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覺醒來,看到中國又爆出了特大新聞:
搞那麼大的一件事,目的是為了預防愛滋病?
然後看到各方各面刷屏的譴責,該說的大家都說了。
感覺唯一缺席的,是杜蕾斯,至少應該站出來說一句:放開受精卵,讓我來。
幹了這一票的賀建奎,其實更是一個企業家,之前已經創立了一個公司「瀚海基因」,今年還融資了幾個億,說是要做第三代基因測序儀器。
做測序的為啥轉身就編輯起基因來了?網上流出幾張圖,據說是他讀了一本《上帝的手術刀》的科普書:
賀建奎很受啟發,還在書上畫了重點:
躺槍的《上帝的手術刀》作者當然不同意了,第一時間出來聲明:
賀建奎掛名的南方科技大學,也出來聲明,說賀已經在2018年2月1日停薪留職,離職期為2018年2月-2021年1月。總之,這是賀在校外幹的事,跟南方科技大學沒有一毛錢的關係。
這個基因編輯嬰兒的項目,網上有圖片顯示是通過了「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的倫理審批。而深圳市醫學倫理專家委員會聲明: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並未按相關要求在3個月內提交備案。
根據可以查到的工商信息,深圳和美兒科醫院於2010年07月29日成立,2015年7月7日在香港正式掛牌上市,其法定代表人、公司董事局主席名叫林玉明,系福建人。2014年,林玉明當選 莆田 健康產業總會副理事長。但是,《新京報》報導,該醫院總經理程珍已經聲明:此基因編輯嬰兒項目不是在醫院做的,孩子也不是在醫院出生的。
在「中國臨床試驗註冊中心」的網站上,確實可以查到一項登記的研究,研究負責人是賀建奎,註冊時間2018年11月8日,批准該研究的倫理委員會為「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倫理委員會」,研究實施單位:南方科技大學;試驗主辦單位: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幹預措施:CCR5基因編輯。
這個註冊裡提到兩種人體標本:一是血液,去向是「使用後銷毀」;二是 胚胎 ,去向是「其他」。現在大家知道了,原來女人的子宮,還有一個名字,叫「其他」。
而且,如果基因編輯是按著這個註冊來做的,從註冊開始時間算起來,還不到20天,沒有可能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編輯受精卵/胚胎,再成功地生產出雙胞胎。
一切都還是一個謎。
2
我們來理一理思緒:
1. 基因編輯寶寶能不能實現?
當然能,CRISPR技術已經在那,基因編輯的老鼠已經很多,甚至基因編輯的狗、猴子都有了。
做不做得了是一個技術問題,做不做卻是一個倫理問題。
2. 對CRISPR技術,目前最大的擔心是什麼?
當然是安全性,編輯目的基因已經毫無懸念,但是是否在此過程中有脫靶效應,造成其他的基因也受到改變,目前還沒有完全共識。
3. 如果安全性沒有問題,或者受試者願意承擔風險,這事情能不能幹?
不能!這還是倫理問題,別說是編輯胚胎,即便是在成人中進行基因編輯的試驗,也是需要非常謹慎的。
4. 這個CCR5跟愛滋病有什麼關係?
一些愛滋病毒感染人體免疫細胞時候,需要依賴於一個叫CCR5的蛋白受體。第一個被治癒的愛滋病人,因為同時也患有白血病,為了治療白血病,患者進行了化療,把體內已經感染病毒的免疫細胞殺得精光,然後在做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時候,醫生特意找到一個罕見的CCR5突變的供體,提供的免疫細胞表面沒有CCR5。這樣一搞,竟然順便把愛滋病也治好了。
5. 要生一個不帶愛滋病的寶寶,有必要進行基因編輯嗎?
不需要!
新聞裡說寶寶的爸爸是愛滋病患者,並沒有說媽媽也是愛滋病患者。愛滋病毒只感染免疫細胞,不會感染精細胞,也不會感染卵細胞。愛滋病只會通過母嬰傳遞感染胎兒,所以一個愛滋病父親,要生下一個健康的寶寶,有很多種辦法,根本用不了基因編輯這麼搞事。
之前有人60萬打一針幹細胞,最多就是禍害自己,如今這基因編輯胚胎,直接就是毫無必要地給下一代帶來風險。沒錢其實不可怕,可怕的是沒有知識。
6. 如今這基因編輯過的寶寶,是不是就能預防愛滋病毒的感染?
首先,在北歐人裡發現的CCR5突變,是一個del32突變,只是缺失了一小段。目前不知道賀建奎所做的編輯,到底是如何進行的,不知道是類似的突變,還是想把整個CCR5都刪除。
從有限的新聞報導來看,兩個寶寶中有一個的基因編輯並沒有完全成功。因為CCR5的基因有兩份,分別在兩條染色體上,基因編輯改變了一個,但是寶寶的另外一個基因還會表達,所以細胞表面還是會有CCR5,如果真遇到病毒,病毒還是會感染。
而且,即便兩份CCR5基因都被編輯了,也只是對某一些愛滋病毒株有抵抗性。並不是所有病毒,都依賴CCR5來感染細胞。
7. 這事情已經發生了,會有什麼樣的後果?
轉基因食品,已經給很多不明真相的消費者帶來了陰影,如今簡單、粗暴地把基因編輯用於胚胎,會不會讓公眾產生對新技術的恐懼心理?估計只有看事態進展了。
本來對於涉及基因編輯的人體試驗,很多國家的審批非常嚴格,中國相對寬鬆一些,給很多臨床研究的推進帶來了機會。如今中國的政策會不會因此反彈,變得過度嚴格,使得一些合理的、對疾病治療性的臨床研究也受到影響?也得看事態進展了。
如果基因編輯的寶寶不是一個噱頭,而是真正發生了,也會有兩種後果:
不管怎樣,我們為雙胞胎寶寶祈禱吧。
(作者:張洪濤,筆名「一節生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