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額充值玩遊戲,熊孩子「坑爹」漏洞該補了
近期,未成年人消費申訴確實相較往年有所增加,僅3月以來,三湘都市報新聞熱線就接到近10位家長的求助,家長都提到近期孩子因為上網課接觸到了電腦、手機,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進行遊戲消費,家長支付密碼保護不當、孩子借用父母身份證繞開監管、部分遊戲未實行嚴格實名制等是目前存在的主要問題。未成年人大額充值遊戲何時休?
-
未下載、未實名認證也能大額充值遊戲?OPPO用戶自述被扣款兩萬多
李女士告訴《消費者報導》,OPPO客服的態度很強勢,告知最多只能退3289元,只佔被扣費用的60%。李女士表示,歡太公司誘導未成年遊戲扣費,她要求全額退款,停止惡意誘導未成年遊戲扣費的行為,還給孩子健康的網絡空間。在未下載遊戲的情況下就被扣費,這種情況並非個例。
-
家長支付密碼洩露 小孩大額充值遊戲
李女士表示,小孩是使用自己的微信號登錄遊戲,但在實名驗證的過程中,卻是使用的家長的身份證進行驗證。值得一提的是,由於知道了父母的支付密碼,使得李女士的兒子能夠順利進行大額遊戲充值。李女士的情況並非個案。河南周口毛女士近期對媒體表示,在她不知情的情況下,她12歲的大兒子於2月17日-19日在騰訊的《和平精英》、《王者榮耀》遊戲中陸續充值約5500元。
-
為打遊戲,小學生58次充值近8萬氣哭單親媽媽:他說只是缺少陪伴
手遊的出現則讓很多人沉迷其中,無法自拔,特別是對於一些還未成年的孩子,一旦沾上遊戲,不僅耽誤學業還會影響到他們的身心健康。媒體之前報導過多起孩子為了打遊戲充值買「裝備」的事件,被報導出來的家庭並不富裕,都想通過媒體的報導來向遊戲公司施壓退回他們的「辛苦錢」。
-
9歲孩子玩遊戲半個月充值2萬元 家長要求華為退款
花錢充值玩遊戲已經不是稀罕事,但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未成年人身上,卻足夠讓家長頭疼。陳先生有個9歲的兒子,最近半個多月孩子一直在家裡用平板電腦上網課。2月17日,陳先生發現自己帳戶裡的2萬元「不翼而飛」,查了半天才在華為應用市場的「已購買」項目中發現了這筆錢的去向——原來,孩子在短短的半個月裡分數十次給遊戲充值,最高單筆充值648元。陳先生認為,華為應用市場提供了遊戲軟體下載,但在產生消費後卻沒有及時通知用戶,再加上這筆錢是孩子在自己不知情的情況下消費的,自己有權要求華為方面退款。
-
未成年人在遊戲中大額充值:可否索回?
就在近期,電視上許多新聞頻道都報導了關於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在監護人並不知情的情況下,綁定了家長的銀行卡,進行了數額龐大的遊戲充值的新聞。未成年的孩子往往沒有一定的判斷能力與自制力,沉迷遊戲的過程中不自覺地就進行了遊戲充值的行為,家長往往只能事後收到了轉帳簡訊又或是通過其他方式才得知,自己的辛苦錢白白地被孩子丟進了遊戲中。
-
未成年沉迷遊戲瘋狂充值,是運營的鍋,還是家長的錯?
圖片來源:網絡 讓人感到無措的是,雖然新聞上不斷的出現類似的情況,但是這種事發生的頻率卻是不減反增,甚至還出現了拿著父母眾籌來的救命錢去充值玩遊戲的情況。
-
孩子在遊戲中大額充值怎麼辦?
受疫情影響孩子停課不停學天天抱著手機電腦,家長要上班不可能一直監督。結果孩子不好好上課玩起了遊戲,還在遊戲充值了12000元。家長找遊戲公司退錢,遊戲公司說你怎麼證明是孩子充值的?律師說法:1、馬上就到315了趕緊向工商所投訴吧,工商所如果受理,會組織雙方調解,遊戲公司也不想在這個時間惹事,達成調解的可能性比較大。2、孩子如果在8歲至18歲之間,法律上認為他支付12000元這麼大金額,需要經過家長的追認同意才能生效,如果家長不同意追認則屬於無效。
-
聚投訴網友投訴騰訊遊戲、騰訊:未成年孩子遊戲充值86筆將近2萬元...
