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男孩最好的教育:小時給他「扎針」,長大給他「翅膀」

2021-02-27 男孩派

適度嚴管,小時候捨得「扎針」,長大後,孩子才能「吃糖」。

來源 | 男孩派原創

昨天,鄰居家的爸爸,和初三的兒子打起來了。 

進入青春期的男孩壯得像頭牛,爸爸被他推得東倒西歪,無奈之下,媽媽慌裡慌張報警。等警察拉開父子倆,孩子激動得又哭又叫:「你先打我的.」父母聽說兒子最近和女同學走得近,擔心他早戀影響學習。吃飯時,動之以情的給孩子講道理,孩子聽了幾句就不耐煩,和媽媽頂嘴,還惡劣的摔了碗。爸爸氣得不行,揚手就教訓他,誰曾想,這一次,孩子還手了,打得爸爸措手不及。媽媽嗚嗚哭:「我這是養了個什麼東西,供他吃供他喝,還供出個祖宗來。」《鏡子》是中國第一部深度揭露家庭關係的紀錄片,其中有位媽媽,和兒子關係特別糟,她說:「孩子,你已經很久沒有叫我媽媽了」明明是為了孩子好才嚴加管教,可拼盡了全力,孩子反饋的卻是更多的叛逆和反抗。《管教的勇氣》裡有句話:教養孩子最幸運的事情是,小時給他「扎針」,長大給他翅膀。

管教孩子,一定要趁早

小時候不捨得管教孩子,現在,他們一家已經拿十歲的兒子沒辦法了。前幾天,孩子鬧著要買一千多元的遙控飛機,她拒絕:「剛給你買過一個,怎麼又要買。」孩子立馬就攤到地上撒潑打滾,同事氣得不行,打了孩子屁股,誰曾想,孩子嚎哭起來:「救命啊,快幫我報警啊,有人毆打未成年了。」現在,他們家每天都過得膽戰心驚,生怕孩子提出無理要求,更怕孩子威脅他們。如今,別說管教孩子,身為父母,反而被孩子拿捏得死死的。

5歲的兒童對權威的服從主要出於行為定向(害怕懲罰)以及身份定向(對方是大人的身份)的考慮;

10-13歲的兒童對權威的服從則主要從知識定向的角度來出發(對方是不是大人已經不重要了,以理服人最重要)。

換句話說,孩子越小越好管,是因為怕被罰;越大越難管,是因為打死也不認輸。

所以,管教孩子一定要趁早,越早給孩子制定規則,孩子越容易養成好習慣。很多父母常覺得孩子小,不忍心不滿足孩子願望,更不捨得孩子哭鬧。「建立在規則上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同樣,建立在規則上的愛,才是真正的愛。」「首先,當然是家長以身作則少看電視;其次,給孩子立規矩,越早越好。」專家說,他兒子二歲多第一次看電視時,他就立規矩:「只能看三集動畫片」。奶奶心疼孫子:「哭得我都心痛了,由著他多看一會有什麼關係。」也就哭了兩三回,孩子接受了規則,到現在,每次看電視,看完三集就自覺關掉。今天,由著他,三歲的孩子會知道,只要我哭,你就會多讓我看電視;明天,由著他,五歲的孩子就知道,只要我鬧,你就會給我買玩具;十歲,孩子離家出走;十五歲,孩子或許就敢用自殺來威脅父母!年齡越大,孩子就越敢試探父母底線,直到開始蔑視父母的管教。

孩子12歲後

父母要學會先示弱再引導

「六歲之前,父母的嘮叨和話語都是黃金,十二歲之後,父母的話語就是垃圾。

所以,孩子教育要分年齡段,小時候鬥勇,大了要鬥智。」

如果孩子沒有在幼時養成遵守規則的好習慣,等大了,自我意識逐漸增強,再遇上青春期強烈的自尊意識,別說打不得罵不得,孩子願意與父母聊天,就不錯了。華文卡內基之父——黑幼龍,曾有個混世魔王兒子,成績差,一天到晚惹禍。被孩子折騰的束手無策的黑幼龍,開始學習卡內基溝通學,才掌握了教育孩子的方法。有一回,孩子在賣場偷了雙手套,處理完後,黑幼龍問兒子,為什麼偷東西?孩子說:「好奇,我同學也會在賣場拿小東西,都沒有被發現,我也想試試看。」黑幼龍蹲下來說:「你是做錯了一件事,但這並不代表你是壞孩子,我小時候比你還渾,沒關係,我們可以慢慢改。」後來,這個「小偷」成為了醫學博士,現在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的副院長。

