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發明者:發明此技術後,每天都做惡夢!

2021-01-09 網易新聞

昨天,有一則嚴格來說是純學術的新聞,罕見地在社交網絡上炸開了鍋。

這位跟萬合天宜某演員長得特像的副教授,賀建奎,宣布了一件震驚全球的大事: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出生了。


雖然這是學術類的話題,但它與全球70億人都是密切相關,這區區2.8億的關注度,按重要性,反而是低了(至少比明星出軌什麼的要重要得多吧),X浪沒炸掉伺服器已經算是很慶幸。


當然,我們大多數都只是普通人,對這些學術前沿的資訊,也都只能抱著一知半解的心態去看這事。

可以肯定的一點是:儘管看不懂,不代表我們就可以不去關注,因為,這可能是關係著整體人類前途的大件事。

況且,在全民科普、資訊爆炸的這個年頭,我們中國國內的普通人,好像都長出了三頭六臂:一邊學會去辨別假貨,再智鬥騙子,還要慧眼識謠言,我相信,區區的基因編輯話題,大家還是有一定的理解力的。


事件從爆出至今已經24小時,本文嘗試幫各位摘取一些事發後的相關回應與評論,但並不代表本文作者的立場。

【相關的正式回應】

從正式回應的複雜性來看,很多網友都突然覺得:原來有這麼多人在管著「基因編輯」這件事,可是賀副教授也真的厲害,在眾目睽睽之下,也能做出這種「驚世之舉」。


26日晚間,來自斯坦福、麻省理工、中科院、北大等海內外頂尖機構的122位中國科學家發布聯署聲明,強烈譴責賀建奎貿然對可遺傳的人體胚胎基因做任何編輯嘗試。


可以簡單地總結一下各方的回應暫時論調——

深圳衛計委:正調查研究。

倫理審查籤字者(直接責任人):不知情,沒籤字。

南科大(出資校方):不知情,正調查。

醫院(操作方):否認。

學術界:譴責、質疑。

根據小編翻查過去幾年的新聞,也有一些外媒很早就關注過中國大陸境內的基因編輯工程的研究。

下面這篇是2015年,法國媒體和英國《自然》雜誌,他們可能是最「先知先覺」的人。



【網友:「這是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

在網上,目前的輿論幾乎是一邊倒,說99%的人反對基因編輯也不為過,而且要是那1%的人站出來說支持,也會被鞭笞是「反人類」、「無知」。


在我們這些吃瓜群眾看來,首先有人最擔心的是,這項技術的安全問題,大家都明白到一點,兩個嬰兒都不是實驗品,而是鮮活的生命。

@關於盛夏的光和影啊:

雖然不懂,那麼多有良知的學者反對,我會覺得不是什麼好事。

@zshbleaker:

不是很懂生物,但目前技術下的基因編輯總讓人感覺和「我就改一個變量跑跑看」差不多…

@Meowmeow_Jelly:

基因學博士生告訴我的,簡單講這人就是在拿人的性命做實驗,我太震驚了

@匿名網友:

1、這項技術很成熟,根本沒有什麼突破,之前一直在於倫理問題不在人體做實驗!

2、這項技術就像打靶,只有一定的成功率,並不是百分百成功,而驗證方法必須等實驗對象出生才知道!

3、如果實驗對象是其他動物,失敗了銷毀即可,而現在是人類,如果失敗該如何處置?如果插入到了其他完好的基因位置引起了其他的先天性疾病怎麼辦?

4、這倆孩子從出生註定了就是實驗品,她們將一生被監視!甚至不能結婚生子,請問你憑什麼決定他人的一生?


