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歷史研究院推出「學者工作室」制度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9日,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學術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朱育瑤 攝

中新網北京8月9日電 (記者 蔣濤)9日,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學術發布會在北京舉行。會上宣布,中國歷史研究院將實施「學者工作室」制度,凝聚全國史學精銳力量、加快史學融合發展。

當天,中國歷史研究院科研管理部副主任陳於武主持發布會,副院長李國強發布《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者工作室」制度實施辦法》和「五個重大課題」進展情況。

據介紹,中國歷史研究院即將實施的「學者工作室」制度,是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以來凝聚全國史學精銳力量、加快史學融合發展的首創之舉,旨在鼓勵和扶持史學優秀領軍人才,組建高水平、跨學科學術研究團隊,以重大前沿史學理論問題為導向,集中優勢力量,科學配置資源,努力推出有思想穿透力的精品力作,培養學貫中西的史學大家。

李國強介紹指出,該項制度充分體現中央關於科研管理「放管服」改革要求,賦予首席專家以更大自主權,學者將以個人名字冠名「學者工作室」,自行組織團隊,自行安排科研活動;注重成果導向,簡化中間檢查考核環節,為首席專家及其團隊提供優良科研環境;中國歷史研究院將在科研條件、科研經費等多方面給予充分保障;此外,中國歷史研究院還將與首席專家籤訂《誠信承諾書》,以期引領史學研究的良好學術生態,努力打造中國史學研究的誠信典範。

據知,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以來著力組織重大史學研究項目,旨在以重大項目為牽引,以解決重大史學理論問題為指向,以整合全國史學精銳力量為目標,著力推動中國史學創新發展、融合發展。首批立項並開展研究的《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現代元素》《中華民族復興史(1840-2021)》《清代國家統一史》《中國歷代治理體系研究》等重大項目,既立足史學前沿,又體現現實關照,強化史學資源的有效配置,有望在全面系統研究基礎上,產生一批具有影響力的史學成果。

據介紹,中國歷史研究院在實施「學者工作室」制度和推進重大項目基礎上,將陸續推出一系列新舉措,持續立項一批具有重大學術意義的新課題,發揮統籌指導全國歷史學的功能,不斷推進新時代中國歷史學繁榮發展。(完)

