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生談民進黨當局差別待遇:在臺灣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2020-12-23 華夏經緯網

臺灣地區教育部門近日宣布部分境外生可返臺,首批優先開放11個「低風險國家和地區」學生入境,包括中國香港、中國澳門、泰國、帛琉等,讓人遺憾的是,7600名大陸學生被排除在第一批入境名單之外。對此受訪陸生表示「會吵的孩子有糖吃」,已經透過學校的陸生聯誼會,向教育部門表達訴求,希望能在7月中旬第二批返臺名單中開放陸生返臺

據臺教育主管部門統計,這學期約有2.6萬名境外生沒入境,其中陸生佔「最大宗」,有7463人。而開放的上述11個國家和地區中,尚未返臺學生,共2238人。有臺灣媒體批露,實際上,臺灣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對大陸疫情的風險等級處理和境管,基本上是以省市區域為單位劃分,但此次解禁境外生來臺,卻未按照前述原則,理由為何?

臺灣媒體呼籲,陸生已四個多月未能返臺就學,民進黨當局不能再推諉,應儘速列出對大陸各省市「解封」時間表,不能讓他們遙遙無期地等待。

對此,有應屆畢業的陸生寫信給臺「教育部」稱,大陸經歷年初的疫情後,已建立嚴格的防控排查機制。近兩個月,許多省份病例清零。該陸生表示,不能參加畢業典禮已是很大遺憾,盼能放行有緊急需求的應屆畢業生,讓他們在臺灣的求學生活畫上一個完美的句號

記者也輾轉聯絡到一位在臺灣政治大學讀博的江蘇籍陸生。原本應該6月份畢業,走向新徵程的她,不得不按下「人生暫停鍵」,面臨可能延後畢業半年的命運。

「得到(陸生)未在第一批名單中的消息,原本的期待落空,肯定會失望。」「文文」同學表示,目前她正在透過政大的陸生聯誼會,向臺灣教育部門發聲,希望臺灣能在7月中旬第二批返臺名單中開放陸生返臺。

「但是在臺灣,教育部門的聲音很弱小,教育部門和防疫部門會互相『踢皮球』。」「文文」無奈的表示,希望找到這些政策中「互相矛盾的地方」,爭取到面對面表達訴求的機會,「在臺灣,會吵的孩子有糖吃」。

她告訴記者,因為不能及時返臺,某些臺灣大學為給新生讓路,居然清空了陸生宿舍,看到這種新聞很影響心情,「政大還好,通過陸生聯誼會和學校溝通,把這半年的住宿費用退了一半。」「文文」覺得,相比陸生,那些陸配子女「小明」同學,算是「半個臺灣人」,也遲遲無法返臺,讓她特別不能理解。

無論是陸生,還是「小明」,都只是孩子,「打孩子最傷父母心」,民進黨當局還真是會挑軟的地方下刀子。對此,臺灣媽媽們也看不下去

臺灣《聯合報》近日刊載了一篇臺灣媽媽的投文,遺憾因受疫情影響女兒原定到復旦大學當交換生,不得不延後半年,並對無法返臺學習的陸生和陸配子女「小明」們的遭遇寄予了深深的同情,「傷害了嚮往臺灣的大陸年輕人,傷害了父母之一是臺灣人的『小明』,也傷害了我們自己的孩子;算來算去,真不知到底有誰能得利?」

民進黨當局「逢陸必反」的伎倆早已司空見慣,如今連毫無政治色彩的兩岸文教交流和大陸學生權益,都被民進黨當局畫上了紅色註腳,難道不怕天理昭昭,天打雷劈!

