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陰影下的德國抗疫百態:二戰以來最大挑戰

2021-01-09 返樸

當地時間18日晚,德國總理默克爾發表全國電視講話,警告要認真對待疫情,並稱這是「二戰以來的最大挑戰」。此時,全德確診新冠肺炎的病例已超過1.2萬人。儘管德國整體醫療水平和醫療保障水平都堪稱不錯,但人們還是有所憂慮。德國出臺了什麼措施來應對疫情,公眾和各行其是的州政府又作何反應?來看《返樸》前方記者的一線報導。

《返樸》特約記者 王二 歐洲報導

「局勢是嚴重的,要認真對待。這是自二戰以來我們面臨最大的挑戰。」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當地時間3月18日晚的電視講話中這樣說道。這是默克爾執政以來首次在新年講話之外發表全國電視講話。coronazaehler.de 數據顯示,當日德國新冠肺炎患者數量上升至12289人,「這些數字也都是我們的家人」,默克爾同時還說,「如果所有公民真正了解自己的任務,我們就能成功完成戰勝疫情的任務。」

這是新冠肺炎作為流行病在德國暴發的第22天。在此前一天,德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obert Koch Institute,下文簡稱RKI)將該疫情對於德國人口健康的風險評估修改為「很高」,同時指出,疾病的嚴重性可能隨年齡及醫療條件而改變。

空蕩的貨架

3月16日(周一)下午,一位名叫「可有」的留學生被超市裡的景象所震驚。明明上午還有消毒液在售的超市,貨架已經大面積清空,尤其是土豆區看起來好像土豆從未存在過。她告訴《返樸》:「因為周日不開門,所以人們都選擇這天來囤貨了。」可有是一名在德國黑森州學習藝術的大學生,和多數在德華人一樣,無論是口罩、消毒液還是食物,她早早就做好了準備。

除了食物之外,藥店前也排起了長隊。根據德新社報導,在這一時期,布洛芬可以應對病毒」的假消息在WhatsApp上傳播,導致布洛芬一類藥物也成了一些人囤貨的對象之一。

「周五的時候我看到RKI建議要關閉學校,我頓時感受到了緊張。」Manuela說,她自認為不是一個容易緊張和神經質的人,但從RKI所傳遞的信息讓她讀到了一絲緊張。這名柏林的小學老師,一放學便前往家門口的有機超市進行採購,這家超市平時人並不多,但是結果她看到「米沒有了,義大利麵也沒有了」。「真的來了,我們的生活要改變了」,她對自己說道。

羅伯特·科赫研究所是德國聯邦衛生部下屬研究所,其主要核心任務為預防及控制疾病,尤其是傳染病,其作用類似於中國的疾控中心。此次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RKI承擔了為聯邦政府建議、評估、科普和宣傳等責任。

高醫療保障下的憂慮

新冠肺炎第一次出現在德國是1月27日,一名由中國到德國參加培訓的員工將該病傳染給公司同事。而疫情第一次讓公眾感到緊張是在2月25日,北萊茵-威斯伐倫州(以下簡稱「北威州」)Gangelt一對夫婦確診了,他們此前參加了當地的狂歡節活動,導致當地近千人被隔離。此外,數名有義大利旅行史者也被確診。隨後,從2月25日-28日晚7點,短短4天的時間,德國火速確診55例患者,北威州、巴符州、巴伐利亞州、萊法州、黑森州、石河州紛紛「淪陷」。

杜塞道夫「玫瑰星期一」時的狂歡節花車和人群。來源:Aljazeera

「2月底恰逢假期,很多人到義大利北部滑雪。」Manuela介紹道。義大利在2月21日疫情暴發,其中最嚴重區域為北部倫巴第大區等。

疫情發生之初,德國各州的處理均由州衛生部負責並拿出具體措施。據介紹,由於德國為聯邦制國家,故各個州相對獨立,擁有決定權。聯邦政府僅給予指導和協調,具體措施由州政府決定。一些州表示已經做好了準備,北威州衛生部長卡爾·約瑟夫·勞曼(Karl-Josef Laumann)表示:「我們的醫療保健系統已經為此類疾病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浙江大學醫療衛生政策專家顧昕教授向《返樸》介紹稱,德國的整體醫療水平和醫療保障水平,在全世界來說,即便不是最高,也是最高之一。據德國聯邦衛生部數據,德國目前擁有28,000張重症監護病床和25,000臺呼吸機。

