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乾池水發現千年吳王墓,考古人員看到墓門,嚇得紛紛停手!

2020-12-18 娛樂周邊秀

1955年,考古專家在虎丘劍池開始了一項大的挖掘工作,首先他們請施工人員用機器把池水抽乾,接著把水底的汙泥清理乾淨,這時忽然出現了一個石門,原來真的有吳王墓!那麼關於三千劍的說法其實並不是虛傳了?

要知道劍池一直都有很多的傳說,有史料記載這是吳王埋葬之地,並且有三千把名貴的寶劍!之所以會選擇這個地方,是因為這裡的流水環繞,並且千年不枯竭,是吳王墓最好的保護屏障!因此這裡有墓是非常可信的!

傳說是真!如今真的挖掘出了傳說中的吳王墓,這怎麼不讓人激動呢?等到工人清理乾淨池泥之後,除了墓門還有兩個石刻分外的引人注目!上面平滑無比,而且還有雕刻文字,記錄的是明朝發現吳王墓的情況!

接連出來的證據,無疑是更加佐證了吳王墓的真實性!但是當考古人員仔仔細細的看清楚墓門所在之處後,嚇得紛紛停手!原來這個墓門是大有玄機的!墓門有3米高,寬度卻只能容許一人通過,而它與虎丘寶塔的塔基有很大關聯,打開墓門必定會摧毀寶塔!

因此即使很早就發現了吳王墓,為了保護珍貴的建築遺蹟,是遲遲沒有動工。而在幾十年以後,專家再次把水抽乾,結果還是無法撼動墓門前的巨石,無奈之下只能放棄。因此我們現在去看虎丘遺蹟,在平靜的池水下,吳王墓歷時千年依然安靜如初!

以上是走在文化的路上帶來的精彩內容,請多多支持!