責任編輯:李欣

相關焦點

  • 媒體評臺灣當局讓陸生支付全額保費:請蔡英文收回虛情假意
    媒體評臺灣當局讓陸生支付全額保費:請蔡英文收回虛情假意 王曉笛/中國臺灣網 2016-10-28 14:22 來源:澎湃新聞
  • 民進黨當局解禁境外生赴臺,卻排除陸生
    引起臺灣社會媒體的極大關注。臺灣教育業是最大受害者民進黨當局的這番政策其實就是在挑起兩岸之間衝突和摩擦,民進黨當局今年在島內更是製造"以疫謀獨"以及"以武拒統",通過渲染"仇中反中"情緒來為了他們的一己私利。許多臺灣民眾認為民進黨當局這番舉動其實是害了臺灣教育業。
  • 陸生在臺灣遭遇了什麼
    儘管以「一限二不」(即限制承認醫事學歷、陸生不得報考「安全機密」相關系所、非臺籍學生不得參加「公務員」考試)入「法」,但「三限六不」仍然作為教育部門的行政命令規範招生工作。國民黨執政時期,民進黨曾一直頑固阻撓馬英九當局推動陸生納保的議程。而在大陸高校就讀的臺灣學生,早在2013年起就已納入大陸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範圍,與當地的大陸學生享受同樣的基本醫療保險待遇。
  • 臺灣對陸生開放,殊不知蔡英文仍有後招,陸生返臺之路坎坷
    那麼這次民進黨當局開放陸生返臺就學表面上看,算是蔡英文連任臺灣地區領導人以來為數不多的對大陸施行的友好舉措,似乎表明臺方釋放著善意,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讀措施,很容易發現其背後留有後手,因此陸生返臺之路依然充滿坎坷。
  • 臺灣大學呼籲臺當局儘快開放陸生返臺就學
    來源:中國臺灣網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已陸續開放19個「中低感染風險地區」的學生返臺就學,但約7500名大陸學生仍被擋在門外。臺灣大學20日發布官方聲明指出,大陸近兩周新增確診病例比日本、新加波、澳洲都低,呼籲臺當局開放大陸學生返臺,且強調「宜快不宜遲」。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對此回應稱,相關事項正在進行跨部門協商討論中。
  • 把調侃當威脅,民進黨當局為何小題大做?
    由於該陸生已回到大陸,臺調查部門聲稱,若其再到臺灣,將「依法」約談到案。  民進黨當局如此小題大做,的確讓人有些詫異。  了解發現,該交換生早在1月12日回到大陸,微信群中的言論是在大陸發布的,而且也談不上「威脅」,僅是一些調侃言論而已,言語上有些出格、確有不妥,但在大多數人特別是熟悉網絡言語生態的人看來就是付之一笑。沒想到民進黨當局居然動了真格,祭出行政威脅手段。
  • 臺灣開放2歲以下「小明」回臺,何時能解禁陸生?
    先說陸配子女的問題,他們有一個集體的名字叫「小明」,有人不明白這個稱呼從何而來?其實是新冠疫情爆發後,臺灣有關官員在解釋回臺政策時用「小明」舉例,才有了這個統一的稱呼。「小明」主要包括兩類人:一是臺灣人與大陸人的婚姻在大陸地區生的孩子,第二類是大陸配偶之前婚姻所生的大陸籍子女。據陸委會公布的數字,至今滯留在大陸的「小明」有2000多人。
  • 臺灣健保「包山包海」難包陸生?
    相比在這方面的慷慨大方,臺灣健保對陸生敞開大門的過程可謂一波三折。  自1995年臺灣開始實施「全民健康保險」開始,島內民眾憑健保卡就醫便宜、快捷,問診費用一般診所從50元至150元不等。但在2011年開放陸生來臺數年後,才開始討論這一群體的健保待遇。  之前按照規定,在臺讀書超過4個月後的「僑生」與外籍學生就可參加健保,而唯獨大陸學生卻不在此列。
  • 「很多臺灣學生以為大陸疫情都和武漢一樣嚴重」,陸生感嘆:民進黨...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在臺灣大學攻讀研究生的王同學目前還在家中,他6日接受《環球時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由於臺灣放開陸生返校的政策遙遙無期,他已經做好本學期全程上網課的準備。「我是從媒體上得知,臺當局宣布禁止陸生返回臺灣。」
  • 失去陸生後,臺灣教育界發生了巨大震動
    華夏經緯網發表資深媒體人青衫溼文章指出,連日來,臺灣輿論界紛紛探討「失去陸生」帶來的後續效應,臺灣《聯合報》發起「禁陸生衝擊」系列報導,從赴臺陸生、臺灣高校等多個角度分析相關負面效應。臺灣《中國時報》也在報導中指出,臺灣陸委會對於陸生赴臺前後兩副面孔,並認為民進黨當局系列操作正在讓兩岸30年交流累積的成果付之一炬。
  • 19個地區學生均可返臺,唯獨陸生不行,臺灣大學:不要區別對待!