即便如此,科學家們還是心懷憂慮。柏林夏裡特醫學院的病毒學家德羅斯滕 (Christian Drosten) 曾表示,德國患病人數將是全歐洲最多的,原因在於德國人口基數大,且德國人喜歡旅遊。

德羅斯滕是德國著名病毒學家。2003年,31歲的他和同事首先發現了SARS病毒,並研發出檢測方法;2020年,他首先發布了新冠病毒的檢測方法。有同行評價,如果第一個新冠疫苗出現,最有可能是德羅斯滕發明。自德國疫情暴發,作為一個科學家,他不但給政府一些建議,並且對公眾進行科普,每天通過視頻分享相關信息。他表達觀點十分嚴謹且直接,深受支持。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一個國家敢說或者可以說做好了準備。因為沒有疫苗,我們無法給醫護人員注射疫苗。」他說。

政府行動和民間反應

與此同時,德國聯邦民事保護及災害救助署還公布了物資清單,為民眾提供囤貨指南,並發布了《國家大流行病計劃補充—COVID-19 新型冠狀病毒病》,對於疑似病例的檢查採取了分級診療辦法。疑似患者可以撥打電話116117或者聯繫家庭醫生,經確認後可以前往醫院進行檢測,或等待醫生上門服務,不可直接前往醫院進行檢測。

Manuela的一名同事出現咳嗽症狀之後,打電話給家庭醫生進行預約,後前往醫院檢測。因為檢測時,她持續咳嗽無法取得拭咽子,所以最後做了抽血檢測。另一名同事雖然預約成功,但被告知需要次日前往,因為醫院試劑盒不足。

116117熱線電話公布之後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熱線電話,受訪者都告訴《返樸》,這個電話很多時候都在佔線。據醫療保險聯合會數據,僅3月7日就接到電話85,000個。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免費的檢測,衛生部給出了明確的要求,有義大利、中國旅行史,或有新冠肺炎患者接觸史的患者可以無償進行檢測。如因個人意願希望進行檢測,則需繳納150-300歐不等的費用,具體價格因州而異。即使如此,一些人仍然願意檢測,可有的一位朋友從中國回來便希望得到檢測,在醫生勸說無效後,檢驗人員提供了上門服務。

為了避免疑似患者前往醫院導致交叉感染,德國還採取了開車檢測的方式。即,疑似患者可以駕車前往門診,醫護人員前往其車輛給予檢測。

「我們都覺得封城的可能性不大」,在法蘭克福機場工作的Pocky告訴《返樸》。在3月9日之前,封城似乎是沒有人想過的。而3月9日,當德國出現第一例境內死亡,似乎一切開始了轉變。

「60%到70%的德國人可能最終會感染新冠病毒。「默克爾3月10日在第一次針對新冠肺炎的新聞發布會上這樣表示。據德國當地媒體報導,截至10日18點,德國確診新冠肺炎患者1524人,16個州都出現了確診病例。

「一直建議說洗手,不建議戴口罩,我昨天在慕尼黑戴口罩所有人都看著我。」在拜仁州留學的MIKE這樣告訴《返樸》。一次當他在群裡提醒自己實驗室的同事不要聚會,直接得到了「你有毛病嗎?不要到處宣揚恐慌了。你要是害怕,就呆在家吧。」這樣的回覆。

在法蘭克福機場工作的Pocky說自己是機場為數不多戴口罩的人,機場裡只有海關帶著口罩。和歐洲其他地方一樣,在德國戴口罩也會被視為生病,所以Pocky的朋友抵達機場都不敢戴口罩。

