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決向濫用權力限制競爭行為亮劍

2021-01-09 中國經濟網

  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全國統一市場基本形成,公平競爭環境也逐步建立起來。但一些地區和行業仍然存在地方保護、區域封鎖、行業壁壘、企業壟斷、違法給予優惠政策或減損市場主體利益等不公平競爭現象。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核心問題仍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

  12月29日,國家發展改革委集中公布了上海市交通委、深圳市教育局、北京市住建委涉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和部分省區市在「新居配」中涉嫌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等案件及處理結果。

  據統計,集中公布的這四起行政壟斷案件,涉及15個省區市相關部門,包括遊覽行業、混凝土行業、學生服裝、居民小區供配電等多個領域。國家發改委此次重拳出擊,釋放出進一步嚴查行政壟斷,推動公平競爭的強烈信號。這也是創造優良營商環境的有力舉措。

  尊重市場,競爭優先。統一開放、競爭有序的市場體系,是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全國統一市場基本形成,公平競爭環境也逐步建立起來。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多次強調理順政府和市場的關係。近年來,我們不遺餘力地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很大程度上為企業「鬆了綁」、為群眾「解了絆」、為市場「騰了位」,也為廉政「強了身」,極大激發了市場活力和社會創造力。

  但同時也要看到,由於種種原因,一些地區和行業仍然存在地方保護、區域封鎖、行業壁壘、企業壟斷、違法給予優惠政策或減損市場主體利益等不公平競爭現象,政府管了很多不該管的事,各種有形無形的障礙還很多,「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隨處可見。這些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嚴重抑制了市場活力,阻礙了市場和價值規律充分發揮作用。相比經濟壟斷,行政壟斷因政府公權力的「加持」,其影響和危害都更大,企業和群眾對此反映強烈,必須予以嚴厲查處和糾正。

  為政之善,莫過於公正。我國《反壟斷法》明確規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今年6月,國務院印發了《關於在市場體系建設中建立公平競爭審查制度的意見》,以頂層設計的形式,明確要求從源頭上規範政府行為,防止出臺排除、限制競爭的政策措施,逐步清理廢除妨礙全國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規定和做法。《意見》還從市場準入和退出標準、商品和要素自由流動標準、影響生產經營成本標準、影響生產經營行為標準等四個方面,為行政權力劃定了十八個「不得」。

  在新常態下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我們必須依靠深化改革,核心問題仍是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係。要減少政府對資源的直接配置,減少政府對微觀經濟活動的直接幹預,加快構建市場開放公平、規範有序,企業自主決策、平等競爭,政府權責清晰、監管有力的市場準入管理新體制,促進權利公平、機會公平、規則公平,讓企業和個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間去發展經濟、創造財富。(作者:萃 華 來源:經濟日報)

(責任編輯:符仲明)