胡女士向公益性消費投訴平臺21CN聚投訴反映:「2020年1月13日上午開始反饋,未成年孩子14歲通過家長微信和綁定的銀行卡玩王者榮耀充值,第一次客服說有8200元,當天晚上八點半另一個客服回電說充了8873.56元要求上傳相關身份證資料,14日上午十點此客服來電說扣除贈送的167.56元,只退款7000元,當時我不接受,客服說本來公司是沒有退款一說的,如果我不接受這個金額將不給予處理
-
vivo應用商店遊戲誘導未成年人充值?8歲孩子兩小時花掉六千元
【來源:中新經緯】中新經緯客戶端3月17日電(常濤 實習生郎競寧)「我家孩子不滿10歲,為何沒經過實名認證就進入了遊戲頁面,並完成多筆大額充值。這是不正常的充值方式,我要求vivo方面退還費用。」2月10日,徐先生在使用微信時,發現有多筆非本人消費支出,總額為3370元,均流向了一家名為廣東天宸的網絡科技公司。
-
...10歲小孩偷打遊戲充值近2萬 公司:確認是未成年人充值可退回
4月1日下午,成都武侯區果堰村一組,一間不到5平方米雜亂的房間內,10歲的小波還躺在床上,玩著父母「恨之入骨」的手機遊戲,只不過,他再也不敢往裡面充值。在說明情況之後,客服人員表示,想把這筆款項追回的話,可以在「網易家長關愛平臺」上,提交一個申訴,只需將孩子的信息以及帳號、監護人信息等情況提交上去,平臺會有專門的工作人員跟進,「只要我們確認了是小朋友充值,這筆款項我們都可以嘗試追回。」遊戲客服人員稱,只要是未成年人充值消費,在公司核實後,會立即退款。
-
多名熊孩子玩騰訊遊戲充值!家長:退款操作太難,客服機器人很呆
在與」騰訊客服」微信公眾號對話時,陳先生先是回答了幾個基本問題,比如小孩消費過程,和孩子的關係等等,填寫了一個非常詳細的表格,包括孩子和家長的身份證號、戶口頁照片、消費金額、遊戲帳號、開始消費時間等信息。隨後,陳先生收到回復稱,會有專人在15個工作日內以簡訊或電話的方式聯繫到家長。不過陳先生稱,一個月後也沒有人工客服與其簡訊或電話聯繫。
-
【圍觀】洛陽一孩子打遊戲半月充值2萬餘元,家長不知情卻已實名認證為成人
3個工作日後,戴先生收到了360遊戲客服的簡訊回覆:「經核實,您提供的360帳號已進行了實名信息認證成年身份,並且在充值過程中,需要多次輸入密碼等信息(開機密碼、支付密碼等),無法核實為小孩充值,故無法為您退款。」
-
孩子玩手機遊戲充值,父母做到這3點,提升孩子自制力
前幾天看到有家長發朋友圈,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不好好學習玩手機,給手機遊戲充值了2000多元,怎麼辦啊?B說:小孩玩手機是怎麼充值的,他知道你的支付密碼啦?難不成你還錄入了孩子的指紋?C說:我孩子也是自己不知道怎麼下載了一堆遊戲,不知道開通了什麼遊戲自動從我微信上扣錢。氣死我了。D說:還是好好管好自己的孩子吧,這多麻煩啊,以後最好是注意點。那麼碰到這種情況到底怎麼做呢?1.
-
利用規則漏洞 成年人冒充"未成年"討回160餘萬巨額打賞
故事二:張三對著自己兒子嚷嚷:「兒子,快用你的帳號給老爸送個全套遊戲皮膚,再抽個全金卡,我們倆玩兩年,等你快成年了,我們去法院起訴把錢拿回來,就當給你存大學學費了。」 儘管這只是網絡段子手的戲謔,是天馬行空、腦洞大開的神吐槽,但是卻足夠引起我們的思考: 一 成年人冒充「未成年」討回巨額打賞和遊戲充值 騙回自己的錢到底算不算詐騙?
-
9歲女孩充值1000多元給主播刷禮物 其母要求網絡平臺退錢
近年來,網絡直播的未成年觀眾越來越多,由此引發的一些社會問題頗受關注,一些孩子使用大額金錢充值、打賞給平臺主播的事情在全國各地時有發生。近日,市民劉女士就發現9歲的女兒在某短視頻平臺看直播時,給主播打賞了1000多元的禮物,於是要求該平臺退還這筆錢。劉女士的訴求是否有法律依據?家長該如何防止此類情況發生呢?記者進行了採訪。
-
熊孩子偷用媽媽支付寶充值遊戲 9天花一萬八
對於現在孩子們普遍愛玩手機遊戲,周女士始終抱著每天只要不超一小時、玩遊戲還能調節緊張學習的態度。不過,最近她突然發現,自己的銀行帳戶總是顯示異常,仔細一查嚇了一跳:從去年12月26日到本月3日,短短9天時間裡,她的支付寶帳戶消費了一萬八千多元,這些錢全部匯入了一家遊戲公司帳戶。追問之下,原來,大額帳單的始作俑者竟是兒子堯堯。
-
未成年人遊戲充值投訴暴增 專家:舉證難,建議父母保管好帳戶
遊戲、直播充值退費難,網遊套路低齡兒童消費 江蘇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的報告顯示,未成年充值群體中年齡最小的3歲,充值金額最高達7萬元,投訴問題主要集中在未成年人充值容易退費難,家長面對高額充值的追回力不從心。
-
「熊孩子」喊奶奶眨眼點頭騙綁銀行卡 打遊戲充值花掉5萬多元
記者將小磊叫到一旁,他向記者簡單講述了他玩遊戲充值的大致過程。小磊介紹,玩遊戲主要是從今年1月到4月初,1月份充值2萬多元,這次主要從3月份開始,在上網課期間,邊上課邊玩遊戲,花了差不多3萬餘元,但具體數字他已記不清,「王者榮耀有8000多元,第五人格有7000多元,還買了3個帳號,每個都是幾千元。」
-
10歲孩子遊戲充值花5000元,這錢能退嗎?
「熊孩子」用家長的手機上網玩遊戲,購買遊戲內虛擬商品,動輒數千,甚至上萬的消費已屢見不鮮。這人臉識別付款,刪除交易痕跡等等方式,還真是讓家長「防不勝防」。他們紛紛質疑:未成人為網路遊戲或網絡直播平臺支付較大金額用於充值、「打賞」有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