相關焦點

  • 遼寧葉茂臺墓群已發掘 遼代千年墓門開啟(組圖)
    墓葬坐西北、朝東南,寬2.3米、長達14米的墓道,從山坡上呈35度角傾斜,直達西北向墓門。墓道底部為夯土;墓道兩側壙壁上的壁畫,已嚴重殘損,難以辨認其畫面。  瀋陽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一隊隊長李龍彬,指著山坡上堆積的石塊介紹說,考古發掘時,他們發現墓道內全部填滿了石塊,最重的重達二三百公斤,直達墓門。光是清理墓道內的石塊,就耗費了一周時間。
  • 秦始皇挖掘王陵未果,65年前考古專家抽水挖掘,緊急關頭被叫停
    根據史書記載,吳王闔閭就葬在此地,陪葬品眾多。最有價值的當屬三千柄名劍,劍劍價值連城。秦始皇統一天下後,曾經派遣大軍前去挖掘,結果未果。楚霸王項羽曾經也試圖挖掘王陵,想要那這批寶劍。但是他們都沒有成功,在65年前考古專家抽水挖掘王陵,原本都觸碰到墓門了,在緊急關頭被叫停。這是為何,我們一起來看看。
  • 南京板橋三山村發現西晉古墓 墓主年齡73歲
    昨天上午,有市民向金陵晚報反映,在雨花臺區板橋街道三山村老凹子,發現了多座古墓,現在周圍已經拉上了警戒線,有工地的工人在看守,考古專家也正在現場。記者到現場查訪後發現,這是一座西晉古墓和一座南朝大墓,其中西晉古墓非常特別,墓主的年齡就直接「寫」在墓磚上。
  • 梁莊王墓封門完好無損,梁莊王妃是如何在十年後,進入密室合葬?
    上篇文章中我們講到,在湖北省鍾祥市長灘鎮大洪村,明代梁莊王墓的發掘現場,考古工作人員發現一個無法解釋的怪現象。那就是,這座大墓雖然是梁莊王和梁莊王妃的合葬墓,然而,根據墓誌碑的文字記載,梁莊王妃是在梁莊王去世十年後才去世,也就是二人的下葬時間前後間隔十年。
  • 施工工地挖掘機挖出千年古墓,室墓呈罕見的八邊形,內存三具棺槨
    點擊視頻,看千年古墓發掘現場5月23日消息,安徽合肥長豐縣境內考古人員正在發掘一座古代磚室墓,據悉,罕見的是,這座古墓呈八角形,裡邊發現大中小三個保存完好的棺槨,初步判斷該墓葬距今約一千多年歷史,不早於晚唐不晚於宋。
  • 工地塌方突現6米深的黑洞,考古挖出70件文物,墓主竟是袁紹後人
    在2018年8月20日,河北邱縣的一處工地上,人們正在進行施工,突然間前方就發生坍塌,工人們經過測量發現洞口深達6米,對坍塌的黑洞進行觀察後發現了磚牆,這個時候施工隊負責人懷疑可能是挖到古墓了,為了安全考慮,將這一消息上報給文管所。
  • 考古發現1400年前情侶墓!墓中兩男子「牽手」,專家「揭開」身份
    歷經千年,時代更替頻繁,王朝迭起興衰。無數英雄血灑疆場,也有無數傳奇就此落幕。太多歷史被歲月塵封,而為了重現那段歲月,梳理歷史脈絡。考古,一直是人類認識歷史的重要步驟。在其中,不少發現讓人為之精神一震,但也有不少發現,卻有些顛覆人們的認知。
  • 吐坦哈蒙墓發現記
    一共發現了33座王陵,這些王陵有的建在谷地的基巖內,有的鑿在陡峭的石壁中,但它們很久以前都遭專業盜墓賊的洗劫,有些人是在埋葬後沒幾年就入墓盜寶的。留給歐洲人的,儘管還有許多精美的物品,但畢竟都是劫餘而已。因此「王谷」在20世紀初期沒有幾項重要發現,大多數專家認為,它的秘密已被全部揭開了。
  • 放牛娃意外發現皇帝陵,墓門上刻有一行字,專家看後也沒辦法解釋
    1960年的一天,南京江寧區祖堂山下,有個放牛娃看牛時,無意間發現一個洞穴,這個放牛娃比較貪玩,於是就鑽到洞裡一探究竟,結果發現許多「寶貝」,於是他就把「寶貝」帶回家了。
  • 合莊村北朝唐初墓群又發現5座漢代古墓,濟南報業記者獨家探訪
    記者今天再次來到章丘區北部合莊村南側的小清河防洪工程和復航工程工地的考古現場進行採訪,得知在最近幾天又發掘出幾座漢代古墓,豐富了這個區域的考古內涵。記者來到現場時,上次報導中提到的帶墓道的唐代古墓的墓門已經全部露出,幾位工作人員正在給墓門進行加固。
  • 巫山發現東晉時期紀年墓 墓內壁磚刻"永和九年"
    7月16日,記者從市文化遺產研究院獲悉,不久前,該院考古人員在巫山發現了戰國晚期至六朝時期的墓葬34座,其中,一座刀把形的磚室墓內的壁磚上有「永和九年,歲在癸丑」的明確紀年,十分罕見。專家稱,其發現對於三峽地區墓葬分期、東晉時期的墓葬習俗及社會文化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
