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編輯技術會帶來三大危害

2020-12-11 騰訊網

我們對於CRISPR-Cas9基因技術已經關注很久,2016年的時候我們就在介紹精準醫療的時候在談這個技術,後來我們也樂見其發展,各種介紹的內容在之後雨後春筍一般。到了今年早先,市場關注基因技術,是關於華大基因,關於基因的隱私保護出現的問題,我們還談了很多基因技術。其實轉基因也是基因編輯,你去華大基因食堂吃的都是基因編輯技術培養出來的蔬菜。

當轉基因食品和反轉基因打嘴仗的時候,偶爾我們也插個嘴:「世界都基因編輯時代了,談上世紀的技術有意義嗎?」然而,出人意料的,有人直接跨越植物和動物到人類胚胎,人體基因編輯技術迅速從科幻變為現實。

我們在《三體》看見過這個內容,《平行的世界》這本書裡也幻想尼安德特人在另一個世界使用基因編輯技術,年輕時候日本動漫諸如EVA見過,在漫威英雄、X戰警裡面見過,如今終於,有人邁出了這一步。

基因編輯從動植物到人體,這必然是冒天下之大不韙,我們不談倫理,光技術上說,這個技術2013年左右才刊登出來,2014年MIT的張鋒才將其可能性延伸到哺乳動物,之後全世界科學家趨之若鶩,技術擁有者也很好的保持開放狀態。也就是說,技術只有短短4年左右的時間,便運用到了人體。

你思考一個問題,一個藥物研發平均時間要10年,研發要很久,臨床要很久,要臨床三期之後才可以有限度商業化。藥物如此嚴格,更何況這個根本性的基因編輯技術,面對很多很多的不確定性,然而竟然有人膽敢在這個時候直接運用於人體,而且明顯是對於大眾先斬後奏。

我們是財經媒體,我們對於酸奶裡來的CRISPR-Cas9技術都是很關注的,經常掛在嘴邊,你可以想見這個技術現實中有多熱門,這個技術在國內外也已經很普及,但是大家都不敢越過雷池一步,大家都知道用在人體,時機未到,因為基因編輯技術應用人體的危害有三。

其一,脫靶是最嚴重的問題,敲錯一個基因,那就是毀掉一個人。小白鼠可以消滅,人可以嗎?而且基因是要遺傳的,要發生基因突變的,而基因突變人類是無法把握方向的。還在堅持辯護的,你聽說過基因風暴嗎?

其二,這個結果並沒有推進技術的發展。誰敢用愛滋病病毒去侵染兩個人類然後證實他們真的能夠抵抗HIV,而CCR5基因即使有用明顯只能對付一種HIV,HIV有很多亞種。何況人類還不知道CCR5更多的作用,有科學家正在研究CCR5和惡性腫瘤的關係,尚未得出結論,如果這個基因是某幾種腫瘤的預防基因呢?

第三,是倫理問題,不多說了。

以上說的種種,大多數人感同身受,無論是倫理還是技術,然而即使你不考慮倫理和技術,依然要面對第三個問題。這個問題將在宏觀上影響我們國家,之前,我們國家的實驗室已經和國際上其他國家的實驗室產生很多次摩擦。

這裡面一開始是川普的詆毀,但是,更有中國科研領域的急功近利,這裡不點名,一次是中國科學家用缺陷人體胚胎做了基因編輯,雖然沒有違法我國的法律,在14天內銷毀,但是在世界上已經遭遇了很多科學家的譴責。以此生發發酵出了很多問題。

之後,中國又來了換頭,還因為一些原因,拒絕了一些生物標本的科研交換。然而這些問題,有些你可能定義為文化差異,比如我們國內反對轉基因,並且不希望國人基因出售給外國人研究。但是這一次,則觸碰了真正科學界的底線。

基因研究是需要各大實驗室相互支持的,如果中國科研變為一座孤島,那麼我們很難成功。就CRISPR-Cas9技術,其實大家都知道所有技術都並非出自我國,我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本應該足夠的謙卑。

這個檔口不僅僅是技術上不合適,在國際上看也不合適。霍金剛去世,他剛剛闡述對於基因編輯的擔憂。11月28日,大量的相關人員在香港開會,很多人就是帶著倫理的提案來的。而中國的這位賀建奎則需要激情洋溢的在這次會議上為自己辯護。

對於基因類的股票,這並不是什麼利好,如果國際上真的當回事,這件事會影響到其他很多層面,所以可以理解,無論是深圳科創還是衛健委為什麼要撇清關係?

