不主動進話、找詞困難,聽理解及閱選理解輕度墮礙複述可正常,命名輕度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