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好,我是職職,幫你們解答求職路上的迷惑~
面試時,基本上面試官都會問候選人:「你未來3-5年的職業規劃是什麼?」#面試#
很多人不知道該怎麼回答,有的回答匆忙;有的「橫衝直撞」;有的避重就輕;有的直接踩雷。
那面試官問這個問題是想了解什麼?我們應該注意哪些雷區?今天就來幫大家解決這個困惑!
一、面試官實際問的是什麼?
依舊強調一點:「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得先了解面試官問題背後的潛臺詞。總結下來,面試官真正想了解的,是這四點:
01丨候選人的自我認知
什麼叫自我認知?自我認知其實是由你的性格、做事方式、工作節奏、生活方式等方面構成的你對於自己的了解。
你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將直接影響到你和這個職位的匹配程度。
所以,面試官就是想通過你對自己認知,提高面試官對你認知的準確性,從而判斷你和應聘職位的匹配程度。
比如說,你回答面試官:「我的職業規劃是兢兢業業把事情做好,在三年內打好基礎,三年後爭取成為部門的技術骨幹。」
那麼面試官就可以從中了解到:
1、你希望穩定且踏實地工作;
2、你想要的不是快速發展,而是希望一步一個腳印的前進。
如果在招的這個職位是一個需要快速學習和承擔責任的崗位,那麼和你的計劃不符,自然就會落選。
02丨候選人在職業方向上的穩定性
穩定性的意思就是:目前這個職位是不是你希望和計劃長期發展的方向。
這一點是面試官非常關注的!!
因為如果你應聘的職位並不是你希望長期發展的方向,那麼工作時就可能身在曹營心在漢,或者遇到一些困難就退縮了,無法發揮個人最大的效用,隨時可能離職;
同時,個人職業規劃方向和職位不一致,在上級進行人員管理和任務分配時,也很容易產生反彈,從而導致管理成本的大幅增加。
舉個例子,比如說,你的職業規劃是在技術層面打好基礎,然後未來想要往產品或者銷售的方向發展,想做一個懂技術的銷售或者是產品經理。
從個體來講,這是一個很好的規劃,一個懂技術的銷售或產品經理本身是很受市場的歡迎的,含金量很高。
但是,如果在面試中,說給面試官聽,那麼他就會想到:
1、你的發展方向並不是想在技術方面深度研究和發展,和這個崗位的匹配度不高;
2、如果這個崗位的重要性很大,那麼無論你是離職還是轉崗,補招的難度都會很大,遠不如一個穩定的人來的划算。
那麼,除非你強到面試官無法拒絕你,否則,大概率會直接落選。
03丨考察候選人的應變能力
為什麼會考察這個能力?因為很多人面試前沒有考慮過3-5年的職業規劃是什麼,突然被問這個問題,怎麼在短短的十幾秒內構建出一套有邏輯的應答架構,可以反映出你面對突發狀況的應變能力。
工作的時候,總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比如安排好的項目出現變化、寫好的方案臨時撤回、活動突然被終止等等。應變能力本就是一個優秀的職場人所必備的能力,面試官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考察候選人的應變能力。
04丨對崗位、公司、行業的了解程度
其實上述三個方面能否打到面試官的點上,很大程度取決於這第四點。
只有把崗位、公司、行業了解清楚,你才能在簡曆書寫、自我介紹、回答問題等方面有的放矢,而不是一個套路應對所有職位。
比如,現在你打算入職一家處於創業階段的網際網路公司,那麼公司的產品、技術、組織結構、行業情況等,一定是在隨時變化的,那麼業務部對這個崗位的期望,一定是「快速」!快速學習,快速成長,快速承擔不同的工作職責,並且能夠敏捷地應對變化。
借用上述的例子,假設你的回答是:「我的職業規劃是兢兢業業把事情做好,三年內打好基礎,三年後成為部門技術骨幹。」
面試官一定不會錄取你,因為公司不可能給你3年的時間去慢慢成長起來,你的成長和公司的發展不同步,結果要麼是你掉隊,產生很大的管理成本;要麼就是公司被你的某個失誤或拖延,拖垮了。
換你是面試官,你會錄取一個有這麼大隱患的人麼?
如果你也覺得不會,自然就明白了,了解崗位、公司和行業的重要性有多大。
二、你要準備什麼?