@Ent_evo:

真正的問題不在於這個目標,而是在於手段。CRISPR作為基因編輯工具雖然強力,但是會有很多「脫靶"——錯誤地編輯了不該編輯的地方。編輯農作物好辦,弄出問題了就不上市唄,但如果一個人遭受了錯誤的編輯,你不能把他殺了啊。

@N小城: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現在根本不成熟,在魚、羊、小鼠上面是有脫靶現象的,現在並沒有說做了全測序,很有可能編輯到了一些其他的非編碼序列,起碼現在還不是時候,技術方面不是什麼難題,重點是以人類對於基因的了解是否可以完全確定CCR5對於其他功能有沒有遺傳學的影響,而CCR5是否為HIV作用的唯一靶點。

@edenling:

震驚到發抖。我做基因編輯的,在果蠅這種模式生物裡面。技術非常成熟,可碰到不好做的基因或難度大的修改依然要廢掉幾百個或上千個胚胎才能成功。人裡要怎麼弄?誰來提供這麼多胚胎?誰來代孕?潘多拉的魔盒千萬不能打開。太魔幻了。

@猴大寶:

對二個無辜的生命做這種不確定性的實驗,不僅倫理難以通過,而且後果難以預測,這不是在預防HIV,而是將這兩個嬰孩暴露在巨大的科學風險之中,這種風險,要遠遠大於感染HIV。HIV現在可以治,但造出來其他怪病你卻無法醫,只有受試者無盡的痛苦,這個責任誰都負不起。

@科學現代人:

關鍵是只看到可能的好處,沒有看到潛在的風險。編輯脫靶,可能損壞其他基因,也可能多個基因編輯會造成生理代謝異常,會出現許多各種奇形怪狀的人,各種各樣的遺傳性缺陷患者,再加上隱性遺傳,混入人類基因系統,更多的遺傳疾病分布人類,最終會毀滅人類。

@小蜜蜂:

科學研究沒有問題,但是也要守規矩,賀某人發布這個「成果」只是為了創收。如何確定基因改造就一定成功了,這兩個小孩能不能正常長大變成一個正常人?通俗點說,她們長大了有人願意和她們結婚繁衍後代嗎?兩個無辜的小孩,變成了利益的犧牲品。

@稚始稚終007:

真的很氣,讓這種嬰兒出生對她們的生命是多麼的不負責任,這些「科學家」要怎麼驗證人家會不會被愛滋感染呢?難道真的用活人去實驗嗎?讓她們去感染病毒嗎?如果這種孩子不健康,那又有誰該對他們負責?誰照顧她們?我覺得他們也是對這兩個生命體的不負責任。

@龍龍的蛇年:

科學家應該要有奉獻精神,拿自己兒女做實驗!!!!!

@rachelliu6411:

如果這個技術真的在國內實施應用,那真是將國人推入萬劫不復的地獄。首先基因編輯技術並不成熟,伴隨巨大的技術風險,比如脫靶,嵌合等等,而且編輯的分子不僅與HIV感染有關,它還有其它生物功能,把這種風險巨大的技術用於嬰兒,孩子今後生長肯定會產生無法預期的人倫災難!

國外網友:

「我非常懷疑,這對雙胞胎的父母並不是十分清楚他們做的這個選擇,對他們的孩子來說意味著什麼。」


「據我看到的消息,這項實驗被描述成了疫苗研究!這使我更懷疑很可能這些參與者根本沒有被告知他們在做什麼,或者說他們不了解基因編輯是什麼,以及他們的孩子成為了首例免疫基因編輯嬰兒意味著什麼。」

醫療類網絡媒體@丁香園,則從實施這項技術的醫院具有「莆田系」背景,來質疑這項技術的安全性:

「如大家猜測,這家醫院是一家莆田系醫院,而且是行業趐楚黑天鵝。」


同樣從專業性資格質疑的,也有自稱是賀建奎大學同學的網友

@cupulsar:

我來告訴你何許人也,這是我大學同學,本科都是學物理,來美國留學後我們也打過不少交道,他的研究慢慢從物理朝生物轉,幾年前海歸南方科大,這些年搞了不少公司,到處宣傳,上報紙上電視,沒見他踏實搞研究,他轉向生物研究也沒幾年,絕對不是基因編輯技術的專家。


也有一些網友認為,不安全的技術竟然會被實施成功,這方面反映了更深刻的程序安全問題存在

@梅子檸檬伯爵茶:

所以我覺得這個事情最可怕的部分還是以提供疫苗的名義把病毒攜帶者夫婦騙進基因編輯的人體試驗。其中透露出來的程序和倫理缺失都令人震驚到失語。

@Ent_evo:

新技術不可怕,沒人管的新技術才可怕。

@Catfish_s煙花炸飛上天:

倫理同意書是疫苗開發?結果是敲除了受精卵基因片段???