「雖然我小時候做過那麼多壞事,但你們一直愛我,而且對我有信心,相信我是一個善良,有才華,且充滿巨大潛力的好人。

你們的耐心和包容,還有從未放棄的態度,讓我也從未放棄過自己。」

在這封信裡,我們可以看出,對孩子來說,比起嘮叨和打罵,父母這樣做更能進入孩子的心:

示弱拉近關係,父母小時候也做錯過;

接納並理解孩子當下的情緒;

給予孩子持之以恆的愛與信任。

孩子能夠接納別人的觀點,首先取決於家長的情緒,其次取決於家長的行為,最後才是家長的語言。可見,孩子12歲以後,再用父母「權威」來管教孩子往往適得其反。示弱,理解,信任,才有機會把正確的觀念潛移默化引導給孩子。

好的教育:

小時候給他扎針,長大後給他翅膀

撰寫《愛在左,管教在右》的育兒專家金韻蓉,對兒子就是:幼時嚴格管教,長大給他翅膀。有一回,她兒子在餐桌上亂扔青菜,爸爸馬上把孩子帶出去「管教」20分鐘才回桌。她在兒子十幾歲時把他送到國外寄宿學校,15歲那年放假回來,孩子和媽媽說:「我親過6個女孩。」但她選擇母子深情對談,最後問:「你知道親過以後就不能繼續再做什麼了吧?」兒子回:「放心,我知道,我又不是傻瓜,老師說了,我們現在還小,還不能負責任呢。」很多父母會質疑金老師的管教方式,竟然如此放任孩子?金老師卻表示:「我們選擇了一種讓自己寂寞,卻放手讓孩子成長的方式來愛他,而他,也因為心裡滿載父母的愛和信任,展翅高飛,成為今天如此優秀的年輕人。」
事實上,從小被嚴格管教過得孩子;長大後也值得父母「放任」引導。從小未被管教過的孩子;長大後的管教之路只會困難重重,親子關係愈發艱難。實踐證明,小時候放任不管,大了想方設法地管;不管是從孩子的心理成長角度,還是教育角度,都是非常錯誤且適得其反的。

*本文系男孩派原創,我家有男孩,成長交流平臺,200萬精英家長都已關注我們。

親愛的,如果我們的文章對你有幫助,就把我們「設為星標吧!這樣就不會錯過每天推送啦!

