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還只是個孩子……」你怎麼還說得出口!?

2021-02-07 江蘇交通廣播網

6月19日,南京小學生遭高空墜物砸中事件牽動了很多人的心。南京鼓樓警方連夜發出警方通報,肇事者竟然是一名8歲男童。


詳情請戳新聞連結:

痛心!南京高空拋物砸傷女童,真相竟是……立法嚴管,刻不容緩!


事情才剛剛過去了一個月,

再現高空拋物!又是「熊孩子」!


6月25日傍晚,南京吳女士將私家車停進停車位,汽車就被生雞蛋砸中。站在汽車旁邊的3歲男童也被生雞蛋砸中頭部,腫起一個大包。26日吳女士報警後當天停車的時候,汽車又被生雞蛋砸中!



不少居民反映,停車場後方一棟居民樓內,8至10層樓的位置,有一名男童經常朝樓下扔雞蛋。民警上樓查探,終於找到肇事者,是一名10歲男童。


男童父親得知此事後,連聲向吳女士道歉,並賠償了相關費用。他表示,一定會對孩子進行嚴格教育,杜絕此類事件的發生。


男童父親該慶幸發現及時,

沒有造成更不可挽回的情況,

就在7月2日,貴州這件事可就更嚴重了!



案情通報中寫道:經查,當日下午16時51分,袁某某在小區內行走,不幸被樓上一10歲男童高空拋物砸中頭部,經搶救無效不幸死亡。


南明警方提示:高空拋物嚴重危害他人生命財產安全!請嚴格自律。同時,監護人要教育未成年人不要高空拋物,避免造成無法挽回的嚴重後果。



網友評論



網友紛紛表示,高空拋物惡習需立法嚴管,與此同時,未成年人也需承擔相應管教,監護人家長更要負起責任來。


為什麼事情會發展到「人命關天」,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他還只是個孩子……」,這句話成了孩子惡劣行為的護身符,也成了家長自我催眠自我鬆懈的理由。


「他還只是個孩子」


近日,張先生的車被熊孩子劃出細痕,孩子家長不僅不道歉反而要投訴車主:你嚇著我孩子了,需要賠償醫藥費。




張先生認為自己並沒有打罵孩子,根本不存在醫藥費一說。為此,張先生報了警,又引來小男孩一家人的不滿。最後,經過溝通孩子母親表示願意承擔後果,會把張先生的車修到好為止。



還是近日,蘇州邱女士在小區裡撿到一架紙飛機,上面寫著「救命」,邱女士隨即報警。民警到達現場後對小區內30餘戶住戶進行排查,最終找到了丟紙飛機的人——正在上小學2年級的小陶。



原來這紙飛機上的「救命」是小陶寫著玩的。「求助的字不能亂寫。」在民警的教育下,小陶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



還是今年年初,2月10日,雲南鎮雄縣,兩名熊孩子往一輛轎車的引擎蓋裡塞鞭炮,幾分鐘後,轎車就燃燒了起來。轎車車主說,這都是孩子不懂事造成的,對方家長很爽快地就答應賠償了。



後來,雙方和解。


杭州一名12歲熊孩子不做暑假作業被爸爸批評教育了一頓:「到小區樓下去清醒清醒!」 小男孩獨自一人下了樓,百般聊賴的他隨手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擺弄著,一邊遊晃一邊把停放在小區路邊的車挨個兒劃了一道,連劃了8輛車!



因《治安管理處罰法》規定:不滿十四周歲的人違反治安管理的,不予處罰,但是應當責令其監護人嚴加管教。大關派出所民警只能叫來了「熊孩子」的爸爸,進行教育溝通,避免類似事件的發生。目前涉及到8輛車,理賠!