賀建奎和他的團隊

除了安全問題,也有不少人從本質上就質疑這項技術被應用到編輯人類基因的倫理合法性,即使是安全可行,但這真的是不合人倫,對那對嬰兒的人權侵犯,同時,也會引發嚴重的社會倫理問題,社會的平等與平衡將會被徹底打破。

@大石彩香的眼淚:

倫理委員會竟然是莆田系,這特麼是反人類。

@我破草帽呢:

我最擔心的是那兩個女孩,今後生理上可能的缺陷和他人的非議。無論社會進步與否,她們都成了犧牲品。

@沒有信號序列的游離小泡:

我更好奇後續。這兩個孩子是作為實驗觀察目標活著,還是獨立個體活著。就算不考慮脫靶等問題,孩子其他全部正常,那後續實驗怎麼做?孩子怎麼長大?從小的價值觀由誰來影響?想著有點害怕。

@好大一顆空瓶記:

還要考慮如何保護這兩個孩子的成長,他們要不要知情,保護他們之後不會被拿來一次次實驗。他們的身世對他們而言是否要保密。

@原點出發回到原點:

如果屬實, 這些嬰兒可能要在青春期過去多年 (幾十年?) 的時間裡被隔離, 以保證他們改變後的基因組不會產生可能傳給後代的意外後果。這對全人類來說都是一個道德問題。如果你不覺得這是個問題,並為此高歌,原因就是你沒把這些嬰兒當人看待...

@BIG吱吱:

從看到這個新聞就覺得很可怕。如何證明他們完全免疫愛滋,難不成植入愛滋病毒,而且這兩個小孩子不會成為所謂的人體實驗者嗎?還有這兩個小孩的監護權在誰,製造者,代孕者?最後,如果基因編輯數年後出現問題,產生其他後果,又由誰來為他們未來負責?更擔心的是以後會不會有私下實驗?

@有個梨UGlee:

人類經歷過冰川時代,見證過小行星的撞擊,打過世界大戰,吸過毒品,得過黑死病,人類的命運、未來和生存能力不需要任何自以為是的傻逼站出來裝模作樣的擔心。

@Harps:

最有意思的是頭不疼腦不熱正坐著說話打字的大多數人都以為自己的基因組是天然的健全的。實際上健全完美的基因組可能根本就不存在。就算有個別幸運的人類生下來時有,長到一定年紀被各種病毒感染過以後也就沒有了。健康的人們以為他們的基因組沒有缺陷,其實只是因為沒有去尋找缺陷。以目前的技術手段,尚且還找不齊全。

@wenqiangjp:

「基因編輯」的深遠影響在於,財富擁有者必將利用這種技術製造社會乃至人種的永恆不平等,畢竟修改過的基因也是可以遺傳的。人去做上帝做的事,是滅亡的基本路徑。當然上帝會不會忍到那一天就不知道了…

@奇蹟總裁李雛雛:

令人驚悚的學術素養,不敢相信直接把這種程度的實驗作為既定結果發表出來的人居然是受過高等教育的……當人家嬰兒是綿羊呢

@Y8bRjT1Taj3bO1w:

霍金生前曾發出警告,並預言有朝一日若人類改造自己或後代的基因,那麼這些所謂的「超級人類」,將凌駕於常人,甚至摧毀人類整個倫理體系,邁向煉獄!

除了面臨基因突變的失控風險,那些富人會利用金錢或權勢編輯後代的DNA,從而造出更聰明、更長壽的「子女」,而普通人將面臨被淘汰,或變得不重要。

@侯安揚HF:

可不可以用基因編輯技術造出這麼一種人:最低的物質要求,只要能活下來就行;最高的勞動精神,沒日沒夜的幹。不會有任何獨立的思想。到60歲,壽命就到盡頭,絕對不給社會帶來一點負擔。想一想,這種就是完美的人民啊。

@tdtw:

以後基因編輯成熟了,你沒錢給小孩最好的基因,都不好意思把他生出來,於是發達國家人口結構進一步向啞鈴型發展,形成新舊兩種人類:新人類和他們的父母。

@申書諾諾:

「張哥你們準備什麼時候要寶寶啊?」「明年吧,聽說明年要出新款,先天免疫疾病比現款多21種,還有限量版的智商加強款」「還是你們晚點要孩子的好,我家這個現在配置已經太低了」

@頂級幻想家:

現在這個孩子配置太低了,我們倆打算銷毀這個重新更換一個更符合要求的…畢竟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啊!