識別二維碼,關注男孩派

每早七點陪你一起成長

相關焦點

  • 給男孩最好的教育:小時給他「扎針」,長大給他「翅膀」
    《管教的勇氣》裡有句話:教養孩子最幸運的事情是,小時給他「扎針」,長大給他翅膀。最怕小時候沒管教,長大後翅膀硬了,想管卻管不住。青蛙明智的告別了大鱉,回到了屬於自己的井中,繼續了他的平安快樂的生活。這讓人不禁想起了莊子。他豈不知平步青雲的當上楚國國相意味著富貴榮華,但他更深知他是那隻「寧曳尾於塗」的大龜,他是山林的朋友,他是花蝶的精魂。好的不一定適合自己。這個道理人人都懂,可是人們又習慣於盲目的追求好的,不懂的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這個淺顯的道理。所謂「荊棘叢中回頭易,月明花下抽身難」。
  • 媽媽關閉電腦遭到孩子暴打:別在「扎針」的年紀,給孩子「吃糖」
    把握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期,在對的時間給孩子對的管教,才是父母給予孩子最好的教育。作為父母,在教育的路上,千萬不能放養自己的孩子,不要等到孩子不需要了,才開始後知後覺的管教,在孩子身上偷的懶,最終都會成為無法彌補的遺憾。
  • 洗腳男孩長大了,旺仔男孩長大了,點讀機女孩長大了,唯獨他……
    在如今這個會員免廣告的特殊時代,對於大多數10後或者00後很少體驗看廣告的樂趣了,相反大多數90後都是看著一個又一個的廣告長大的,廣告中的小演員們陪伴了大家一整個青春,現在就讓小花喵給大家盤點一下廣告中的小演員長大後的樣子吧!
  • 家有男孩,這六句話父母最好不要對孩子講,長大後他會很感激你
    導讀:家有男孩,這六句話父母最好不要對孩子講,長大後他會很感激你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家有男孩,這六句話父母最好不要對孩子講,長大後他會很感激你!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最好的教育:是給男孩多一點擁抱,給女孩多一點力量
    要他停下來?還是哄他? 一個朋友的回答甚是經典,他:「如果是兒子哭,我會要求他馬上停下來,不想兒子像女生一樣哭哭啼啼。如果女兒哭了,我會馬上過去哄她,看不得女兒哭。」 的確,我們一向的教育觀念是男孩要堅強、要硬朗、男兒有淚不輕彈;而女孩可以撒嬌、可以示弱、可以任性,女生天生就是被呵護的對象。
  • 讓男孩像男孩那樣長大
    《讓男孩像男孩那樣長大》中有這樣一句話:我們能為男孩做的最有意義的事情,就是教孩子學會自我評價,而不是依賴別人的觀點和看法。我們要給予男孩的不是有邊有角的框架,將他拘囿於有限的空間,照我們的意願成長。如果你的男孩也是那隻扎手的刺蝟,先別急著敲打他,試著找到那顆最軟的刺,進入到孩子的內心,擁抱他。讓他卸下全身的提防,教育才真的具有意義。
  • 哈佛大學教育家:家有男孩常對他說三句話,兒子長大後更有出息
    哈佛大學教育家:家有男孩常對他說三句話,兒子長大後更有出息小編的朋友是一位2歲女孩的爸爸,他的女兒草莓很可愛,他經常把帶娃的過程中有些心得,跟身邊人以及做講座時分享,大家都會覺得他「育兒有方」一個奶爸帶娃可真棒呢!
  • 爸媽給孩子最好的保護是:給女孩底線教育,給男孩陽光教育
    給男孩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給男孩子最好的保護是陽光教育。男孩子的成長難免會犯錯,犯錯後如果不能及時得到正確的教育,受到社會過多負面因素的影響很容易誤入歧途,陷入陰影的泥潭而不能自拔。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的陽光教育,教會孩子學會承擔,讓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對於孩子的教育,要根據孩子的個性來。
  • 廣告小孩長大了!旺仔男孩教師,點讀機女孩學霸,好麗友男孩是他
    感嘆人的少年時光太快,還沒好好弄清楚啥是少年就轉眼長大成人!你們是否有過在電影或者電視劇上見證著一個演員童星一步步成長的感覺?首先就是我們的「旺仔男孩」李子明。相信大家對這個圓圓小臉蛋,眼睛眯成縫的可愛小男孩很熟悉了。如今的他已經長大成人,並且做了一名人民教師,不僅如此,長相憨厚的他還再次出演了旺仔的廣告!那句「三年二班李子明同學,你媽媽拿著兩罐旺仔牛奶在門口等你!」
  • 李玫瑾建議:養育男孩家長要給他定這5條規則,長大他會有出息
    導語:所有父母共同的心願,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將來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人,無論是男孩還是女孩。自從自己做了父母,才體會到養育孩子的辛苦,特別是家裡有兩個孩子,更是會讓你一個頭兩個大。尤其是教育男孩子和教育女孩子還是有區別的,相信家裡有兩個孩子的朋友應該是深有體會。