相關焦點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者工作室」如何運行?自組團隊 成果導向
    8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重大學術發布會在京舉行。該院副院長李國強(右)表示,將實施「學者工作室」制度。圖片來源:中國歷史研究院封面新聞記者 柳青8月9日,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歷史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歷史研究院」)宣布,將實施「學者工作室」制度,賦予首席專家以更大自主權,學者將以個人名字冠名「學者工作室」,自行組織團隊,自行安排科研活動。注重成果導向。
  • 2020年度「學者工作室」申報公告
    中國歷史研究院現發布「學者工作室」申報公告,有關事項如下:  一、建立「學者工作室」的指導思想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賀信精神為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總結歷史經驗,揭示歷史規律,把握歷史趨勢,發揮知古鑑今、資政育人作用,著力推動史學理論創新、學科融合發展
  • 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莫言書院等七個工作室
    揭牌儀式由中國藝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研究生院院長呂品田主持。呂品田常務副院長首先介紹了七個工作室的定位:中國藝術研究院學術、藝術工作室是中國藝術研究院為傑出學者和藝術家搭建的高端學術和創作交流平臺。本次揭牌的七個工作室也是繼2012和2013年成立秋雨書院和範曾文苑之後,中國藝術研究院切實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人才工作講話精神的又一舉措,進一步促進和創新了人才工作機制的建設與完善。 連輯院長和各工作室的學者、藝術家依次為中國藝術研究院七個學術、藝術工作室揭牌。莫言先生代表七個工作室的學者和藝術家上臺致辭。
  • 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推出首個抗戰主題VR虛擬展館
    新華社香港9月18日電(記者丁梓懿)為紀念抗戰勝利75周年,香港中國文化研究院(下稱「研究院」)於18日推出首個抗戰主題VR虛擬展館,並推出「抗日戰爭與日佔香港」教材套裝,以圖文、影片並茂的方式,全方位呈現重要歷史事件。抗戰主題VR虛擬展館上載至研究院網頁,供教師、學生及公眾人士免費瀏覽。
  • 學者探討中國日本研究的歷史與未來
    人民網北京11月22日電 「中國的日本研究——歷史與未來」學術研討會日前在天津舉行。會議由中華日本學會、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共同主辦,《日本學刊》編輯部承辦。 來自中國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世界歷史研究所,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天津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東北亞研究所等研究機構的學者出席會議,北京大學、復旦大學、解放軍外國語學院、天津理工大學等大學學者提供了會議論文。在與會學者中,有新時期親曆日本研究高速發展的德高望重的老一輩學者,也有成果豐碩的學科帶頭人,還有近年來加入日本研究行列嶄露頭角的新生力量。
  •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歡迎第四期邀訪學者
    2018/03/15 信息來源: 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 2018年3月,北京大學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文研院」)迎來了12
  • 學界信息 | 17位歷史學學者組成,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名單...
    綜合整理自中國歷史研究院官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附: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名單。 主任: 高翔,1963年10月出生,四川鹽亭人。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中國歷史研究院院長、黨委書記、研究員。學術專長為史學理論、明清史。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公告
    根據中央批准的組建方案,中國歷史研究院從全國史學界遴選41位專家學者,成立學術諮詢委員會。現將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委員予以公告。(委員按姓氏筆畫排序)戴逸(主任)男,1926年9月出生,江蘇常熟人。
  • 中國歷史研究院聚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
    中國歷史研究院聚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推動新時代史學繁榮發展  中新網北京9月6日電 (記者 蔣濤)為慶祝新中國70周年華誕,中國歷史研究院5日在北京舉辦「中國歷史學研究70年」發布會,為推動新時代史學繁榮發展發揮積極作用。
  • 首屆中國國家制度研究高峰論壇暨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學術...
    中國法學會學術委員會主任,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浙江大學國家制度研究院、北京研究院院長張文顯介紹了研究院建設情況。他表示,制度研究院是全國首家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特別是國家制度為研究對象的專門研究機構,致力於打造國家制度和國家治理的思想庫、智囊團和人才中心。北京研究院是浙江大學面向全國和全球的新型綜合發展平臺,是以新機制服務黨和國家重大戰略的創新布局。研究院將為發展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深化國家制度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供高質量的學理支撐和高水平的智力資源。
  •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學術諮詢委員會成立,高翔戴逸分任主任
    中國歷史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學術諮詢委員會24日在京成立。這是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致中國歷史研究院成立賀信精神和組建方案的又一重大舉措,是發揮統籌協調指導全國史學力量、促進學科融合、推進創新發展的又一重要制度安排。
  • 國外學者政要看抗擊疫情與中國制度優勢
    在疫情發生之初,有西方學者從固有觀念、概念和理念出發,對中國抗疫措施進行了無理的批評。但是,隨著中國抗疫取得重大成果,國際學者、政要等紛紛認識到中國制度在抗疫鬥爭中發揮的強大效能。特別是在中國以其制度優勢迅速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同時,歐美國家疫情防控依然形勢嚴峻。相比之下,中國制度的優越性已經顯而易見。
  • 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在榕掛牌成立
    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龍明彪,福建省委常委周聯清,福建省副省長崔永輝,原文化部副部長、中國藝術研究院院長王文章,中國國際文化交流中心執行主席龍宇翔,中外友好國際交流中心主任柯志華,福建省臺港澳辦主任王玲,福建省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主任、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陳秋平等嘉賓出席揭牌儀式,並為首批閩台歷史文化研究院特約研究院頒發聘書。
  • 2018年奕陽教育研究院青年學者資助項目申請開始
    其中研究部下設六大研究中心:課題中心、青年學者研究資助項目中心、學前教育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幼兒園課程研究中心、幼兒園管理研究中心、幼兒園空間環境研究中心。  奕陽教育研究院自2011年設立了青年學者研究資助項目。
  • 中建裝飾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分院暨大師工作室正式成立
    5月22日,中建裝飾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分院暨大師工作室成立學術交流會在鄭州舉行。河南省住建廳、河南省房地產協會,河南省房屋租賃協會、鄭州市公共住宅建設投資有限公司等相關領導,清華大學、鄭州大學、鄭州航空工程學院、三一重工、中機六院、康橋地產、海爾、科逸、藍集集團等學者及行業專家共同出席了揭牌儀式。
  •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承辦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
    2020年10月17日-18日,第三屆「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在北京朗麗茲西山酒店舉行。「中國制度經濟學論壇」由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山東大學經濟學院、浙江大學經濟學院和《經濟研究》雜誌社於2018年10月共同發起,每年舉辦一屆,今年的論壇由北大國家發展研究院承辦。來自不同學術機構的八十餘名學者參與了此次論壇。
  • 中國作協何建明副主席工作室入駐昭通學院
    「何建明工作室」、「昭通學院文學創作研究院」揭牌儀式在昭通學院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會長、茅盾文學院院長何建明,中華文學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鮑堅,昭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田淵、市政府秘書長郭曉東,昭通市、昭陽區相關部門領導,全國著名作家、評論家,昭通學院黨政領導,師生代表等見證了揭牌儀式。
  •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與湘大合作
    本報北京訊 日前,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湘潭大學專家工作室」(以下簡稱「工作室」)在北京成立。    2019年,本著「優勢互補、互惠互利、共同發展」的原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錢學森空間技術實驗室與湘潭大學建立起戰略聯盟,共建了「空間智能計算與數據處理研究中心」,解決空間系統與技術遇到的工程計算、數據處理等問題。
  • 姚洋對話宮玉振:如何理解中國制度的歷史演進
    他強調要用溫情和敬意看待中國自己的歷史,從中國歷史的內部脈絡來探索中國歷史的真相。他堅信這個國家的歷史有自己的傳統、脈絡、精神和頑強的生命力。錢先生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歷史觀,與當時中國的大環境有關。《中國歷代政治得失》成書於上世紀50年代,但實際上書中錢先生的基本觀點是在30年代就已經形成了的。
  • 華東師範大學成立國內首個跨學科社會主義歷史研究院
    成立國內首個跨學科社會主義歷史研究院;提升傳播能級,將「四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和市民生活,華東師範大學——以學術資源涵養「四史」 用通俗話語傳播「四史」光明日報記者 顏維琦 光明日報通訊員 戴琪成立國內首個跨學科社會主義歷史研究院;將「四史」學習教育融入課程思政的內涵建設;提升傳播能級,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