@楊光張:

即使技術成熟,最終會導致很難想像的倫理問題,所有人都會要求自己的孩子做基因改造,沒改造過的自然嬰兒肯定受到歧視,最終是所有人都長得差不多,體質差不多,思維差不多,短期內大家都聰明漂亮不生病,挺好,長期看是損失了多樣性,想想就有點恐怖,會不會某場基因未克服的疾病就滅了所有人?這種改造也根本性的改變了兩性關係,所有人都是試管寶寶,根本不需要感情,那還算不算人?

@黃魚Veda:

「在世界上許多其他地方,這本應是非法的,可判處監禁」

@寧世野:

「如果這也能說是符合倫理的,那他們的倫理觀和世界其他地方不太一樣。」

@有一丟丟白:

複製人都因為倫理問題沒有實踐,這尼瑪直接編輯基因,人造人1號2號誕生了

@zululiu

如果哪一天外星人真的降臨了,宣布人類就是他們做實驗從猴子經過基因改造出來的,那時候倫理委員會會說什麼?


更有人質疑,賀建奎做這個實驗的動機不純,只是為了出名,不擇手段,不顧倫理。

知乎@菲利普醫生:

與其說這位科學家搞了什麼不得了的科學進步,不如說他是一個無視規則,譁眾取寵的跳梁小丑!

@_一隻可愛的縮頭烏龜_:

「那麼,為什麼賀建奎要做這個實驗呢?我的第一個念頭是,這是為了獲取「世界首例」的名聲。」

@醉逸神風美女:

看了賀的採訪,目的就一個:都會做,我不做,就別人做,不如我第一個做,要做人類基因編輯第一人。


質疑整個實驗與結果真偽的人,也大有人在,他們都覺得這妥妥的是個騙局。

@wenyunchao:

一個人得愛滋病來本就是極小概率事件,對愛滋病免疫的基因編輯成功與否無從驗證,因為沒人會讓大活人主動去感染愛滋病毒。這也是實驗設計者騙局之精妙所在,他說成功了,基因編輯過了,別人無從驗證。

@small_老去的學妹:

希望這個人只是來騙錢的,並沒有真的做了這個實驗


【「惡魔」的回應:堅信倫理將站在我們一邊】

相對於來勢洶洶的反對者,賀建奎卻表現得十分淡定,在他的視頻與文字回應當中,他首先就否認了自己會把這項技術用於「增強基因」,他強調,這項實驗,是治療性的,只是為了幫助人們克服遺傳疾病。他說:

「我想說,媒體曾報導首例試管嬰兒露易絲-布朗的出生,當時一度有些爭議。但四十年來,試管技術切切實實給無數家庭帶來福祉。現在,我們的基因手術則是幫助少數家庭的新試管技術。

對於少數兒童,早期基因手術可能是治癒遺傳性疾病和預防疾病的唯一可行方法。我希望你能同情他們,他們只想讓孩子能預防疾病並且平平靜靜茁壯成長。

孩子並非被設計,而這也不是父母的意願。這些父母攜帶著致命的遺傳疾病——而這通常是兩萬個基因中的一個微小錯誤導致的。如果我們有能力幫助這些父母去保護他們的孩子,我們就不能見死不救。」


而為什麼會選擇排除愛滋病基因而不是另一些嚴重的遺傳疾病基因,他的解釋是:因為HIV防治,是最簡單的基因敲除手術。

賀建奎堅稱自己會讓技術用於合適的地方,不會超越倫理。

「我認為真正愛孩子的父母是不會通過基因手術去增強胎兒智商、改變頭髮或眼睛的顏色,這都應該被禁止。

我們拒絕基因增強,性別選擇或是改變皮膚和眼睛的顏色,因為這並不能算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無論是胎兒還是成人的基因編輯,都不會減少父母對孩子毫無保留的愛與責任,無論孩子是疾病或健康。