因為嫌樓外施工的電鑽聲太吵,正在8樓屋內看動畫片的10歲男孩,一氣之下用小刀子將施工者下方的安全繩割斷,消防大隊緊急出動後才將人安全救下。施工者說,「當時我正在用鑽機打孔,低頭看到一個小男孩正在用刀割我的安全繩……」



據了解,孩子10歲,今年上五年級,父母在外面做生意,就孩子一個人在家。民警給孩子父親唐先生打電話,讓他回來解決此事,唐先生對小劉做了誠懇的道歉,並賠償了一根新的安全繩。



這一件件,一樁樁,是的,還好沒有出大事,就抱著這樣的僥倖,滅火器從天而降,7歲的孩子失去了媽媽。


「他還只是個孩子……」你怎麼還說得出口?他是個孩子,就能夠殺人放火了!


不少「熊孩子」要風得風,要雨得雨,一旦得不到想要的東西,或者不如TA的意,對自己親生的爺爺奶奶都哭鬧打罵。你不滿足他,他就要出手傷人!這些所作所為怎麼看也不像是「小到不懂是非」,更像是「大到蓄謀已久」。


寬容,不是沒有底線,沒有原則!


按照我國刑法,14周歲以下青少年實施任何刑法禁止行為,均不負刑事責任,而家庭管教和收容教養往往收效甚微。


而美國的少年司法,獨立於刑法之外,自成體系。少年法庭的審判主要是一種民事行為,法官代表未成年人利益,從改造未成年人的角度決定處置方式。中國臺灣奉行「以教代刑」,保護處分優先於刑罰,但失職家長可能被罰款甚至公告名字。


在中國臺灣,如果因少年監護人失職導致少年觸法,法院將強制監護人對少年進行8到50小時的親職教育輔導。若拒絕,將被罰款3000到10000元新臺幣,經再通知仍然不接受者,得按次連續處罰,至其接受為止。經連續處罰三次以上者,監護人之姓名還將被公告。


另外,一些極端案例是可以引發人們對最低刑事責任年齡的思考的。比如,2002年,北京藍極速網吧的一場大火奪取了25條生命。涉嫌縱火的兩名未成年人中,14歲的宋富被判無期徒刑,而13周歲的張哲則被送至收容教養,3年後恢復自由。事件中,被害者家屬和社會各界也曾呼籲降低刑事責任年齡。 


14歲這條線,並非不可動搖。比如香港的最低刑事責任年齡就是10歲。

筆者就曾遇到一位媽媽把自己的兩個孩子,一個四五歲,一個八九歲,單獨放在電影院看一部非動畫片電影,自己卻離開了。看電影期間,四五歲的小男孩一邊吵鬧一邊拿著手機公放看動畫片,多位觀影者起身制止都沒有用,孩子們的媽媽一直到電影結束都沒出現。你相信嗎?這可能不是偶然,而是折射了很多家長基本的教育缺失責任缺失的狀態。


本期1011應急包嘉賓:湯賀閒,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親子教育專家。湯老師給了家長朋友們一些建議:


「兒童社會化」,規矩要從小建立


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是我們在生活、學習、工作中必須遵守的行為規範和準則,孩子在幼兒時期是萌生規則意識和形成初步規則的重要時期,而家長需要在生活中以多種方式引導孩子認識體驗並理解基本的社會行為規則。


目前老人過度溺愛,有些年輕的父母缺乏一定的養育責任感或者不知如何引導、教育孩子的現象很常見,但是會給孩子自身和社會中的他人帶來極大的影響。一個文明的社會離不開各種規則來規範人們的行為。


什麼是規則呢?規則是人們在日常生活、工作、學習中必須遵守的科學的,合理的,合法的行為規範和準則。良好的規則,是一切活動的保障,在「兒童社會化」的過程當中,家長需要在日常生活當中,引導孩子逐步的掌握社會規範,學習正確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等等,最終達到妥善自治,使兒童客觀的適應社會生活的心理發展過程。


家長需給孩子以身作則!


