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行為分析英文全稱為 Applied Behavior Analysis(ABA)。它是構成多種行為幹預方法的一系列原則,其基礎為學習和行為科學,是歸納行為和學習發生方式的綜合法則。
ABA幹預方法就是將這些法則應用於行為幹預之中,以幫助增加有用的或者期望的行為,也可以用來減少幹擾學習或者行為的消極/問題行為。ABA幹預方法還能夠用來增加語言和溝通技能,改善注意力、集中力、社交技能、記憶力和學業能力。
在環境的背景中理解(和調整)行為是ABA療法的基礎。「行為」指的是所有的動作和技能,而不僅限於不好的行為。「環境」包含各類可能改變個體行為或者因個體行為而改變的物理和社交事件。
ABA被美國衛生總監和美國心理學協會認為是最佳實證有效幹預方法。「實證有效」指的是ABA通過了測試其有效性、質量和有效性的科學驗證。
ABA包含多項不同技巧。這些技巧都集中於前因(發生在行為出現之前)和後果(發生在行為之後)之上。其中一項技巧為「正強化」,也就是當行為之後出現有價值的事物(獎勵),行為就更有可能再次出現。ABA使用了正強化這種可測量的方式以增加有意義的行為改變。
基於ABA原則的幹預方法有:離散式回合教學法(DTT),自然環境教學,言語行為(VB),關鍵反應訓練(PRT)等等。所有這些以ABA原則為基礎的幹預方法都是:結構化的、對目標行為或技能收集數據、為改變個體反饋和行為提供積極的策略。
ABA集中於正強化的策略,它能夠幫助在學習或者習得新技能上出現困難的個體,也能夠通過「功能性行為分析」針對個體的問題行為。它的行為分析原則和方法被有效應用於多種狀況中用以發展個體的一系列廣泛技能,不論該個體是否有障礙。
PRT是一個自然的、鬆散結構化的、基於自然出現教學機會和結構的幹預方法。PRT旨在提高個體的動機,動機策略包括尊重兒童的選擇、維持性任務的穿插、任務變換、強化努力等等。它集中在譜系群體普遍缺乏的關鍵領域之上,對這些關鍵領域幹預後能夠引起其他未被直接針對的領域的連帶提升。五大關鍵領域為:動機、多重線索的反饋、自我管理、主動發起、同理心。
DTT是一種結構化的幹預方法,它採用了一對一的教學手段對具體行為進行密集教學。這種密集的教學被稱為「操練」,操練可以幫助學習,因為其中涉及到大量的重複練習。個體需要以相同的方式多次完成同一項任務(一般的都超過5次)。這種重複對需要大量練習才能掌握技能的個體而言十分重要,同時也能加強長期記憶力。
具體的行為會被分解為更簡單的行為形式,然後進行系統的輔助或指導。個體在做出這些行為後可以獲得強化(比如:擊掌、言語獎勵、食物、可以交換玩具的代幣)。舉個例子,一位治療師和一個譜系兒童坐在桌子前,治療師提示兒童將注意力集中在她身上,說「看著我」。兒童看向治療師,治療師獎勵兒童一個擊掌。
它的理念是賦予兒童學習技能以現實生活意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它強調在行為/技能自然發生的場景中進行教學。在幹預中使用個體日常生活環境能夠增加技能的轉銜和泛化。在自然環境教學中,教師或者治療師會使用自然發生的機會來幫助個體學習語言。活動或者場景是由個體選擇的,教師或者治療師也會跟隨個體的引導或興趣。
一旦發現了兒童感興趣的自然契機,教師或者治療師就會給予逐步的輔助來鼓勵個體作出反饋。舉個例子,兒童在蕩鞦韆,需要別人幫忙推鞦韆才能蕩得更高。教師等待兒童要求推,才幫忙推鞦韆。每次教師都會等待兒童要求之後才會推鞦韆。
言語行為(VB)與DTT在結構化和密集一對一幹預形式上面比較類似,但是不同之處在於它旨在創造詞語及其意義之間的聯繫來激勵個體學習語言。對於一些兒童,教學詞語或者命名涉及到教學如何功能性使用詞彙(例如,這是什麼?一個杯子。你用杯子來幹什麼呢?喝水。你需要什麼來喝水呢?杯子。)
教學替代問題行為的技巧,讓孩子能夠學到「做什麼」而不只是「停止做什麼」。
增加積極的行為,減少幹擾性行為。舉個例子,強化程序能夠增加集中於任務的行為、社交互動,減少自傷或者刻板行為。
維持行為。比如,教學自我管理程序來維持和泛化與就業相關的社交技能。
改變你對孩子行為的反饋。有一些反饋有可能會不經意之間強化問題行為。
增加孩子的學業、社交和自助技能。
增加集中於任務並完成的能力,增加執行動機。
旨在提高個體的認知技能,幫助孩子準備好學習的基本能力。
幫助行為/技能泛化或轉銜至不同的情景中。
ABA是一個極為廣泛的概念,因此很難定義一個ABA幹預項目看起來具體是什麼樣子的。具體的幹預內容和程度都是依據個體的特殊需求而定的。
督導——ABA幹預項目需要由BCBA資質的人士進行設計和監督。督導需要具備與譜系個體合作的大量經驗。
培訓——所有項目成員都需要得到培訓,並在督導支持下得到監督和持續的訓練。
規劃——項目應該在細緻的評估之後開展,考慮到個體的具體缺陷和技能。家庭的要求和個體的喜好也應該在確定幹預目標時得到考慮。任務泛化的目標也要在項目中植入,以確保技能表現穩定出現在多個環境中。
功能性——選擇的幹預目標應該是對增加個體生活質量而言十分重要的功能性目標。一系列行為幹預要素需要得到應用,讓兒童能夠有機會通過多種方式學習。
數據收集——技能習得以及行為改變的數據需要得到記錄和定期的分析。數據應該被督導定期查看,決定個別化幹預項目的進展情況。
家庭教育——對家庭成員進行培訓,幫助他們理解如何教學和強化兒童的行為和技能。他們應該參與幹預項目的計劃和回顧過程之中來。
團隊會議——包含治療師、督導、家庭成員的團隊來確保幹預的穩定和一致性,定期開展會議確定階段性問題,討論進步情況。
一些補充閱讀的網站
The National Autism Center Website at www.nationalautismcenter.org
The Organization for Autism Research (OAR) website at www.researchautism.org
www.autismspeaks.org/family-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