我們草擬了胚胎基因手術的五個基本準則(分別為:悲憫之心、有所為更有所不為、探索你自由、生活需要奮鬥、促進普惠的健康權,並誠摯的邀請您評論這些準則,去確保這些技術將會被用來做有益的事情。

請您在發出指責聲音的時候不要忘記,還有許多沉默的家庭,他們眼睜睜的看著孩子飽受遺傳疾病的痛苦。沒理由讓他們繼續承受苦難。他們可能不是倫理中心的負責人,沒辦法讓紐約時報去援引他們的話,但是,他們人雖微,言不輕。因為,他們命懸一線。

關於如何幫助這些家庭,我們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我們堅信歷史(倫理)終將站在我們這邊。」


而在今天,賀建奎進一步對事件進行回應,他將於本周三在香港會議上公開該項目數據。


無論你信不信「惡魔」賀建奎的宣言,有些網友也表達了審慎樂觀的態度

@藍晚集:

我覺得這次這個事確實很突然,但多數網友都是站在「有違人倫」這個制高點批評這個事,沒必要。真的違法,就讓他伏法;若是騙人,就隨他自己玩兒蛋去吧! 畢竟火藥發明出來的時候,還有人在當仙丹服用。沒必要那麼情緒激動。

@翻譯中介:

我覺得批判這次實驗的倫理可行性可以,但是不應該上升到對基因編輯這項技術本身的批判。技術無罪,看人怎麼利用了。

@丘雨べ:

抵抗愛滋應該靠潔身自好。基因研究應該做點有意義的事。

@zmt0516:

西方反對胚胎轉基因,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神不允許,中國有沒有這種神,孔夫子那套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早就丟進垃圾堆了,現在反駁人類轉基因的一個是說不安全不靠譜,一個是看多了喪屍電影。。。這倆算事兒麼?人類轉基因可以做的比大豆轉基因還安全,喪屍電影可以不拍了。

@philonis:

球球你們了,別整天擔心什麼基因編輯能製造人造人了,脫髮基因誰找一下?

@xuanli2333:

人類身上使用基因編輯技術.技術上,倫理道德都有待商榷. 試想如果有一天,有的人能出生自帶buff免疫各種疾病,能輸血延緩衰老...... 那是何嘗平等?

@小田田1979:

如果把科學家這個詞換成醫生呢?每種治療方法都有負作用,問題是:病人自己願不願意?這個事的核心與基因編緝技術、與科學家都沒啥關係,而在於:父母有沒有權力創造一個非自然的生命?這又不僅僅是一個倫理問題,而是一個現實問題:他可能沒錢,而這個手術是免費的。……設身處地,不要站著說話不腰疼。


到此,小編很高興各位對於這個學術問題的文章,能堅持看到最後,也許我們每個人都能對這些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學術問題多一些關心,這個世界就會少一些「惡魔」呢?


最後,分享一個故事給大家,應該會對各位有一些啟發。

珍妮弗-杜德娜是當年發現基因組編輯工具「CRISPR/Cas9」(也就是這次賀副教授使用的工具)的兩位美國女科學家之一。

她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多次談到她在發現這一技術後做的惡夢。

在這一惡夢中,她有一天接到一個邀請,某位「重要人物」想和她談談這一技術。

在欣然赴約時,她忽然發現,想要了解這項神奇技術的是阿道夫-希特勒。

(以上內容整理自澎湃新聞、新浪微博,知乎網等網站)

曲大師開通微博啦,歡迎各位易友關注微博「曲大師O_O」,更多精彩內容!