相關焦點

  •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糾正2起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
    山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糾正濟寧市財政局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2020年9-10月,山東省市場監管局對濟寧市財政局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進行調查。濟寧市財政局的行為,已違反《反壟斷法》第八條:「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第三十七條:「行政機關不得濫用行政權力,制定含有排除、限制競爭內容的規定」和《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暫行規定》第九條:「行政機關不得濫用行政權力,以規定、辦法、決定、公告、通知、意見、會議紀要等形式,制定、發布含有排除、限制競爭內容的市場準入
  • 浙江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交叉檢查
    本報訊 (張 律 記者曹吉根)7月以來,浙江省市場監管局在全省範圍內組織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交叉檢查,查處對不同所有制經營者實施差別化待遇、設定或者變相設定市場準入障礙等一系列違法違規行為。
  • 行政權力不得任性 六大類排除和限制競爭行為要不得
    根據該法規定,行政機關和法律、法規授權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組織不得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   那麼濫用行政權力有哪些具體表現呢?浙江省工商局相關負責人日前就此話題接受了《市場導報》記者的採訪。
  • 濫用行政權力幹涉企業公平競爭?嚴查
    6月28日,浙江新聞客戶端記者從浙江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該局已於近日下發《關於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並計劃於7月份在全省組織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交叉檢查。
  • 浙江嚴查濫用行政權力幹涉企業公平競爭
    本報訊 為進一步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助力完成「六穩六保」目標任務,實現「兩手硬、兩戰贏」,浙江省市場監管局近日下發《關於開展優化營商環境反壟斷執法專項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於7月組織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交叉檢查。
  • 向「濫用權力」和「不用權力」亮劍
    ◥濟陽區召開「當時代先鋒、做人民公僕」規範權力運行專項治理工作動員大會。      近日,濟陽區召開「當時代先鋒、做人民公僕」規範權力運行專項治理工作動員大會。  文/片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通訊員 張超讓黨員幹部敬畏權力履職盡責  「開展這次專項治理,主要目的就是兩個,一是整治濫用權力的瀆職行為,重點針對面對權力不知敬畏的人;二是整治不用權力、棄用權力的失職行為,重點針對擁有權力不敢擔當的人。這兩種行為,實際上是權力運行不規範的兩個極端,雖然方向不同、表現形式不同,但對黨委、政府的危害都是極大的。」
  • 河北省全面整治公章刻制領域濫用行政權力行為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馬彥銘)近日,河北省公安廳、河北省市場監管局聯合印發通知,決定在全省開展為期兩個月的專項行動,全面整治公章刻制領域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和市場壟斷行為。本次專項行動的整治重點為:以拒絕或者拖延行政審批、不予接入平臺網絡等方式,對申請設立公章製作特種行業的單位(企業、個體經營者)設置準入門檻,排除、限制市場競爭。以提高防偽能力為名,強制推廣晶片印章,抬高或者變相抬高印章成本價格。指定或者變相指定公章刻制單位(企業、個體經營者)刻制公章。
  • 市場監管總局修改關於禁止濫用智慧財產權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規定
    為了保護市場公平競爭和激勵創新,制止經營者濫用智慧財產權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以下簡稱《反壟斷法》),制定本規定。第二條 反壟斷與保護智慧財產權具有共同的目標,即促進競爭和創新,提高經濟運行效率,維護消費者利益和社會公共利益。經營者依照有關智慧財產權的法律、行政法規規定行使智慧財產權的行為,不適用《反壟斷法》;但是,經營者濫用智慧財產權,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適用《反壟斷法》。
  • 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有哪些?上海這樣明確
