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日報全媒體記者 曹天健
大雪紛飛,天寒地凍。山東德州市南外環發生兩車相撞的交通事故,傷員被困車內。接到報警後,市公安局交警支隊指揮中心迅速調派2個警組趕赴現場處置,並向轄區醫療急救和應急救援部門發布重大警情聯動協作請求。5分鐘後,交警、消防救援和120急救人員與處置警組幾乎同時抵達現場。10分鐘後,被困傷員被全部救出,由於救援處置及時,重傷人員脫離了生命危險。隨後,此案轉入德州市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處理,公安、司法、法院、保險理賠等部門共同發力,將此事故「一門」辦結。
警情的快速聯動和部門高效協作,得益於德州道路交通事故「4+1多元處理」模式的建立。2020年以來,德州市探索創建了集「合成作戰處置、案件精細管理、大案專業偵辦、數據分析研判、綜合服務體系」於一體的道路交通事故處理模式,聯合法院、司法、仲裁、保險等部門建成全市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讓群眾只進一個門、事故全辦結。
「讓群眾享受到改革帶來的便捷和實惠,這是民心所向,也是改革的方向。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通過整合資源、流程再造,有效解決了老百姓關注關心的現實問題,在便民警務方面闖出了一條新路子」德州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楊玖慶說。
從多處奔波到「一門通辦」 節省群眾因道路交通事故產生的糾紛和成本
11月4日,記者來到德州市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時,交警辦案中心、綜合服務大廳、車輛核損中心、法院訴調中心四大單元正有條不紊的運行。針對交通事故處理中存在的群眾跑腿多、部門協同難、結案周期長、群眾不滿意等問題,由德州市委政法委主導,德州公安聯合法院、司法、仲裁、保險等部門,實現信息化引領、陽光下辦案、一體化運行、一站式服務。
「將資源匯聚起來,實現最大限度便民,最大程度利民,切實減少群眾奔波,通過一站式為群眾服務到底,讓群眾享受到最大改革紅利和實實在在的便利。」德州市副市長、市公安局黨委書記、局長邵浩浩介紹。
德州市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服務中心以「網際網路+糾紛處理」思路,積極推進交通事故損害賠償糾紛「網上數據一體化處理」平臺建設。交警辦案大廳設置了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綜合查詢平臺,讓辦事群眾一鍵獲知交通事故的辦理流程和各部門的聯繫方式。法院在訴調中心設置了一體化綜合查詢平臺,方便群眾在線立案、在線預約、在線理賠計算,讓事故當事人辦明白案。司法行政部門在中心設立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為辦事群眾提供人民調解、法律援助、司法鑑定等服務職能。
為方便群眾辦理相關業務,中心在交警辦案中心、法院訴調中心醒目位置設置了「道路交通事故一體化流轉運行圖」、「道交一體化訴解中心辦理流程圖」等公示欄。交警辦案中心從事故接案起就明確告知當事人的權利義務及事故處理的規定和流程,做到簡易事故一次辦,一般事故抓緊辦,責任認定的周期大幅縮短。法院、保險公司和司法調解部門通過提前預約,及時告知,先期介入,案中跟蹤,多方參與等方式,提高訴訟效率和調解成功率。截至目前,中心共受理近2萬起案件,結案17000餘起,結案率達97%。
從疲於應付到主動高效 交通事故處理提質提速
在以往的交通事故警情處置中,德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值班警組按照各自轄區,在接到出警指令後,驅車奔波於各個事故現場之間,機械流轉式處置。由於轄區範圍面積和跨度較大,事故地點又具有隨機性特點,值班警組輾轉奔波在各個現場之間費時耗力,處置效率低。特別是早晚交通尖峰時段,每個警組短時間內積壓警情多達五六起,民警驅車來回奔波,形成了「越催越急、越急越催」的尷尬局面。
為徹底解決這一瓶頸問題,德州公安按照「暢通、精準、快速、高效」的總體目標,建成了集接處警、指揮調度、查緝布控、快處快賠、民生警務、應急救援及微警務等功能於一體的實戰指揮調度中心,探索建立集警組接警處置、騎警機動快處、警保聯動調處、遠程視頻處置於一體的多元化交通事故警情處置體系,創建包括視頻互動引導、證據固定上傳、在線實時定責等功能的交通事故警情遠程處置平臺。通過多渠道挖掘警務潛能,多途徑處置消化交通事故警情,轄區各類警情處置效率提升34%,輕微警情現場處置時間縮短46%,效能倍增換來了群眾高度滿意和認同。「針對老百姓普遍關注的民警出警速度和事故處理效能問題,我們努力從警情處置的每個環節入手,內部深挖潛能,藉助科技賦能,探索創建了『多元集成、四遠增效』多元化警情處置消化機制,實現了群眾滿意率和警情處置率能雙提升」德州市公安局黨委委員、交警支隊黨委書記、支隊長李光富。
從模糊排查到精準預防 交通事故預防更有效
德州市駙馬營路與虎倉路交叉路口一直以來是事故多發的點。德州市公安局對該路口發生交通事故數據進行分析,並多次實地調研,查找出事故高發的根源性問題,通過增設減速帶、測速卡口,完善讓行標誌和路口反光標識積極進行了整改,該路口的事故發生率直線下降,今年以來,該路口發生交通2起且均為輕微財損事故,群眾出行安全感顯著提高。
實踐中,德州交警把交通事故數據分析研判,作為隱患排查整改和預防事故發生的一個重要抓手,通過數據引路,深度研判隱患,推送整改隱患,減少事故黑點,建立起統、查、推、改於一體的數據鏈條,成立了集信息錄入、數據統計、分析研判、隱患排查、推送等職能於一體的信息分析研判中心。
中心自運行以來,通過對轄區道路交通事故數據「日統計、周分析、月研判」,全面掌握事故信息和交通安全態勢,對各類重點交通事故誘因及轄區事故「黑點」進行專項分析研判,並及時向轄區勤務大隊推送整改方案,限時整改。今年3月以來,轄區一般道路交通事故去年同期下降29.71%,受傷人員同比下降29.62%,財產損失同比下降10.36%。
德州市公安局連續組織多次專項整治行動,對各類交通違法犯罪行為形成高壓強打態勢,2019年以來,共偵破死亡、重傷交通肇事逃逸案件75起,交通肇事逃逸偵破率連續6年達到100%。針對電動車交通肇事逃逸發案率高、偵破難度大、群眾深惡痛絕的實際,德州公安開展了電動車交通犯罪專項打擊整治行動,共出動警力325人次,成立專案組27個,偵破電動車逃逸案件87起,拘留無證駕駛及肇事逃逸等違法人員83人,電動車逃逸案件專項破案數和打擊處理數同比分別上升120%、136%。
來源: 法治日報——法制網
作者/來源:光明網
聲明:版權歸原創所有,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