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博物館迎來參觀高峰

2020-12-22 烏魯木齊市人民政府

烏魯木齊博物館迎來參觀高峰

2016-02-19 09:57:42 來源:新疆日報 姚剛

   2月16日上午,記者來到了位於烏魯木齊市阿勒泰路的自治區博物館。館裡只有三三兩兩的參觀者,與幾天前的春節假期大不一樣。那時,這裡可是遊人如織,熙熙攘攘。

  「猴年春節期間,自治區博物館迎來了一波參觀高峰。光大年初二一天就接待了近1500人。春節期間,博物館共接待參觀者近兩萬人。」自治區博物館社教部副主任張蕾告訴記者。

  全家齊逛博物館

  剛剛過去的猴年春節假期給講解員帕麗巴克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從大年初二到年初六,每天我都要和同事們給觀眾講三四場,從上午10:30開館到下午5:30閉館,前來參觀的人絡繹不絕。」

  已經工作4年的帕麗巴克明顯感到:「過年到博物館參觀的人越來越多了,大都是舉家前來,年輕的父母帶著小孩,還有的帶著年邁的父母,一起到博物館來參觀。」

  從前過年多是聚餐逛商場,現在人們想著如何增長知識。「孩子看了電影《博物館奇妙夜》後,對博物館很感興趣,今天帶他來了解一下我們生活的這片土地的歷史。」家住蘇州花園一期的任健生對記者說。

  在新疆古代乾屍陳列館,任健生8歲的兒子任華看到了「樓蘭美女」復原圖後,好奇地問爸爸:「她怎麼跟現在的人長得不一樣?」任健生則鼓勵兒子自己探尋答案。仔細看了旁邊的注釋後,任華大致明白了與「樓蘭美女」相關的歷史知識。

  新疆大學人文學院大二學生買買提艾力·艾依提一早就帶著自己的弟妹來到博物館,在「西域歷史的記憶——新疆歷史文物陳列」館,兄妹三人圍在烏魯木齊老照片前,努力尋找過去的二道橋。「弟弟妹妹上初中開設了歷史課,其中就有新疆地方史的內容,我帶他們來博物館參觀就是讓他們加深印象,新疆自古以來就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大家在這片土地上共同創造出了燦爛輝煌的文明。」買買提艾力對記者說。

  雖然過年這幾天沒能休息,帕麗巴克卻很開心,她打開自治區博物館微信公眾號的留言板,看到一條條留言:「北京到新疆,三年每年一次,第三次看到鎮館之寶——『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狂喜!」「大美新疆歷史悠久,由於氣候原因,文物保護完好,色彩鮮豔,無與倫比!」帕麗巴克說:「這些評語是對我們最大的鼓舞。」

  互動中了解歷史

  「今年是猴年,參觀者對猴題材的展品很關注,尤其是小朋友。」帕麗巴克指著和田約特幹遺址出土的唐朝伎樂陶塑猴說:「這是館裡唯一一件與猴相關的展品,大家對它很感興趣。每天都有不少參觀者,看了又看。」

  記者看到,博物館展廳裡還設有三維全息投影、「絲綢之路探寶路線」互動遊戲、語音導覽等設施,高科技技術的應用使古老的文物「活」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到博物館參觀。記者點開「絲綢之路探寶路線」互動遊戲,選定參觀者所扮演角色後,根據遊戲提示,就可以通過新疆彩陶文物拼圖、所在地風土人情動畫等信息,了解絲綢之路所經之處的風土人情、名勝古蹟以及出土文物等方面的知識。帕麗巴克介紹,這種互動遊戲深得小朋友喜歡,很多孩子在遊戲中了解了古代絲綢之路的歷史。

  過年期間,博物館除了有「西域歷史的記憶——新疆歷史文物陳列」「逝者越千年——新疆古代乾屍陳列」「新疆民族風情陳列展」「新疆古代服飾的記憶」「新疆古代舞樂藝術的記憶」等展覽以外,博物館還舉辦了「巧手繪猴面具」「手扎玫瑰」等觀眾參與的活動。

  「每項活動都需要提前3天在自治區博物館的微信公眾號報名,活動一推出,名額很快就被熱情的觀眾搶光了。在『巧手繪猴面具』互動活動中,我們準備了20個猴子面具,家長和小朋友動手給面具畫上自己喜歡的圖案,既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又增進了家人的感情,還為春節增添了幾分文化氣息。」張蕾說。