家長是孩子的一面鏡子,一言一行都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身心發展。首先家長一定要以身作則;其次,家長需要學習科學的引導孩子的方法,讓孩子先懂得為什麼需要遵守規則,遵守規則能給生活帶來哪些好處等等;比如:不亂闖紅綠燈這項規則,我們就要通過遊戲的方式,幫助孩子理解其用意,在遊戲中感受到有序的交通秩序,知道人人遵守交通規則,有利於道路通暢,有利於保護自己的生命安全等。


只有讓孩子們理解規則的意義,才能夠讓孩子更好地接受規則。而且規則意識的培養不是在短期時間內能完成的,也不是隨著孩子的年齡增長他自然而然就會懂得的,很多家長覺得孩子長大了自然就會懂了,其實這樣的思想並不負責任。


兒童的規則意識需要每位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有些規則甚至需要從孩子的幼兒時期就需要用心點點滴滴隨機滲透、日積月累,這樣才能鞏固效果,使我們的孩子逐步養成規則意識,並且讓孩子有意識的生成行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培養出被社會接受、被他人喜愛的,成年後更易於融入社會的健康的成人。

來源:江蘇交通廣播網(ID:jsjs1011,編輯:羅方、文嵐,綜合:看看新聞、央視新聞、貴州都市網、中國之聲等)