【送福利】微博關注「曲大師O_O」,有限量版禮物等著你~

相關焦點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基因編輯技術發明者獲諾貝爾化學獎!這項技術為何只用了8年時間...
    這兩位是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發明者:法國和美國科學家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獎理由是「開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兩人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什麼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她們「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這種技術工具名為CRISPR/Cas9。但它到底是什麼?有何潛力?是誰為它奠定了基礎?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7日報導,它是一種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
  • 基因編輯技術:生物黑客的「魔盒」?
    CRISPR以其簡便和用途廣泛為人稱道,採用它科學家能更輕鬆地對基因序列進行特定的修改。然而,這把為基因編輯技術帶來革命的「剪刀」,被業餘生物愛好者拿在手裡會發生什麼事情?  當他開始閱讀分子生物學教科書,參與講座並自學實驗室技術時,操作活細胞的挑戰也就不成問題了。他參加了加州桑尼維爾的「生物好奇心」社區實驗室。  蘇沙還沒想好掌握了CRISPR技術後用它做些什麼。也許會加入「生物好奇心」的一個團隊,改造酵母用來合成酪蛋白(牛奶中的一種蛋白質),並逐步製造出素食奶酪。這可能需要用CRISPR來研究蛋白質在不同酵母中的化學修飾。
  • 基因編輯從實驗室到臨床的突破,一場與時間的賽跑
    而這一領域中的明星公司Editas在獲得了來自比爾蓋茨、Google Ventures等著名風投1.63億美金的投資後,又在今年2月份IPO時成功融資9400萬美金,令它在一小撮基因編輯的高端生物科技創業公司裡,堪稱首富。是什麼使資本變成了追星族?因為至今還沒有人知道如何更好地將CRISPR服務於人類疾病治療。
  • 世界上最恐怖的蚊子遇上神秘的基因編輯技術……
    (《麻省理工科技評論》中英文版APP現已上線,年度訂閱用戶每周直播科技英語講堂,還有科技英語學習社區哦~)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的昆蟲學家 Omar Akbari 每天上下班都需要穿過六扇鐵門,包括一間隔離室。之所以會受到如此嚴苛的監管,只是因為他正在研究世界上殺傷力最大的生物:埃及伊蚊(Aedes aegypti)。
  • 陳根:基因編輯的技術審思,我們離基因編輯實用化還有多遠?
    而這種質疑,在2018年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時達到了頂峰。沒有任何心理準備與預告,一顆巨大的炸彈就投向了全世界的人類。人類對技術的探索和追求本身並沒有錯誤,問題在於技術研發過程中是否遵循了必要的倫理準則。任何技術的研發過程都需要經得起倫理的拷問,要在倫理原則的框架下進一步研發。
  • 「基因編輯」是精心策劃的商業宣傳,他想做中國的「馬斯克」
    僅僅一個月後,根據今天網上廣泛流傳的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查申請書所示,名稱為 「CCR5 基因編輯」的實驗於去年 3 月份批准通過。結果就是 「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消息一出,立刻被各大媒體轉載。
  • 中國基因編輯技術或超越美國(海外聲音)
    圖為中國柯頓實驗室技術人員對癌症患者血液進行提取操作。來源: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中國無疑是第一個將新穎基因編輯技術(Crispr)用於人體試驗的國家。中國醫學實驗室利用基因編輯工具,通過刪除一段幹擾免疫系統抗癌能力的基因,從而改進抗病細胞,然後將這些細胞注回到患者體內,希望重新編程的DNA能消滅癌症。相比之下,中國以外的首例基因編輯技術人體試驗還沒開始。美國國家醫學圖書館資料庫中記錄了中國基因編輯技術的9次試驗,至少有86名中國患者接受了基因編輯。
  • 基因編輯為何能獲化學獎
    澎湃新聞記者 張唯10月7日,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花落兩位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的發明者:埃曼紐爾·卡彭蒂耶(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詹妮弗·杜德納(Jennifer Doudna),獲獎理由是「開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技術」。兩人將獲得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