相關焦點

  • 烏魯木齊火車站迎來暑運第二客流高峰
    烏魯木齊火車站迎來暑運第二客流高峰   中新網烏魯木齊8月20日電 (閆文陸鄭天鵬)隨著第三屆亞歐博覽會臨近、學生返校、棉農工進疆等因素影響,烏魯木齊火車站自8月20日起迎來暑運第二客流高峰,預計高峰客流將持續至9月5日,主要由學生客流、農民工客流和商務客流構成。
  • 火車站迎來客流高峰,烏魯木齊日均7.9萬人坐火車出行
    春節臨近,烏魯木齊站、烏魯木齊南站迎來旅客出行高峰。1月19日,記者從烏魯木齊站了解到,目前,烏魯木齊同城兩站日均發送旅客達到了7.9萬人次,預計客流高峰將持續至1月24日上午,其中以疆內中短途客流為主。
  • 走進烏魯木齊博物館了解城市變遷
    烏魯木齊晚報訊(記者王暢彤攝影報導)「同學們看這組照片,反映的是烏魯木齊市西大橋從上世紀40年代到現在的變化。」7月4日,烏魯木齊市博物館講解員魏薇為中小學生們介紹烏魯木齊市博物館的各類展品。暑假的到來,來自首府各中小學的孩子們成了博物館的常客。
  • 博物館迎來遊客
    新疆日報訊(記者張海峰報導)3月17日12時,恢復開放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博物館,迎來了第一批遊客。聞訊而來的遊客在新疆博物館門前排起了「長龍」,秩序井然,彼此間保持著1.5米以上的間距,人人都佩戴著口罩。
  • 烏魯木齊的這個地方,烏魯木齊博物館你去過嗎?
    烏魯木齊文廟座落在市區前進路,自治區黨校北側,文廟是全疆唯一一處保存完整的清代風格廟宇建築群,它靠街而立,門前楊樹成行,綠業成蔭。烏魯木齊文廟原系上帝廟,後監修於民國十一年(1922年),主祭上帝,配享孔子。1945年改修為孔子大成殿,1979年公布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烏魯木齊博物館隨拍
    新疆的博物館最具異域風情的博物館兩層,一樓是新疆民俗展,有各種新疆的民族樂器、服飾、生活用品,還用蠟像展示了新疆人民的生活。第二層是新疆博物館的重點乾屍(因尊重逝者沒拍)烏魯木齊博物館隨拍。烏魯木齊博物館隨拍。彩繪泥塑鎮墓獸文物,烏魯木齊博物館隨拍。烏魯木齊博物館隨拍。烏魯木齊博物館隨拍。烏魯木齊博物館隨拍。
  • 「夜遊」博物館很火?請收好廣州12家博物館參觀攻略!
    粵博逢周五夜間開放 廣東省博物館從8月9日開始試行每周五夜間開放。廣東省博物館相關負責人介紹,粵博每周五將延時開放至20:30閉館,19:30停止入場。觀眾可憑有效身份證件領取門票,經安檢後入館參觀。
  • 春節假期收尾 廣元火車站迎來返程高峰
    封面新聞記者從廣元火車站了解到,今天是大年初六,春節假期收尾,廣元火車站迎來返程客流高峰,預計發送旅客超過3萬人,同比增加70%,春運以來累計發送超過43萬人。今天廣元火車站迎來大批返程客流,無論是從全國返回廣元的客流,還是從廣元踏上返程的客流今天「井噴」,主要以廣元周邊成都、重慶、西安和蘭州4個省會大城市等客流為主。
  • 神奇的科技——參觀烏魯木齊科技館有感
    我們站在伊寧市火車站的安檢口,一陣涼風吹來讓我不禁的打了個冷顫,但仍阻擋不了我和同學們去距離690公裡烏魯木齊科技館的熱情。我去科技館有兩個目的,第一參加自治區第三十一屆科技創新比賽,我的參賽作品是牛奶防溢鍋,就是一臺可以在沒人的情況下自動燒牛奶並不會溢牛奶的鍋。遺憾的是這個發明得了自治區的二等獎,不過沒關係我還會繼續努力的。第二參觀自治區科技館。
  • 安陽市微型消防博物館迎來暑期參觀熱潮
    7月12日,位於安陽市文峰區倉巷街的微型消防博物館內,前來參觀的小學生和家長絡繹不絕,消防講解員為大家熱情地講解著從近代到現代各個歷史時期消防發展變革的久遠歷程和異彩紛呈的消防文化。展示櫥窗裡,一排排身著不同時代服裝的人偶和各個時期的消防車輛裝備模型吸引了孩子們的目光。
  • 嘉魚縣博物館迎來了一批消防官兵...