如果這件事被國際上認為是政府主導的,那麼我們貿易戰將不再是一個對手。倫理審查委員會似乎形同虛設,如此,中國可能會變為人體實驗的賽場,如此,未來前景更加不妙。

—— 分享新聞,還能獲得積分兌換好禮哦 ——

相關焦點

  • 李湛:基因編輯技術與其帶來的醫學突破
    兩位科學家發現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基於此技術,研究人員能夠以極高精度改變動物、植物和微生物的DNA,對於生命科學研究產生突破性影響,並有望帶來醫學領域的重要突破。那麼,基因編輯技術究竟是什麼,將給醫學領域帶來哪些突破,基因編輯行業的發展現狀和投資機會又如何呢?
  • 基因編輯技術讓人類變造物主 帶來的是美好,災難,還是不平等?
    022018年11月26日,有著「科學狂人」之稱的賀建奎宣布「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誕生,他利用一項簡稱為CRISPR的基因編輯技術對嬰兒的基因進行改造,使其獲得可遺傳的愛滋病免疫力。所以說,基因編輯技術帶來的問題是,它是否符合萬物演化規律,是否違背倫理道德,會對人類帶來怎樣的影響?
  • 基因編輯是什麼意思?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在哪裡
    11月26日,來自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由於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被編輯,她們出生後即能抵抗愛滋病。不過,「基因編輯嬰兒」一事宣布後引來多方質疑,質疑的內容集中於該項研究涉及的倫理問題、必要性和安全性。
  • 讓世界側目的新型基因編輯技術,到底能為我們帶來什麼?
    文中提到的新型基因編輯技術,有望「大約89%的已知人類遺傳變異」。這是否意味著人類在通過編輯基因治療可遺傳疾病的道路上邁出了一大步?健康界為此專訪了遺傳學領域專家,解讀這一重大成果。「先導編輯」(prime editing)被首次報導,這是一種新型基因編輯技術,它打破了傳統基因編輯的桎梏,將精確性和安全性升到了新高度,並且有望修復大約89%的已知人類遺傳變異。
  • 陳根:基因編輯的技術審思,我們離基因編輯實用化還有多遠?
    但同時有跡象表明,轉換軌道可能會雙向擴展,遠遠超出目標區域,導致廣泛的雜合性損失(LOH),帶來嚴重的安全問題。這些實驗結果無一不指向基因編輯從技術上可能帶來的風險之大,而人類是否又做好了萬全的準備?但是Cas9和類似的酶也會在其他部位切割DNA,特別是當基因組中存在與目標相似的DNA序列時,這被稱為「脫靶效應」。
  • 民法典為什麼要對基因編輯進行限縮、控制?
    民法典為什麼要對基因編輯進行限縮、控制?因為稍有不慎,基因編輯在為人類帶來福祉的同時,也可能帶來嚴重禍患。具體而言,基因編輯對民法可能提出三大世紀性挑戰。第一大挑戰,基因編輯嬰兒是自然人,還是人造「人」?這挑戰了民法對「人」的基本界定。
  •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基因編輯概念股有哪些?基因編輯概念股一覽  近期,一場由全球主要基因編輯工作者發起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在華盛頓舉行,探討了與基因編輯技術有關的各項熱門議題。峰會聲明並未嚴厲禁止對於早期人類胚胎或生殖細胞的基因編輯行為,研究人員仍可進行基礎的研究。這意味著目前的重點仍將是基因編輯技術本身發展和潛在應用。  基因編輯 為重症患者打開希望之門  12月初,由美國國家科學院、美國國家醫學院、中國科學院和英國皇家學會共同舉辦人類基因編輯國際峰會上透露,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有望治療B型血友病。
  • 審視「基因編輯」:社會文化的技術隱喻
    編者按:技術平民化趨勢降低了技術應用的門檻,但同樣帶來許多問題。2019年基因編輯技術引發廣泛爭論,讓我們認識到技術濫用的風險。對基因編輯的擔憂和恐懼,一方面是因為技術本身的不成熟與危險性,亦是因為整個社會對於基因問題的態度尚處於一個模糊地帶。如本文作者所說,當我們在討論技術倫理的時候,所涉及的並不僅僅是技術本身。
  • 基因編輯要置於法律框架內
    基因編輯技術能夠讓人類對目標基因進行「編輯」,實現對特定DNA片段的敲除、加入等。在醫學領域,許多細菌免疫複合物都相對複雜,其中科學家掌握了對一種蛋白Cas9的操作技術,並先後對多種目標細胞DNA進行切除。這種技術就被稱為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 為什麼要堅決反對基因編輯嬰兒?
    比如孩子本身是健康的,但是在實施CCR5基因破壞過程中難以避免的對孩子其他基因造成影響和損害,如果沒有被覺察,等孩子出生之後,便會面臨著無法恢復的災難,比如某種必要的激素無法正常分泌,比如某個器官無法正常生長……其次是倫理風險,這種基因編輯技術所產生的嬰兒,是將基因進行了改造,本身面臨的就是基因不確定性,那麼改造後的基因會進入到他們的生殖細胞之中