你是怎麼想的

請給我們留言

相關焦點

  • 「他還只是個孩子!」——孩子沒教養,責任全在家長
    ……熊孩子的惡作劇五花八門,如果去找這些孩子的家長理論,得到的回答都驚人的相似:「你個大人跟小孩較什麼勁?」「他還只是個孩子。」「他還小,你讓他一下怎麼了?」熊孩子的父母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那就是極其寵溺孩子。無論他們家小孩在外面做了什麼壞事,都以「他還是一個孩子」為理由,為自己的孩子辯解。甚至有的家長非但不阻止,還很欣賞孩子的「傑作」。
  • 別讓「他還只是個孩子」害了自己的孩子
    要培養孩子勤勞樸素的品質,現在經濟條件較好了很多家庭無節制的滿足還自己一切物質需求。養成了孩子好逸惡勞、喜歡攀比的行事作風,根本不知道生活的艱辛。哪裡知道尊敬父母、關心他人呢?他們只會理所當然的認為這一切都是父母應該做的,自己理所當然的享受這一切。這哪裡是愛自己的孩子呢?這是害了他呀。
  •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
    前兩天微博上有人爆料:言承旭居然是個傻白甜,這次又上套了,原因是之前女方就用過同樣的方式炒作自己!言承旭去東京辦粉絲見面會,女方也曬出同在日本的證據,擺明了「老娘就是他的女友」,怎麼高調怎麼來n年之前,言承旭和林志玲還只是同一家公司旗下的十八線小模特
  • 「他說對不起了你還不原諒?」欺負人的孩子憑什麼道歉就得被原諒
    小男孩的媽媽和小女孩的媽媽認識,倆人正在一邊聊天,看到小女孩摔倒才走過來問怎麼回事,小女孩哭著說小男孩總欺負她,還把她推倒頭上磕了一個大包。小男孩的媽媽生氣地把小男孩叫過來,孩子意識到媽媽生氣了,趕緊故作乖巧地跟小女孩說:「對不起。」沒想到小女孩哭著說:「我不原諒你!你已經不是第一次欺負我了,之前你也說對不起,可是你從來沒改正過!」
  • 熊孩子當街撒潑,媽媽說:「他還只是個孩子。」圍觀的人怒了
    這車停的位置正在拐彎處,要等他們上車後開車走了後面的車才能過去,正好後面有一輛車等著過,本來這也沒什麼,等大人孩子上了車走了就好了,意外就在於這個男孩子,跑到後面車跟前,指著那輛車大聲喊:不老實撞死你!車上坐著的人不一定聽到了孩子說什麼,但是副駕駛的女的可能是看男孩子動作不高興,就下車來對著男孩問他說什麼,男孩又一次大聲說:再說話就撞死你!女孩一聽就怒了,也罵罵咧咧地對嚷,一時間好不熱鬧。
  • 他只是個孩子
    在面對如何處理小女孩時,很多人都在說:她只有十二歲,還是個孩子。小女孩為此不僅僅沒有受到責罰,反而得到了心理師對她進行心理輔導,以免她日後心理有陰影 。倒是狗被偷的主人,因此受到牽連,需要承擔責任。我不太想說什麼,畢竟她確實還小,確實是個孩子。曾幾何時,我們的長輩也曾以此為我們開脫。
  • 疫情中,蕭條下,為何他還敢說:100%出口美國
    無盡的痛楚與無奈下,越來越多的外貿型紡織企業為求自保被迫開始出口轉內銷。但這時,一個不一樣的聲音發了出來:「雲蝠服飾100%出口美國,一定會繼續深耕美國市場。」——說此番話的人,是江蘇江陰雲蝠集團董事長郭健。
  • 滿月寶寶被親戚家的孩子塗黑,親戚:他還只是個孩子。網友:呵呵
    然後親戚來一句,他只是個孩子,你沒必要和他計較吧,你都這麼大了,用一點東西怎麼了?畫點畫怎麼了?隨後再收拾不就可以了嗎?滿月女寶寶被親戚家的孩子塗鴉,左臉全被塗黑,親戚:他只是個孩子!這往往就是我們網絡上十分之火的親戚家的熊孩子,而面對這些親戚家的熊孩子,使我們卻沒有辦法去反抗,老一輩的觀念不是我們說改就能改的,也不是我們隨便能夠制止的,畢竟他也只是個孩子。我們並不能把他告上法庭或者是兇他,打他,罵他,畢竟來者是客,我們不能夠對人家做什麼?
  •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
    關注公眾號湖北事業單位招聘資訊(hbsydwzp)回復【湖北】查看湖北省內最新事業單位招聘信息回復【福利】參與活動,16大熱門考試資料一次性送你當然,我們也有很多成功制服他們的經典案例,比如:三十六計之美食誘惑--在電梯裡吃雪糕饞哭他、聲東擊西之我教你洗鋼琴、請君入甕之摔我手辦必追訴你爸媽
  • 南京再現溺殺式教育,孩子闖禍,家長拒絕道歉稱:他還只是個孩子
    等小貓穿過門縫的時候,這個熊孩子就用力把門關上,導致小貓被卡在門縫裡,這還不算完,接下來這個熊孩子便用門縫夾著小貓一直揉擦,小貓在門縫中也是被夾的慘叫連連……等小貓跑出門縫之後,熊孩子在店門口拿著鞋子追打小貓,打了將近半個小時之久。