    上海市場監管局官網1日發布了上海市地方標準《經營者競爭合規指南》。《指南》明確,具有市場支配地位的經營者要有效識別並防範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包括但不限於以不公平高價銷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低價採購商品,尤其要避免短期內大幅度價格變動行為;避免無正當理由以低於成本的價格銷售商品;避免無正當理由拒絕交易,尤其是拒絕其他企業使用已構成生產經營活動中的必需設施;避免無正當理由限制交易相對人只能與特定對象進行交易;避免無正當理由實施搭售
  • 多項新政亮劍整頓無序競爭
    「二選一」限制交易違背自由公平競爭準則多項新政亮劍整頓平臺無序競爭● 近期國家相關部門對網際網路平臺加大規制力度,接連發布了更具針對性的平臺企業監管執法辦法及反壟斷指導細則,這不是偶然的、突發的和孤立的,而是一個合乎邏輯的發展過程,這方面的相關政策具有連續性且在不斷完善
  • "刮痧死"刮出多少權力濫用隱憂?
    今日上午,永康市公安局向人民網回應稱:6月14日8時47分許,陳紹雄因涉嫌盜竊被巡防隊員帶回警務站調查詢問,14時許,陳紹雄因身體不適被送醫,16時30分許經搶救無效死亡。而對此解釋,有刑訴法專家分析指出:巡防隊員並無執法權。警方回應疑中暑,曾揪痧救治。(來源:6月19日 人民網)  「人命關天」,永康警方的一切回答似乎都是蒼白的。曾揪痧救治也將難以推卸濫用職權的責任。
  • 為罪行和濫用權力行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則宣言
    為罪行和濫用權力行為受害者取得公理的基本原則宣言聯合國大會一九八五年十一月二十九日第 40/34號決議通過A. 罪行受害者1.「受害者」一詞係指個人或整體受到傷害包括身心損傷、感情痛苦、經濟損失或基本權利的重大損害的人,這種傷害是由於觸犯會員國現行刑事法律、包括那些禁止非法濫用權力的法律的行為或不行為所造成。2. 在本宣言中一個人可被視為受害者,而不論加害於他的犯罪者是否被指認、逮捕、起訴或判罪,亦不論犯罪者與受害者的家庭關係如何。
  • 希拉蕊批川普濫用總統權力
    【環球網報導 見習記者 李林芝】「針對美國公民可怕濫用總統權力」,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報導,美國前國務卿希拉蕊柯林頓當天發推斥責川普動用軍隊武力驅散抗議者的行為。「今晚,美國總統動用美軍用橡皮子彈和催淚彈射擊和平示威者,就為了(持《聖經》在聖約翰教堂外)拍照。
  • 陳智平:如何精心編織防止權力濫用的「籠子」?
    原標題:織好防止權力濫用的「籠子」 防止權力濫用的「籠子」,即指監督制約權力的制度體系及相關的運行機制。權力失去「籠子」的監督與制約,會導致腐敗現象易發多發、黨的執政能力受到削弱、執政黨在潛移默化中喪失民心等極大危害。
  • 行拘差評者是權力濫用
    對此,邯鄲市公安局派出工作組調查後認為,這一處罰決定「適用法律不當」,責成涉縣公安局撤銷對當事人的處罰決定,對派出所所長停止執行職務,對辦案民警調離執法崗位,責令派出所向當事人賠禮道歉。   如今網際網路電商早已普及,遇到商品質量不過關或者服務態度不夠好,消費者通過在網上打分、寫差評來表達不滿,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日常行為,也是監督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務質量最見效的手段。
  • 山西向涉組涉幹誣告陷害行為「亮劍」
    為深入貫徹中央及省委關於進一步激勵廣大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的有關精神,近日,省委組織部制定《關於全省組織人事部門嚴肅查處誣告陷害行為及時為受不實反映幹部澄清正名的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向誣告陷害行為亮劍,為好幹部撐腰鼓勁,推動形成激濁揚清、幹事創業的良好生態。
  • 防止權力濫用比例原則不能缺位
    比例原則是大陸法系的概念,通過對手段與目的之間關係的衡量,甚至對兩者各自所代表的、相互衝突的利益之間的權衡來控制權力濫用。比例原則是大陸法系的概念,通過對手段與目的之間關係的衡量,甚至對兩者各自所代表的、相互衝突的利益之間的權衡來控制權力濫用。在行政法層級上,比例原則約束行政權力在侵犯公民權利時,雖然必須有法律依據,但必須在選擇侵害公民權利最小的範圍內行使。在憲法層級上,比例原則是指只有在公共利益所必要的範圍內,才能限制公民的權利。
  • 四步分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經調查,反壟斷執法機構認為,上述三家葡萄糖酸鈣原料藥經銷企業於2015年8月至2017年12月,濫用在中國注射用葡萄糖酸鈣原料藥銷售市場上的支配地位,實施以不公平的高價銷售商品、沒有正當理由附加不合理交易條件的行為,排除、限制了市場競爭,損害了消費者利益,其行為違反了《反壟斷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一)項、第(五)項的規定,構成濫用市場支配地位行為。
  • 人民日報:行拘差評者是權力濫用
    對此,邯鄲市公安局派出工作組調查後認為,這一處罰決定「適用法律不當」,責成涉縣公安局撤銷對當事人的處罰決定,對派出所所長停止執行職務,對辦案民警調離執法崗位,責令派出所向當事人賠禮道歉。   如今網際網路電商早已普及,遇到商品質量不過關或者服務態度不夠好,消費者通過在網上打分、寫差評來表達不滿,早已成為司空見慣的日常行為,也是監督商家提升商品和服務質量最見效的手段。
  • 短融網訴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型有什麼
    【點擊文末小程序,免費諮詢法律問題】不正當競爭行為的類型如下: 1.採用假冒或仿冒等混淆手段從事市場交易,損害競爭對手的行為。 2.商業賄賂行為。 3.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 4.侵犯商業秘密的行為。 5.經營者以排擠競爭對手為目的,以低於成本價格銷售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