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賣賣!
臨近年底,多家商業銀行加入集中「賣房隊列」,引來看客圍觀。
12月26日,《國際金融報》記者登錄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看到,浦發銀行於12月20日掛牌轉讓14套房產,包括浦發銀行總行3處不動產、浦發銀行閔行支行10處不動產、浦發銀行虹口支行1處不動產,合計掛牌底價6190萬元。
浦發銀行並不孤單。《國際金融報》記者在阿里拍賣平臺看到,今年以來,哈爾濱股份銀行在該平臺掛牌出售的房產近178處。其中,10月30日至今掛牌出售的房產近112處。
記者梳理發現,本次「甩賣」潮中主要是以地方中小型股份銀行及相對較偏遠銀行分支機構的掛牌轉讓居多。
為何銀行集中「賣房」?樓市拐點來了?
1、浦發銀行年末集中甩賣25套房
具體來看,浦發銀行出售的上述14套房產,包含13套住宅和1套商鋪,掛牌均價從3.8萬元/平方米到5.8萬元/平方米不等。其中,出售最多的是浦發銀行閔行支行在閔行區的房產,達10套。
披露信息稱,因標的為國有資產,其轉讓過程較其他轉讓方式有所不同,除不可抗力因素外,整個轉讓過程約270天左右,並採用網絡競價拍賣方式一次性付款。如受讓方需要按揭貸款,可通過中信銀行、建設銀行、興業銀行及上海農行商辦理,前期至少首付50%。
這並不是浦發銀行今年第一次集中甩賣房產。根據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網站披露的信息,10月22日,浦發銀行總行已集中轉讓上海虹口區的11套房產,轉讓底價為2731.5萬元。
那麼,上述被出售房產的掛牌價格與市場價是否有很大出入呢?
以一套位於閔行區水清三村45號68.98平方米的住宅為例,浦發銀行給出的轉讓底價為310萬元。而據記者了解,目前閔行區水清三村同等條件的房子,二手交易價格普遍在320萬元至330萬元上下,對比公示信息的轉讓底價有小幅度降價。
就此,《國際金融報》記者詢問了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方面,相關負責人對記者表示,「該房產採取競拍的方式進行,不設漲幅限制,除非掛牌期間內僅一位意向者,交易價格才能以310萬元交易。」
據上述負責人透露,目前購房的意向者雖不多,但本次房產轉讓不同於司法拍賣,不會有較大的下降及折扣,如在270天內沒能有合適的交易者,價格也僅會在小範圍內調整波動。
就集中賣房情況,記者也向浦發銀行相關人士發去採訪提綱,但截至發稿,暫無回復。
2、「賣房團」頻現券商、上市公司身影
除了銀行機構外,年底拋售房產的隊列中還有券商及上市公司的身影。
12月14日,華西證券公告稱,根據協議,公司分得華西證券總部辦公樓B區項目2號寫字樓1-22層,3號樓裙樓1-5層,3號樓主樓1-13層,地下室1層全部車位以及地下室3層車位139個。公司擬自持部分商業、公寓房屋和地下停車位,項下B區項目其餘房屋資產擬按對應資產評估價格分批公開掛牌出售,掛牌價格不低於評估值8.17億元。
12月3日至7日,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披露,國元證券相繼掛牌出售5處房產,轉讓底價合計5112.02萬元。
另據相關媒體統計,截至12月初,有44家上市公司宣布出售房地產資產,10月1日至12月18日,有21家上市公司發布售賣房產相關公告,第四季度成為上市公司的賣房高峰期。
對此,一位從業多年的投行人士對《國際金融報》記者稱,上市公司年底出售房產等現象早在去年就曾出現,只是今年對比以往更為「慘烈」。目前,實體經濟,特別是工業型企業面臨較大困難,利潤率及開工率均有較大下滑,上市企業為了避免被ST化、退市等會採取此類舉措。
與此同時,該投行人士指出,今年券商普遍業務不景氣,甚至某大型券商也開始降薪裁員收縮業務,中小型券商此時出售資產「過冬」也較為普遍。
3、銀行「賣房」為利潤衝刺做準備?
而在上述投行人士看來,「銀行出售資產還是較不常見,可能是因為部分支行為自身利潤衝刺做準備,很多銀行年底都有較大的利潤考核目標。」
某國有銀行支行經理也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目前經濟環境處於下行周期,多數銀行主要還是因為貸款無法收回而被動成為房主。特別是,地處地區經濟環境比較脆弱的中小城市銀行分支機構,壞帳率不斷攀升。銀行此時出售房產,或多或少有出於考核目標的考量。」
11月19日,銀保監會發布《2018年三季度銀行業主要監管指標數據》,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末,商業銀行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季末增加751億元,達2.03萬億元;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率1.87%,較上季末上升0.01個百分點。
不過,0.01%的增幅,較上一季度0.11%的增幅有明顯下降趨勢,銀行不良率得到有效遏制。
數據顯示,2018年第二季度,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率為1.86%,創下2009年3月以來的最高水平;不良貸款餘額較上季末增加1829億元,達1.96萬億元。
易居研究院智庫中心研究總監嚴躍進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則表示,近期商業銀行的政策環境也有一定變化,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上要求銀行降低負債及提高盈利能力,基於此種考量,不排除銀行會積極拋售部分房產物業等用以改善銀行的經營情況及盈利數據的行為。不過,從房產的角度考量,近期政策雖然開始鬆動,但從邏輯上講房產價值繼續萎縮的可能性不大。
值得一提的是,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重申「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對此,嚴躍進分析稱,「企業持有商業辦公地產沒有問題,但是從企業持有住宅房產的角度來說,後續不排除2019年出臺一些監管政策進行調整,因此,企業持有大批住宅類房產來說風險是有所增加的。」
(文章來源:國際金融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