  • 考古專家稱韓森冢是秦王陵 墓主是誰曾爭議千年
    【專家考證】   最新考古:韓森冢還是秦王陵  「從我們目前考古勘探的結果看,韓森冢還是秦王的墓葬。」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院院長尚民傑最近向記者透露一個驚人的消息。  迷惑上千年  關於韓森冢的主人,雖然有是莊襄王的民間傳說,但到底是誰的墓,已經爭議了上千年。
  • 十年前懷柔發現清代鐵帽子王墳,如今考古工地荒棄無人問津
    在此次清理工作中,僅發現四枚銅錢和一塊衣服碎片。由於未發現能夠證明墓主人身份的直接證據,所以這座王爺墳墓主何人尚存在爭議。 儘管這座王爺墳能夠證明墓主身份的證據已經遺失,但畢竟它距離當世不遠,西側又有當年守墳人聚居形成的村莊。所以早在80年代的走訪中,馮其利先生通過查閱史料和尋訪村民,基本斷定了這處墳地是以克勤莊郡王雅朗阿立祖的家族園寢。
  • 考古發掘侯王水墓,出土千年蟲子,改變中藥學歷史!
    在21世紀,古墓發掘越來越多,人們獲得的信息也越來越多。在南昌。有座大型古墓被發現,同時抓獲了一批盜墓賊,這些盜墓賊因為碰到的墓是一座水墓,他們內部產生了分歧,警察有所察覺,抓獲了他們。同時也正是因為這座墓中有積水,才保存十分完整。考古專家運用現代設備,將墓地中的水全部清空,最後發現這座墓是一座侯王墓。
  • 土山屯村發現西漢大墓:出土千年木盒,考古隊嘆為觀止
    由於基建施工,在青島市西海岸新區的土山屯村發現了一座很不尋常的大墓。首先是從年代上,這座墓專家初步推斷可能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時間了,屬於西漢晚期。其次是從這座墓的形制上看是典型的的琅琊墩式封土墓。據史書記載,在西漢時期,當地屬於琅琊郡的管轄。
  • 考古人員已盡最大努力打開墓地,棺材打開後棺材內景象仍不得而知
    我以為勝利指日可待,但這時我看到了一層花崗巖。無奈之下,大家只好繼續挖,可哪塊花崗巖這麼輕易就被挖開了呢?挖了幾天,三個大錘都光榮犧牲了。就在眾人一籌莫展的時候,一位老人走上前來,帶他們參觀迷宮。跟著老人的指引,考古人員一改生硬的鑿刻方式,而是繞過墓道,找到了新的入口。於是,他們直接找到了墓室的前室。
  • 千年古墓中,為何65個兩千公斤的青銅編鐘,整齊懸掛在木架上?
    在擂鼓墩一號墓發掘之初,考古人員曾經在墓室槨蓋板上,發現一個盜洞,造成一側墓室槨蓋板坍塌泥漿倒灌。後來,考古專家根據墓室內部,遺留的一些盜墓工具分析,擂鼓墩一號墓的被盜年代,可以上溯至戰國晚期到秦漢這段時期。
  • 福清五龍村發現兩座千年古墓 村民判斷墓主是林球
    福清五龍村發現兩座千年古墓 村民判斷墓主是林球   福清城頭鎮五龍村林氏家族村民在修繕祖墓時發現兩座近千年的古墓,林氏後裔根據古墓旁的石頭題刻與族譜的記載判斷墓主就是他們的祖先林球,但這還未得到文物部門的權威鑑定。
  • 重慶十大考古發現:5000多年前墓葬裡 墓主身體是蜷曲的
    考古發現表明,漢東城遺址是重慶境內遺存最豐富、保存最好、時代延續性最好的古遺址之一。  重慶發現千年古剎 明朝曾興盛一時 或建於唐代  重慶發現5000多年前墓葬 墓主身體多是蜷曲「睡姿」  2013年3月,該遺址被發現,當年4月,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和巫山縣文物管理所組織專業人員對遺址開展了專項考古調查和小規模試掘。
  • 為何考古人員最怕在古墓發現雞蛋,這裡面有啥隱情?專家:碰不得
    最早發現雞蛋的是黃金灣遺址,那個墓中只有一個雞蛋。受當時環境影響,雞蛋沒能完整保存下來,令人痛心。據記載考古學家並未用手觸摸,只是用羽毛輕掃了一下蛋殼就破碎了。此後在山西、河南、重慶等地,都有考古人員在墓穴中發現雞蛋。時間最久遠的古代雞蛋當屬出土於江蘇的,距今2800多年前的一座西周古墓中的一壇雞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