儘管如此,口罩、消毒水、衛生紙等物資已經並不容易買到了。早在3月4日,德國就出臺了相關政策,禁止對外出口口罩、防護衣等防護物資。

這一舉措在中國科學院科技戰略諮詢研究院的葛春雷看來,是德國針對病毒傳播的策略之一。他在接受《中國科學報》採訪時表示,德國採取了儘快切斷傳染源,延遲病毒傳播的策略,以便為德國醫療衛生系統和醫學研究爭取時間。「聯邦衛生部和聯邦內政部牽頭成立了多個聯邦部門參與的聯邦層面的危機處理小組,制定了多項防疫措施,包括實施更加嚴格的入境健康申報,禁止對外出口口罩、手套、防護服等醫療防護物資,集中為診所和醫院購置防護裝備,制定大型活動風險評估標準,呼籲取消超過1000人的大型活動,申請防疫專款等,以儘可能全面保障民眾的健康安全。」

Heinsberg一家幼兒園4個孩子確診,該地區所有幼兒園和學校都已關閉。來源:dw.de

舒緩醫療系統壓力

「我們無法阻止病毒,但是可以把時間延長,減輕醫療系統的負載衝量。」 德羅斯滕說,要儘量避免讓醫護人員被隔離,也要考慮如何安排病患以免造成醫療資源短缺。

德國對醫護人員實施的安全標準很高(注: 該標準也是由RKI制訂的),即便在沒有保護的情況下接觸了病患,所有醫護人員或醫生也必須被(居家)隔離14天。

事實上,正如德羅斯滕所擔憂,德國醫療條件雖好,但也會面臨條件制約。聯邦衛生部長詹斯·斯潘(Jens Spahn)在3月11日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雖然德國約有28,000張重症監護病床和25,000臺呼吸機,但其中80%已被佔用,這其中存在著地區差異。

依據德國電視臺對38家醫院的調查顯示,截止3月12日,萊比錫大學、漢堡大學醫院三分之一的重症監護病床在使用中,Bochum Bergmannsheil醫院一半在用,而格萊夫斯瓦爾德大學95%在用。此外,各個醫院的防護衣存有量也存在差異,海德堡大學稱可以用100天,奧格斯堡大學稱僅能維持數周,而漢堡大學則可以用到復活節後。

「如果不做好準備,我們將會面臨和義大利同樣的情況。」德羅斯滕說。早於德國5天暴發疫情的義大利,如今正面臨著醫療設備短缺的困境。

在顧昕教授看來,當前德國遇到的挑戰具有全球性,即在全球化時代,世界各地在面對未知的、不確定的、突發的、暴發性的公共衛生挑戰之時,難免都有應急準備不足的問題,尤其是相關資源(醫療資源和非醫療物質保障)不足。

「關鍵是,面對這種情況,政府需要做的是,對民眾坦誠相告,坦誠相告,坦誠相告。有些事情做不到,一點兒也不奇怪,實話實說就行了。民眾自然會強化自身的責任意識。在這一點上,德國政府的作為是很不錯的。實際上,德國的抗疫策略與英國也差不多,但沒有虛頭巴腦的說辭,這一點符合德國民情的特點,自然也符合德國政府的特點。」顧昕評價道。

要不要減少自由?

面對著嚴峻的疫情形勢,德國政府也逐步開始推動更多的相關措施。當地時間3月11日,默克爾再次召開針對疫情的新聞發布會,宣布了一系列新的應對措施。包括建議減少社交,醫院延後手術騰出位置給新冠肺炎患者,政府給予支持,按照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關閉學校。3月16日,德國開始實施出入境管制,關閉和瑞士、奧地利、法國、盧森堡以及丹麥的邊境。

3月11日,德國總理默克爾(右)、德國衛生部長施潘(中)出席新聞發布會。來源:新華社

雖然政府提出了更嚴厲的政策,但是各個州並沒有立即行動。最先行動的是巴伐利亞州,因為其地理位置最靠近義大利。柏林採取措施較晚。

「因為柏林是一個旅遊城市,一個自由的城市。我們這裡有很多藝術家,餐廳、咖啡廳,柏林人很喜歡接觸大自然。如果採取各種關閉政策,影響很大。」Manuela表示。

「我們要改變生活方式,幫助他人。」柏林市市長Michael Müller說出了和義大利總理同樣的話。最終柏林也採取了關閉學校的政策,此外所有餐廳位置需要留有1.5米的距離。

