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再遠,公平正義必達!他們背著國徽去開庭,太燃了

2021-01-15 未來網

  冬季的吉林省汪清林區,零下十幾度,大雪皚皚。這裡的老百姓離法院駐守地比較遠,為了便民和利民,背上國徽、踏雪進山審判,成了基層法官張祖祥的工作日常。

  視頻來源:中新視頻從延吉市出發,行程200多公裡,到達金溝嶺巡迴審判點。稍作休息,承辦法官張祖祥開始了工作,調解林地承包糾紛案件。原被告承包的紅松果林地兩區緊挨著,林地劃分線本身彎彎曲曲、不規則,還有許多共有樹,權屬不清。一方認為,自己的松子被另一方摘採,合法權益受到了侵害,向法院起訴。

  視頻截圖

  這裡的松子基本都被一家打了,另一家沒法兒打了。二三十棵樹的話,已經達到兩三萬的損失,沒有打到的那一家感覺非常不公。

  樹林中掛起國徽由於雙方爭執的紅松果林界線在山上,越野車無法駛進去,張祖祥一行人只能下車爬山。山裡人跡罕至,積雪無人清理,早已完全把山路覆蓋住,一腳踩下去,白雪沒過小腿的一半。經過艱難的行走,張祖祥一行人到了爭議地。

  張祖祥在幾棵標記著紅色橫線的樹木旁轉了轉,清點了一下,林班線(承包林邊界)上的紅松果樹共有20多棵。「先把國徽掛上吧。」張祖祥四處張望,目光鎖定了一株承受力看起來尚可的樹木。

  隨後,張祖祥和同事又在兩樹間拉起印有「汪清林區基層法院巡迴法庭」的橫幅,搭建起一個簡易而不失莊嚴的巡迴審判點。張祖祥先拿出林相圖,和雙方確認了基本事實,然後聆聽雙方的想法,試圖尋找到一個雙方都滿意的方法。接近傍晚,兩位當事人仍然沒有達成共識。天色漸晚,張祖祥提出,回去調解室繼續商量。又經過1個多小時的調解,張祖祥終於為兩人找到了和解的方法。原被告雙方對於班線上的樹怎麼分,達成了初步意見。林班線上的紅松樹,每棵樹分好號,單數歸原告、雙數歸被告。類似這樣的工作,對張祖祥來說,是再普通不過的。

  他們背的不僅是國徽更是國家的脊梁!

  在這片大地上這樣的他們還有很多這一路他們翻過山,涉過水溜過索,趟過河還歷經過風霜雨雪唯有國徽依舊閃閃發亮! 溜索過河胸前的國徽沉甸甸的

  吳輝 攝2015年6月9日,地處三峽腹地的奉節縣第三人民法庭駐地長江南岸的興隆鎮,轄區山大坡陡、谷深路遙,長期在大山深處辦案的5名法庭幹警,堅持送法下鄉、巡迴審判,常年淌河越嶺為山村群眾提供司法服務,從海拔200餘米的溝谷到1900多米的大山之巔,踏遍他們的足跡。一起翻山越嶺 道路不再險峻

  圖片來源:華西都市報2018年11月,四川內江市威遠觀英灘鎮北坪村大山裡的一村民起訴離婚。威遠縣人民法院連界法庭庭長尹華榮入村了解情況,在得知當事人行動不便且身體不適後,尹華榮決定和同事一起將巡迴法庭帶到北坪村的當事人家門口。過索橋,躲落石

  新華社記者 江文耀 攝雲南怒江,交通不便。2019年年初,法官鄧興背著國徽,穿行於高山與峽谷間,過索橋,躲落石,走到村民家中或田間地頭開庭判案,在家長裡短的瑣事中維護公平和正義。遭遇泥石流塌方、穿越雨林、溜索渡江是巡迴審判中的家常便飯。他們身背國徽,冒著生命危險穿行在湍急的獨龍江上,只因祖國尊嚴需要守護!掛上馬背進藏區

  圖片來源:光明網四川省甘孜州康定縣人民法院有個馬背法庭。該法庭管轄著折多山以西的九鄉一鎮,每年冰凍期長達5個多月,山川縱橫,地廣人稀,最遠的鄉距離法庭近300公裡,許多地方不通公路,送達、執行都異常困難。法官們每次從縣城來到這裡辦案,都要翻越海拔4298米的折多山。這些人是巡迴法庭工作者基層法庭工作人員為公平正義背上國徽走進基層他們默默無聞肩上卻扛著沉甸甸的使命點讚!致敬!