  • 李玫瑾:有男孩家庭,六歲前教會他四種能力,長大後受益一生
    ,針對男孩,父母的教育方法也要做出改變。如果因為自己教育方法不得當,長大後孩子容易走彎路,到那個時候,孩子有自己的主見了,家長想管也管不了。李玫瑾教授就曾經說過:有男孩子的家庭,在他6歲之前,一定要讓他學會這四個技能。
  • 懂尊重、講規矩,這些才是對男孩最好的教育
    孩子的教育,一直是家長最為關注的事情,然而,一些避重就輕的教育方式,往往會給孩子帶來極大的危害,甚至會讓自己的孩子做出有害他人的事情。相比於女孩來說,男孩的自我保護能力要更高一些,他們在面對某些突發狀況時,也會有更好的防禦能力,因此,這就使家長在教育男孩和女孩上會出現一些差別。而下面要說的,就是針對男孩的教育方面,什麼才是最重要的。是學習嗎?
  • 李玫瑾建議:養男孩要注意,給他定下這5個規矩,長大以後更優秀
    不是家長在教育孩子發現一個問題:男孩普遍要比女孩難管教多了。一般跟女孩說一些事情就會照做;但男孩就不一樣了,不僅把家長的話當耳旁風,跟家長對著幹也是經常事。大部分家長認為男孩長大之後就好了。但李玫瑾教授在《圓桌派》中提到:教育男孩,該管的時候沒管,不該管的時候開始管,結果是越大越不好管。
  • 男孩第一次遺精,怎麼跟他解釋?
    男孩如果第一次遺精,我想每個父親應該負責任的給孩子講解清楚這個問題的原由,我想只有不逃避,才能免除孩子心理的好奇心,有助於他未來健康成長。目前隨著兒童營養狀況的改善,兒童性成熟普遍提前,兒童首次遺精的時間也在提前。一般來說,男孩首次遺精是他的生理、心理上從未體驗過的「新鮮事物」,所以他們往往既激動又緊張,如果沒有家長和學校的提前教育,他們往往以為自己得了什麼病。
  • 韓紅因《天亮了》收養的男孩長大,因酷似吳亦凡,網友催他出道!
    二、當年收養的男孩,也早已長大時間一晃21年過去了,韓紅當年收養的小男孩長大,因酷似吳亦凡,網友催他出道!我們可以看到,跟著韓紅一起就餐的韓厚厚,五官跟吳亦凡極其相似,如果臉型再瘦一點,那就更加像了。看到帥氣的韓厚厚,很多網友都說可以出道了。但是韓厚厚對娛樂圈沒啥興趣,他更熱衷於做公益做慈善,而這一切都得益於韓紅的影響。
  • 家有男孩如何教育,別讓窮養兒子毀了他,這樣做孩子才能是男子漢
    受到傳統思想的影響,中國人在教育兒子時都會特別傷心,力爭把兒子教育成一個真正的男子漢,但是很多家長由於過於在乎兒子的教育問題,就導致會使用一些錯誤的教育方法,這並不能把兒子教育成材,還會給兒子大了很多不好的影響。再加上男孩本來就比女孩頑皮一些,如果家長沒有對孩子進行良好的教育,很有可能會讓孩子在青春期走上歧途,最終會影響他的一生。
  • 男孩尬舞讓老闆損失十幾萬:批評才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他們看到小男孩倒下本來想著搶救一下,誰料沒能成功,就連展示柜上的翡翠玉石也全部被摔碎在地上了。在監控視頻出來後,很多網友猜測,一下子摔壞了那麼多翡翠玉石,男孩肯定要被教訓了。然而,在後續的消息裡,老闆現身說,闖禍的男孩是合伙人的侄子,因為展示櫃很輕才一拽就倒掉,男孩最後沒事,因為害怕這件事情讓男孩留下什麼心理陰影,所以也沒有責備。
  • 秦霄賢:請等一下那個月光下男孩,他在長大在變優秀
    」,同時在微博還衍生了「郭德綱說全世界都知道秦霄賢是個傻子」的話題,一些粉絲都在下面調侃,就連老秦自己也參與了這個話題的討論,但是沒想到下面隨之而來的是一句情話,孩子長大了,能說出這話也確實不易。「我想要你們是我的全世界」這是他對粉絲的表白吧!正如他的白月光喜愛他一樣,先生也在愛寫你們呀!愛他的粉絲和觀眾。當你們把他放在生活中、放在心上時,他又何曾不是如此呢。總歸都是看在眼裡,又記在心裡。老秦的確是「霄字科」中最具有人氣的相聲演員,更或者是比現在德雲社的大多數相聲演員都要有人氣。
  • 長大後沒出息的男孩,多出自這幾種家庭|大慶市思凱樂高級中學
    「給男孩最好的營養而控制欲滿格的父母掌控著男孩的一切,剝奪男孩的心愛之物,掐滅他的夢想,那男孩還能發出屬於自己的聲音嗎?男孩小時候,父母不捨得用,男孩長大了,父母用不起。父母能給男孩最可貴的東西一是「根」,另一個是「翅膀」。
  • 班主任坦言:不想「養廢」男孩,最好在6歲前教會他「三種能力」
    孩子的教育問題從來都是父母心上最操心的內容。幾乎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能夠養出聰明好孩子,可真的輪到父母親自上手時就會發現,教育孩子從來都不像想像中那麼簡單。特別是那些家有男孩的家庭,如果孩子天性活潑,那註定全家將會「雞飛狗跳」,永無安寧之日。正所謂「因材施教」,對於男孩的教育方式也應該「與時俱進」,找到一條適合男孩的教育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