作為疫情最嚴重的北威州則一直到3月16日才宣布關閉學校。可有說,他們「一直堅持科研」。

「我們學校已經放假了,聽說北威州亞森理工還在堅持考試。」可有告訴《返樸》,學校圖書館可以借書,但是不可以在那裡學習。

由於聯邦制,在默克爾講話後進一步升級措施前,各個州在學校、醫療方面具有絕對的自主權。早在疫情之初,雖然德羅斯滕建議停止舉辦甲級聯賽,但是當地政府仍然正常舉行該比賽。

而德國民眾對於疫情的態度卻又有不同。

一些人對恐慌似乎「免疫」。在3月9日宣布取千人活動之後,3月12日在巴登-符騰堡州城市曼海姆舉行了一場音樂會,設定人數上限為999人。除此之外,其他幾個州也出現了仿效者。

有人將德國人的淡定歸因於「醫療條件好,死亡率低。」截至3月16日,德國的死亡率為0.2%。

3月14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Manuela從銀行回來,看到家門口的酒吧門前坐滿了人,回到家立即打電話給警察,「我很抱歉要打電話給你們,但是我覺得現在不是在外面喝茶的時候」。

Manuela是對疫情比較緊張的一類,「身邊跟義大利中國有關聯的人都很在意」,她說,我們感覺「現在到我們了,之前我們看到的都是『他們』怎麼怎麼樣,現在我們也是『他們』了」。

「不過也許是性格緣故吧,義大利人比較容易受到情緒的感染,而德國人不會。」她說。

在她看來,與義大利人一大家人住在一起不同,許多德國老人都是獨居,在疫情面前這也許是一個有利因素。

在抗擊疫情的同時,德國政府開始號召大家待在家中,且組織幫助老人們解決生活問題。

在RKID的網站聯邦衛生部長詹斯·斯潘(Jens Spahn)呼籲大家儘可能待在家。「醫生、護士、護理人員和藥劑師無法在家辦公。他們是我們生病時所依賴的人。我們要在後方支持他們:儘可能在家中待著。「我們生活在一個非常強大的國家。如果我們保持頭腦清醒並互相照顧,我們將能處理好這種情況。」