    撰文丨琳琳 小宋最近,臺灣疫情局勢緩和,民進黨當局開始陸續開放19個地區的境外學生返臺讀書,然而卻遲遲不讓陸生返臺。民進黨當局對陸生的區別對待,遭受各方的質疑和批評。但是現在半年過去了,疫情也已經緩和,陸生還是不能返臺。眼看著民進黨當局陸續讓19個地區的境外學生返臺,卻唯獨禁止陸生,讓很多陸生著急萬分。學業的一再拖延,會大大影響陸生的前途。據悉,民進黨當局開放的這19個地區包括日本,眾所周知,日本最近疫情反覆,已經被列為「中低感染風險」的國家。
  • 剛剛宣布「開放陸生」,3分鐘後改口了……
    令人無語的是,在上演一出荒誕劇後,臨時喊卡的始作俑者臺灣陸委會居然反咬一口,再次玩起「甩鍋」伎倆。陸委會的說辭是,近期發生多起「陸方阻撓陸生返臺」的個案,包括「籤證遭刁難」、要求臺灣學校證件不得出現「國立」等字眼。此番將陸生排除在外,全怪「大陸設置了政治障礙」。究竟何時開放,還要「審慎研議」。
  • 這下,臺灣高校要恨死民進黨了!
    當然,民進黨當局的一系列操作也令島內經濟越發低迷,單單說當地旅遊業,經濟收益就呈現6年新低,臺灣民眾對此叫苦不迭。而近期民進黨當局又在全面開放境外學生返臺檢疫、入學的背景下禁止大陸學生赴臺就讀。令人怒不可遏的是,這一次民進黨當局不再假惺惺表示是因為疫情原因,直接以政治考量拒絕了。基於此,臺灣各界開始痛批民進黨當局,認為她將政治凌駕於教育之上。
  • 赴臺陸生將全額自付健保 臺當局年賺1億新臺幣
    中國臺灣網10月25日訊 在臺就讀的大陸學生盼納入臺灣地區健保(全民健康保險)呼聲不斷,24日陸生納入健保終於拍板定案。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24日召開「執政決策協調會議」,針對大陸學生納保議題,稱基於人道考慮敲定赴臺陸生可以納入健保,但表示在臺當局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僑生」、外生、陸生都要全額自付健保。
  • 臺灣大學呼籲臺當局儘快開放陸生返臺就學 強調「宜快不宜遲」
    中國臺灣網7月21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臺當局已陸續開放19個「中低感染風險地區」的學生返臺就學,但約7500名大陸學生仍被擋在門外。臺灣大學20日發布官方聲明指出,大陸近兩周新增確診病例比日本、新加波、澳洲都低,呼籲臺當局開放大陸學生返臺,且強調「宜快不宜遲」。
  • 大陸暫停2020年陸生赴臺就讀試點,臺當局別假惺惺要維護「學生權益...
    消息一出,臺灣陸委會又在習慣性指責「罔顧學生權益」,好像他們多關心陸生權益似的,可笑。臺當局相關部門此前早已經以疫情為藉口,作出了停止大陸學生赴臺學習的安排,不是你們阻止大陸學生返校學習的嗎?國臺辦對此多次鄭重發表聲明呼籲,要求臺灣當局保護和重視大陸學生合法權益。民進黨當局一直視而不見,不採取任何實質性的措施,那時候陸委會在哪裡,怎麼不出來保護陸生的合法權益了?
  • 蔡英文當局拍板陸生健保政策的真正目的
    民進黨之所以這樣做是有一黨之私的,因為當時是國民黨執政,民進黨是不會讓國民黨有任何好果子吃的,這項惠及陸生的政策因為能帶給國民黨良好的社會影響力,民進黨民代如果通過此項政策,不是自尋眼紅嗎?所以他們用各種莫須有的理由攻擊這個政策,但是現在大陸來臺學生不斷下滑,為了吸引陸生來臺就讀,蔡當局才開始不得不打這張牌了,向不明真相的大陸民眾表示蔡英文是很友善的。  那麼這種友善值得推敲嗎?我們來看看「僑生」和外生過去的鍵保待遇。多年以來,「僑生」和外籍生在臺灣讀書超過4個月後不僅可參加健保,還可獲得臺當局的保費補貼。
  • 大陸學生來不了,臺灣大學坐不住了,呼籲民進黨當局快開放
    臺灣當局陸續開放19個「低及中低感染風險國家/地區」的境外學生返臺就學,卻遲遲不讓陸生入境,。臺灣大學昨以正式新聞稿呼籲民進黨「政府」開放陸生返臺,而且「宜快不宜遲」。臺當局教育主管部門則表示,相關事項正進行跨「部會」協商討論中。
  • 陸生赴臺就讀問題 臺灣方面應反躬自省而非指責大陸
    對此,臺灣不少大學校長表示,會影響學校招生,可能讓大學招生困境雪上加霜,並擔心兩岸學術交流因此中斷。而有的網民則聯想到不久前廈門航空宣布暫停兩岸航班,不無調侃地發問:「下一個中斷的項目會是什麼?」應該說,這些反映出人們對當前兩岸關係的擔憂,對民進黨當局破壞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無奈與不滿。
  • 諷刺民進黨當局「雙標」,島內又發明了個新詞:美得冒泡
    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對於阿扎赴臺,臺防疫官員陳時中日前稱,(民進黨當局)將採用所謂「外交泡泡」模式,其抵臺後不用再居家,新北市議員葉元之以「美得冒泡」一詞諷刺民進黨當局「雙標」。他表示,美衛生部長來臺可用「外交泡泡」模式不用隔離,後人將「美得冒泡」意思衍生為「雙重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