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只是個孩子

2020-08-28 慕然呆

一個十二歲的小女孩,未經允許偷偷把鄰居家的狗牽出來玩。狗狗掙脫約束,在奔跑過程中狗繩絆倒一位老太太,導致其不幸去世。

在面對如何處理小女孩時,很多人都在說:她只有十二歲,還是個孩子。

小女孩為此不僅僅沒有受到責罰,反而得到了心理師對她進行心理輔導,以免她日後心理有陰影 。倒是狗被偷的主人,因此受到牽連,需要承擔責任。

我不太想說什麼,畢竟她確實還小,確實是個孩子。

曾幾何時,我們的長輩也曾以此為我們開脫。

這句話似乎成了一把尚方寶劍,只要你是個孩子,就可以堂而皇之的免去承擔所有犯錯帶來的後果。一句句輕飄飄的:他只是個孩子,便抹去了一切過錯。人們也不得不接受,畢竟還是個孩子。

很少會有家長正視自己孩子的過錯,在自己的孩子和他人之間,常常用他只是個孩子,為孩子逃避過錯。

但是,如果你不教訓你的孩子,總有一天你的孩子要自食其果。

並不是所有的孩子犯錯之後還有機會再次享受—他還只是個孩子這樣的優待。遲早,這樣的孩子會接受血淋淋的教訓。

一個十歲的小男孩,在電梯裡亂蹦亂跳,旁人讓他安靜點。男孩的奶奶,有些生氣的對旁人說:他還是個孩子,蹦蹦跳跳一下怎麼了?

有一天,男孩一個人坐電梯,照樣在空無一人的電梯裡蹦蹦跳跳。導致電梯發生故障,極速下降,男孩死了。

男孩的家長哭的死去活來,即使在這個時候,男孩的家長也從來沒有想過男孩有沒有錯。反而第一時間把物業告上法庭,將過錯推給物業。

是的,熊孩子的家長,從來不會考慮孩子自己本身的過錯。只會將過錯歸咎於他人,然後用一句輕飄飄的:他還只是個孩子,一筆帶過。

孩子這個詞,不應該成為免責的理由。孩子的犯的錯,應當有孩子來承受,承受不住的再由家長分擔。

不要等到孩子做出了不可挽回的錯事,再來哭訴當初沒有好好教;