相關焦點

  • 安徽專家向德國機構提供中醫抗新冠經驗
    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院長楊文明 趙強 攝 (抗擊新冠肺炎)安徽專家向德國機構提供中醫抗新冠經驗中新網合肥5月27日電 (記者 趙強)應德國施特拉爾德孔子學院邀請,27日晚,安徽省中醫藥學會、安徽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共同主辦中醫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德研討會。
  • 中國抗「疫」英雄與世界分享新冠診療經驗 104個國家加入「國際...
    馬雲個人微博為幫助海外醫護同行獲取中國抗擊新冠肺炎實戰經驗,3月18日,「國際醫生交流中心」在「全球新冠肺炎實戰共享平臺」(covid-19.alibabacloud.com)緊急上線。截至3月25日,該中心累計已收到104個國家和地區的443家境外醫療機構的申請。
  • 全球疫情簡報:美墨批准緊急使用新冠疫苗 世衛指出抗疫需綜合施策
    新華社北京12月13日電 12日全球疫情簡報:美墨批准緊急使用新冠疫苗 世衛指出抗疫需綜合施策全球數據世界衛生組織:截至歐洲中部時間12日18時46分(北京時間13日1時46分),全球新冠確診病例較前一日增加656181例,達到69808588例;死亡病例較前一日增加11868例,達到1588854例。
  • 揚之萊茵日記:「疫情紅利」和「新冠債券」
    最近這兩天,德國的情況略有緩和,但尚不穩定。 在這抗疫的關鍵時刻,大部分百姓雖然還在遵守各級政府的限制性法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人們的耐心也在慢慢耗盡,特別是經濟界的「耐力」正在接受嚴峻的考驗。此起彼伏的要求逐步放寬限制的呼聲不僅來自企業和政界,連部分病毒學家也認為必須考慮如何儘早部分「解禁」。
  • 在德國留學生:疫情下的萊比錫為什麼能秩序井然?
    「歡樂女神聖潔美麗,燦爛光芒照大地……」這支來自貝多芬巔峰時代的作品,在德國柏林、慕尼黑等各大城市的街頭響起,為歐洲各國團結戰「疫」打氣。在德國生活了近3年的駱志遠,用VLOG記錄下這一幕。得知慕尼黑髮現了第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回到萊比錫的她立刻前往醫院,堅持要求做檢查,還好體溫正常。  不久,疫情逐漸由德國東部蔓延至德國西部。「3月18日晚上,德國總理默克爾極其罕見地針對疫情發表了一場電視講話,稱新冠疫情是德國自二戰以來最大的挑戰。」駱志遠說,這段視頻當天刷屏了當地的朋友圈,默克爾的講話給大家敲響了警鐘。
  • 德國議會計劃18日通過法律加大抗疫力度,引數千名民眾抗議
    當地時間18日,數千名抗議者聚集在德國首都柏林市中心布蘭登堡門附近,抗議德國議會計劃於當日通過的一項加大抗疫力度的法律。據半島電視臺18日報導,數千名抗議者聚集在柏林市中心布蘭登堡門附近,高舉橫幅進行示威遊行。
  • 「疫」字作批?島內政治瘟疫尤甚於新冠疫情
    其推薦理由為:這一年全球籠罩在新冠肺炎的陰影下,死亡超過百萬,經濟嚴重衰退。「疫」是2020年的生活,也是2020年的挑戰。「疫」字也是得到最多臺灣社會人士推薦的候選漢字。臺北榮總心臟內科顧問醫師陳雲亮表示,「疫」在字義上是廣泛的傳染病。今年全球不論是政治、經濟、社會等各方面都受到疫情影響,造成前所未有的危機。
  •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東莞近八千護士參戰抗疫一線
    記者從東莞市衛生健康局了解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市先後有近八千名護士參戰抗疫一線。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底,全市註冊護士共 27096人,其中女護士26385人,男護士711人。其中,35歲以下的青年護士約佔總人數的69%,是我市護士隊伍的主力軍。本科學歷護士有5501名,佔總人數的20.3%。
  • 書寫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戰"疫"篇章——記習近平主席推動新冠...
    疫情發生以來,習近平主席時刻關注國內外疫情形勢,高度重視抗疫國際合作,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頻頻開展元首外交,從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高度,親自推動疫情防控國際合作。1月20日,在中國國內疫情嚴峻時刻,習主席作出重要指示:「要及時發布疫情信息,深化國際合作。」
  • 校園抗疫 榜樣先行
    欄目主任:陳園元 實習記者:常欣五實驗抗疫優秀學生事跡交流會  2020年6月5日下午,太原市第五實驗中學召開抗疫優秀學生事跡交流會,表彰自新冠疫情爆發以來表現優秀的學生,以榜樣的力量激發同學們的自律與奉獻精神,激勵師生做好下一階段的疫情防控工作
  • 覆巢之下無完卵 GAP因新冠疫情面臨倒閉 優衣庫遇二戰以來最大危機