  • 基因編輯技術:生物黑客的「魔盒」?
    CRISPR以其簡便和用途廣泛為人稱道,採用它科學家能更輕鬆地對基因序列進行特定的修改。然而,這把為基因編輯技術帶來革命的「剪刀」,被業餘生物愛好者拿在手裡會發生什麼事情?與其他基因編輯技術不同,CRISPR廉價、迅速且便於操作,因此它迅速席捲了全世界的實驗室。研究者們希望用它來改造人類基因並剔除疾病,培育更強壯的植物,消滅病原體,以及實現更多其他目的。  然而,一些科學家仍舊擔憂,該領域的突飛猛進沒給我們足夠時間去探討這類實驗可能引起的倫理問題和安全隱患。
  • Science重磅:一種基因編輯技術,能瞬間實現精準基因編輯
    ,來自紀念斯隆凱特琳癌症中心的科學家們還概述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的進化歷程。圖片來源:Ella Marushchenko在CRISPR-Cas9基因編輯過程中,酶類Cas9能被用作剪刀在基因編輯的特定位點切割DNA鏈,同時導向RNA分子則會幫助Cas9酶類結合到預想鏈的DNA位點上,目前該過程的部分流程需要幾個小時才能完成,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能將整個過程縮短到幾秒鐘時間。
  • 基因編輯技術 是科技進步,還是瘋狂行為?
    今天的朋友圈,被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刷屏了。幾乎所有人都在問一個問題:這究竟是值得國人驕傲的科技進步,還是個別科學家不顧倫理與法律法規約束的瘋狂行為?  隨著生物技術的進步,對胚胎的改造、設計不再是科學幻想。但各國對涉及人類胚胎操作的科學研究都有非常嚴格的規定。我國也是如此。
  • 基因編輯技術到底有多強大?
    基因編輯技術到底有多強大?基因編輯技術的應用也或將引發道德方面的問題,因為基因編輯技術一旦得到普及,父母就會利用它「優化」自己的孩子,經過改造的基因必然會遺傳給後代,就會出現電影中的「轉基因人」,研究人員說,「一旦開始了這種做法,就無法回頭了,我們絕不能跨越這個界限。
  • 孟山都與博德研究所籤署關鍵基因編輯技術應用全球許可協議
    博德研究所在CRISPR基因編輯技術研發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並在美國擁有多項CRISPR-Cas基因編輯技術專利。雙方相信,通過共享多方許可的方式能讓更多人享受到專利創新所帶來的益處,此次籤署的非獨家許可協議將有利於在全球範圍內對更廣泛的作物進行基因改良,促進全球農業發展。
  • CRISPR基因編輯技術開啟五大門派—新聞—科學網
    科學家正在利用這些工具將蛋白精確地傳遞到DNA目標,以打開或關閉基因,甚至是對整個生物迴路進行基因編輯,其長遠目標是了解細胞系統和疾病。 「對於分子生物學家來說,這的確是非常強有力地了解基因組如何工作的方法。」麻薩諸塞州波士頓兒童醫學血液專家Daniel Bauer說。「它的確提升了人們可解決問題的數量。」
  • 什麼是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
    她們「研發了一種基因編輯方法」,重寫了「生命密碼」。這種技術工具名為CRISPR/Cas9。但它到底是什麼?有何潛力?是誰為它奠定了基礎?據埃菲社馬德裡10月7日報導,它是一種生物學工具,能以前所未有的精度來編輯基因組,而且比以前的其他任何方法都更簡便、成本更低。
  • 單鹼基編輯技術有致癌風險!中國團隊發現新一代基因編輯工具
    但是,針對單個基因的編輯行為,會不會導致其他地方發生意外,出現組織異常生長、引發癌症等問題,至今仍然是個謎。尤其是使用CRISPR進行人體治療時,很難精確地知道其可能帶來的影響範圍,有的細胞可能會被修復,而有些則不會,這種「馬賽克」效應充滿了未知。隨後出現的單鹼基編輯技術BE3則是被寄予厚望的高精度基因編輯技術。
  • 美國開發基因編輯技術遇上「勁敵」中國
    美國公司正在競相開發前景廣闊的基因編輯技術,然而它們遇到了一個強大的競爭對手——中國政府。中國一直重視發展基因技術,政府向被譽為「基因剪刀手」的基因編輯新技術Crispr投入了大量資金,鼓勵研究人員推動這項科技發展。中國科學家稱,他們是全球首個運用Crispr技術使小麥對一種常見真菌病害產生抵抗力的科學家之一。此外,中國科學家還利用這項技術培育出肌肉更發達的狗以及瘦肉豬。背靠中國政府財力支持的科研項目最終可能被農業和醫藥公司相上。
  • 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報告:限制編輯可遺傳生殖系統基因
    美國華盛頓時間2月14日11時(北京時間2月15日0時),人類基因編輯研究委員會正式就人類基因編輯的科學技術、倫理與監管向全世界發布研究報告。報告將人類基因編輯分為基礎研究、體細胞、生殖細胞/胚胎基因編輯三大部分,分別就這三方面的科學問題、倫理問題以及監管問題進行了討論並提出相關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