不要等到孩子長到三十歲時,還在用這一句話為其開脫責任。

孩子越小,越要好好教。只有讓他趁早明白做了錯事要承擔後果,他才會越早規範自己行為,避免成為禍害。

相關焦點

  • 別讓「他還只是個孩子」害了自己的孩子
    家長要有意識的培養孩子學會愛別人,學會分享自己的東西與快樂。愛孩子不知無節制給予,滿足孩子各種物質需求;而是要培養他健全的道德品質。告訴他是非對錯,告訴他哪些事情能做,那些事情不能做。這是很簡單的道理,父母卻很難做到。 基本的社會道德、文明禮儀應該從小就進行培養。比如:尊老愛幼、熱愛勞動、遵守交通規則等。在傳統為文化裡精神文明高於物質文明,這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
  • 「他還只是個孩子!」——孩子沒教養,責任全在家長
    對方家長回覆:「我剛問過孩子了,他說不是他帶的頭,他只是看你家孩子的書包在桌子上,拿起來看看有多重,又放地上了。」我差點氣笑了,這護犢子護的,也真是沒誰了。什麼叫拿起來看看有多重?這個理由找的可真好。你家孩子幹了錯事,家長不去糾正,居然還如此狡辯!
  • 網絡流行語科普 他只是個孩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網絡流行語科普 他只是個孩子什麼意思什麼梗?時間:2019-09-25 16:01   來源:金投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他只是個孩子什麼意思什麼梗?最近有這樣一句話突然刷爆朋友圈他只是個孩子,對此大家應該並不陌生,畢竟這句話也是從小聽到大的,至於為什麼這句話如今成為了網絡流行語呢,這就是我們今天要談到的問題了,下面一起來看看他只是個孩子出處在   原標題:網絡流行語科普 他只是個孩子什麼意思什麼梗?
  • 最毀孩子的一句話:他只是個孩子
    01「他還是個孩子」「可別人家孩子也是孩子啊」話還沒說完,孩子居然一腳踩在她女兒的手上,孩子哇的哭了。情急之下閨蜜拉開了小女孩,這時,孩子的奶奶出現了。「你幹嘛啊!推我家孩子!」「您家孩子搶我孩子的玩具,還踩了我家孩子的手,都踩哭了 。」「怎麼成我欺負您家孩子了?她都踩到人了我能不拉開嗎?」「你有毛病吧,他還是個孩子啊,小孩子之間這樣不是很正常麼。」
  • 他只是個孩子你們怎麼和他一般見識,為什麼不能原諒我的孩子?
    我不知道當一個孩子犯了錯誤以後家長就能以他只是一個孩子,為什麼不能原諒我的孩子為由,讓大家不去追究孩子的錯誤了,並且以我是農村來的家庭條件不好,不用給孩子對別人造成的損失賠償嗎?我們樓上的一個租房的鄰居有一個大概五六歲的男孩,這個孩子很調皮非常喜歡從窗戶上往下扔東西,院裡的鄰居也為此向物業反映過這事,物業也找過他家,但是他家人都是以孩子還小不懂事,為由給打發了物業了,反正他家住的樓層也不太高,也沒有砸到人物業也就沒當回事,那次我家的車在樓底下停著了,等到下午開車出門的時候發現車上有一兜西瓜皮,一看就知道又是樓上孩子扔下來的垃圾,又是從窗戶上扔下來了,正好扔到我車上
  • 滿月寶寶被親戚家的孩子塗黑,親戚:他還只是個孩子。網友:呵呵
    然後親戚來一句,他只是個孩子,你沒必要和他計較吧,你都這麼大了,用一點東西怎麼了?畫點畫怎麼了?隨後再收拾不就可以了嗎?滿月女寶寶被親戚家的孩子塗鴉,左臉全被塗黑,親戚:他只是個孩子!這往往就是我們網絡上十分之火的親戚家的熊孩子,而面對這些親戚家的熊孩子,使我們卻沒有辦法去反抗,老一輩的觀念不是我們說改就能改的,也不是我們隨便能夠制止的,畢竟他也只是個孩子。我們並不能把他告上法庭或者是兇他,打他,罵他,畢竟來者是客,我們不能夠對人家做什麼?
  • 「他只是個孩子教育」背後隱藏的犯罪,到底帶來了什麼?
    為什麼要討論「他只是一個孩子」的教育了是對還是錯了,因為近幾年了,許多孩子被寵在手上,而發生各種違規違法的事時,老人總會說,他只是一個孩子,孩子沒錯,所以本次寫出本文以作探討。一近幾年發生的「他只是個孩子的案例」到底有多少?
  • 當面對「他只是個孩子」時,不妨試試用這些招數回擊
    「小孩子不懂事,你這麼大人了跟他計較什麼!」「孩子還小,你就不能讓讓他?」「他還是個孩子啊!」這樣的話,眼熟不眼熟?每每熊孩子闖了禍、犯了錯,熊家長們就跳出來回護,言必稱「他還是個孩子啊」,覺得既然是孩子,那麼犯錯也該被原諒,而且還往往不願意對錯誤作出補償,著實令人惱火。
  • 媽媽:「他還只是個孩子,」太過稱職的父母,奠定孩子未來的悲劇
