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日報訊 記者黃碧雲報導:12月1日,《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舉行首發式,市委常委、統戰部部長李政華出席活動。
▲書籍首發式會場。圖/佛山日報記者周春攝
李政華代表市委、市政府對《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和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的出版表示祝賀。他強調,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輯出版是一件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文化事業,我們要為子孫後代留下一筆寶貴財富,佛山要全力以赴持之以恆地推進。在編撰出版工作中,要進一步自覺契合國家的大政方針和發展戰略,緊密圍繞佛山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進行謀篇布局,讓優秀的文化基因成為佛山經濟社會發展的持久動力,為當代佛山發展提供啟發和思考,在佛山高質量文化導向型名城建設、爭當全省地級市高質量發展領頭羊中發揮佛山歷史文化的獨特價值。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共10種書目,分別是《珠江三角洲農業志》(原著:佛山地區革委會《珠江三角洲農業志》編寫組【1963-1976】,修訂:黃國揚鄭海峰,審校:羅一星)、《明代佛山社會經濟》(羅一星)、《清代佛山社會經濟》(羅一星)、《佛山歷代狀元進士譜》(梁燕)、《明清佛山家風家訓研究》(黃慶林)、《龐嵩評傳》(戢鬥勇)、《李氏骨傷流派與李廣海》(陳凱佳)、《佛山古鎮老街巷》(湯浩寧、熊九成)、《佛山銅鑿剪紙》(關宏)、《佛山惠門四子與嶺南文化》(荀鐵軍)。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包括《中國佛山功夫文化》《中國佛山龍舟文化》,是適合國際傳播並代表佛山文化的中英文雙語讀本。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第五輯)。圖/佛山日報記者周春攝
首發式上,叢書作者、學術委員會專家和出版社代表進行了交流發言。佛山歷史文化叢書學術委員會委員、廣東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陳忠烈表示,明清佛山文化是中國先進文化的代表。明清時期珠三角的全面開發大潮中,領軍的就是佛山。
佛山歷史文化叢書學術委員會委員、時事評論家龍建剛說,佛山歷史文化的鍛造,對佛山製造的積澱、對佛山自信的塑造提供了強大涵養。佛山歷史文化叢書學術委員會委員、中山大學中文系博士生導師陳希說,《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寫工作非常嚴謹認真,品質非常高,已經形成了品牌效應。
廣東人民出版社社長肖風華認為,從出版的系統性、穩定性、豐富性、影響力、傳播力各個方面來看,佛山歷史文化叢書在地方歷史文化出版傳播上位居全省首位,在全國也是非常少見的。廣州出版社董事長柳宗慧說,佛山擁有豐富深厚的歷史文化,地方文化是中國文化的組成部分,叢書中英文版(第一輯)《中國佛山功夫文化》《中國佛山龍舟文化》是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的好載體。
首發式上,李政華為叢書第五輯編著者頒發出版證書。市委宣傳部、佛山歷史文化叢書編委會還向市委黨史研究室、市委黨校、五區區委宣傳部、佛山市圖書館、佛山市博物館等27家單位贈送書籍。
▲頒獎嘉賓向27家市直及文化單位贈書後合影。圖/佛山日報記者周春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