    嘉魚縣博物館迎來了一批消防官兵...6月30日下午,嘉魚縣消防大隊以主題黨日活動為契機,組織全體官兵走進嘉魚縣博物館參觀學習。參觀過程中全體官兵認真聽取現場解說員的相關介紹。大量珍貴的歷史照片資料、人物浮雕等展品,一一述說出嘉魚在歷史文化方面獨有的魅力。
  • 暑期返程高峰 交警蜀黍告訴你 烏魯木齊站怎麼走最快~
    隨著學生開學,從8月初以來,烏魯木齊站進入到了暑期返程高峰,據統計,目前烏魯木齊站每日的車流量可達2萬餘輛次,人流量則達到5萬人次,為此,交管部門也採取多項措施,緩解送客車輛通行壓力,保障旅客以最快時間順利進站。
  • 參觀珠海博物館
    2020年10月1日,珠海新的博物館開張了,地點位於香洲區海虹路88號,我一直想去參觀,今天終於成行了,今天的珠海,格外的寒冷,博物館裡人不多,現在讓我們徜徉文字之中,一起參觀珠海博物館吧!從博物館的入口轉門進去後,要出示健康碼,量個體溫,隨身包要過機檢查。
  • 烏魯木齊至北屯、伊寧、庫爾勒加開列車
    原標題:烏魯木齊至北屯、伊寧、庫爾勒加開列車新疆網訊(記者王豔紅 通訊員徐濤)8月20日起,新疆鐵路將迎來高校返程學生客流與旅遊、商務等客流疊加的客流高峰。為給出行旅客提供便利,新疆鐵路部門將加開烏魯木齊至北屯市、伊寧、庫爾勒旅客列車,並將烏魯木齊至伊寧的周末快車改為每日開行。
  • 齊齊哈爾市博物館參觀須知
    齊齊哈爾市博物館參觀須知 2020-10-19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國慶假期,十三行博物館迎來了第一個「10000號」!
    號!十·一假期的第一天,就有2000多人次的遊客來到博物館參觀,當中還不乏一家老小和外國友人此次國慶黃金周是廣州十三行博物館正式開館後迎來的首個黃金周假期,為此博物館高度重視,節前就妥善制訂了各項應急預案,落實了各項服務措施,確保了黃金周平穩順利開放,實現「零投訴」,並憑著完善的館內設施和後勤服務贏得了市民遊客的一致好評
  • 故宮年接待觀眾首破1700萬人次 成為世界參觀人數最多博物館
    12月13日11時40分,隨著一位20歲的劉姓大學生從午門檢票入院,故宮博物院迎來了本年度第1700萬名觀眾,創造了新的歷史紀錄。  每年增加百萬觀眾  據故宮博物院相關負責人介紹,2009年,故宮博物院年度接待觀眾人次首次突破1000萬,之後每年參觀人數都以百萬計持續增長。
  • 講述光陰的故事|1.4萬件藏品 超300幅圖片亮相烏魯木齊市博物館
    烏魯木齊晚報全媒體訊(記者王暢彤)5月27日,烏魯木齊市博物館一樓展廳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主題教育展,迎來送往著一批批遊客。走進博物館一樓展廳,序廳、「多元一體·融合之城」廳、「砥礪前行·奮鬥之城」廳、「和諧共居·首善之城」廳、「融情聚力·團結之城」廳依次串聯,通過圖片、文字及藏品相結合的方式,詳細了解首府各族人民踐行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的生動實踐和巨大成就。該主題展自2017年開放以來,已吸引了50萬人次參觀。
  • 臨海市市博物館春節開放時間出爐
    春節臨近,市民小王的幾個杭州朋友說到時來臨海找他玩,這幾天小王便盤算著帶朋友們到時走一走大靈湖景區,來個賞景休閒文化一日遊,參觀新開放不久的臨海市博物館是其中重要的一站
  • 河北曲周博物館迎來非洲客人
    日前,曲周博物館迎來一批特殊參觀者——23名中國農業大學非洲研究生,他們分別來自非洲的衣索比亞、坦尚尼亞、尚比亞等8個國家。在來中國之前,他們大部分是這些國家的農業部官員或國家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目前在曲周縣「科技小院」進行模式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