在了解HR真實意圖的基礎上,要做好以下兩個準備:
01丨了解崗位、公司、行業
最重要的準備基礎是對於崗位、公司、行業的了解:
1、崗位的通用發展路徑。比如說你現在想應聘一個新媒體崗位,這個崗位大概是怎樣的一個發展通道和發展速度?
2、公司的發展情況。公司現在的發展速度如何,是快速還是慢速?發展速度很緩慢,說明每個崗位都有很多年輕人在職,很難在公司裡晉升;發展速度很快,說明有很大的晉升空間,但工作繁重,對人才質量要求高。公司現在處於哪種發展階段,初創期、成長期還是成熟期,甚至可能到了衰敗期?
3、行業的發展情況。公司處於哪種行業,這個行業是朝陽行業、夕陽行業,在紅海區還是藍海區?面臨被淘汰的衰敗的行業,還是一個新興行業?
02丨梳理自己的經歷
1、羅列自己的實踐經歷、分析自己的性格、掌握的知識和技能;
2、把自己的經歷技能和崗位的需求進行匹配,把相關的經歷摘取出來進行梳理,體現出職業規劃裡所需要的素質和能力。
三、得套路者得天下
俗話說的好:「得套路者得天下。」職業規劃這個問題當然也是有套路的。
01丨常見套路
HR:「請分享一下你在未來5年的職業規劃。」
候選人:「我計劃1~3年快速學習行業知識,打好職位的基礎、熟悉業務。3~5年希望能夠做到管理層的位置,5年以後能夠獨擋一面,成為優秀的一個職業人。」
大多數人都會這麼講,這樣的回答聽起來沒什麼毛病,但是如果你聽對方這麼說,一定會感覺內容太空洞,沒有任何的亮點,非常地無感。
候選人:「我簡單分享一下未來5年的職業規劃,我把它分為三個階段:短期、中期和長期。
因為我學習人力資源專業,所以應聘這個崗位,我是有優勢的,所以在短期1~3年之內,我想快速的積累實際的職業技能,快速融入團隊,儘快在崗位上發揮自己的能力。想要達到這個目標,我覺得需要快速學習的能力。在某個假期,我對於某一個方面知識非常感興趣,用兩個月時間通過網絡、閱讀相關書籍、和前輩交流等這些方式,快速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和市場現狀;
在中期3~5年之內,我希望能夠初步地去接觸管理的職能,在完成自己基本工作的前提下,能夠輸出更多的價值給團隊。那麼我覺得這需要很好的管理方面的潛力。在過往經歷裡面,我有管理社團的經驗;
對於長期5年以後,我希望能夠結合公司戰略發展,實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工作節奏,在公司有需求的時候,我能夠獨當一面,承擔起部門的責任。我認為需要有擔當,有責任心。在過往經歷裡面,我作為班級的班長,多次去承擔相應的一些責任。」
這兩個慄子相比,大家一定會覺得第二個慄子更豐滿,更有理有據,邏輯性更強。
那麼這是怎麼實現的呢?
02丨3個階段+1個目標+1個優勢+N個方法
我把這個套路拆分成四部分內容,分別是:3個階段,1個目標,1個優勢,再加上N個方法。
3個階段
將自己的職業規劃時期拆分為3個遞進的階段:短期、中期、長期;也可以是1~3年、3~5年、5年以後;還可分為鋪墊積累期、快速成長期、穩定價值期等。當然你也可以按照自己覺得更有價值、更有邏輯的方式去劃分。
1個目標
在每一個發展階段裡面至少需要有一個目標,就好像遊戲中的成就系統一樣,這個目標就是你處於這個階段時,主要想要去達成的成就。
剖析上面提到的慄子:
短期——目標:快速積累職業技能,快速融入團隊,儘快在崗位上發揮自己的能力。
中期——目標:初步接觸管理職能,在完成自己的基本工作前提下,能夠輸出更多的價值給團隊。
長期——目標:結合公司戰略發展,適時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向和工作節奏,在公司有需求的時候,我能夠獨當一面,承擔起部門的職責。
每一個階段你要給自己設立一個目標,會讓面試官感受到你有清晰的方向和目標。
1個優勢
在每一個發展階段裡面,也要體現一個優勢,抓住每一個機會展現自己的優勢,本就是面試成功的法則之一。
比如說在短期階段,快速積累職業技能,快速學習融入團隊,在團隊裡面發揮自己能力。那麼你要從中提煉出一個很關鍵的能力:快速高效的學習能力。
你就要告訴對方,我在快速學習能力方面是有優勢的。
通過怎樣的方式去告訴對方你有優勢?如這樣說:「我覺得在短期達到目標,需要一個快速學習的能力,我在這方面是有優勢的。」
面試官就會覺得很懵,你說有優勢我就信了?
