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郭帥 陳琳/文 李書寶/圖 見習記者 郭義凡/剪輯
2月24日上午,記者見到了家住洛陽市伊川縣的戴先生,戴先生告訴記者,過年期間他準備用妻子工資卡裡的錢購置年貨,卻發現銀行卡裡原有的6000多元都不見了,調出消費帳單後才發現,是自己12歲的兒子樂樂(化名)購買遊戲道具花完了。
除了銀行卡裡的6000餘元,戴先生又查詢了支付寶、花唄、微信等各種可以進行網絡消費的APP消費記錄,發現僅半個月時間,樂樂在遊戲中消費了2萬餘元,是妻子半年的工資收入。
「玩的遊戲叫和平精英,是在360遊戲裡玩的一款槍戰遊戲,花錢是買遊戲道具。」樂樂告訴記者,遊戲道具包含各種不同的槍,還有遊戲角色,能讓自己在遊戲中更厲害,同時升級更快。
記者看到戴先生列印出的遊戲消費記錄,從1月22日到2月4日,半個月的時間內,大大小小的遊戲道具消費大約30筆,金額也從10元開始,到998元不等,總金額2萬餘元。
「孩子消費完了就把消費記錄刪掉,銀行卡平時我們也沒有開通簡訊提醒,所以一直不知道錢已經花出去了。」樂樂的媽媽告訴記者,孩子是用她的手機打遊戲,綁定的是自己的工資卡,這張卡平時需要用錢就直接用,沒有在意餘額是多少,之前孩子承認也斷斷續續買過一些遊戲道具,不過數額不大,所以一直都沒發現。
「孩子才剛12歲,對錢完全沒有概念,花這麼多錢買遊戲道具肯定不合適。」戴先生撥打奇虎360的客服電話進行申訴,希望遊戲方能退回一部分消費。
3個工作日後,戴先生收到了360遊戲客服的簡訊回覆:「經核實,您提供的360帳號已進行了實名信息認證成年身份,並且在充值過程中,需要多次輸入密碼等信息(開機密碼、支付密碼等),無法核實為小孩充值,故無法為您退款。」
戴先生承認因為對孩子比較信任,所以手機開機和支付密碼孩子都是知道的,但是實名制一事,他和妻子一點都不知情。「輸入姓名和身份證號碼就行,實名制後每天玩遊戲的時間就沒有限制了。」樂樂告訴記者,為了延長打遊戲時間,他早在兩年前註冊遊戲時就進行了實名制。
隨後,記者下載了和平精英遊戲,發現實名制的過程更為簡單,只需要用微信登錄,就會提示:您的實名信息已存在於騰訊平臺的帳號實名庫,可以正常登錄騰訊遊戲進行體驗。於是,記者再次致電遊戲方客服人員,得到的答覆和簡訊回復一致。當記者問到實名制如何進行時,客服人員表示具體流程和需要提供的內容自己也不知道,如果對申訴有異議,可以再次提起申訴,並按照要求提供材料,1到3個工作日內會有客服回復。
孩子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律師認為家長有權要求退還費用
河南春屹律師事務所主任張少春律師表示,根據《民法典》第十九條規定,八周歲以上的未成年人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民事法律行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經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認;但是,可以獨立實施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
第一百四十五條規定,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實施的純獲利益的民事法律行為或者與其年齡、智力、精神健康狀況相適應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實施的其他民事法律行為經法定代理人同意或者追認後有效。
也就是說,八歲以上不滿十八歲的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本案中,如果12歲的未成年人出現大額充值,則認為該行為超出了未成年人年齡和智力狀況,如果未經法定代理人同意,該行為是無效的。無效的民事行為,自始無效,取得的財產應當予以返還。因此,戴先生有權要求遊戲公司退還上述費用。
至於「實名制」問題,則屬於雙方舉證責任分配,一方面戴先生需要證明上述充值系孩子單獨操作,如作偽證需要承擔法律後果,另一方面遊戲公司同樣有義務證明其實名制是否已經完全杜絕了未成年人使用該帳戶充值的現象,比如「實名制登錄」加「面部識別」充值,孩子不可能偷偷充值。
來源:今報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