  • 兩位「女神」登頂,發現高效基因編輯技術;A股...
    Doudna),以表彰她們在「憑藉開發基因組編輯方法」方面作出的貢獻,兩位獲獎者將分享1000萬瑞典克朗獎金(約合760萬人民幣)。她們的研究為在人體以及其他動物細胞上實現基因編輯奠定了重要基礎。諾貝爾委員會在官方頒獎詞中表示:「藉助這些技術,研究人員可以非常精準地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
  • 一文讀懂基因編輯技術的發展
    基因編輯技術是一種通過使用靶序列特異性工程核酸酶來操縱真核基因組的新興治療手段,包括模型細胞系的開發、疾病機理的發現、疾病靶標的確定、轉基因動植物的開發和轉錄調節。由於基因編輯技術在促進基因組中序列的正確校正方面所具有的特殊優勢,基於基因編輯的療法正被積極地開發為治療多種疾病的下一代治療方法。
  • 關於基因編輯嬰兒試驗,賀建奎的美國同行們怎麼說?
    我很欣慰他(賀建奎)出席了峰會,但是我認為他沒有給出答案,我們需要了解,他做這件事的動機是什麼。」同時,Jennifer還是賀建奎使用的CRISPR基因編輯工具的發明者之一。哈佛與麻省理工學院Broad Institute研究所的DavidLiu說:「我現在感到更加不安。這就是一個令人震驚的例子,我們不要拿一項頗有前景、有潛力造福人類的技術來做這樣的事,我希望這不會再發生。」
  • 李湛:基因編輯技術與其帶來的醫學突破
    兩位科學家發現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此技術,研究人員能夠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對於生命科學研究產生突破性影響,並有望帶來醫學領域的重要突破。那麼,基因編輯技術究竟是什麼,將給醫學領域帶來哪些突破,基因編輯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投資機會又如何呢?
  • 審視「基因編輯」:社會文化的技術隱喻
    基因編輯的優生學隱喻我們可以做一個思維遊戲:假如基因編輯技術誕生在上世紀30年代的納粹德國,會呈現怎樣的面貌、產生怎樣的社會後果?在納粹德國的統治之下,這個技術會朝什麼方向發展?它和納粹德國治下的生物學、醫學、社會學等學科,會如何相互形塑?
  • DeepTech發布生命科學十大技術趨勢,基因編輯在列
    Flagship Pioneering高級合伙人Jason Pontin為這十大技術趨勢做了逐一解讀。辰德資本合伙人趙瑞林在DeepTech2019生命科學論壇上分享了未來三到五年之內在生物醫療投資方面可能的熱點。他認為,AI+大數據的應用、癌症早篩、基因治療、面向消費者的基因測序和手術機器人,將成為未來三到五年內投資的熱點。
  • 基因編輯技術會帶來三大危害
    其實轉基因也是基因編輯,你去華大基因食堂吃的都是基因編輯技術培養出來的蔬菜。當轉基因食品和反轉基因打嘴仗的時候,偶爾我們也插個嘴:「世界都基因編輯時代了,談上世紀的技術有意義嗎?」然而,出人意料的,有人直接跨越植物和動物到人類胚胎,人體基因編輯技術迅速從科幻變為現實。
  • 基因編輯技術幫助治療「母系」遺傳病
    一項基於小鼠的實驗表示可以通過兩種技術大幅降低卵子中有害DNA的風險,從而使子女能夠逃避遺傳類的疾病。此種方法也規避了存在倫理問題的"線粒體置換技術"-該技術會導致"三親"型的胚胎。儘管研究人員沒有在人類胚胎中對此項技術進行試驗,然而此項技術確實是"前所未有的"。來自美國南阿拉巴馬大學的分子生物學家Mikhail Alexeyev認為此項試驗是第一次在受精卵中進行的。
  • 美國醫學界運用基因編輯技術,研發試紙測新型病毒
    美國至少有兩組團隊以知名基因編輯技術CRISPR開發新型病毒檢測工具,加州大學醫師邱華彥研發特殊試紙,以快速讀出結果;跨哈佛與麻省理工的張鋒團隊以相關專利研發,希望在病毒的潛伏期先偵測,預防擴散。信使報今天報導,類似快速驗孕、含有CRISPR技術的特殊試紙,能在一到兩個小時得出新型冠狀病毒檢測結果,主導這項發明的醫師邱華彥表示,如果樣本含有病毒的基因序列,CRISPR系統的特殊試紙就會變色。這套系統將與智慧型手機的應用程式連接,讓人們在家篩檢測試,一旦試紙的顏色改變,可通過手機拍下圖片,上傳到APP聯絡醫生。
  • 基因編輯技術新突破!科學家可以一次編輯多個基因組片段
    有人說,基因編輯就像一個 「潘多拉魔盒」,一旦打開,就很難合上了。事實證明,所有技術都是一把雙刃劍,基因編輯也同樣如此。它既能帶給我們難以預料的風險和倫理道德問題,也能幫助我們更好地認識人類本身。而且,對於疾病產生的原因以及抑制疾病的方法,基因編輯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因編輯研究的進展,一直是人們關注的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