    面對愈發嚴峻的疫情形勢,各國卻紛紛開始放寬限制措施,義大利宣布逐步復工、西班牙計劃解除封鎖、法國公布解封方案……就連此前確診感染新冠病毒的英國首相詹森也在恢復全職工作後表態,希望儘快重啟經濟。歐美各國為何甘願冒著疫情反覆增加,企業與民眾遭受二次打擊的風險,提前放寬社會隔離,重新開放經濟?
  • 抗擊新冠肺炎先進事跡展播‖時代楷模: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
    抗擊新冠肺炎先進事跡展播‖時代楷模:抗疫一線醫務人員英雄群體(人民軍隊版) 2020-12-18 17: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廣西藥監局桂林檢查分局:同心抗疫 屢立新功
    同心抗疫 屢立新功——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監局桂林檢查分局抗「疫」工作紀實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有這樣一個機構,成立不到半年;有這樣一支隊伍,融合不到半年,但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他們在>廣西壯族自治區藥監局的領導下,勇擔使命、精準施策,各負其責、同心抗疫,下大力破解疫情防控藥械不足的難題,使實勁保障防疫藥械的質量安全,屢立新功。
  • 德國人,大蒜抗疫?
    緊接著是法國和德國,截止到3月9日,德國已經確診超過1000例新冠肺炎患者。 據Welt、Bild等德國媒體報導,德國病毒學家德羅斯滕教授(Christian Drosten)近日表示:「大約60%-70%的人會被感染,但我們不知道具體是什麼時候感染。
  • 全民抗疫!英國老兵籌款破千萬,29歲公爵捐出1個億,牛津疫苗將開始...
    來源:英倫投資客英國開啟全民抗疫,99歲二戰老兵籌款剛剛突破1000萬英鎊,29歲西敏公爵捐出巨資,牛津疫苗將開始人體試驗...開始正文之前,我們先看一下今天的數據。英國99歲老兵籌款突破1000萬英鎊不斷升級的疫情讓整個英國都處在恐懼的陰影下,不過總有心中有光的人願意劈開黑暗和荊棘,暖心又堅定的貢獻著自己的力量。今天,英媒就報導了兩個英國人自發為抗疫募捐和捐款的行為。
  • 復工復產科學抗疫,南科大和東京大學推出新冠傳播預測推演平臺!
    利用「AI+大數據」 科學抗疫南科大和東大推出新冠傳播預測推演平臺隨著復工潮的來臨,戰「疫」面臨新的挑戰。為了科學戰「疫」,南方科技大學科研部、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下簡稱「計算機系」)和南方科技大學-東京大學超智慧城市聯合研究中心緊急組織科研力量,成立了「新型冠狀病毒傳播建模預測項目組」,由計算機系副教授宋軒擔任負責人,迅速啟動針對新型冠狀病毒傳播感染的「人流大數據和AI驅動的新型冠狀病毒(COVID
  • 華西支部——成都民建抗「疫」最強支部!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民建成都華西支部的醫衛界專家會員堅定守好醫護主場,積極踐行著自己的誓言,勇挑重擔、衝鋒在前,與大家同舟共濟,並肩戰鬥,共同開展疫情防控攻堅,用奮鬥和奉獻譜寫了一曲勇抗疫情的壯麗凱歌。
  • 新冠病毒考驗德國的聯邦制
    次日,根據德國負責疾病控制和預防的聯邦政府機構兼研究機構羅伯特·科赫研究所(RKI,Rober Koch-Insitut)發布的數據,德國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為2369人,死亡5人。論感染人數,排在義大利、西班牙和法國之後,列歐洲第四位。 默克爾首次公開就新冠疫情表態,說明德國疫情已經進入較為緊急的狀態,德國媒體評論,這「已經成為大領導的事了」。
  • 海河醫院將抗疫見證物捐贈給天津博物館
    內容提要:作為天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天津海河醫院自戰「疫」打響以來,承擔起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任務,集中最精銳醫療力量,全力以赴開展科學施治、精準救治,築起救治患者生命的銅牆鐵壁。天津北方網訊:作為天津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主戰場,天津海河醫院自戰「疫」打響以來,承擔起新冠肺炎患者醫療救治任務,集中最精銳醫療力量,全力以赴開展科學施治、精準救治,築起救治患者生命的銅牆鐵壁。昨日上午,海河醫院將進入紅區醫護人員籤名的防護服、海報、旗幟等抗疫見證物捐贈給天津博物館,讓它們在天津博物館中成為這段抗疫歷史的見證。
  • 助力全球抗疫 中國日報推出抗擊新冠病毒「中國方案」英文網絡主題...
    助力全球抗疫 中國日報推出抗擊新冠病毒「中國方案」英文網絡主題頁面 中國日報網 | 2020-03-19 09:20:21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中國採取全面、徹底、嚴格的防控措施,防控形勢持續向好。