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被遺忘的歷史:五千臺灣人到偽滿「討生活」
謝介石(前排右二)任偽滿「駐日大使」期間曾回臺灣參觀新竹監獄。
【環球時報綜合報導】5000臺灣人的腳步曾經踏到中國大陸東北,參與了偽滿洲國的建設,並在這個後來被兩岸都稱為「偽」的地方,消耗了他們的青春甚至一生。近日,由臺灣長天傳播製作的歷史紀錄片「臺灣人系列」首部曲「臺灣人在滿洲國」,揭開了這段被遺忘80年的歷史。
在偽滿的待遇比在臺灣好
1932年的臺灣,已被日本殖民37年。這一年,日本舉國歡騰,因為他們在中國東北新增了一大塊版圖——偽滿洲國。當時中國政局混亂,外有日本覬覦,內有國民黨派系鬥爭、軍閥殘餘以及共產黨的武裝革命。在此情況下,出於意識形態、求學、求業或生存發展等原因,有的臺灣人留在臺灣,有的到大陸追隨國民政府,有的跟隨共產黨從事地下工作,也有人去了偽滿洲國。
為什麼選擇偽滿洲國?溥儀御醫黃子正的兒子黃光國說:「去滿洲國工作待遇好很多,收入是臺灣的3倍。」根據臺灣「中研院」的有關調查,除了待遇好之外,還有就學、就業機會多的問題。當年的臺灣,只有一所臺北帝國大學(今臺灣大學),但東北有日本人所設、水平很高的南滿醫學堂、旅順工業大學等。當然,也有不少人是受臺灣在偽滿洲國「第一大官」謝介石的引介,或受謝「官成名就」的影響。
謝介石1879年出生在臺灣新竹,1895年臺灣割讓給日本後,他積極投入日語學習,25歲時被推薦到日本。謝介石在日期間進入明治法律學校(現明治大學)攻讀法律,與擁護滿清的「辮帥」張勳之子同窗,自此搭上這條線,1932年更一躍成為偽滿第一任「外交總長」,1935年出任偽滿「駐日大使」。
在日本殖民時期,臺灣人在本島只能算次等人,但當謝介石回鄉訪問時,得到日本總督中山健藏「若日本皇帝般尊重」,「謝介石的官成名就,鼓舞了很多臺灣有志青年,一時成為楷模」。曾在偽滿任職的臺灣人吳左金也提到,「在滿洲,臺灣人和日本人待遇相同,並無任何差別,在那裡的日本人不似在臺灣的日本人般歧視臺灣人,比如在臺灣的日本人是不會和臺灣人通婚的,但在滿洲卻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