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午九點半,柯馬凱(Michael Crook)第無數次開車經過西長安街,但他還是會注意道路交通標誌牌上的英文、拼音和大小寫是不是正確、符合規範。
「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已經做得非常好了。」 柯馬凱在中國生活了近70年,見證了公共場所外語標識從無到有、從笑話百出到走上正軌的過程。
從1990年亞運會時第一次對國際語言環境進行檢查到2017年成為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出臺時的先進典型,北京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規範工作已經走過了近30年。
如今,北京市面上依然存在著一些錯誤或者不一致的外語標識,在冬奧會「北京周期」已經開啟的時刻,公共場所外語標識規範工作如何更上一層樓?
賽事推動 外語環境要建好
「外語標識的問題每個城市都有,我爸最愛說的一個笑話就是香港的一家服裝店有一個牌子『Ladies Have Fits Upstairs』,它想表達的是女士們樓上試裝,但在英語裡,『have fits』是抽風的意思,這個牌子就成了女士們去樓上抽風吧!」柯馬凱是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委會專家顧問團的專家,他的父母是著名的國際友人戴維與伊莎白·柯魯克夫婦, 上世紀50年代在北京出生後,他目睹了公共場所外語標識的變遷。
「50年代的問題是沒有標識,有了之後剛開始質量比較差甚至有誤導性,本意是這邊危險,指示成了這邊請;誤導克服之後是鬧笑話,小心地滑翻譯成了小心翼翼地滑,誰看了也不會真的去滑一下試試,但就是笑話。還有一些菜名,直譯其實很不雅。」柯馬凱說。
1990年亞運會舉辦前後,宣傳部、外事部門、旅遊部門接到外國運動員和遊客的反映,重點對琉璃廠進行了外語標識檢查,這成了北京國際語言環境建設的起點。
2001年北京申奧成功,外媒普遍不看好北京的國際語言環境。回顧當時北京的國際化程度,不得不承認外語標識、市民外語水平都不足以應對奧運會的需求。
很快,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就被納入摺子工程,2002年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組織委員會和北京市規範公共場所英語標識工作領導小組先後組建,季羨林、陳琳等知名專家先後擔任專家顧問團名譽團長。廣大市民、專家、媒體都參與到外語標識糾錯中來。
從未放鬆 應該點讚
「我作為遊客去過很多國家,印度的英語標識非常方便,比北京要好,但像伊朗,羅馬字母很少見,對我來說簡直是步履維艱。相比之下,北京公共場所的外語標識已經是做得非常好了。全世界範圍內,羅馬字母比西裡爾字母、阿拉伯字母的使用要廣泛,漢語拼音採用羅馬字母來拼寫,極大地方便了大部分外國人,即使跑丟了,一看路牌上的拼音,就能發出音來問路。而且中國大陸廣泛使用阿拉伯數字,電話號碼、公交線路,外國人都能一看就懂,比港澳臺地區的豎排和漢字數字要方便得多。」
在柯馬凱看來,北京市從未放鬆過國際語言環境的建設:北京市政府外事辦公室先後編制了《北京市民講外語活動規劃(2003—2008)》、《首都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工作規劃(2011—2015年)》、《首都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工作規劃(2016—2020年)》,北京市要求各單位將新增外語標識報市政府外辦,組織專業機構翻譯,經專家顧問團3名專家(其中1名外籍專家)初審及團長終審,形成最終譯法,「作為專家顧問團成員,從未遇到過善意地指出錯誤後,相關單位拒不執行的情況。」
近幾年,翻譯軟體的智能程度讓柯馬凱讚嘆不已:「一個會議上沒有同聲傳譯,有個人講PPT,旁邊一個人用手機一拍,大概三秒鐘,就把PPT上的文字準確地翻譯成英文了,同時保持PPT的版式不變。如果能通過這類技術手段提高外語標識的質量,那是很好的。」
標準領先 糾錯別鑽牛角尖
同一個句子、短語,在英語中有多種譯法,外語標識按照哪種譯法來?市民們糾錯依據什麼?
2006年,北京在全國首先推出了地方標準《公共場所雙語標識英文譯法》及配套的實施指南,對通用的警示性提示性標識、功能性設施信息,以及交通、景區、商業、醫衛等不同場景下的常用標識,都給出了推薦譯法。
在地方標準的指導下,鬧笑話的外語標識日益減少:漏了字母的Airpot被補正為Airport;滅火器保險銷錯譯成insurance sales(保險銷售),如今都改正為為safe pin;Caution!被錯印為Cautionl,弄錯的尾巴也早已糾正。
在柯馬凱看來,給外語標識糾錯,既要嚴謹規範,也要避免鑽牛角尖: 「外語標識是給不認識漢字的外國人看的,它的目的首先是不損害國家形象、不危害外國人的安全,其次是不給外國人造成不便,再次是不要鬧笑話。這些做到了,其他一些細節,比如toilet到底應該是單數還是複數,就沒必要鑽牛角尖了,外國人想如廁,單數複數他是不會在意的。大小寫的使用上可能有一些不規範,但標識的設置更換是個大工程,我認為是可以理解的。」
冬奧在即 如何再上層樓?
如今,首都國際語言環境建設已經步入第三個五年規劃,冬奧會的「北京周期」也已開啟,但市面上還有一些錯誤或不一致的外語標識,如何進一步規範?
市政府外辦相關負責人表示,北京市將大力宣傳並廣泛應用去年年底出臺的國家標準《公共服務領域英文譯寫規範》,核查公共服務領域外語標識,加強對外語標識譯寫的審核把關。由於北京市地域廣闊,將首先選取大型國際活動承辦地、外籍人士聚集區以及重點涉外行業,組織外語志願者配合相關單位進行檢查糾錯,並邀請專家顧問團專家共同審核把關,避免不規範外語標識對城市形象的不良影響。
目前,市政府外辦在千龍網上開設了外語標識規範專欄,歡迎市民訪問網址http://interview.qianlong.com/zt/bjpubsign/或通過千龍網微信公眾號(beijingqianlong)提交錯誤標識信息。
北京晚報記者 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