  • 孩子脾氣大,你比他還大。看看怎麼破……
    你有沒有這種情況? 孩子發脾氣~你被他的情緒觸發~結果你比他的情緒還大……糾纏在一起彼此傷害 這篇文章就會告訴你當孩子完全被情緒淹沒的時候,我們怎麼辦。 我家孩子屬於上學樂呵呵,你問作業留了啥? 她詫異地看著我說:「不行,明天要考的話我都不會。」 「沒關係,我相信老師也不會讓你們一天把這些都默寫會,我也做不到呀。我想老師只是告訴你們,這些課文很重要。
  • 外賣小哥送餐遲到2個小時,顧客狠話還沒說出口,他卻先說這話?
    外賣小哥送餐遲到2個小時,顧客狠話還沒說出口,他卻先說這話?現在叫外賣已經成為非常普遍的事情,無論是休息在家還是工作中,不想出去吃飯都會叫一份外賣,就有專門的外賣人員給送上門,既方便又省事。但是近日,有網友說她點外賣,小哥遲到了兩個小時,她滿肚子的氣在將要說狠話的時候,外賣小哥不停的說「對不起」,讓她感動!該網友說她有次在公司點外賣,但是都過去兩個小時了,還是不見外賣小哥的身影。
  • 孩子膝蓋摔傷了,大夫說,雖然沒骨折,但還得做核磁共振
    當時摔的比較重,兩個膝蓋都腫了,右膝蓋比較嚴重,當時就腫了一個大包,孩子疼得跪在地上,沒起來。我立刻就嚇懵了,趕快把他扶在了旁邊的椅子上。旁邊有一個認識的大姐,是醫院退休的,會推拿按摩。她把我兒子的褲腿兒擼上去,仔細看了一下,對我說,沒事兒,你別擔心,肯定不能骨折。我聽了大姐的話,半信半疑。
  • 未成年遊戲大額充值,家長要求退回全部費用:「他還只是個孩子」
    這次事件中,這個孩子在暑假連個月期間,前後充值了幾十次,幾乎每一筆都是幾百幾百的巨額充值,而且之後還會刪除支付記錄以免被發現,你說他真的還小嘛? 多次在遊戲中消費之後,現在家長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想追回全部費用,並且一切的過錯全部推到遊戲的頭上,試問天下哪有這麼好的事情?
  • 吳賴還只是個孩子,你就別往心裡去,把他趕出去就是了
    六爺的眼神,六爺的語氣,都表明,他對徐楠這個準兒媳並不滿意,他的潛臺詞好像是在說徐楠高攀了他們,她能嫁進高家應該謝天謝地燒高香了,結果卻因為她婚禮出了叉子,讓他六爺威嚴受損,現在徐楠又當眾替我求情,當然更讓六爺不滿。
  • 他還只是個孩子?13歲男孩屋頂縱火,網友:孩子就能為所欲為嗎
    想要第一時間獲取「科學的母嬰育兒知識和有趣的故事」,請您點擊右上角「關注」哦~文丨見小曰明(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通過仔細觀察可以發現潛伏在自身周邊的熊孩子並不在少數,對於這種喜歡調皮搗蛋的孩子,很多大人雖然感到十分苦惱,但又限於孩子年紀還小,覺得孩子調皮搗蛋一點是一件十分正常的事情
  • 媽媽:「他還只是個孩子,」太過稱職的父母,奠定孩子未來的悲劇
    多數父母在家對孩子說過類似的話:不用你操心,你管好自己學習就行!你懂什麼?讓你幹嘛,你就幹嘛!我給你報了輔導班,補補數學吧!我給你做手工,你去做作業吧!爸爸媽媽怎麼會害你呢?他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試圖包攬一切,只要求孩子專注提高學習成績。
  • 孩子被欺負,還被對方說「小氣」,我該教他大方點嗎?
    我告訴他,『你應該和對方說這樣做不對,你很生氣』,可是兒子說,他已經這樣說過了,可同學非但不道歉,還反過來說他小氣。我該怎麼引導他呢?」做父母的最怕孩子被欺負。可是當這樣的事件真實發生時,我們又會左右為難。
  • 「我懷孕還得照顧全家?」「他們遠道而來,你就該洗衣做飯」
    小雯跟老公抱怨,他卻一臉無所謂:「女孩子嘛,當然想打扮的漂漂亮亮,你不是也愛買衣服嗎?」這怎麼能一樣呢?小雯解釋道:「我是花我自己工資,她是跟你要錢,如果只是幾百塊也就算了,可是你工資三分之一都用在她身上。以前沒結婚我不說什麼,現在咱倆過日子,將來還要養孩子,你不應該考慮攢錢嗎?」
  • 「他還只是個孩子」——這是最坑的教育方式(沒有之一)
    二、看看用「他還只是個孩子」來幫助孩子辯解的新聞(溫馨提示:以下內容引起讀者不適,若因此導致手機、電腦等損壞,本人概不負責)下面是10歲零幾百個月的孩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在家長眼中兒女多大都也是自己的孩子……貴陽一小區業主在電梯裡暴力破壞公物,外加高空拋物,事後該業主雖然承認其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