所以一定要去進行佐證。
N個方法
如何佐證?——通過N個方法:我通過ABC三個方法,短時間內掌握了某項知識或技能,證明我擁有快速學習的能力。
再次剖析之前的慄子
候選人:「在某個假期,因為對於某個方面的知識非常感興趣,用兩個月時間通過網絡、閱讀相關書籍、和前輩交流等這些方式,快速掌握了相關的知識和市場現狀」。
背景:2個月+一無所知;
方法:網絡查詢、讀書、前輩交流;
成果:掌握了相關知識和市場現狀。
這就是N個方法,N個方法是給你的優勢提供依據的。
N個方法不限制方法的個數,依照具體事項來選擇。
四、套路不是限制,雷點需加小心
有一些雷區大家需要注意。套路不是萬能的,更不是死板的。
01丨不要僵硬地去套用模板和套路,這是非常忌諱的
來個慄子:
一個應屆生,面試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德勤的審計崗。
面試官:「你的職業規劃是什麼?」
候選人:「我覺得我的職業規劃是當下先努力學習,2到3年後爭取成為公司部門經理;5年後,經過鍛鍊,我希望成為公司的總監;8年後,我能夠有資格到達總裁或者CEO的位置。」
聽上去可能沒什麼問題,但實際上,了解四大的人就會知道有很大的問題。
首先,面試官可能情感上覺得:這位同學不夠成熟,自我認知不夠,簡直是泛泛而談。
其次,最致命的,候選人對公司崗位不了解——明顯暴露出來是套用的稿子。(注意,我們面試的是四大的審計崗,四大審計崗的信息,職業晉升路徑在網上很容易查到,一般來說剛入職的小朋友是A1,然後正常的話每年升一級,A2、A3、Senior 1、senior 2,然後是manager,然後是Senior manager,然後是總監director,最後是Partner。根本不存在總裁或者CEO的崗位。而且,五年正常能升到manager,也就是經理位置,離總監還有好幾個level。)這明顯暴露出候選人對於公司和行業一點兒都不了解。
02丨過河搭橋
比如你回答面試官:「我打算最開始做銷售崗位,以後往新媒體運營的方向去發展,做一個了解市場和用戶的運營專員。」很明顯你把銷售崗位當成一個新媒體運營的踏板。
這樣的規劃是絕對不可說的,體現了你的目標不在這裡,錄取了你也一定會走,為什麼要錄取你,還要花精力培養你呢?
03丨腦袋空空
HR問你職業規劃時,你大腦一片空白,偏偏性格還比較直率,直接回答:「走一步看一步吧,三年五年時時間太長,我現在都沒規劃好。實在沒想太多,現在只想去賺錢,一年賺10萬,3年賺50萬。」
那HR聽了之後一定會覺得這個人沒有規劃、想法、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沒有計劃。這個是非常不可取的。
無論應聘什麼職位,自己的未來職業規劃是一定要提前制定好的。
五、最後的碎碎念
上面就是我針對面試時的職業規劃問題,大家能夠做的準備、使用的套路、雷點的一些總結。
作為一個從業多年的HR,還是勸諫各位:面試技巧畢竟是技巧,不是你的核心競爭力。
在這個職業規劃方面,大家還是要提前去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而不是說只靠面試技巧就能夠混進這個公司。
倘若,你忽略自己的特質和經歷,只依靠技巧入職公司,也不是一件好事。
甚至會對自己產生比較大的不良影響。為什麼?在你順利的入職後,發現工作節奏跟自己期望的不一樣,不適應公司文化,職位和性格不匹配。
結果是你在這個崗位待不長,碰到一些問題就退縮了,更嚴重的是你的自信心受到很大的打擊,這樣的職場問題屢見不鮮。
所以,大家要慎之又慎。在選擇、規劃層面,提前去做好相應的一些準備,有自己準確的目標和想法。
勸諫各位,規劃在前、技巧在後,踏踏實實的去做好自己的職業規劃,走好自己的每一步。
希望大家都能夠真正通過自己的努力,輔以我總結推薦的一些技巧,最終開心地拿到自己想要的offer。
本文圖片源於網絡,侵權必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