  來源:中國新聞網(cns2012)綜合中新視頻、新華社、光明網、人民法院報、華西都市報、南方都市報、新浪微博等。編輯:李玉素

相關焦點

  • 背著國徽去開庭
    背著國徽去開庭 2020-12-19 15: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背著國徽去審判,彬州新民法庭在路上~
    為方便人民群眾訴訟,彬州市人民法院新民人民法庭積極開展巡迴法庭到群眾家中開庭,到田間地頭現場調解、化解矛盾,減輕當事人訴訟成本,讓司法更具「溫度」。背著國徽去審判。自新民鎮法律服務站、村法官工作室投入使用後,彬州市人民法院新民人民法庭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線,積極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努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踐了一個大門進來,一個窗口服務,一攬子解決問題。
  • 陝西彬州市人民法院新民人民法庭:背著國徽去審判
    背著國徽去審判自新民鎮法律服務站、村法官工作室投入使用後,彬州市人民法院新民人民法庭圍繞「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的工作目標和「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工作主線,積極打造「楓橋式人民法庭」,努力推進一站式多元解紛和訴訟服務體系建設工作,實踐了一個大門進來,一個窗口服務,一攬子解決問題。
  • 背著國徽去審判!彬州市這個人民法庭讓司法更具「溫度」
    背著國徽去審判。巡迴審判,是司法實踐的一種優良傳統,更是體現人民法院能動司法、司法為民的一項寶貴措施,一切為了群眾,一切方便群眾。為方便人民群眾訴訟,彬州市人民法院新民人民法庭積極開展巡迴法庭到群眾家中開庭,到田間地頭現場調解、化解矛盾,減輕當事人訴訟成本,讓司法更具「溫度」。彬州市人民法院新民人民法庭位於彬州市新民鎮,轄區面積212平方公裡,轄32個行政村,人口11.4萬,近三年年均收案近400件。
  • 使命必達,讓公平正義「跑」得更快!
    使命必達,讓公平正義「跑」得更快!它成立於2020年4月20日,共由4名年輕幹警組成,自成立至今共送達當事人4500餘人次,平均每天送達18件次,送達成功率95%以上,讓公平正義跑出「加速度」!集中送達,助推審判質效高
  • 扛著國徽去審案
    沒有固定辦案場地,法官要常常背著國徽行走於大山深處,鄰裡關係、婚姻家庭、贍養糾紛這些家長裡短的瑣事,是他們日常受理的「案件」。這不,國徽、布標、可攜式桌椅、卷宗等開庭審理工作準備就緒,一場庭審又要開始了,這次他們要審理的是……兩棵核桃樹到底歸誰?前不久,島妹和島上「微觀中國」攝製組去了趟雲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華縣。
  • 法官抱著國徽在村頭開庭審案
    ,現場開庭辦公。記者金思柳 攝武漢晚報訊(記者陳勇 通訊員喻言 王臣 董星星)11月18日上午10時30分,武漢市新洲區潘塘鎮易河村村委會204號會議室正中,兩張椅子相疊搭起的、鋪著紅色的高臺上,擺放著一枚巨大的國徽。國徽下,一場工傷賠償官司正在開庭。被告老孫是該村村民,去年8月帶人外出承包裝修工程,工人小鍾從腳手架墜落,摔斷了左腿。
  • 背著國徽去開庭!白河林區基層法院這場溫情審判令人動容
    考慮到被告的身體情況和庭審的莊嚴性,法官將庭審現場設置在二道溝村村委會,法警第一時間將國徽懸掛於臨時審判臺上方正中央「現在開庭
  • 【法院動態】帶著國徽去審判
    大家一拍腦門,感嘆道:「想得夠周全的了,怎麼把最重要的國徽給忘了!」帶國徽,這是幹什麼去?原來,大家帶著國徽、電腦、印表機,是要前往200公裡外的綏化市蘭西縣審理一起合同糾紛案件。原定於7月8日的開庭時間,被告某房地產開發集團有限公司負責人李某因病入院手術而無法按時到庭
  • 公平正義與感受到公平正義
    「努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義」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司法機關提出的工作要求。「感受到公平正義」,即不僅要 「公平正義」,而且要「感受得到」。把案件判公是法官的應有之責,還要把人心判暖,讓人民群眾感受到司法的公正和溫度,這給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牢固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