    他們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試圖包攬一切,只要求孩子專注提高學習成績。有的孩子學有所成,其內在精神,卻被長期放養,沒有成長;還有的孩子,在父母的過度關懷下,不需要付出汗水,就可以輕鬆度日。他們雖然生理已經成年,內心卻是個沒有長大的巨嬰。
  • 他只是個孩子請不要放過他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請你們一定不要放過他!那麼,桃之助為什麼這麼讓人討厭呢?小編總結了幾點,首先罪無可恕的是他埋了羅賓女神和娜美女神的胸。對!他做了我們想做卻做不到的事。而且那一副挑釁的眼神,真的該死!從小不學好,猥瑣我們的女神不說,能力又超級弱,弱就算了,還不知感恩,路飛那樣幫助他,一句感謝也沒有。還沒給路飛好臉色!
  • 「他還只是個孩子」——這是最坑的教育方式(沒有之一)
    二、看看用「他還只是個孩子」來幫助孩子辯解的新聞(溫馨提示:以下內容引起讀者不適,若因此導致手機、電腦等損壞,本人概不負責)下面是10歲零幾百個月的孩子……也是有一定道理的,畢竟在家長眼中兒女多大都也是自己的孩子……貴陽一小區業主在電梯裡暴力破壞公物,外加高空拋物,事後該業主雖然承認其兒子
  • 「他還只是個孩子……」你怎麼還說得出口!?
    為什麼事情會發展到「人命關天」,我們常常能聽到這樣一句話——「他還只是個孩子……」,這句話成了孩子惡劣行為的護身符,也成了家長自我催眠自我鬆懈的理由。「他還只是個孩子」小男孩獨自一人下了樓,百般聊賴的他隨手從地上撿起一根樹枝擺弄著,一邊遊晃一邊把停放在小區路邊的車挨個兒劃了一道,連劃了8輛車!
  • 他不是孩子眼中的偶像,只是一個默默養大三個孩子的父親
    不像別人家的父親,回家會抱抱孩子,問孩子有沒有想他。也從來不會陪孩子玩遊戲,講笑話,送孩子上學。記憶中找不到任何一個與父親親密的畫面。特別羨慕那種跟父親關係好的人。現在看到高先生跟女兒玩遊戲,讀繪本故事,父女倆笑鬧著滾做一團時,我就羨慕的不得了。也很為女兒感到開心,她與父親的親子關係那麼親密。某種程度,也是彌補了自己的童年缺憾。
  • 沒錯,我只是個孩子
    他早已餓壞了,早上匆匆吃過早飯之後就趕到了學校,可離家還有好長一段路要走呢!山村的孩子總給人一種發育不良的模樣,好似非洲兒童。這群發育不良,孩子們高興過走在剛修建好的水泥路面上,這晚來的禮物告訴著他們:一切都在好轉。他住的較偏遠,與夥伴們一一揮手道別後,便只剩下自己一人走向最後的徵程。
  • 南京再現溺殺式教育,孩子闖禍,家長拒絕道歉稱:他還只是個孩子
    等小貓穿過門縫的時候,這個熊孩子就用力把門關上,導致小貓被卡在門縫裡,這還不算完,接下來這個熊孩子便用門縫夾著小貓一直揉擦,小貓在門縫中也是被夾的慘叫連連……等小貓跑出門縫之後,熊孩子在店門口拿著鞋子追打小貓,打了將近半個小時之久。
  • 他還只是個孩子啊!
    那麼言承旭在哪兒呢,喏,只見他從路邊下車,走進餐廳加入了爬梯前兩天微博上有人爆料:言承旭居然是個傻白甜,這次又上套了,原因是之前女方就用過同樣的方式炒作自己!張熙恩也順理成章貼上了言承旭緋聞女友的標籤,不過她本人卻在採訪裡否認了戀愛一說,說大家只是姐妹
  • 安迪-科爾:格林伍德還只是個孩子,不能總揪著他的錯誤不放
    直播吧11月11日訊 安迪-科爾在接受《每日鏡報》採訪時表示,格林伍德還只是個孩子,不能總揪著他的錯誤不放。「他是一名未來之星。如果他的想法是正確的話,他未來100%能夠成為明星。我希望他能渡過目前的艱難處境。
  • 她只是個孩子讀後感
    篇一:  我們班主任買了一本叫做《她只是個孩子》的書,這本書很好看,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這本書的大意就是有一個女孩子很不聽話
  • 孩子不是存心不聽話,他只是累了
    人們也許只是默默地在心裡貼一個標籤,並且決定以後要不要和你共事。所以千萬不要這樣了。他還是不聽,我就火了,開始吼他,命令他坐到椅子上。事實:早上,我開始反思,孩子是不是測試我到底能不能無條件接納他,孩子是想挑戰我麼,因為我的語氣裡有指責等他醒來,我問他:你能告訴媽媽你為什麼躺在沙發上吃飯麼?
  • 男孩殘忍虐貓,家長:他只是個孩子!網友:現在虐貓以後虐待父母
    店主報警,要求男孩家長賠償經濟損失,並要求家長書面道歉,男孩視頻道歉,家長只同意口頭道歉,並強調:他只是個孩子。 他只是個孩子!小錯不糾,大錯必犯 想起2020年年初,虐貓的大學生範某某,直接被學校退學的事件,小時偷針大時偷銀,大概就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