    只有樹立公平正義的理念,才能使憲法規定的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任務落到實處,才能真正維護人民的利益,促進社會和諧發展。  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  作為法治理念的公平正義,是指社會成員能夠按照法律規定的方式公平地實現權利和義務,並受到法律的保護。與西方國家公平正義不同的是,我國是以維護、實現、發展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為宗旨的公平正義。
  • 他日夜辦案讓百姓感受到公平正義
    次日7時,他早早來到法院準備下午開庭事宜。9時24分,給兩起案件的聯繫人打完電話,張國剛臉色蒼白離開了辦公室。15分鐘後,附近居民熊家金髮現張國剛摔倒路邊,上前去扶時張國剛告訴他,昨晚加班,沒睡好,可能高血壓發了,準備去拿點藥。隨後,張國剛被送到醫院,經搶救無效,於10月28日上午11時46分去世。
  • 公平正義是什麼顏色
    12 09:24:55 | 來源:中國法院網 | 作者:賀文娟  公平正義是什麼顏色
  • 智慧司法讓公平正義看得見摸得著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核心價值追求。從一定意義上說,公平正義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線,司法機關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後一道防線。政法戰線要肩扛公正天平、手持正義之劍,以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公平正義就在身邊。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必須堅持司法公正。
  • 新華時評:再遠的路,能「走得好」就近了
    新華社北京12月22日電 題:再遠的路,能「走得好」就近了  新華社記者魏玉坤  國務院新聞辦22日發布《中國交通的可持續發展》白皮書,全面總結了我國交通發展成就。這都意味著交通運輸供給要聚焦新時代人民對交通的新期待,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便捷的交通運輸,獲得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服務。  加快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必須依靠人民辦好交通。要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交通發展問題,鼓勵社會公眾參與交通治理。
  • 公平與正義的邏輯關係
    公平與正義是人類生存與發展過程中永恆的主題,是人類社會追求的理想境界,對於公平與正義的邏輯分析是價值理論無法迴避的重要內容。然而,關於公平與正義的價值內涵及其邏輯關係,當前的學術界並沒有統一的觀點和清晰的思路。
  • 帶著法治與正義翻山越嶺——流動在畲村的「巡迴法庭」
    和我們印象中的法庭不一樣不是朝堂高坐,高桌高椅不是長袍長褂,不接地氣而是一群奔赴在一線的基層法官他們隨身攜帶著國徽行走在大山深處穿行在泥濘之間翻山越嶺,跋山涉水去普法、調停、審判讓法治傳進千家萬戶讓公正灑滿每一個角落羅源縣人民法院畲族巡迴法庭亦是如此
  • 俠骨柔情守護公平正義——全國先進工作者王立言的故事
    白銀市人民檢察院檢察官王立言,她無論在公訴席上還是在信訪窗口,始終追求辦案的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有機統一,既執法如山,又情理交融,展現了一名女檢察官俠骨柔情守護公平正義的風採。2015年,她被中共中央、國務院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榮譽稱號。  9月15日,陽光明媚。王立言和同事們一起接受記者採訪,共同回憶和講述了她辦案的故事。
  • 再遠的路,能「走得好」就近了
    這都意味著交通運輸供給要聚焦新時代人民對交通的新期待,努力讓廣大人民群眾享有更便捷的交通運輸,獲得更加公平、更有效率的交通服務。加快從「走得了」向「走得好」轉變,必須依靠人民辦好交通。要著力解決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交通發展問題,鼓勵社會公眾參與交通治理。
  • 《姜子牙》「回家的路」壁紙:為一個夢 再遠也不怕
    《姜子牙》「回家的路」壁紙:為一個夢 再遠也不怕@電影姜子牙今日為大家帶來《姜子牙》「回家的路」主題壁紙,一起來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